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收官(五)

藤井重郎再次醒來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李名揚那雙鷹一般銳利的眼神和俊朗的臉龐。鼻子裡傳來的藥水味道讓他明白這裡是醫院。

“你的番號、軍銜和姓名?”李名揚冷冷的問道。

“……”

“你我都是職業軍人,我是國民革命軍第38軍第2裝甲師師長李名揚大校,也是這裡的最高長官。”李名揚不緊不慢地說道:“姓名?”

“大日本帝國陸軍關東軍靖安軍司令藤井重郎陸軍少將!”藤井重郎用盡全身的力氣喊出了自己的番號和姓名。

“靖安軍,好大的名氣啊!看來想不給那幾個傢伙記功都不行了。”李名揚轉身對參謀長田志說道。

“是啊!他們逮到了一條大魚!”參謀長田志。

“我的軍隊呢!”藤井重郎少將幾乎是吼道。說完之後他又無力得閉上雙眼,還用問嗎?可是他還是抑制不住心中的衝動。

“全軍覆沒!無一漏網!你是活着的不多的幾個之一!”李名揚冷冷的聲音,聽在藤井重郎少將的耳朵裡不異於晴天霹靂。最然這是不難預料的事情,但是一旦變成事實擺在自己面前,他仍然難以接受。

“藤井重郎少將,鑑於你的軍銜和你所在的部隊的名氣,我們會給與你相應的待遇。安心在這裡養傷吧!”說罷和田志轉身離開,不顧藤井重郎自己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

“一定要保證他清醒的活着,不能有絲毫馬虎!”田志囑咐院長,

“是,首長!”

“我們爲什麼要留着這個老鬼子浪費我們的糧食和藥品?”田志不滿地說道。

“靖安軍是918之後,對我抗日軍民鎮壓最厲害最賣力氣的軍隊。留着他還是有很大好處的。比如我們當衆宰了他,那些曾經被他們鎮壓過的人和他們的親屬會怎麼想呢?哈哈”

“你現在越來越他媽的像個政客了!”田志笑罵道。

“沒辦法!作爲軍人其實最應該講政治。”李名揚的神色黯淡了許多,“軍人戰場廝殺是本分,但是如何安身立命纔是學問啊!歷史上又有多少英勇善戰的將領的結局是完美的呢?當然除了那些命喪疆場的。”說完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轉身離去進入自己的指揮車。田志愣了半晌,似乎漸漸明白了他的意思,似乎什麼也沒明白。

特區。前進基地。

“這股日軍被消滅之後,關東軍要想在組織新的更大規模的攻勢,沒有二十天的準備時間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目前形勢判斷,從陸地上面和空中的進攻我們不怕,最關鍵的就是應對海上進攻!這是我們當前最爲薄弱的環節。”李華雄在作戰室內分析道:“因此,我們的海軍要全力以赴備戰,儘快熟悉裝備,加大訓練力度和基地港口的建設和修復工作。此外,艦載雷達上艦的工作要加快進度,爭取先在主力艦艇上安裝調試成功。我們的海軍人員方面的缺失,必須要用科技力量彌補。打完這仗‘大魚’也該回家了!”一想到大魚李華雄就感覺不忍。

“我們什麼時候對外公開光復遼東的消息?”總政治部部長葉宏詢問道。

“日本人不說咱們就先不說,瞞一時是一時。”李華雄無奈的搖搖頭,“我們在這兒弄出這麼大的動靜,要想各方面不知道是絕對辦不到的。大家都是啞巴吃餃子心裡有數,人家既然不說,咱們就沒必要過於高調,總得給人家留點面子嘛!”

“連日來軍情部門和地方國安部門攜手抓捕了大量各方面的間諜和特務。”武定國總參謀長同志畢竟是軍情部門的直接領導,這些煩心事他總要關心一下。“日僞方面的在沒有利用價值之後全部清除掉了。現在麻煩的是國g雙方的人員。這些人的任務主要是刺探日本人的情報,但是,他們又的確掌握了我們一些不爲外人所指的東西,比如85坦克。處理起來非常麻煩!畢竟我們名義上還是受國府領導,我擔心搞太僵了不太好收場。前輩方面就更不用提了。”

“這樣吧!”李華雄沉思了片刻,“對這些人我們以禮相待,當他們的情報失去時效之後再禮送出境。對外嘛!咱們死不認賬!無賴還是要耍一下的。”

“華雄,”徐鵬雄提出自己的建議,“華北方面我們是不是可以動手了?現在遼東方面的形勢暫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我們是不是利用這段時間解決華北問題?”

“不急!我們還需要再耐心一點,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李華雄解釋道,“解決華北的最好的時機,就是武漢會戰和張鼓峰事件的發動。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日本極有可能在張鼓峰提前發難!另外,歷史上的花園口事件由於我們的到來沒有發生。所以也就不存在黃泛區阻敵的態勢而換作****集結在日軍可能進軍的路線上。因此武漢會戰的時間肯定會大爲提前。根據日軍的動向,恐怕在7月初,他們極有可能全線出擊。這個時候我們再解決華北方面的問題,應該相對會更容易一些。再說,如果我們過早解決華北戰場上面的日軍,我們又有什麼藉口拒絕調兵參加武漢會戰?以當前的態勢,我們還不具備扭轉中國的戰局的能力。我們在這裡遲滯殲滅一部分日軍,就是對武漢會戰最大的貢獻。我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修正和準備,尤其是後勤部門。”說罷,李華雄把頭轉向博南,“最近咱們的博大管家可是受累了。”

“沒什麼!”博南無奈的苦笑着擺擺手“分內事。只要你不把我這把老骨頭當柴火點了就行。”

大家都笑了,有無奈有苦澀也許還有更多別的意味。這些日子,那個人不是夜以繼日的連軸轉呢?有疲憊有牢騷有委屈有煎熬,但是面對一個又一個勝利這些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畢竟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頭上始終高懸着一把劍,這就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特區的處境雖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到現在還不能說完全安全。其基本態勢仍然是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派系紛爭。再向深裡說,特區內部還存在各種因爲利益重新分配造成的隱患,這種隱患或者說危機,因爲特區對外作戰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是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

珞珈山。委座官邸。

武漢三鎮號稱火爐,果真名不虛傳。身爲南方人的委座此刻也被這滾滾熱浪折騰的心神不寧。他知道日本人現在正在長江兩岸集結,可隨時沿長江進攻武漢。中國抗戰形勢十分危急。與日軍決戰於武漢外圍的設想即便能夠全部實現,也不過是儘量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遲延失敗的時間。武漢會戰的結局,其實敵我雙方的都不難預料到。不打行不行?絕對不行!身爲一國元首,國家的體面,國際影響、國內政治環境這些都要考慮斟酌。自從6月中旬委座在漢口召開軍事會議,研究武漢會戰的戰略方針之後,連日來的操勞令委座本就瘦削的身材顯得更加單薄。

在這次會議上,委座和他的高級軍官們,經過認真回顧自蘆溝橋事變以來,中、日兩軍交戰的各次大的戰役,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態勢、兵力、方針,終於確定了進行武漢會戰的戰略和作戰指導方針:

一、各有關戰區積極出擊,牽制日軍力量;

二、在鄱陽湖以東迎擊日軍,並相機與敵決戰;

三、在武漢外圍佈置重兵,鞏固武漢核心。在大別山、九宮山、幕阜山、廬山等山脈配置重兵,構築完善堅固陣地。同時,沿長江兩岸的丘陵湖沼和江防要塞加強兵力,以遲滯日軍的進攻;

四、各部隊要把重點放在外翼,爭取我軍行動主動,以達到消耗和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之目的。

總的戰略方針確定之後,委座立即調兵遣將,部署會戰。由於日軍主力從長江東面而來,委座則以長江爲界,將中隊劃分爲南北兩個大的戰場:

江北戰場,以二十三個軍爲基幹兵力,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主力配置於大別山西北面的信陽、商城地區;另將一部兵力配置在大別山以西的長江北岸一線。

江南戰場,以二十六個軍爲基幹兵力,由武漢衛戍司令部總司令兼新成立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指揮。主力配置於武漢以西的長江南岸沿線。

南岸是日軍進攻的重點,因此是武漢會戰的主戰場。

委座傾其空軍全部戰力,計戰鬥轟炸機100餘架,全部投入會戰。

海軍全部,戰艦40餘艘,亦全部投入會戰。

委座將凡能動用的部隊全部調用武漢參戰,總計五十個軍,一百二十九個師,一百一十餘萬兵力。

在進行了上述軍事部署之後,委座下令:限8月15日以前,駐武漢三鎮的各機關團體,廠礦、企業、學校,全城居民一律撤退到重慶、昆明、宜昌、湖南、西安等地。只留他的軍事指揮機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武漢指揮作戰。

委座於一切佈置就序之後,拖着哦誒北的身軀,站到中央廣播電臺的話筒前,向全世界和全國同胞發表頗爲悲壯的聲明:

“中國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壓迫到最後限度,中隊爲了民族之生存,決心在武漢地區與日軍決一死戰。抗戰以來,已經作戰的經過,足以證明在陣地戰上我軍力量之堅強,將士作戰之勇敢無畏。此在上海與魯南各陣地戰中,皆足證明”。

“我軍此次作戰,將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進退爲重,而在於自動的選擇有利的作戰地區,達成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之目的…”

在此,戰爭的形勢終於迫使委座調整了戰略方針。“保衛大武漢”的目的,僅在於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不計較武漢這一城一地的得失。

原本,委座還寄希望於日軍因爲華北戰場形勢的逆轉,會抽調兵力回身圍攻華北。可是,不論是圍攻華北的日軍還是馳援華北的關東軍都被李華雄消滅的乾乾淨淨。現在華北地區的日軍開始收縮,集中在北平和天津兩座孤城。

當初,委座強烈希望李華雄對這兩股日軍奮起一擊,之後能夠增援武漢。可是李華雄麾下的十萬雄兵卻以“戰損嚴重、不負使用”爲由突然停止進攻的腳步。李華雄的種種舉動其目的委座也許琢磨不透,但是有一點他非常明白,李華雄已經用他的實際行動表明:除了魏劍捷這隻精銳部隊之外,他不準備再派遣其他軍隊到武漢戰場。委座現在心裡很清楚,李華雄也許的確有他自己的難處,但是對於國府,他也只不過是表面上的依附。雖說自己還控制着他的運輸路線,可是他真的不能也不敢在現在這個當口,在這方面爲難那支如日中天的所謂華僑軍隊。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李華雄在華北的動作不僅切斷了日軍的陸上補給線、把在中國的日軍分成首尾不能相顧的兩大塊,而且極大增加增加了日軍的負擔和後顧之憂。僅就這一點來說他們對中國戰場的貢獻還是非常巨大的。

這支華僑軍隊由於連戰連勝,各地民衆參軍熱情非常高漲,他們的隊伍膨脹非常迅速,迄今爲止恐怕李華雄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部隊。放着這麼大一支軍事力量而不能動用,委座於心何干?委座始終也不能明白爲什麼這支部隊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

是信念?是裝備?都是也都不是。說信念,可能比不上g軍,說裝備,雖說不知道他們怎麼搞了一支裝甲部隊,但是以他們的實力不可能擁有更多這樣的部隊。軍統那幫笨蛋,至今也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委座想到這裡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反觀自己的士兵,他們基本都是抓丁抓來的綁來的,哪有什麼革命信念?很多人還沒有等到軍隊把革命信念灌輸給他,就命喪疆場了。由這樣的人組成的部隊戰鬥力可想而之,再加上武器裝備的落後…委座長嘆了一聲。

第二十四章收官(六)

第413章 準備(四)第155章 綢繆(二)第233章 西進(六)第132章 大師(二)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90章 攻防(二)第243章 遠征(七)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61章 絞殺(五)第456章 終結(八)第149章 天空(三)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123章 籌碼第253章 戰端(二)第254章 怒火(一)第31章 意外(二)第283章 殺戮(一)第195章 攻防(七)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198章 攻防(十)第152章 名聲(二)第66章 呼吸(四)第192章 攻防(四)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418章 準備(九)第228章 西進(一)第239章 遠征(三)第374章 妥協(二)第60章 絞殺(四)第61章 絞殺(五)第371章 叛軍第54章 斷尾(一)第250章 美援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83章 殺戮(一)第315章 麻煩(一)第220章 諸馬(六)第384章 迴歸(四)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61章 絞殺(五)第426章 南方(七)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175章 衝突(八)第334章 南進(十)第329章 南進(四)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216章 諸馬(二)第220章 諸馬(六)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454章 終結(六)第240章 遠征(四)第240章 遠征(四)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65章 孤城(六)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415章 準備(六)第390章 迴歸(十)第428章 南方(九)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262章 孤城(三)第343章 波瀾(一)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285章 殺戮(三)第449章 終結(一)第330章 南進(六)第331章 南進(七)第175章 衝突(八)第113章 華北(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263章 孤城(四)第141章 虎狼(一)第227章 女王第187章 反攻(七)第193章 攻防(五)第169章 衝突(二)第197章 攻防(九)第95章 風雲(四)第231章 西進(四)第347章 出兵(三)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412章 準備(三)第1章 圍追(一)第219章 諸馬(五)第106章 大戰(十) (2)第321章 王霸第57章 絞殺(一)第259章 登陸(二)第437章 分治(二)第233章 西進(六)第188章 妥協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74章 呼吸(十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99章 大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