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家園(三)

東北就像一塊滴着油的肥肉,而且是全中國最肥的肉。如果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爲代表的達官顯貴們不採取點行動,那麼絕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夫人、公子、國舅爺各色人等紛紛粉墨登場。委座也以國家政府的名義,不斷向李華雄施加壓力。

俗話說的好:人一闊、臉就變。今天的特區不是從前了。李華雄以自己只是一名老兵爲由,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了劉遠洋和王天浩。於是,他們倆在重慶的臨時住所,頓時成爲最繁忙的的所在。不勝其煩的劉遠洋,也和李華雄一樣,將這些瑣事一股腦的推給三弟。王天浩每天周旋在這些上流社會的所謂精英之間,頗有些樂此不疲的意思。身爲一名受過世界頂級教育,又有着異常豐富實戰經驗的商人,王天浩早已經習慣這種局面。不僅長袖善舞而且左右逢源。想染指東北?好啊!我正缺資金支持,來者不拒,多多益善。想吃乾股?好說!自己不掏錢沒關係,那你讓國家投入不是問題吧!我給你提成。不管錢?也好說,那你給弄點更加優惠的國家經濟政策沒問題吧!都沒有?那促成更多商家投資,穿針引線總可以吧!都沒有,那我們就只能成爲朋友,在交往的過程中尋找合作的機會了。政治資源、人脈往往比資金更重要,如果不懂這個道理,那怎麼好意思在商界混呢?

有了在新絲路上的良好合作,還是非常願意與王天浩繼續保持這種合作的關係,畢竟錢多不咬手。在中國也算得上商業奇才的孔大老闆對於王天浩的戰略眼光和經營運作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帶領自己龐大的人脈資源和家族資本,投入到東北這快會生金子的土地上。

在商言商,逐利是商人的本色,何況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呢?如果在這個時候,還不能看到東北的商業戰略價值,那您就被自稱自己是商人了?這裡不僅有中國龐大完整的工業體系,最發達的鐵路網、最理想的投資環境和最優惠的投資政策,而且尤爲重要的就是這裡有一支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於是,不論官方資本還是民間資本,猶如奔騰向海的河流一般向這裡彙集。

僅有國內資本遠遠不能滿足王天浩同志的雄心壯志。他對國內資本的興趣遠沒有對吸引國際資本的興趣濃厚。你山姆大叔不是對當年由於日本人的阻止,而未能進入東北一事始終無法釋懷嗎?現在機會來了。“開放的東北歡迎你!”只要你願意投資,我們來者不拒。你當年不遠萬里開着船用大炮擴張殖民地,現在甚至不惜發動世界大戰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爲資本尋找利潤,爲資本家尋找原料和市場嗎?現在,不用你打了,我直接給你這些,你要還是不要?在美洪財團和猶太財團的積極運作下,夾着皮包的美國資本家在爲美利堅合衆國盡義務的閒暇,將手中富餘的資本投向“滿洲”。美國政府出於自己的戰略需要,大力支持國內企業向東北的投資行爲“控制他們的經濟,就控制了他們本身!”(羅斯福語)經濟控制要遠比擴張殖民地風險低,回報大,而且體面。你李華雄不是號稱要恢復修整嗎?作爲“老朋友”怎麼能不幫一把呢?此外,美國人從這裡看到的除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還有軍事利益。

美國政府認爲,在中國加工生產產品,不僅使得產品本身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大幅降低援助蘇聯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蘇德戰場上,蘇聯雖然出現了轉機的的曙光,但是這場仗到底還要打多久,誰心裡也沒底。美國人雖然不差錢兒,但是能省點兒是點兒,而且還是一舉兩得的事情,這樣的好事傻子纔不幹呢?關鍵是美國人從中國人建設自己家園的熱情和高效率的運作方面,看到了這種可能性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的意實現。鬆嫩平原和遼河入海口,相繼“發現”石油的消息,有些令美國人難以置信,可是那滾滾的石油,無疑給美國人打了一支強心針。原本就在中國西北進行小規模投資的洛克菲勒財團,迅速向東北地區大規模注入資本和技術。美國人是聰明的。以美國高度發達和成熟的石油煉化工業水平,從油田的建設開發到生產出成品的週期非常短,尤其是李華雄還具有“一定”的石油工業基礎。那麼只需要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可以從這裡加工運輸各種石油製品,援助蘇聯,將會極大提高援助的效率。

“我們向美國人出口寶貴的石油資源,是否得不償失?”這樣的質疑聲在特區自這樣計劃一出臺,就沒有停止過。

爲此,礦產資源廳長兼油田總經理王任重專門就此事進行說明。

“石油開發是一個極爲複雜而且燒錢的工程。由於戰爭和軍工等投入,使得我們在零號家園的石油工業基本上處於吃老本的狀態,基本沒有進行新的投資和積累。投資西北石油工業方面,由於資金、運輸等方面的原因效費比很低。當前,在東北各項工業事業的開發,極大程度上擠佔了我們投資石油工業的資金。零號家園現在正在進行遷移工作,石油產業雖然作爲最後歉意的項目,但是時間依然有限。我們必須在遷移工作結束之前,完成對大慶遼河油田的開發。時間非常緊迫,這是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說來慚愧,由於我們整體工業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的限制,我們先進的石油工業工藝技術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此時美國的石油煉採技術,幾乎相當於我們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水平。能耗低產出大,效費比非常高。採用美國先進技術節約的部分和我們自己開採浪費的部分相比較,經過初步測算效益是正增長。第三,美國爲了儘快實現工業化開採煉化,承諾以高於現在國際油價價格採購。這樣,我們不僅解決了資金技術的瓶頸,還可以有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可謂一舉數得我們並不吃虧。”

“至於說,美國會因此減少對我國石油及其相關製品的援助的問題,我是這樣認爲的”王任重必須說服對此事不理解的同僚和代表們“石油工業關係到國家的安全。僅以當前零號家園以及西北地區的石油產能,根本無法完全滿足未來大規模機械化作戰的需要。尤其是在對蘇聯進行作戰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把寶全部壓在美國人的援助上,這樣是極其危險的。再有,油田的開發建設絕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我們的石油賣給美國援助蘇聯,最快也得需要一年時間,在這段時間我們可以要求美國加大對我們的援助,以備對日本人作戰的需要。我們和日本人戰端一開,我們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推遲或減少對蘇聯的援助。主動權依然在我們手裡,從操作層面來說是可控的”

“從軍事角度考慮,採取這種方式是可行。”武定國被王任重拉來當幫手“從現在戰爭的發展趨勢來看,日本會早於德國失敗。如果美國在我們戰勝日本之後,加大從我國採購向蘇聯援助的比例,那麼我們和蘇聯作戰開始之後,必然要斷絕對其援助,這樣就會打亂美國援助蘇聯的整體計劃,對於我們隊伍連作戰時十分有利的。對於經濟我不太懂,不過,就我們目前的情況來說,經濟的發展速度,對於我們未來的作戰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蘇聯不是日本,他的工業規模經濟實力作戰能力都是日本所無法比擬的。即便是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其難度和激烈程度也無法和國內作戰相提並論。因此,我們更需要超常規的經濟發展模式,而不必計較美國那一點點援助。只要我們在德國失敗之前和蘇聯開戰,美國必將斷絕對我們的支持和援助,而德國能挺多長時間恐怕只有天知道。到那時我們也只能靠自己。”

雖然王任重和武定國未能說服全部代表,不過該決策畢竟以微弱多數獲得通過,爲東北的石油工業發展掃清了障礙。於是,美國人的高效率和中國人的高效率的共同作用下,大慶和遼河油田的建設開發步入快車道。

在李華雄強烈要求下,美國出於縮短特區“修整”時間,儘快投入到和日本人作戰之中的目的,美國在向中國海軍援助大量艦載飛機和志願人員的基礎上,增加了修造船的大型機械設備和技術人員。幫助中國儘快修復在大連、天津和青島停泊的前日本軍艦。幫助中國人訓練相關人員,使得中國海軍儘快形成戰鬥力。隨着船舶機械設備而來的還有大量的衝鋒舟、登陸艇。說實話,美國爲了讓“可惡的中國北方軍閥李華雄”儘快出戰,要是有可能,他們真恨不得把自己的太平洋艦隊搬到中國來。

面對面積超過德國本土三倍以上的土地,人口超過其近四倍的廣闊市場,德意志人的心,想不動都難。還有一點,地球人都知道日本人再也不可能北進了,爲了防止蘇聯將遠東地區的百萬大軍調到西線,元首認爲在東北保持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符合德國利益。爲此,元首批准了德國企業家們的動議,並試圖挑起中國人心中對外蒙古、遠東地區失去領土的渴望和對蘇聯人的仇恨。但是,中國現在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直接投資恐怕不大行。辦法總比困難多嘛!嚴謹的德國人並不死板。很快他們就尋找到了進入中國的途徑。德國人通過萊茨公司的大股東李志,搭上了“與中國有良好合作關係”、身在瑞士的QQ德國支隊負責人的連劍鋒。通過連劍鋒在瑞士註冊的“斯朗科”及其子公司,開始運作投資中國東北的計劃。這樣德國人就可以更加方便的加強與李華雄方面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連劍鋒通過將西班牙的子公司併入美洪集團的方式,將軍民兩用的德國造大型機械設備以美洪集團的名義,從新絲路堂而皇之、方便的進入中國。

第131章 大師(一)第149章 天空(三)第441章 分治(六)第82章 收官(二)第47章 金蟬第73章 呼吸(十一)第268章 孤城(九)第254章 怒火(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161章 綢繆(八)第145章 火併(二)第380章 “陳倉”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376章 謀定(二)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79章 呼吸(十七)第140章 長江(四) (2)第85章 收官(五)第326章 南進(二)第261章 孤城(二)第222章 無奈(一)第85章 收官(五)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281章 爆發(二)第369章 叛亂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214章 支援第434章 貴族第258章 登陸(一)第429章 南方(十)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122章 圍獵(四)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94章 風雲(三)第39章 奇兵(二)第128章 待客第100章 大戰(五)第68章 呼吸(六)第439章 分治(四)第326章 南進(二)第382章 迴歸(二)第34章 算計(一)第384章 迴歸(四)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420章 南方(一)第217章 諸馬(三)第196章 攻防(八)第33章 權衡(二)第348章 鏖戰(一)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62章 絞殺(六)第442章 運籌第314章 暗戰(三)第153章 名聲(三)第435章 心事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72章 呼吸(十)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51章 名聲(一)第149章 天空(三)第173章 衝突(五)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344章 波瀾(二)第99章 大戰(四)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6章 利刃(一)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55章 綢繆(二)第457章 終結(九)第69章 呼吸(七)第311章 交易第457章 終結(九)第425章 南方(六)第222章 無奈(一)第184章 反攻(四)第153章 名聲(三)第133章 大師(三)第133章 大師(三)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13章 序幕(二) (1)第316章 麻煩(二)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182章 反攻(二)第75章 呼吸(十三)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138章 長江(三)第262章 孤城(三)第325章 南進(一)第70章 呼吸(八)第287章 殺戮(五)第444章 刺痛(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217章 諸馬(三)第122章 圍獵(四)第426章 南方(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