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辯勢

河東太原唐公府裡在商議着一件大事,大到足以改變大隋如今的格局。在唐公李淵的書房裡,他心腹的幾個謀士都在,說起即將發動的大事每個人心裡都有着難以壓制的興奮,同時也不缺乏慎重。陳寅壽,長孫順德,裴寂,劉人靜,劉弘基,這幾個人沒有一個是輕狂無稽的,他們幾個人湊在一起,任何事都能分析的頭頭是道。

李淵的書房中在開會,集中了李淵的心腹謀士。而他的次子李世民所在的獨院裡也在開會,卻只有兩個人。一個自然是二公子李世民,另一個則是他的心腹謀士李靖。巧合的是,兩邊的人都在商議着舉旗造反的事,而不巧的事,李世民和李靖都顯得略微心急了些,以至於如果李世民的決定再晚下半日,或許就沒有死那麼多人。

可惜,李淵的書房中達成統一的時候,李靖已經告別了李世民,只帶着十幾個隨從輕裝快馬直奔長安去了。

晚間,李淵將所有今日參加會議的人都留下一起吃了晚飯,然後派人騎快馬連夜出發,將在外面公幹的唐公世子李建成和四公子李元吉都請回來。只是兩個人最近幾日肯定回不來,所以李世民的存在略微顯得有些突兀。

飯菜簡單,但因爲在座的人心情都極好,所以難免多喝了幾杯酒,每個人都是紅光滿面。尤其是陳寅壽,他在唐公府中的時間最長,比長孫順德還要長,世子李建成自幼便跟隨他學習,可以說,他在某種程度上將李建成當自己的兒子看一樣。唐公李淵終於決定要起兵舉事,這對於李家來說是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最主要的,在陳寅壽看來,對世子纔是真正的一件好事。

以唐公李淵的人脈關係,以唐公府甲士之精銳,只要搖旗吶喊必從者入流,李家的影響力絕非是竇建德徐元朗那些草莽可以相比的。按照陳寅壽的分析,李家極有可能化家爲國,而唐公若是真能完成大業,那麼世子也就變成了太子,太子早晚要變成皇帝,而自己就是帝師。

陳家,或許有機會取代裴家,宇文家,獨孤家在朝中的地位,一躍成爲新王朝的第一世家!這讓陳寅壽這個早就過了知天命之年的人,心裡都忍不住有強烈的躁動興奮。這感覺,是他此生絕沒有過的。所以,他感覺自己現在渾身上下都充滿了活力。

想到這些事,他難免有些得意。

長孫順德看了陳寅壽一眼,嘴角挑了挑,浮現在嘴邊的一絲冷笑一閃即逝,他心中對於陳寅壽的得意自然清楚的很。所以他有些嫉妒,陳寅壽是世子李建成的人,而他卻因爲在很久以前便打算將長孫無垢許配給二公子李世民,所以已經站錯了隊伍。現在想起來他還是有些後悔,只是歷史不能倒退重演,他也只能將希望都寄託在二公子李世民身上,幸好,李世民不是個扶不起來的人。

雖然二公子在府中的時間不多,和府中衆謀士的關係也一般,但長孫順德卻極看好李世民的前程,因爲李世民在軍事上表現出了足夠的能力。塞北草原那一戰,別說什麼戰功其實是幽州羅士信東平郡李閒的,二公子能將功勞變作是自己的,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所以雖然他不甘,可也知道自己現在再轉投世子建成的話,只怕被被人譏諷恥笑,而且這個時候投過去,顯然晚了不是一天兩天。陳寅壽在世子身邊的地位不可撼動,便是唐公李淵也對他極爲看重。而且看樣子唐公將來若成大事,太子的位置也依然是世子建成的,絕不會傳給次子李世民。

所以長孫家若是日後有個好前程,他必須讓自己賭一把。

賭對了,說不定長孫家能一躍而起。若是賭錯了……那麼又能怎麼樣呢?長孫家是忠於李家的,只要唐公還在,自己和侄兒長孫無忌,長孫無垢最起碼衣食無憂。

政客也都是投機客,就看下注下得對不對,賭得夠不夠狠,夠不夠大。

所以,即便長孫順德和陳寅壽沒有什麼衝突,但他們誰看誰都不會覺着順眼。長孫順德幾年前就時候已經下錯了一次,這一次,他必須全力爭取。他看了看在桌子旁陪坐着的李世民,心中隱隱一動。

世子建成和四公子李元吉都不在唐公府邸中,所以今日在酒席邊作陪的,也就只有一個李世民。

“世民,爲父問你一件事。”

李淵微笑着問道:“若是有叛軍來攻太原,而城中兵力空虛,你心中可有辦法穩守太原?”

“父親在太原,孩兒怎麼敢胡言亂語?況且父親安固河東,百姓愛戴,士卒敬仰,誰敢輕易來犯?”

“你且說說,就當爲父對你的考覈吧。”

李淵微笑着說道。

聽到李淵如此問,長孫順德率先放下了筷子,雙手放於膝蓋上,靜等李世民回答。見他如此鄭重,陳寅壽等人也不好太過放肆,也紛紛坐直了身子。其中與李世民關係極好的劉弘基也目不轉睛的看着李世民,等着他做出一翻什麼樣的回答來。

“假設,城中兵力空虛,但糧草充沛,而我軍主力遠在數千裡外難以救援,孩兒以爲,許以厚利,曉以危急,發動百姓守城,然後想辦法在敵軍中散步流言,就說太原援軍不日便迴歸來,亂敵軍心,然後派得力人手出城求援。”

這幾句話說的中規中矩,挑不出毛病,卻也絲毫都不出彩。

李淵點了點頭問道:“向誰求援?”

“事若危機,自然要懂得變通,孩兒以爲,便是向突厥人求援也未嘗不可。”

李淵不置可否,又問道:“那你覺得,建成,元吉,與你三兄弟,誰最適合守太原?誰又適合率軍遠征?”

聽到李淵如此問,李世民立刻就想起了李靖的交代。

若是唐公問起誰可留守太原,一定要舉薦元吉公子!

李世民想到,李靖交代這話還在耳邊,他也才走了不到一日,想不到父親竟然這麼快就問起,也不知道是在試探我,還是真心考究我的能力。藥師所說確實有道理,依照對我有利的局面看,自然是要元吉守城最合適。可若是直截了當的說出來,難道父親就看不出我的心思?就算父親一時不查,難道陳寅壽那老狐狸看不出我的心思?我若是一時大意,說不得就會被父親唾棄!

想到這裡,李世民立刻就改了主意。

“孩兒見識淺薄,說出來還請父親和諸位叔伯不要見笑。”

聽到唐公問這個問題,長孫順德和陳寅壽不自覺的坐直了身子,微微側頭,顯然十分關注。劉弘基也是如此,唯恐李世民說出什麼不妥的話來。

“你儘管說,這裡沒有外人。”

李淵擺了擺手說道。

“是!”

李世民抱拳道:“孩兒以爲,大哥老成持重,而且久在太原,乃是我們兄弟三人中最適合留守的人,孩兒不如大哥太多,且難以服衆。而元吉年輕氣盛,銳意敢當,卻也不太適合守城。”

他不等李淵說話又補充道:“只是……大哥久經戰陣,謹慎穩妥,而且和軍中將領都極熟悉,也好調動兵馬。元吉雖然年輕,但衝鋒陷陣一往無前,有着一股勢不可擋的銳氣。若是大哥居中坐鎮,元吉領兵爲先鋒,兩個人發揮所長,這世間或許無人能是對手。相比來說,孩兒于軍務最生疏,于軍中諸將也最陌生,反而顯得一無是處,相較來說,若是我們兄弟三人必須分出兩人進兵一人守城的話,孩兒反而是最合適守城的人選。”

李淵讚賞的點了點頭,便是一直對李世民沒什麼好感的陳寅壽也不禁微微頷首。可以說李世民分析的極客觀,沒帶着一點自己情緒上的東西。對於爲將者,冷靜客觀極爲重要,所以李淵雖然沒有誇獎,但對李世民還是十分滿意的。

長孫順德和劉弘基同時鬆了口氣,心說二公子果然天資聰慧沒有說出什麼讓唐公不悅的話來。

比起城府來說,李世民此時絕不是李淵的對手。他若真的敢說什麼讓李元吉留守太原,讓陳寅壽輔佐的話,只怕李淵早就勃然大怒了。

“雖然見解片面,兵法上也生疏,但能想到這層已經不錯,很好,以後要和在座的諸位多加學習,尤其是弘基,他爲人持重,久經戰陣,兵法韜略都足以做你的老師,以後你們兩個要多親近知道麼?”

“孩兒遵命!”

李世民對劉弘基也抱了抱拳道:“以後還請弘基兄多多教我。”

他在心裡鬆了口氣,心說總算混過了這一關。

……

……

鉅野澤聚義大廳

李閒笑呵呵的看着面前正襟危坐的長孫無忌,然後站起來走到他面前親自斟了一杯茶,長孫無忌連忙道了聲謝。李閒擺了擺手笑道:“先生自河東不遠數千裡而來,我沒能好好接待先生反而開了個玩笑,還望先生不要見怪。”

“怎麼會”

長孫無忌笑了笑道:“將軍真性情,不做作。”

“哈哈”

李閒笑了笑道:“我以爲先生會說我是個無聊無恥的人,沒想到先生卻用了真性情這三個字。不過我倒是覺着,先生心裡一定還是覺得我是個無恥小人。只是先生爲什麼不肯直接說明?”

不等長孫無忌說話,也不看長孫無忌尷尬的臉色,李閒繼續微笑着說道:“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爲這是在我的東平郡鉅野澤,而不是先生的河東太原。”

“將軍這番話,讓我很惶恐。”

長孫無忌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我這個人喜歡開玩笑,但在說到正事的時候卻又喜歡裝作一本正經。連我自己有時候都覺得有些做作,而且是很直接的做作,你也可以理解爲,做作的很直接。”

做作的很直接,也是直接。

“所以,還是直接說吧。”

李閒在主位上坐下來,溫和說道:“我沒時間學周郎那一套,不會玩什麼召集兵將列陣操演以示軍威,也不會假惺惺的拉着你的手說久違,然後親自舞劍助興,更不會裝醉裝瘋,拉着你的手要和你同榻而眠。更沒興趣寫一封信藏在衣袖裡等着你偷,雖然我的字寫的極好極漂亮。這不是因爲我不會表演,是因爲我沒把先生當做蔣幹。”

這樣有些無聊的話,卻讓長孫無忌變了臉色。

“多謝!”

長孫無忌站起來,鄭重的說了兩個字。

“多謝我什麼?”

李閒明知故問道。

“多謝先生不以我爲說客。”

長孫無忌道。

李閒笑了笑道:“那你有沒有想過,我不以你爲說客,並不是與你一見如故,而是我根本就不想讓你說?”

長孫無忌也笑了笑道:“那我便不說,所以還是請李將軍能不能與我一見如故,哪怕是做作的一見如故?”

“一見如故,總得說點什麼。你讓我認同,纔會一見如故。”

李閒微笑道。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道:“所以說,根本就直接不起來了。必須要繞一個大彎子才行,繞很大很大,才能回到直接的主題上。就比如,我若是想要讓將軍認同,是不是需要說說天下大勢?”

“好啊”

李閒很開心的笑了笑道:“不過你說的若是讓我覺着不滿意,我就讓你直接回到直接上面來。你知道的,這種直接你肯定不想要。”

長孫無忌一怔,隨即苦笑道:“可不可以給我點時間想想該怎麼說?”

李閒懊惱的說道:“沒想好你怎麼能就來了?你怎麼敢就來了?”

長孫無忌更懊惱道:“你以爲我想來?”

第26章 並非陽光大道第669章 是您的第482章 一點都不疼第86章 生同生 死同死第568章 無論是誰都要顫幾顫第445章 真命天子第624章 是否怨我?第544章 還欠着一百萬第474章 六百里 二十一刀第402章 三千圍八千第532章 演武院有個關於好運氣的傳說第684章 以必死之心殺出生路第367章 死戰(二)第18章 你教會了我無恥第168章 閹了他第398章 當殺!第459章 操蛋的人第544章 還欠着一百萬第755章 有猛虎名格楞泰第103章 第一戰(一)第691章 立功保住命第183章 以勢壓人第49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362章 攻長安(三)第478章 不是不該死 只是場合不對第591章 因爲我不會第735章 決戰之前的決戰(四)第761章 不帶束縛 輕身而去第456章 孤身誤入狼穴第21章 草原上很亂第153章 歸程路(七)第445章 真命天子第643章 長安城裡果然有的是傻子第249章 有方向就不會太久第123章 玩得真漂亮啊第405章 秋火燎原馬蹄疾第417章 屁股疼第204章 你千萬要死啊第407章 傘不動!第643章 長安城裡果然有的是傻子第126章 必須是他第803章 你運氣不怎麼好第569章 你且安之吧第793章 暴露了?第325章 進盧縣第151章 歸程路(五)第188章 狗一樣第232章 鬥心機第268章 聲東聲西第377章 屁股真白第678章 返長安的兄妹第143章 渡河(二)第584章 最合適第263章 談笑城牆上第472章 風刃 狼牙第736章 決戰之前的決戰(五)第59章 怎麼是你第366章 死戰(一)第312章 怎麼會是你第364章 有沒有膽子追?第135章 叫你嘴賤第432章 將軍喜歡安靜第233章 無所不能王啓年第329章 二公子第448章 大事第304章 追第495章 去留第389章 宇文家的好兒子第106章 第一戰(四)第532章 演武院有個關於好運氣的傳說第51章 騙人不遭雷劈的第676章 做得出來和做不出來第36章 是你?是你!第527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633章 怎敢不盡心做事?第808章 鬆壽第282章 你行的第67章 射第485章 薛瘋子第253章 武癡對武癡第349章 阿史那去鵠的領地(三)第436章 機緣巧合好殺人(三)第353章 北方有急第23章 不臉紅第60章 它還活着麼第452章 稱王第545章 對屁股沒興趣第367章 死戰(二)第586章 已經在路上了第663章 房玄齡之策第275章 你丫也是個二代第206章 不能小瞧了我第588章 房謀第630章 新鮮的第585章 晦氣第168章 閹了他第623章 宿宮中第152章 歸程路(六)第373章 欺君之罪第671章 絕沒有想到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