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

李淵在酒樓喝酒畢後即離去,以他的身份能來酒樓一趟,已是倍加賞光了。

李虎,蘇素,孫二孃對於李淵能夠親來一趟,皆是不甚榮幸,親自將他送出門外,看着李淵與護衛一併騎馬遠去方止。

李淵走後,留下李世民,李芷婉二人,是一道留下相送,等候李重九他們出城。

崞縣的酒樓之下,正要上路的戍民們擁擠在道路zhong yāng,是一片熙熙攘攘,李家鏢局的鏢師們,則在一旁維持秩序。

與戍民一同出城的,還有雁門太原各大商隊,他們都是乘着這一趟馬上要過秋的季節,往草原找奚族交易,換回牛羊皮來。

這一番突厥來襲之後,人心惶惶,奚族五部一貫是奉突厥人爲牛耳,是其附庸部落。

不少人都聽說,這一次突厥可汗在岱海點兵,包圍汾陽宮,奚族五部亦派出人馬加入了突厥人的隊伍,這無疑代表奚族也納了投名狀,與大隋扯破了臉皮。

所以同以往秋季上漠北交易的商隊,兩千號人,四五百匹騾馬,比較起來,這一次出漠北的商隊,人數少了一半。大多數人都在觀望。

衆商家不知突厥翻臉之後,奚部五部,對大隋仍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但不少商家仍堅持,生意照舊還是要做的原則,但是難免亦爲前路添上幾分憂sè。

李世民正熱心地與蘇素,孫二孃談及這次出塞的細節。

而各大商會的管事,此刻皆是簇擁在李虎身邊,爲大隋天子封爲冠軍侯,李重九的地位,今時不同往ri,李虎亦不同起來,一下子無數人巴結。“誒,李總鏢頭,上次若非你提醒,讓我們商隊提早撤離了雁門郡,否則必有大的損失,這一番恩情,我實在難以報答。”

“是這樣的,我有一掌上明珠,還未出閣,正好與世侄年歲差不多,你看是不是……嘿嘿。”

“你家女兒,哪裡有我家女兒大家閨秀,我家秀兒容貌無雙,十里八鄉的,沒有人不說好的,你看是不是……”

李芷婉看着一幕,心底卻有幾分好笑,又有幾分微微泛酸,只見一旁李重九正牽着他的戰馬,朝自己走來,不由心底一喜。

“三娘,多謝你與世民兄,這次前來相送。”李重九言道。

李芷婉嫣然一笑,言道:“何謝之有,三娘還未謝過你纔是。”

“謝我?”李重九笑着反問。李芷婉點點頭,言道:“若非你給二兄獻計,我們焉能用鐵騎衝陣,救下天子的辦法,若非你孤身刺殺始畢可汗,我們又怎能擊退突厥,救下雁門這數萬百姓,不讓他們流落草原。”

李重九想到前幾ri,戰場上的一幕,至今想來仍是冷汗在旁。

當時是絕境之下,孤注一擲的舉動。

二十萬突厥鐵騎之前,刺殺始畢可汗,這樣的事情,換做現在讓他再做一次,他仍那麼視死如歸嗎?

李芷婉看着一旁四面蜂擁而來的戍民,臉上露出欣慰的神sè,言道:“數萬雁門百姓不知,他們的活命之恩,實際上皆是拜李兄所賜,真正建功者卻默默無名,而三娘卻不可能不知,所以我代這數萬雁門百姓,感謝李兄的救命之恩。”

見李芷婉目光晶亮晶亮地看着自己,李重九不由哈哈一笑,看着此刻芸芸百姓們,簇擁熙攘,一家之人老幼相扶,縱是罵罵咧咧,亦別有一份其樂融融。

比起遠去草原之上,被當作豬狗奴婢一般使喚,最後老死異鄉,實在好上太多太多。

李重九恍然終於爲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爲,找到了答案。正如之前,他可以從人販子裡,救下一個小女孩般,這一切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李重九點了點頭,看向李芷婉,卻是頗有幾分調笑的道:“你說謝我,可不能空口白憑,要如何謝我呢?”

李芷婉訝然,他從未想到李重九卻會說得如此直白,不由臉sè一紅,一貫英姿颯爽的她,突然露出幾分憨憨的神sè,言道:“李兄,要我怎麼謝你了?”

說到這裡,李芷婉心底不免有一絲期盼,又有是一絲對未知的惶恐。

李重九看了李虎那邊一眼,笑着言道:“不如你就替我說一門親事吧。”

李芷婉心底一沉,臉上卻恍然無事地言道:“李兄今時不同往ri,想必以往的女子,應該都是看不上吧。”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那倒未必。”

李芷婉聽李重九如此說,心底一喜,言道:“請恕奴家直言,李兄眼下雖一朝得志,但是畢竟是寒門出身,根基太淺。”

“若將來想要在仕途上,更近一步,必須要有世家門閥的扶持。而世家門閥亦要借用於李兄的崛起的勢頭,兩者相合聯姻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李重九聽李芷婉這麼說,突然一愣,她說話的確實十分有道理。

李重九看向李芷婉,只見二人目光接觸,她眼光飛快地轉了過去。李重九上輩子感情亦是經歷了那麼多,這弦外之音豈能聽不出。

要知道李重九眼下雖十仈jiu歲,但是上輩子已是三十多歲的閱歷。

三十多歲的男人,自不可能如十幾二十歲小夥子那麼感情充沛,上輩子事業有成的他,對於感情上分分合合經歷得麻木,到了最後早已是看淡了許多。

但是穿越之後,與李芷婉之間,誤會種種,重重糾葛,延至今ri,李重九對於李芷婉,亦是幾分動心的,這不是上輩子那種酒池肉林之中的感情。

而人羣之中不時發出朗聲大笑,受四面追捧的李虎,紅光滿面,亦是十分高興。

李芷婉本一直期盼李重九有所迴應,卻見李重九此刻卻陷入了沉思。

李重九想到,若是要娶李芷婉,李淵必須點頭答允,這是肯定的。若是真的成爲李淵的快婿,那麼無疑很可能自己就要成爲李家的馬前卒了。

好處,不用多說,按照歷史規律,李家最後會得天下,而得天下後,李世民對功臣還算不錯,比劉邦,朱元璋好太多,好太多。

自己作爲從龍之臣,不用太努力,也可以混吃等死,可保後世餘蔭三代,至少安史之亂前沒有問題的。

壞處是,也就是這樣子了,估計凌煙閣上李重九可以排得上號,然後奮鬥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百年之後,自己一閉眼,安史之亂爆發。

天下繼續治亂循環。

自己將來應該如何走呢?李重九突然發現,自己此刻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上。

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大結局明天更新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