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謠言說一千遍

此番,姜楓竟上奏章請旨殺酒泉官吏和刁民一百三十二人,還要誅了其中六人的三組。六人三族,若萬歲恩准,這得死多少人?

景隆六年,孟回舟和安雲昌兩人被株連四族共四百餘人,免去老幼等其他符合免死條件的一百與餘人,兩家被送上刑臺的共二百六十人。景隆七年,羽林衛定遠將軍郎超因坑殺酒泉百姓,罪及三族,最後被斬者八十八人。六人的三族,少說也有三四百人,也就是說,姜楓請旨,要殺近六百人!

他這是瘋了不成!刁民殺就殺了,莫說誅三族,便是誅九族也無妨,官員也要被誅三組,這實在……讓官員們心中升起同病相憐、脣亡齒寒之感。

景和帝的目光緩緩掃過滿朝的紫袍、紅袍,才沉重道,“欺民如欺天,負民如負國。肅州雖遠在千里之外,犯國法欺民者,亦不姑息!命,肅宣路提刑司溫宏傑、肅州知府鍾當田即刻前往酒泉,覈查酒泉官吏、刁民所犯罪責。若屬實,便依姜楓和曾顯志所奏。當此季直接處斬!”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羣臣行禮,大理寺卿蕭峻平暗罵姜楓,定是他向萬歲舉薦溫宏傑去酒泉核刑的,自己在肅宣路放的人,都要被姜楓這小兔崽子指使得團團轉了!

可在場的官員,無一人敢爲酒泉官吏求情,因爲這些官吏的罪證都被列得清清楚楚,個個該殺。再說朝中五位閣老都沒吭聲,御史臺的官員又在旁邊虎視眈眈地盯着,朝官哪個敢冒頭,怕是會立刻被他們噴滿臉口水。

所以,荊吉良唸完酒泉官員罪證後,朝堂陷入死一般地沉默,無一人敢以“上天有好生之德”爲其求情。

景和帝聲音低沉而緩慢,卻字字敲在羣臣的心上,“責你三部共查酒泉謊報災情之事,凡涉案官員,絕不姑息。此案,由杜海安督辦。”

“臣領旨。”三人領旨,閣老杜海安亦出列領旨。

“酒泉官吏不只魚肉一縣百姓,令酒泉百姓十年之間銳減兩萬,還誇大、謊報災情,六年間支取庫銀六十萬兩!”景和帝說到此處,聲音陡然提高,“此等欺下瞞上的官吏,不殺不足以消朕心頭之怒!謊報災情之事,非酒泉一處官吏所能爲也。荊吉良、丁海全、李兆舟!”

“臣在。”御史大夫荊吉良、吏部尚書丁海全、戶部尚書李兆舟同時出列。

景和帝沉聲道,“酒泉廂軍指揮使石明低價向契丹盜賣糧草之案,由您老全力督辦。若覈查無誤,罪臣石明,誅九族。

本躬身行禮的護國公撩紫袍,跪地行禮,“臣康忠,領旨。”

景和帝又道,“護國公。”

“臣在。”護國公出列。

“臣在。”翰林大學士曹文元出列。

“擬旨:肅州文武官員當以酒泉官吏爲戒,凡有作奸犯科者,若到姜卿和曾卿面前自陳其罪,可從輕發落。若罪責深重者,可免其族人株連之罪。待酒泉官員罪責查實之後,擬旨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石明竟向敵軍盜賣我軍糧草,還是低價?!朝中武將聞言,個個義憤填膺,石明此舉已是叛國,誅殺九族絕不爲過!

“姜卿和曾卿已查明孔卿和聶卿被殺之案,本該返京。然,酒泉官場之腐敗,遠超朕之預料,酒泉如此,肅州其他縣如何?朕不得不憂。故,朕命姜楓與曾顯志繼續留在肅州,徹查肅州文武官員貪腐、叛國之行徑,一經查實,絕不姑息。曹文元。”

景和帝看了張文江一會兒,又把目光轉到兵部尚書李增奎身上,“姜卿和曾卿出京辦差,歷時七月,幾經生死,查明兩位欽差之死的真相,深慰朕心。兩卿各官升一品,賞金百兩,絹十匹。張文江、李增奎。”

“臣在。”張文江和李增奎兩人出列。

“臣領旨。”曹文元接旨。

景和帝連下數道命令之後,目光落到了張文江身上。正在偷偷觀察秦相的張文江覺察到萬歲的視線,嚇得一激靈,連忙規規矩矩站好。

正事辦完百官退朝之時,楊奉上前叫住了姜鬆。曹文元看了姜鬆一眼,才轉身與翰林院其他大人離去。

楊奉笑吟吟道,“姜大人,萬歲聽聞姜侍郎的幼子即將滿月,特命咱家叮囑姜大人,萬歲說姜侍郎在外辦差,讓姜大人好生照看姜侍郎的妻兒,若有爲難之處,大人可進宮稟告萬歲。”

“姜卿和曾卿遠在數千裡外班辦差,你二人去兩人家中頒旨,替朕問候兩卿的長輩。”

“臣領旨,臣替曾顯志/姜楓,謝主隆恩。”張文江與李增奎同聲道。

姜鬆謝恩退下後,腳步尤爲沉重,出皇宮之後,他立刻命管事回家告知母親和三弟準備接旨、接賞。

今日後晌,柿豐巷熱鬧了。

姜鬆躬身行禮,“臣遵旨。”

楊奉又笑道,“萬歲還命咱家準備了滿月禮,咱家今晚便讓人送到大人府上去。”

坊間關於姜楓用酒泉官吏的血爲自己鋪登天梯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更有甚者四處散播言論,說姜楓如此歹毒,姜家新降生的三個孩子必活不過百日。

景和帝同意誅殺酒泉官員,又爲父親官升一品、賜下黃金綢緞,還給了七弟滿月禮,等同於把姜家放在火上烤。再不管,火苗就要燎到姜家人衣裳上了。姜留與伯父商量道,“伯父,我父親呈給萬歲的奏章和今日早朝上萬歲頒下的聖旨,明日就會出現在朝廷的邸報上吧?”

兵部尚書親自捧旨、帶着萬歲的賞賜過來, 還當着所有人的面,替萬歲問候了姜老夫人,誇獎她教養出了好兒子。

傍晚時分,又有太監送了一車東西,言明是萬歲賞賜給姜侍郎兒子的滿月禮。與此同時,姜楓請旨誅殺酒泉文武慣例、刁民一百餘人的消息,並要誅六人九族的消息已傳得沸沸揚揚。

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就算是謠言,被重複一千遍也會在人心裡留下潛意識,讓人認爲她爹爹是虐殺、踩着別人的血上位的佞臣,姜留絕不準有人這麼污衊自己的爹爹。

姜鬆知道侄女在擔心什麼,“君堂今夜留宿在翰林院整理邸報,翰林院的邸報除了報送給各衙門和奏事院,也會張貼在皇城牆上。待康安百姓們見到邸報,謠言便會不攻自破。留兒不要擔心,你父親請旨查辦那些官員和刁民,是因爲他們魚肉百姓或通敵賣國,犯下了不赦之罪。殺他們,是爲了救酒泉百姓於水火之中,是爲了保大周邊境太平。天理昭昭,不可誣也。”

姜留乖乖點頭,“侄女知道,不過侄女覺得此番謠言是有人故意散播的,咱們不可坐視不理。”

第565章 看透第294章 好漢不提當年糗第267章 一人嚇退契丹五千精兵第390章 左威衛少年郎第527章 求藥第1054章 豈能輕易饒了他第761章 欽差被殺第208章 王八魚蝦亂竄第516章 幫他們養兒子第386章 入京第1062章 雙倍壓歲錢第十章 控控水第594章 血光之災第877章 酒囊飯袋爾第七十一章 一石數鳥第1183章 論道會第1135章 伯樂和裡馬第924章 一場好雨第290章 孟雅嬌逃走第287章 全福之人第1058章 姜留怒打王圖展第125章 白馬少年郎第1128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440章 自盡第674章 退第185章 李代桃僵第395章 姜鬆的打算第四十六章 惡魔姜二爺第748章 姜大郎失蹤第295章 刀下留人第1159章 廖青漠的官是誰提拔的第161章 我來收拾她第九十三章 書秋捱打第693章 遇見第308章 有一點點動心第964章 梨子和棗兒第1021章 軍糧的下落第964章 梨子和棗兒第868章 人情第二十一章 他不是咱娘生的第337章 世間還有表裡如一的好男人第1206章 番外之姜二爺傳授經驗第1038章 婚期第361章 花落誰家第982章 賣鳥人鄭春久第四十八章 白眼狼第一百一十六章 擡走了就別想輕易送回來第834章 想跟你一處第524章 往事第四十八章 白眼狼第343章 請旨第590章 瀛州來客第302章 萬歲啊,您誤會了第395章 姜鬆的打算第735章 絕第830章 君王不早朝第593章 名不虛傳第1102章 爺的閨女是添頭麼第999章 請青霄劍第890章 孔能與劉承第710章 少年心思第664章 提審劉承第120章 姜二爺遇險第723章 逃出生天第833章 反正都是梨第1162章 孝與不孝第564章 肺管子和心窩子第797章 兇卦第791章 作妖的姨娘第342章 你願意麼第632章 罵一頓第338章 風雪第978章 走還是留下第246章 最大的賞賜第802章 倒鉤槍第966章 鮮花朵朵開第375章 賭一把第895章 真相究竟如何第842章 金鑲玉鐲第六十七章 裘叔的計策第三十四章 憑啥她爹可以過得那麼舒坦第1066章 變化第806章 舊事第599章 欠揍的二愣子第392章 蔣錦宗入京第561章 私奔第1149章 廖氏兄妹第975章 換年號第七十二章 國子監教導主任第四十五章 對我的牛幹了啥第1116章 藏糧的下落第572章 愁白頭第1154章 廖青漠被殺第474章 紙條第279章 認罪第299章 頂缸第326章 新婚燕爾第621章 聽書樓內論經會第140章 良駒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