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姜留之請

散朝後,廖宇的臉有多難看,姜楓的臉就有多燦爛。姜鬆瞪了二弟一眼,讓他收着些。

張文江拉住姜楓走在最後,壓低聲音問道,“讓廖宇修路的主意,是誰的主意?”

姜二爺依舊飄着, “是下官的主意,閣老覺得怎樣?”

張文江詫異地上下打量滿面春色,看着便十分欠揍的姜楓,“你怎會想到此策?”

姜二爺理所當然道,“他想出銀子贖罪,咱們京兆府正缺銀子修路, 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兒麼?”

……

“水到渠成?”景和帝聲音裡都透着輕快和讚許, “也只有時刻將衙事和百姓看得比他自己還重要的姜愛卿, 才能覺得這是水到渠成。”

“萬歲所言極是。”受到雙重打擊的張文江,除了呱唧巴掌,還能說啥!

心情甚好的景和帝問道,“秦天野入獄後,戶部督察由誰擔着?”

慶文殿閣老擔六部督察之職。秦天野未獲罪時,戶部和吏部都在秦天野的把持之下,工部由護國公督察,刑部由杜海安督察,兵部歸黃通,禮部歸太傅尹騫。秦天野入獄、尹騫致仕後,萬歲未指明讓哪位閣老督察戶部、吏部和禮部。

主管官員升遷罷免的吏部和掌管天下戶籍財經的戶部,比掌管五禮之儀制的禮部要重要得多。張文江與其他四位閣老,都憋着勁兒想拿下戶部或吏部監察的香餑餑。

此刻,

萬歲似是不經意地問起此事, 怎不由得張文江不激動萬分。他壓住狂野的心跳,恭敬回話,“回萬歲, 戶部暫無人督察,戶部公文上報到慶文殿後,哪位大人當值,便由哪位大人酌情處置。”

景和帝頷首,“這也只是權宜之計,戶部就由張卿督察吧。卿當恪盡職守,日後若戶部錢糧有差池,朕唯卿是問。”

張文江兩眼放光,跪地朗聲道,“臣遵旨!!!”

張文江出宣德殿時,身體輕飄飄的,嘴角忍不住往上翹。萬歲把掌管天下戶籍財經的戶部給了他,說明他張文江也是深得萬歲器重的!

比起姜楓來……

想到姜楓,張文江只覺一道晴天霹靂砸在了他的烏紗上:萬歲該不會是聽姜楓哭窮,才把戶部督察的指責指給自己的吧?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姜楓休想從我手裡摳出一文錢去!張文江兩腳落地,大步流星趕回慶文殿。

將戶部督察之責指給張文江後,心情甚好的景和帝連下數道聖旨:

杜海安任左相, 黃通任右相, 禮部由廖宇督察。吏部由五閣老同察, 四至八品官員的升遷罷免須至少三位閣老簽章後, 纔可報送宣德殿;一至三品官員的,須經五位閣老共同舉薦,方可報送宣德殿。

緊接着,萬歲又下一道聖旨,將科舉考試的主事權由吏部轉歸禮部管轄。

這幾道聖旨降下,百官們的議論重點立刻由廖宇需出多少銀子給姜楓鋪路,轉到了吏部督察之策革新和科舉主事權的變更上。

抱朴先生牧懷真分析道,“吏部掌天下文官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諸事,乃六部之首。吏部尚書手握重權,所以才被稱作‘天官’。我朝設慶文殿閣老督察六部,考六部尚書之得失,哪位閣老掌吏督察,哪位閣老便最受官員敬畏。先帝在位時,曾想推行六部督查革新。所以先帝在位二十六年間,兩次科舉殿試的策問都與此政有關,但因受到秦天野及其黨羽的反對,此政未能推行。”

“當今聖上,藉着尹太傅致仕、秦天野被擒,護國公無心把持朝政,杜海安和黃通等人羽翼未豐之機,當機立斷提出吏部督察革新之策,並將科舉主事權由吏部轉到六部之中最弱的禮部。此舉,利大於弊。自此我大周,雖說天下文官的升遷罷免報呈慶文殿後,審批時日會延長,但卻會更公平、公正,再無人能隻手遮天。”

文官的升遷罷免須由三位以上閣老簽章才作數,雖然需要更多時間扯皮,但也確實能更公正一些,避免一人獨斷專行。畢竟,閣老是不可能抱團的。姜留稱讚道,“萬歲這兩策,直接剷除了吏部的禍根。”

“萬歲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也只有他老人家才能想到這麼好的辦法。”姜二爺美滋滋誇完萬歲,便道,“多謝先生爲在下解惑。我打算過幾日,去畿輔各縣查看百姓們年貨準備得如何,先生可有興同往?”

“能與二爺同行,老夫榮幸之至。”牧懷真含笑應下。

按照姜二爺的要求,府內衆人都不尊稱他爲侯爺,依舊以“二爺”相稱。牧懷真入任府,當然按照姜二爺訂下的規矩行事。

“先生先歇着,我去我姐家轉轉。”姜二爺看向小閨女,“留兒可要同去?”

姜留搖頭,“爹爹先去,女兒還有事請教先生。”

待姜二爺走後,姜留與牧懷真商量起大姐夫讀書的事兒,“先生,我大姐夫姓李名正秋,今年二十有四,祖籍太康,是景隆十年的舉人,如今拜在德山先生門下讀書。我大姐夫久仰先生大名,等先生得閒時,他想登門求先生點撥一二。不知先生可得空閒?”

牧懷真是江凌請來的,住在任府之內。姜留是江凌的未婚妻,乃是任府未來的女主人。得知牧懷真入京,姜慕容便動了這個心思。她請教父親後,昨日過來幫忙操辦桃花宴時,便與姜留提了出來,請姜留幫忙問一問。

姜家衆姐妹感情甚好,姜留自不會不幫這個忙。至於應不應,那便要看牧懷真了。

牧懷真雖未見過李正秋, 但他對姜家人的印象都不錯,便頷首應下,“老夫出自山野,應任將軍之邀入京,跟隨在二爺身邊增長見聞。老夫自知纔不及德山先生,自不敢點撥德山先生的高徒,但姑娘既已開口,老夫也只能厚着臉皮應下。”

牧懷真話裡的意思,姜留聽得明明白白:老子是應了你未婚夫的請,才入京幫着你老子做事兒的。指導你姐夫的做文章,不是老子的份內之事,不過你既然開口了,老子看在你的面子上,也只能應了。不過,這事兒可不能讓李德山知道,否則老子也不好跟人家交待。

姜留起身行禮,鄭重道,“姜留多謝先生,若先生日後有用得着姜留之處,儘管開口。”

不管李正秋爲人處事如何,大姐既打算跟他過一輩子,姜留當然希望李正秋能撐起門戶,讓大姐和兩個外甥女過上舒坦日子。所以,牧懷真這個人情,她心甘情願欠下,日後有機會再還上就是。

第320章 牆縫第171章 心術不正的孟庭晚第632章 罵一頓第733章 雞飛蛋打第九十二章 管教三郎第766章 龍涎第567章 姜留的決定第572章 愁白頭第九十二章 管教三郎第五十八章 西市鬥孔能第517章 趕出康安城第136章 冤家路窄第469章 女人哭起來最可怕第564章 肺管子和心窩子第952章 先帝駕崩那晚第528章 全球在何方第241章 你要等到什麼時候第336章 寒夜第695章 不必受那樣的委屈第510章 要不要請她吃竹蟲第299章 頂缸第508章 西市遇“孟雅嬌”第328章 入甕第一百一十四章 討嫁衣第425章 陷入魔障的安雲昌第1039章 開玩笑?第四十八章 白眼狼第634章 後園無菊第398章 卿,愛卿第508章 西市遇“孟雅嬌”第1114章 姜欽差的侄女婿?第291章 一腦袋撞鳴冤鼓上第487章 別君亭中別元君第491章 “巧遇”蔣書爭第842章 金鑲玉鐲第669章 打留兒妹妹的主意第271章 姜楓對宋顆第1049章 設計抓姜六娘第1005章 姜留出京第567章 姜留的決定第205章 非同尋常的舉子第942章 誰不是人第417章 寧臻的打算第409章 庶子庶女第1001章 你是叛國的大能!第1104章 心心念唸的位子第782章 吵架第905章 柳氏溺亡第821章 姜留重傷第889章 折柳贈君別第1113章 廖傳睿趕到第264章 孟三的理由第九十三章 書秋捱打第472章 平妻第五十七章 西市遇孔能第660章 還讓不讓人過年了第632章 罵一頓第339章 旋炙豬皮肉和姜豉雞第六十章 裝腔作勢第1086章 危機四伏第716章 小丑竟是自己第884章 殺裘淨第一百零八章 王家壽宴第926章 寶劍對木棍第309章 柿子第666章 壽宴第582章 擂鼓醒酒第730章 男人不都是這樣麼第776章 桂子月中落第446章 臨江仙子第990章 先帝遺詔第865章 有何放心不下的第627章 首殺第823章 咱走着瞧第1096章 袁夏月的心思第327章 納妾第718章 中第895章 真相究竟如何第244章 伴駕第1022章 王大舅和王二舅的情況第494章 真假蟲第125章 白馬少年郎第1004章 盯緊付春朝第三十六章 二樓那美人第495章 姐妹談心第754章 姜留病了第786章 溫柔鄉和看熱鬧第777章 樂陽公主知道什麼第二十七章 滴翠堂第一百章 看戲看到自家頭上第401章 蔣錦宗登門第866章 帝意第1159章 廖青漠的官是誰提拔的第245章 白虎的日子第682章 君子世有雙第1186章 不得不行第1014章 吃肉第408章 客第670章 兒女親事第287章 白晅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