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宋老生定計

春暖花開,風都變得柔和起來,冰雪已經徹底融化,官道兩側看過去綠油油的一片,大隋都城長安附近還算太平,所以姓雖然活的戰戰兢兢可還是不肯離開自己的家鄉,田裡能看到有早起的農夫爲小麥除草,難得的好年景,如果沒有戰亂蔓延過來的話到了夏天小麥入了庫,除去上交的賦稅之外,起碼今年能熬過去。

就清晨的太陽才從地平線上冒出來紅彤彤的笑臉,官道上傳來的一陣馬蹄聲敲碎了寧靜。早起下田的農夫擡起頭往遠處看了看,只見有兩匹駿馬風馳電掣一般由南往北順着官道一路疾馳。

這大清早的,那老農夫皺了皺眉,心說這兩個人怎麼趕路這麼急?

這兩人都帶着斗笠遮擋住頭臉,看衣衫都是男子,只是其一個和同伴相比顯得瘦小許多,而且兩個人騎的馬也略有不同。這老農夫曾經做過輔兵,爲大隋騎兵養過馬,所以一眼就看出來這兩匹馬都是極名貴的名種。

那身材高大的人,坐下騎着的應該是突厥名種,高大健碩,四蹄踏出去一次就能衝出去幾米遠。而那身材瘦小的人,騎着的馬應該是產自西域,個頭稍微小一些,但四蹄翻踏如飛,速絲毫也不比那高大的馬慢。

“一匹博塔烏,一匹桃花駒”

這老農皺了皺眉,心說這是哪個世家的子弟出來,看樣子也不像是踏青的,怎麼一個隨從都沒帶?

兩匹馬風一樣掠過去,老農看着那兩個人的背影嘆了口氣。心說管他呢,還是忙活自己手裡的活重要。

他低下頭繼續拔草,就腰痠的不行準備舒展一下的時候,忽然又聽到從南面傳來一陣馬蹄聲,聽聲響人數不少,老農下意識的直起身子看了看。

至少三騎身穿精緻甲冑的騎兵氣勢洶洶的奔馳了過來,見到路邊拔草的老農後爲的將領打了手勢,騎兵隨即整齊的放緩了速,老農身前停了下來。老農雖然只當過幾年的輔兵,卻也有幾分見識。一眼就認出這些人的身份,整個大隋除了禁軍之外,哪支軍隊還能身穿如此精緻的甲冑?

“喂,老頭!”

爲的禁軍將領大聲問道:“你可曾看到之前有一男一女騎馬經過!男的三十歲模樣,樣貌周正,女子二十歲上下,樣貌秀美。”

原來是一男一女!

老農心裡想到,怪不得有一個人看着顯得瘦小。

“那是朝廷欽犯,若是你看到了如實告訴我,若是有所隱瞞,與欽犯同罪!”

老農裝作顫抖了一下,躬身說道:“回將軍,草民也纔到田裡來,沒見着有人過去呢。”

“當真?”

“就算吃了雄心豹子膽,草民怎麼敢欺瞞將軍?”

“諒你也不敢!”

那禁軍將領吆喝了一聲,打馬往前衝了出去。

老農等禁軍騎兵走的遠了,呸的一聲啐了一口吐沫罵道:“欽犯?現的欽犯都他孃的是好人,你想抓老子偏不說!”

他看着遠處逐漸淡去的塵煙,心想也不知道之前逃走的那一男一女是那家的子弟,既然能擁有那樣兩匹寶馬,說來也絕不是尋常人家出身。可若是世家子弟,怎麼就成了朝廷欽犯?朝廷現都是那些世家把持着,皇帝反倒成了擺設。

是了!

老農猛然驚醒,前幾日聽說唐國公李淵造反,留守長安的代王楊侑下令將李家長安的人一口氣都砍了腦袋,都是唐公的子嗣,大的十幾歲,小的還不到四歲。這兩個人行色匆匆一路往北跑,莫不是李家還有人逃出來?

如果真是唐公家裡人,希望老天爺保佑你們!

老農嘆了口氣,不由自主的喃喃道:“只是可惜了,朝廷重臣一個接着一個反了,先是虎賁大將軍羅藝,再是唐公,大隋真的是完了。這才幾年……這才幾年?”

想起開皇年間大隋的盛世,老農竟然忍不住鼻子一酸。

“敗家子!”

老農狠狠的罵了一句,也不知道罵的是誰。

……

……

大業十三年五月初,唐公李淵麾下的先鋒軍劉弘基所部殺到了距離長安城不足五里,留守長安的代王楊侑是楊廣的孫子,年紀很小,聽說李淵的兵馬氣勢洶洶而來心裡沒了底氣。他後悔當初不聽部分大臣的建議,一意孤行殺了李淵長安城內的子孫。結果沒起到震懾李淵的作用,反而將李淵的大軍招惹了來。

楊侑憂心忡忡,這個時候當初勸他殺掉李淵家人的虎牙郎將宋老生又站了出來。

“殿下!”

宋老生躬身道:“殿下無需憂心,臣乃朝廷武將,戍衛長安,絕不會容忍李賊威逼都城。臣請殿下賜兩萬精兵,臣願出城與李淵決一死戰。李淵兵馬雖然號稱十幾萬,卻不過是李賊虛張聲勢的伎倆而已。臣以爲,李賊兵馬絕不會超過五萬,且多是沿途強擄來的姓,不過是一羣跟着叛軍混飯吃的難民罷了。”

“無需多,殿下只給臣兩萬精兵,臣定當將李賊的人頭割下來獻給殿下。”

宋老生想了想說道:“若是殿下覺得不夠穩妥,可以派人去東都洛陽,請越王殿下兵救援。東都王世充將軍麾下有十萬勁卒,皆是我大隋的戰精兵。若是越王肯兵來救長安,便是李淵真的有十幾萬叛軍也無需懼怕。”

“可東都還被瓦崗寨李密的叛軍圍着!”

楊侑沒好氣的說道。

代王楊侑已經十四歲,生皇族所以還是有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沉穩,雖然他心裡也害怕也擔憂,可皇族的底蘊影響下,起碼錶面上看起來他沒有什麼慌亂。楊侑極聰慧,深得楊廣的喜愛。他是楊廣長子楊昭的第三子,自幼楊廣對其就寄予厚望。讓他留守都城長安,楊廣想傳位給他的想法已經很明顯。雖然他的弟弟楊侗以越王的身份留守東都洛陽,可誰都知道,長安纔是正統。

十四歲的年紀,換做一般姓家裡的孩子,只怕還會偶爾撲孃親撒嬌,家境好些的還縣學讀書。可楊侑則不同,他從小就表現出了超人一等的聰慧和穩重。生帝王家,他從小接受的培養就是如何治理天下,起點不一樣,十四歲的他遠比同齡人要成熟的多。當初楊廣被困雁門的時候,小小年紀的楊侑竟然就敢帶兵去雁門救駕,由此可見,這個少年還有極大的勇氣。

當初雁門,正是因爲他和宇士及帶兵外圍不斷牽制着突厥狼騎的進攻,突厥人不敢全力攻城,唯恐被隋軍偷襲側翼,守雁門的天子軍和邊軍纔會堅持下來。

也正是因爲這一戰之後,楊廣對他是喜愛信任。

楊廣自雁門歸來就跑去江都,讓楊侑坐鎮長安處理朝政。朝臣們都看得出來,將來皇帝極有可能將皇位傳給這個有智慧有勇氣的孫子。

只是他雖然年少老成,可畢竟閱歷有限。當初聽了宋老生的話,說不能留着李淵的家人長安做內應,所以一口氣將李淵長安庶出的孩子還有李淵的小妾全都砍了腦袋。現想起來才後悔莫及,他知道自己犯了個大錯誤。

所以宋老生提出願意親自帶兵迎戰李淵的時候,他並沒有什麼欣喜,反而因爲之前的事,對宋老生十分不喜。

“反賊李密擁兵不下四十萬,東都被圍的鐵桶似的,且不說東都能不能抽出兵馬來救援長安,就算能,如何殺出來?就散殺出李密叛軍的圍困,千里迢迢自東都趕到長安,軍馬俱疲,十人還能剩下幾人?”

楊侑微怒質問道。

宋老生也不害怕,而是挺直了身軀說道:“殿下,臣有一計,可保東都無憂,東都的兵馬自然也就能趕來長安救援。”

“哦?”

楊侑雖然對宋老生頗有不喜,可聽到這句話還是忍不住心裡高興了一下。

“說來聽聽!若是你真有辦法守住長安,還解了東都之圍,孤願意奏請陛下,升你爲河西道大總管!”

“謝殿下!”

宋老生顯然也激動了一下,肩膀微微顫抖着說道:“臣以爲,李密反賊雖然圍困了東都,但東都城牆堅固不遜於長安,且還有十萬精兵鎮守,李密就算有四十萬叛軍也沒幾分可能攻破。而且李密手下的叛將,都是爲了求一個功名才聚集瓦崗寨的。李密能給他們的功名,李密能給他的前程,難道比得上朝廷給的?說來說去,李密不過是個反賊而已,雖然自稱魏王卻名不正言不順。”

“那些將領跟着李密再賣力,也不過是個賊罷了。”

宋老生自信的說道:“若是朝廷肯重用,誰願意做賊?”

楊侑皺眉道:“你的意思是,朝廷招安瓦崗寨?”

“對!”

宋老生朗聲道:“李密也是出身名門,一念之差跟着楊玄感造反也就沒了退路,一日做賊,終生都被烙印上一個賊字。而若是朝廷肯既往不咎,許他一些好處,臣想,李密是個愛惜名聲的人,只要朝廷開出的條件足夠優厚,李密必然動心!若是李密能被朝廷招安,瓦崗寨就成了朝廷的兵馬,憑白得了四十萬大軍!東都還有什麼危機?”

“況且……”

宋老生繼續說道:“臣聽說,王世充東都頗有不臣的舉動,如今他就東都城內,對朝廷的威脅還遠大於瓦崗寨的反賊!若是能招安李密,有他牽制王世充,王世充自然不敢再生出非分之想。如今天下反賊,不過李淵,李密,李閒,竇建德四人盛,而李淵,李閒,竇建德三人加一起,兵力尚且不如瓦崗寨!李密若降了朝廷,天下大定!”

“只是……陛下曾下嚴旨,必殺李密,若是招安了他,陛下面前孤怕不好說話。”

楊侑被宋老生說的動了心,卻擔心楊廣會勃然大怒。

“殿下多慮了。”

宋老生道:“天下若定,以陛下之仁義厚德,誰人不可寬恕其罪?當初宇化及雁門做出的事比李密也差不了多少,念宇述的功勞,陛下還不是赦免了宇家的罪過?能饒得宇化及,自然也能饒得李密。”

“倒是可以試試。”

楊侑想了想說道:“那就這樣,孤將長安兵馬分一半給你,你率軍迎擊李淵,孤不讓立什麼必須擊殺李賊的軍令狀,你只需堅持到東都援兵到來,孤必然保奏你爲河西道大總管!”

“臣謝殿下!”

宋老生深深一揖,然後直起身子,意氣風。

第710章 把她交給我第234章 因爲不公第765章 關小樹的過往第700章 際會襄陽(一)第112章 三上三下終究飲恨第283章 別來無恙?第167章 聲東擊西第435章 機緣巧合好殺人(二)第130章 多多益善第667章 你是誰?第699章 叛第618章 讓他回來吧第594章 天選第392章 打就是了第354章 一張破紙而已第535章 朕就是要騙他第277章 絕情酒,有情人第188章 狗一樣第176章 進澤第362章 一個夠嗎?第598章 尋蹤覓跡萬玉樓第215章 可惜不曾帶刀第542章 很沒面子啊第371章 搶回來第675章 平原攻堅 草原野戰第394章 初戰(二)第539章 夫復何求?第748章 決戰(九)第770章 大夏獨尊第579章 以德報怨 以怨報德第448章 大事第99章 我的地盤第260章 遊說到瓦崗第620章 十八人足矣第62章 看着像第118章 下馬威第34章 天地一樣大第468章 他誰都不信第216章 何處是家第417章 屁股疼第467章 消失不見的精騎第191章 終於找到你了第59章 怎麼是你第670章 金光灑地第68章 宿命嗎?第159章 歸程路(十三)第2章 好好喝水第781章 不留生機的屠殺第573章 不過癮第462章 攻長安(二)第455章 宋老生定計第808章 鬆壽第746章 決戰(七)第331章 暗發誓第94章 謠言止於兇者(二)第307章 挖坑設局,卻只擔心一個變數第238章 過年前一天第564章 鐵槍不倒第794章 出不去了!第205章 先官差後山匪第30章 應該恨我纔對第13章 你着急嗎第408章 在雨中(一)第556章 簡單 太簡單了第105章 第一戰(三)第577章 不可爲敵第55章 是誰?第203章 本來就是兩個人第434章 機緣巧合好殺人(一)第176章 進澤第387章 十六刀第359章 臣服 還是抵抗?第756章 虎賁無雙!第187章 來世再報第307章 挖坑設局,卻只擔心一個變數第539章 夫復何求?第635章 你們沒這個資格第402章 三千圍八千第228章 問路第508章 是我的第768章 雪浪第283章 別來無恙?第518章 吳不善第260章 遊說到瓦崗第284章 還是我自己說第100章 來不及第642章 接二連三亂人心第263章 談笑城牆上第607章 瘋了第589章 死不瞑目第801章 極好的歸宿第255章 神棍(一)第71章 好大一個殼第348章 阿史那去鵠的領地(二)第713章 曾經的霸主回來了第656章 萬玉樓的煩惱第431章 來客第380章 飛龍密諜第433章 都很無恥第139章 斬將奪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