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攻防(四)

“鬼子上來了!”

韓擒虎貪婪的吸了一口煙,狠狠的把燃燒殆盡的菸屁股吐到地上,大喊了一聲:“幹活兒!”之後衝到自己的陣位上。這一次鬼子的進攻格外猛烈,鐵甲車拼命抵近射擊,鬼子們接近瘋狂的衝鋒。他們在鐵甲車擲彈筒和重機槍的梯次掩護下,離陣地越來越近。陣地裡的士兵用一層層彈幕形成一道道死亡線。雙方都在咬牙苦撐,看誰先崩潰。鬼子們在強大火力的支持下,突破了****左翼陣地,越來越多的鬼子涌入陣地,不斷向左右和前方展開。當戰壕內出現鬼子的身影之後,就預示着最殘忍的戰鬥開始了。529團的士兵們並沒有出現在其他戰場上頻繁出現的潰退。他們苦苦支撐。用刺刀,手榴彈、雙手、牙齒與殺入陣地的鬼子拼命。

“一命換一命!殺啊!”

529團的陣地上,響起戰士們沖天的怒吼。這句口號是在血戰南口的時候,529團喊響的。聽到這句熟悉的怒吼,韓擒虎似乎又回到龍虎臺。當初,日寇憑藉其優勢兵器飛機、坦克、大炮等,每日向陣地傾瀉數千發炮彈、炸彈,依山草草修築的工事,總是剛修好就被毀,再修好,再被毀。弟兄們面對從天而降的各種炮彈,躲無處躲藏無處藏,很多人還沒見到鬼子什麼樣就被炸得支離破碎。哪怕和鬼子拼命也比等死強。弟兄們就是在“一命換一命”的嘶吼中、以步槍、手榴彈、大刀,與敵軍拼殺,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從那以後,這句口號成爲第13軍獨有的動員令。

每次遇到生死危機的時刻,弟兄們都會不由自主的嘶吼。沒有人比韓擒虎更能理解這聲嘶吼的含義,他雙眼通紅的和弟兄們喊着衝向鬼子。第27師團的鬼子們第一次遇到這麼頑強的中人,武士道精神支撐着他們的矮小的軀體,在戰壕裡,他們空有一身精到的拼刺技術卻礙於地形限制而無法發揮。眼前是雙眼冒火與他們拼命的中人。熱兵器時代似乎一下子變成了冷兵器時代,甚至墮落成街頭毆鬥和女人間的廝打。沒有任何章法的搏鬥,只要能夠殺死對方,敵我雙方使出了所有想到或者本能的招數。背後偷襲、趁人不備屢屢被使用。撩陰腿、戳眼睛、掐脖子不一而足。拼命的時候就看誰的決心更大意志更頑強。

雙方爲了擴大戰果和加強防禦不斷向一線陣地增兵,雙方的炮兵競相向對方縱深開炮試圖阻斷對方的增援。這種更接近於一戰時期戰鬥,雙方的戰法都差不多,比拼的往往是火力的密度、持續能力和雙方的意志。後者雙方差不多,而前者****就差了許多。火力不行就只有用人來彌補。傷亡數字一路攀升,求援告急的電話一個接着一個打到湯恩伯處。

“司令,”王仲廉一臉焦慮,“暫1軍到底在哪兒啊?他們會不會食言啊”按照與潘瑜琳商定好的計劃,在芒碭山前線,由13軍擔任正面防禦,暫1軍負責迂迴。

“不會。”湯恩伯眉頭緊皺但是依然斬釘截鐵地回答:“雖然我和他們打交道不多,不過總管他們作戰,從未出現過畏敵不前的事情。再說,事實上現在等於我們在幫他們。我們這裡一旦不敵,第六戰區將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出現什麼閃失,李華雄也不會放過他們的。”

“可是,前線弟兄們的傷亡太大了。”身爲湯恩伯的嫡系。王仲廉不得不爲這支部隊的前途考慮。畢竟,他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同於南口的時候。

“告訴前面的弟兄們,一定要打出13軍的威風來,讓日本鬼子看看什麼纔是中人,別欺我中華無人。凡擅自撤退者軍法從事。”湯恩伯最後冷冷的補充了一句。

湯恩伯急,潘瑜琳和辛兵更急。在空曠的大平原上,有利於機械化作戰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保密工作。爲了把這支奇兵的效力發揮到最大化,作爲迂迴的部隊隱蔽自己的意圖和行蹤就顯得尤爲重要。可是在這個地區,漢奸日碟遍地都是,空中偵察更是從未間斷。特區空軍此刻正全力支持黃河沿線和北線戰鬥、對豫東的支持能力自然不足。多種因素的集合在一起,暫1軍最終選擇了夜間行軍。近2個師的機械化、摩托化軍隊的集結、運動,場面相當壯觀。兩支部隊分別從許昌、漯河出發一路向東長途奔襲淮北重鎮宿州。當暫1軍的先頭部隊出現在宿州西南渦陽、蒙城一線的時候,本間雅睹中將感覺自己後背一陣陣冒涼風。他也終於明白了中隊的企圖。沒有側擊、沒有迂迴,這是典型的圍魏救趙或者說是掏心戰術。宿州是他的老巢。

沒人敢輕視這支裝甲部隊,西尾壽造和阪垣徵四郎也不敢。剛剛領略了蘇聯的坦克裝甲集羣威力的日軍對這種戰法更加心有餘悸。阪垣徵四郎通過對過去華僑軍隊戰力的研究,他發現,華僑軍隊的機械化裝甲部隊作戰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從不遠離鐵路,每次戰役都是在鐵路沿線100公里以內最遠不超過150公里進行。二是持續時間最長不超過4晝夜。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就在於中國的工業生產、道路狀況和後勤補給能力,無法支撐像這樣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進行大規模持續作戰。針對華僑軍隊這種特點,阪垣徵四郎決心給華僑軍隊一個終生難忘的打擊,殲滅這股威脅華北方面軍側翼的部隊。

阪垣徵四郎命令:

1、北進軍團的預備隊,第110師團、野戰重炮兵第2旅團擔負正面阻擊,獨立混成第1、7、8旅團,阻斷華僑軍隊與湯恩伯部的聯繫。駐六安附近地區的第15軍第116師團北上增援宿州。

2、北進集團中路、左路部隊全力向當面之敵發動進攻

3、第11軍發動第二次隨棗作戰,攻佔信陽。

4、航空兵團集中轟炸平漢鐵路、隴海鐵路。

5、關東軍南下軍團不待全部集結完畢,立即發動進攻。

由於,雷達已經裝備部隊,夜晚的天空,此刻已經不完全屬於特區空軍。黑夜,自詡擅長夜戰的日軍華北方面軍全線發起進攻。鬼子突然改變計劃,使得李華雄不得不隨之調整作戰行動。本來特區已經派出特戰部隊滲透到鬼子後方,進行破壞。但是滲透工作並不順利。特種部隊不是萬能的,特別是在這樣的大兵團集結作戰的時刻。由於特區特殊的情況,動用特種部隊還要考慮可能出現的被俘、戰死(先進武器遺失)導致的泄密的可能性。突然的變化,迫使特區來自現代的空軍不得不再次升空。可是,出動的規模再也不可能像剛來到這個時代之初那樣奢侈,這次只出動2架轟—12型中程轟炸機。那個時候,特區立足未穩,安全是第一位的,其他因素則考慮不了那麼多。

還有一個原因連李華雄和徐鵬雄等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雖然他們自己一再強調後勤補給、軍工生產能力的侷限等不利因素,可實際上,包括他們本人在內的特區官兵,都存在輕視該因素的傾向,只不過程度不同罷了。作戰初期,爲了儘快取得勝利(很多時候是被逼無奈),在歷次戰役中都出現過無節制、過分使用的問題。狼支隊在易縣的作戰表現最爲明顯,又是動用陸航,又是動用固定翼飛機,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必要。每個人每一個組織和團體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他的侷限性。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習慣或者說思維定勢。穿越軍隊已經習慣了這種作戰方式,想要立即改變根本不可能。這就像一個人已經習慣了使用奔騰雙核,突然間讓他用486的感覺一樣。多種因素的疊加,致使缺乏基本後勤保障能力的各種超時代高技術武器超負荷使用。在短時間內的確爲特區贏得一系列輝煌的戰績,穩住了陣腳。但是,很快副作用就出現了。以飛機爲代表的大批現代化武器都因無法及時更換零部件而爬窩,或者“帶病堅持工作”或者作戰性能下降。這次,李華雄和徐鵬雄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決定動用超時代空軍,梟龍和猛龍積極配合。

葉子清貪婪的撫摸着座機內的各種按鈕,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油然而生。“老夥計,咱哥兒倆殺鬼子去。”說罷他的喉嚨有些哽咽。從37年9月23日來到這個時空到現在已經四個年頭了,離別自己的座機也已經兩年了。這麼長時間,訓練戰鬥自己也成長爲空軍的高級將領,他和很多人一樣,漸漸融進了這個時代。要不是刻意提醒,他幾乎忘記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這次出征雖然任務簡單,可是爲了最大限度的保證任務的完成,當然還有他自己苦苦哀求,憑藉自己“超級”駕駛員的資格,打敗了各路競爭者,才獲得了這次機會。能夠再次駕駛自己戰鷹,又怎能不令他百味雜陳呢?自他一踏入“零號家園”(狹義特區)就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這裡雖然並不是自己的故鄉,可是所有穿越者都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已經有日子沒有回來過了。回到“現實”世界,他向初入大城市的鄉巴佬一樣貪婪的看着目力所及的一切。

戰鷹呼嘯着從令“零號家園”的機場沖天而起,熟悉的轟鳴聲熟悉的速度熟悉的氛圍,一下子就讓他找到了感覺。不再激動、不再興奮,留下的只有冷靜。再簡單的任務也是任務,執行任務需要的一切心理狀態立即充盈着葉子清的內心。任務的確簡單,摧毀日軍的雷達站,爲後續的作戰做好準備、捎帶問候一下鬼子。

原本,日本的雷達技術要比英國和德國的同類產品性能上要落後,但是日本國內並不缺乏一流的技術專家和電子工程師,他們在1939年就研製成功性能相當可靠的空腔磁電管(10cm波長,英國也纔在40年研製成功,但是馬上應用於雷達並實戰)。由於受到特區空軍的刺激,軍方領袖們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醉心於傳統“武士道”精神,對新式技術不感興趣,傾向於紀律,盲目的勇氣,犧牲精神可以戰勝一切”的態度。集中有限的資源加強在高技術裝備的投入。日本海軍和陸軍在這次高技術研發過程中,也不得不摒棄相互之間不良競爭的惡習,暫時開展合作。日本海陸軍之間的相互爭吵很多時候納粹德國的海空軍種的競爭還要激烈。

原因在於,日本陸軍最初師法德國威廉時代的陸軍,而海軍開始就師法英國皇家艦隊,兩者各有一些各自守舊的傳統,而不象新興起的美國那樣重視新式科研技術。正是來自特區軍隊壓力,改變了一切。原本在1942年纔開始在陸軍服役Tachi6空預警雷達(的脈衝寬度爲25-35ms,最大功率10-50kw,脈衝重複頻率爲500-1000Hz,最遠作用距離300km。)和在海軍服役艦載防空水面搜索雷達爲“IJNMarkIIModel1”21型雷達(工作在1.5m/200MHz,脈寬爲3ms,功率30kw,PRF爲2000hz,作用距離38km。注:每秒種產生的觸發脈衝數目,稱爲脈衝重複頻率,以PRF表示。兩個相鄰脈衝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爲脈衝重複週期,用T表示,它等於脈衝重複頻率的倒數。)提前了兩年裝備部隊。儘管21號在艦上使用時可靠性不好,在不良海況時很糟糕,不過,它和日本海軍的聲納系統一樣仍然走在了當時世界的前列。

日本人提前發明了雷達,不過以轟—12型中程轟炸機優異的性能,現代雷達尚且不足爲懼,更不要說此時的初級雷達了。戰機在萬米高空帶着葉子清的愜意向自己的目標撲去。

第四十章攻防(五)

第316章 麻煩(二)第321章 王霸第173章 衝突(五)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48章 脫殼第151章 名聲(一)第5章 阻截(二)第437章 分治(二)第22章 思謀(一)第115章 華北(三)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419章 準備(十)第241章 遠征(五)第414章 準備(五)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80章 呼吸(十八)第2章 圍追(二)第261章 孤城(二)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386章 迴歸(六)第420章 南方(一)第318章 驚蟄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252章 戰端(一)第363章 鏖戰(十六)第332章 南進(八)第436章 分治(一)第198章 攻防(十)第50章 黃雀第160章 綢繆(七)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27章 東線(四)第370章 內訌第322章 家園(一)第47章 金蟬第94章 風雲(三)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84章 迴歸(四)第158章 綢繆(五)第389章 迴歸(九)第142章 虎狼(二)第150章 天空(四)第69章 呼吸(七)第461章 結局 (1)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102章 大戰(七)第332章 南進(八)第234章 西進(七)第368章 難題第385章 迴歸(五)第375章 謀定(一)第198章 攻防(十)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411章 準備(二)第412章 準備(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7章 爭鬥(二)第91章 改變(四)第129章 風波(一)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286章 殺戮(四)第1章 圍追(一)第369章 叛亂第4章 阻截(一)第333章 ,南進(九)第265章 孤城(六)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379章 “棧道”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443章 刺痛(一)第174章 衝突(七)第278章 “意外”(一)第214章 支援第88章 改變(一)第135章 合作第428章 南方(九)第135章 合作第97章 大戰(二)第216章 諸馬(二)第426章 南方(七)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368章 難題第160章 綢繆(七)第97章 大戰(二)第378章 謀定(三) (2)第410章 準備(一)第234章 西進(七)第243章 遠征(七)第134章 元首第113章 華北(一)第250章 美援第85章 收官(五)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29章 風波(一)第19章 彼身(二)第99章 大戰(四)第11章 煉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