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無奈(四)

北京。西山。

“隨着局勢的發展,特區同蘇聯的合作將很快陷入尷尬之中。”財政廳長兼貿易廳長汪洋向與會人員彙報特區的對外貿易和經濟形勢“早在39年底,爲了應對1941年4月日本和蘇聯之間簽訂的《日蘇中立條約》造成的困境,特區就採取漸進的方式不斷要求蘇聯提高援助的數量。到了40年底,特區的訂單由武器爲主漸漸變爲以能源礦藏爲主。‘中國人瘋狂的’(莫洛托夫在給人民父親的報告中成)增加石油、鋁、鐵礦石、鋼材甚至以大後方糧食危機爲由採購特區並不缺的糧食等戰略物資的訂單。蘇聯人並不傻,一方面延長演唱審批時間,另一方面提高要價。特區不願意向未來最大的敵人提供更多的技術,只能接受蘇聯的要價。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王天浩突然打斷了汪洋的彙報,咬牙切齒的說道:“等到他們(蘇聯)在德軍的強大攻擊下陷入糧食危機、資源短缺的時候,他們就得用數倍的代價爲他們今天的貪婪付出代價。”

汪洋等王天浩發泄完之後繼續介紹:“在今年4月之前我們仍然要繼續加強爭取蘇聯援助和採購工作的力度。一定要以政府間協議或者商業合同的方式固定下來。而且要以外蒙古爲中轉。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物資儲備和週轉的速度,而且,即便日本和蘇聯簽訂中立協議,我們也可以利用外蒙古‘獨立’的位置和以及其境內的儲備能夠繼續在一定時間發揮作用。由於歐洲戰場不斷擴大,尤其是蘇德開戰以後,我們從蘇德兩國能夠獲得東西將會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美國的《租借法案》爭取更大援助份額。此外,要加強我們內部的經濟建設。尤其是增加能源、鋼鐵、鋁、鎢等行業的產能。在輕工業方面,紡織、印染、造紙、醫藥、日用化工等企業發展良好,基本佔領了國內百分之六十的市場,在國內後方的市場佔有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對外貿易也穩步增長,在歐美市場佔有率持續增長。不過,隨着歐洲戰場日益擴大,我們今年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東南亞市場。重點增加醫藥化工企業的產能,作爲我們未來主要的經濟增長點。”

“任重,你談談我們的石油生產狀況”王天浩轉向礦產資源廳長兼油田總經理王任重

“好,”王任重彙報石油生產情況。“特區內的石油開發呈穩步增長逐年遞增的良好態勢趨勢。由於我們充分借鑑了意見的經驗教訓,因此我們沒有走過去的破壞性開採和粗放型管理的模式。沿用了成熟有效的集約化管理方式。發展前景非常樂觀。我們在原長慶油田、延長油田範圍內鑽井120口。由於長慶油田地處鄂爾多斯盆地,地質結構複雜。長慶油田可以說先天條件遠不如國內其它高產油田,油層大多分佈在兩千多米的岩石深處,因無法開採而被稱做磨刀石的巖芯佔到近7成,打孔費勁,流動性差,屬於典型的特低滲、特低壓、特低丰度油氣藏構造,無論從前期的井筒作業施工還是後期油氣開採的難度都相當大——”

“任重,”王天浩不好意思的衝王任重笑了一下,“我們這裡多數都不是石油開採專家,有些必要的解釋還是需要的。”

“哦,對對。”王任重也有些不好意思:“我解釋一下,按照國際標準,滲透率小於50個毫達西的油藏爲低滲透,而在非均、低滲透、油質高粘度比較普遍的中國,石油科技工作者把小於1個毫達西的油藏稱爲超低滲透。鄂爾多斯盆地的油藏在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中,油層滲透率在1毫達西左右的佔70%以上,油井沒有自然產能。我說的通俗一點,長慶油田地底下的油不僅難尋找,而且難鑽探、難開採。我們之所以選擇率先開採長慶油田石油,一方面是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們要爲新中國培養一大批優秀的石油專業人才,爲國家樹立一個典型一個範例,這樣最起碼在今後石油工業發展上少走或者不走彎路,爲國家和民族節約一大筆財富。同時,至少可以使我國在陸地石油勘探開採技術方面始終處於世界前列。因爲長慶油田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實踐,形成了以超前注水和整體優化壓裂爲核心的儲層改造技術體系。

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對0.5毫達西油藏的效益開發,形成了一整套國際一流的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配套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面臨10多年原油產量徘徊不前的狀況,正當長慶油田將安塞地區的勘探結果交國外技術專家進行能否開採的可行性分析時,國外專家以‘這裡是不可有效開發的效益邊際性油田’而定論,搖着頭走了。長慶人不信邪,就在國外專家否定的安塞油田,目前已建成年產200萬噸的產能,並獲得中國石油‘高效開發老油田’稱號。1999年,又是外國的幾位專家,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和技術分析論證,又給長慶當時的重點勘探區塊——盤古樑地區判了死刑,認爲這裡是“難以啃動的特低滲透油田,沒有開採價值,不適合人類生存。’在這裡,長慶人又跟外國專家開了個玩笑,把盤古樑油田已建成年產50萬噸的高產油田。我們在這裡率先使用新技術,至少爲國家和民族節省了五十年的時間。況且開發這裡依然具有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

我們在開發長慶油田的同時,在包頭、西安和蘭州各新建一座煉油廠。在大同、張家口、銀川各建一座大型儲備油庫。隨着油田建設開發的進展以及過往的積累和儲備,軍隊作戰的油料供應是有保證的。至今年8月,能夠完成保證當前軍隊進行持續6個月大規模高強度作戰的油料儲備。至1942年4月,3座煉油廠落成後的產能加上特區內煉油廠擴容後的產能,制約我軍燃油的瓶頸基本可以解決。即便如此,爲了進一步增加石油儲備安全,我仍然建議特區繼續加大石油的採購力度和規模。”

“QQ支隊在海外建立的企業,藉助華僑歸國不斷回遷,爲我們特區的產能和技術釋放提供了條件。1940年特區經濟建設速度不僅沒有因爲作戰減緩反而在進一步加快,”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主任田國光說道:“特區各項建設的規模和進度也隨之擴大。特區分別新建了5家火力發電廠,2座水電廠,加上特區內的電廠總數達到到13座;4家鋼鐵廠,總數增加到7家;3家重型機械廠,總數增加到5家;新建3家化工廠,總數增加到6家;飛機制造廠增加到3家、坦克工廠增加到4家,汽車廠增加到3家,槍炮工廠增加到6家。2家船舶修造廠,4個船塢。平漢鐵路至隴海鐵路鄭州段、津浦鐵路至濟南段全線貫通。包蘭鐵路包頭至銀川段今年六月初貫通。蘭州至敦煌公路擴建改造工程在九月底可以完工。烏魯木齊至蘭州鐵路已經動工,預計1942年底可以完工。西北地區的公路鐵路建設,得到了從國府到地方大力支持。分流了大批後方難民,極大緩解了大後方的人口劇增造成的饑荒。西北的建設爲河南、四川、山西、陝西、青海、甘肅等經濟欠發達省份提供了上百萬個的就業機會。一般勞工的支付方式爲糧食。因此,建設成本相對低廉。技術人員主要猶太人和歸國華僑人員擔任。”

“各部門要集中力量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王天浩最後總結道:“尤其是西北方面的建設。那裡不僅是我們的後方和縱深,更是未來攻佔新疆,建立進攻蘇聯的第二基地的要害所在。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我們的時間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充裕。”

“日本人和德國人、蘇聯人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軍事委員會上,李華雄飽含憂慮地說道:“德國人在歐洲要和蘇聯人開戰,日本人在太平洋要和美國人決一雌雄。我們所做的就是要鼓勵堅定日本人進攻美國人的決心,幫助德國人儘可能多的削弱蘇聯。對於德國,我們要在情報和技術上予以適當的幫助,以此來換取他們的生產能力。至於蘇聯人,我們的策略就是採取一切手段麻痹他們、榨取他們、削弱他們。對於日本人,我們要在行動上積極配合他們的戰略,盡一切可能打消或者延緩他們的顧慮。因此,我們的擴軍計劃要以經略西北,進攻新疆爲幌子進行。具體方式採取影子軍隊的辦法。在綏遠、寧夏的駐軍一方面要爭取尋求馬家軍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的合作,另一方面要進行廣泛的宣傳,擴大徵召兵員的數量,加快軍隊退役復轉工作,以此爲掩護做好成立第二軍隊的各項準備工作。擴軍計劃要在三個月內也就是四月初完成。”

“這麼大規模的擴充軍力,我擔心特區的資金經濟能否支撐?”博南的頭髮已經完全白了。

“這個問題大家不用過分擔心,”李華雄輕鬆地說道:“我們在海內外的企業全部處於盈利的狀態。我們的技術、商品爲我們換來了大量的真金白銀。”這時李華雄突然促狹的笑道:“有時候我發現做個小人真快活!”

李華雄所說的“小人行徑”其實是指一筆意外之財的獲得,其實所謂的意外之財就是一筆不折不扣的不義之財。苦主是堂堂的大英帝國。1940年6月法國敗亡後,西歐大陸全部淪陷。在英國秘密內閣會議上,丘吉爾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德國入侵不列顛後,一旦英國抵擋不住,就馬上將王室成員和政府領導人轉移到加拿大,在那裡建立新的抵抗政府與法西斯鬥爭到底。這個計劃就是著名的“魚雷行動”。爲確保計劃順利進行,丘吉爾決定將價值約70億美元的黃金和有價證券秘密運往加拿大,作爲英國撤往加拿大的先期準備。這次行動危險異常無異於賭博。因爲此時德國海軍上將卡爾·鄧尼茨司令率領他的潛艇隊穿行於加拿大和蘇格蘭的航道上,航線向西伸展約3000英里。就在這個月(六月),有57艘盟國船隻被擊沉於北大西洋。

熟知歷史的李華雄等人,如果不打一打這塊流着油的唐僧肉的注意那就太不可思議了。爲了不讓大英帝國過早的坍塌,李華雄強忍口水放過了魚類行動的第一次運輸。那可是價值53億美元的黃金和有價證券啊!抵達加拿大之後,僅清點檢查就用了12個小時。四十年代的美元可不像現在這麼疲軟。爲此,特區核心層的很多人都恨得牙根癢癢饞得流着口水徹夜難眠。第一次運輸成功增加了英國政府的信心。由於敦克爾克大撤退比歷史上損失大得多,也增加了英國政府的擔憂,因此第二次行動又追加了13億美元的黃金和有價證券。

7月5日,5艘滿載着價值30億美元(歷史上是17億美元)的黃金和有價證券的輪船再次從蘇格蘭出發。這幾艘改裝了的商用輪船在指定的近海集合,由“復仇”號戰列艦、一艘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護航。按照歷史記載,這支船隊在航行了約3/4路程後,滿載黃金的“巴特利”號引擎出現故障,不能按正常速度航行。護航的總指揮考慮到不能給其他船隻帶來危險,就命令“巴特利”號駛往加拿大紐芬蘭省的聖約翰斯,由“博納文切”號巡洋艦護航。在去聖約翰斯的途中,這兩艘船又被濃霧所困,冰山在四周漂浮。於是兩艘船不得不靜候在那裡長達13個小時,這13個小時對於海盜來說足夠了。

擔任這次行動的自然是資深海盜陳聯先生和他的“大魚”以及一艘由加拿大返航紐約的美國貨船。計劃確定之後,行動非常順利。大魚擊沉“博納文切”號巡洋艦護航之後俘獲了“巴特利”號。大英帝國子民,這些海盜的後代們終於嚐到被搶的滋味兒。黃金轉移完畢之後,大魚毫不猶豫的擊沉了“巴特利”號。兩艘英帝國船舶隨着濃霧消失在北大西洋上。經過美洪集團一系列成功的運作,價值近2億美元的黃金分別變成各種物資貨幣以及黃金製品回到了特區。

對於這次意外,英國人自然認爲是德國人乾的,爲了保密又有苦說不出,德國人卻像歷史上一樣對此一無所知,無可奈何地白白承擔了罵名。戰後,兩國爲此差點打出狗腦子來,最終無奈地陷入經久不惜的爭吵之中。最終,還是在“華夏遠東共和國”的調停下作罷。隨着李華雄等人的離世,成爲一個千古謎案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中。

第59章 絞殺(三)第131章 大師(一)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446章 刺痛(四)第137章 長江(二)第131章 大師(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312章 暗戰(一)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59章 絞殺(三)第453章 終結(五)第223章 無奈(二)第28章 東線(五)第424章 南方(五)第421章 南方(二)第6章 阻截(三)第152章 名聲(二)第314章 暗戰(三)第50章 黃雀第318章 驚蟄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5章 算計(二)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157章 綢繆(四)第376章 謀定(二)第155章 綢繆(二)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456章 終結(八)第58章 絞殺(二)第76章 呼吸(十四)第439章 分治(四)第444章 刺痛(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101章 大戰(六)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90章 改變(三)第234章 西進(七)第461章 結局 (1)第103章 大戰(八)第174章 衝突(七)第350章 鏖戰(三)第380章 “陳倉”第35章 算計(二)第231章 西進(四)第236章 謀劃(二)第92章 風雲(一)第36章 爭鬥(一)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236章 謀劃(二)第51章 詭計第454章 終結(六)第90章 改變(三)第91章 改變(四)第179章 逢源(二)第135章 合作第38章 奇兵(一)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7章 金蟬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279章 “意外”(二)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428章 南方(九)第155章 綢繆(二)第245章 遠征(九)第386章 迴歸(六)第122章 圍獵(四)第125章 迎客第438章 分治(三)第245章 遠征(九)第180章 逢源(三)第369章 叛亂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264章 孤城(五)第218章 諸馬(四)第181章 反攻(一)第129章 風波(一)第54章 斷尾(一)第260章 孤城(一)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287章 殺戮(五)第246章 遠征(十)第172章 衝突(五)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57章 怒火(四)第185章 反攻(五)第421章 南方(二)第29章 東線(六)第159章 綢繆(六)第373章 妥協(一)第322章 家園(一)第5章 阻截(二)第222章 無奈(一)第347章 出兵(三)第428章 南方(九)第386章 迴歸(六)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371章 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