第四百章 情定

在正堂處理完楊暕之事後,令李重九不由有幾分疲憊。

李唐的大勢,竇建德對幽州步步進逼,高句麗於遼東的崛起,突厥對中原的虎視眈眈,現在的事千頭萬緒,李重九雖坐鎮幽州,又攻下恆山郡,但處境卻是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大意。

恆山郡的駐守人選未定,李重九將案頭堆積如山的文案索性擱在一旁,起意出門走走,偷閒片刻。

作爲一郡的刺史府,院落之中景緻還不錯。

李重九走到院中水榭之中,見池中數條金鯉正在暢遊,悠然自得,不由駐足而觀。

此刻已近黃昏,夕陽照在池邊,漾出金光,金鯉在金光之中游動,分外可愛。

李重九正看得入神,陡然聽到腳步聲。

轉過頭來,見到長廊之中,楊娥皇輕提羅紗,氣息微喘,顯然是一陣急奔而來的。

李重九不知何事能讓素來端莊的楊娥皇能如此失態,但還是上前行禮言道:“拜見公主,敢問有什麼急事嗎?”

楊娥皇看見李重九,腳下腳步,言道:“不必多禮。我來是爲了我兄長的事。”

李重九聞言笑道:“是齊王啊。”

楊娥皇深吸了一口氣,將氣息平復方纔言道:“我二兄他自小身在宮中,本來太子病逝之後,他很有可能能夠爲東宮,成爲儲君,可父皇不喜他,最後還將他軟禁幽閉。”

李重九聞言點點頭,言道:“公主殿下,對於齊王之事,我略有耳聞。”

楊娥皇言道:“是啊,你能從一介布衣,白手起家而至今日一方諸侯,乃是劉邦一般的人物。而我二兄本有可能繼承大寶,但因爲他行事偏差,最後失之交臂。”

李重九微微皺眉,心道哪有如此說自己兄長的。

楊娥皇善解人意。心知李重九不悅。當下言道:“上谷公,我這麼說不是讓你同情我二兄,大隋覆滅,而他也是落難之人,他對於你而言是構不成威脅的,眼下他我楊家唯一的男兒了,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

李重九點點頭,原來如此,她是擔心自己對齊王不利啊,故而來懇求自己。

當下李重九正色道:“公主殿下。原來你是擔心齊王殿下之事所來。當年在洛陽時,若非蒙齊王與殿下你的收留。我與父親早爲東都的衙役緝捕了。我接齊王殿下至幽州,絕非是因爲要藉助他齊王的身份,而是爲了報答當年的恩情。”

“再說我已經答允齊王在恆山任官之事,他不會沒有與你說吧。”

楊娥皇點點頭,言道:“我已聽說,只是不放心,我知道你乃是作大事的人。自有取捨決斷。能終要聽你如此承諾,我才能放心了,說來報恩,我還從未報答過你呢。”

“我有何恩與殿下您呢?”李重九不由奇道。

“原來你忘了啊。”楊娥皇垂下頭目光之中有幾分黯然,但這情緒一瞬而去。她重新擡起頭笑着言道,“不過我記得就好,當初我雁門外,我坐在馬車內爲突厥人追捕,當時是你一箭射下那突厥人。將我一箭救下,此恩此德,我一直都記在心間。”

說完楊娥皇將腰間的香囊取下,雙手捧到李重九的身前。

李重九微微一愕,當下也是雙手從楊娥皇手裡接過這香囊。

香囊上帶着楊娥皇淡淡的體香,李重九嗅之不由覺得清馨,待揭開香囊時卻發現一尖銳之物,乃是一小箭鏃。

李重九不由詫異,楊娥皇將這小箭鏃給自己看作甚麼,但擡起頭見到楊娥皇那份熱熱暖暖的目光,於是又低下頭。

在箭槓之上,李重九看到自己名字刻在上面。

李重九陡然記起,當初從軍效力時,爲了計算戰功,故而自己費了一夜,將自己每個箭鏃上都刻上自己的名字。

當初的箭矢,現早已經不在,但楊娥皇這卻保留着一支。

“這麼多年,你一直都帶着身邊嗎?”

楊娥皇燦然一笑,言道:“救命之恩不敢忘。”

李重九不由有幾分感動,夕陽餘暉照耀,楊娥皇黑白分明的瞳內,彷彿有彩光在流溢,一個眼神,便藏了千言萬語,笑容如驕陽般明媚。

李重九一時不知說什麼纔好,只能將楊娥皇的一雙柔荑抓在了手中。

楊娥皇見李重九這舉動,目光有中幾分慌張又有幾分驚喜,想將手抽出卻沒有抽動,只是垂下了頭避開李重九的目光。

相隔半響,二人靜靜而立。

楊娥皇不由言道:“這你要握到什麼時候?”

“當然是一輩子了。”李重九暢然大笑,見到楊娥皇眼中那份羞色,更是猶如打了個大勝戰般。

聽此大笑,楊娥皇奮力一掙,大羞言道:“本以爲你是正人君子,未料到也是輕薄之輩。”

李重九正色言道:“當初在雁門關我不過一介布衣,何德何能能蒙公主記在心底。”

楊娥皇看向李重九,言道:“我也不知,有時一見之後,卻不知何時滲入了我的心底。”

“我會珍惜的。”李重九正色說道。

在涿郡劉黑闥攻打甚急,故而李重九一刻不能拖延,必然返回幽州。

恆山郡,對於幽州軍的將來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李重九的打算中,恆山郡是作爲與太原郡,涿郡,三足鼎立,整個用來撐開,將來河北局面的,三足缺一則不穩。

現在竇建德,李神通正虎視眈眈,對於恆山郡如此重鎮,李重九不可能丟棄。

現在自己坐鎮幽州,太原郡有尉遲恭,而恆山郡又由何人鎮守?

次日李重九召集衆將,重新商議,鎮守恆山郡之人。

衆將多是意屬於王馬漢,王馬漢雖身爲大將軍,足可勝任,但李重九卻認爲,他並非適合鎮守恆山郡。

萬一劉黑闥或者李靖,這樣的名將來攻打恆山郡,憑王馬漢之能根本是抵擋不住。

於是衆將又提薛萬徹,薛萬徹有勇有謀,這次從幽州率軍攻打恆山郡,奪取恆山。薛萬徹的功勞不小,但李重九卻覺得薛萬徹用兵甚險,如此打戰,非大勝即是大敗。

若要他鎮守恆山郡,一來其作爲虎賁郎將,資歷有些不足,二來李重九更需要一名穩妥之人鎮守恆山。

當下李重九還是決定,將鎮守恆山郡的重任交給徐世績,以及他麾下一萬瓦崗軍精銳。

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