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伯樂和裡馬

景和帝突然冒出的一句話,直接把樂安侯姜楓嚇傻了。他腿一軟差點跪在地上,又聽景和帝吩咐道,“姜卿,坐下說話。”

“謝萬歲。”看着萬歲不像生氣的樣子,姜二爺扶着桌子戰戰兢兢坐下。此刻鍋子裡冒起的熱氣,都沒他頭上鑽出的冷汗多。姜二爺不知道秦天野給自己編排了什麼罪狀,但他知道自己馬上必須自證清白,否則過了這個節骨眼兒,他就是跳到黃河也洗不乾淨了。

一緊張就腦袋不好使的姜二爺,鼓起了不算大的膽子,萬分真誠地回道,“萬歲,臣不知道秦天野給臣編了多少罪名,但臣絕對沒做過愧對萬歲、愧對朝廷的大錯事。臣……臣是有偷懶耍滑、吃不得苦的惡習,但這幾年臣……臣已在萬歲和兄長的教導下努力改過自新了。”

看姜楓萬分真誠地望着自己,就差賭咒發誓了,景和帝莫名有些感動。哪怕姜楓已爲朝廷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爲侯爵,但他的膽子,還如八年前自己第一次召他入宮時一樣小。自己一句話,就能把他嚇成這樣。

且不論姜楓入仕之前如何,他入仕七年,就活在楊奉的眼皮子底下,誠如他自己所言,這七年他除了偶爾頭腦發熱做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卻從未犯過大錯。不只沒犯過大錯,他還在朝廷危難之際,出生入死,力挽狂瀾。膽子這麼小的一個人,偏就因見自己發愁,主動站出來請命,去肅州出生入死,上百次暗殺,幾十次受傷,仍傷心不改,提着青霄劍去左武衛大營,一劍砍下了蔣錦宗的人頭。

立大功歸來,雖因封爵而欣喜若狂,但被姜鬆罵了一頓後,便立刻踏實了。他從未想過,以他如今爵位和功勞,完全不必再聽姜鬆的話,也從未想過,以他的功勞,就算身爲一國之主的景和帝,也已不能隨意處置他。

此子,純善。

景和帝目光溫和,攬龍袍寬大的衣袖爲自己封的,唯一一位世襲罔替的樂安侯佈菜,“卿不必過於驚恐,朕怎會信不過卿。無憑無據,朕豈會被秦天野的胡言亂語矇蔽。”

姜二爺的桃花瞳裡泛着水光,哽咽道,“萬歲聖明!臣慚愧,臣回去後定盡心盡力把餘下的差事辦好,再也不偷懶了。”

楊奉……

你可是剛跟萬歲說,你已努力改過自信了……

景和帝也笑了,閒聊似地問道,“卿不喜歡兵部的差事?”

當差是正事,哪能說什麼喜歡不喜歡,

萬歲指派的,就算不喜歡也得喜歡!姜二爺提醒自己要時刻謹記做臣子的本份,擡頭見景和帝含笑的目光,如實答道,“回萬歲,臣有罪,臣現在還沒搞清楚自己在兵部該做什麼差事……”

孔風閣……

樂安侯,您了真是什麼都敢說……

景和帝卻笑得更溫和了,“卿何罪之有?三年前朕爲了讓卿能名正言順出任肅州欽差,才把卿調去兵部。卿入兵部不足一月便去了肅州,三年後回京至今日,也不過半月而已,想必李卿還未給卿指派具體的差事吧?”

這鍋可不能讓兵部尚書李增奎替自己揹着,姜二爺連忙解釋道,“臣謝萬歲體恤之恩。臣回京後第二日便去兵部點了卯,李大人讓臣先與刑部、吏部、大理寺和御史臺交接好肅州和永昌的差事,再回兵部領差事。請萬歲放心,臣年前一定把肅州和永昌的差事交接完,然後在李大人的指點下,踏踏實實在兵部辦差。”

姜二爺出京三年,辦了上百件貪墨的案子,查處了數百位貪官,也提拔了大量地方官。回京之後,貪官的罪證、堂審的文書等,須交到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竟三司查驗無誤後方可入檔交工。

他提拔的肅州和永昌官員,要到吏部一一覈實、入官籍、下發吏部蓋章的任命文書;永昌歸入大周后,永昌官庫裡的金銀的賬冊等,要與戶部交接;左武衛將官的變動情況,兵力分佈等也要向兵部交代了清楚……

按說這些事是不用姜二爺親自去做的,怎奈不止跟他一同出京的另一位欽差曾顯志和師爺周其文留在了肅州,就連跟他一同前往的典史瞿倫學等西城衙吏等人,也因差事沒辦完,都沒能跟着一通趕回來,所以只能由姜二爺帶着姜寶、姜猴兒等人在各衙門之間跑來跑去。

這些事,哪一件也不是一兩日就能做完的。姜二爺欲哭無淚,回西城衙門的事兒,上次藉着酒勁兒跟景和帝提了沒被准許後,他現在連想也不敢想了。

看着姜楓神情幾次變幻,一會兒鼓足幹勁兒,一會兒又一臉愁苦。景和帝胃口大開,多吃了好幾口肉。因爲朝中文武百官有一個算一個,敢在景和帝面前如此坦蕩蕩的,也只有姜楓一人了。所以在姜楓面前,景和帝也放下了戒備。

君臣之間少了戒備和試探,自然就多了信任和放鬆。景和帝笑問道,“卿還想回西城衙門?”

姜二爺愁苦的臉,立刻被景和帝這句話點亮了,綻放出大周第一美男子的風采,“回萬歲,臣想。”

景和帝又問道,“卿爲何想回去?”

姜二爺如實道,“回萬歲。民間有句俗語說‘有多大鍋便下多少米’,臣也想爲萬歲分憂解勞,可怎奈臣生性愚笨,臣覺得自己這點本事,能做辦好的也只有西城幾百戶百姓吃吃喝喝小事了。”

爲了讓自己的話更可信,姜二爺又眼巴巴望着景和帝,誠懇道,“臣能辦好去肅州整飭吏治的差事,不是因爲臣有多大本事,是因爲有萬歲每三日一封的密信指點、佈局;有謝清泉謝大人和恩義侯裘淨跟在臣身邊,爲臣出謀劃策;有曾顯志曾大人和西城衙官們盡心盡力辦差,有肅州提刑司溫宏傑溫大人等當地官員鼎力相助。臣只是頂着欽差的頭銜,當萬歲手裡的棍子,萬歲指哪臣打哪;除此之外,便是幫真正辦事的官員們,擋住貪官污吏的算計和刁難,讓他們安心辦差。萬歲,臣說的句句都是實情。”

景和帝動容,“朕之卿之言出自肺腑,但卿也不必妄自菲薄。平息肅州之亂,卿乃首功之臣。除了卿,無人能做好此事。大周不缺出謀劃策的謀士,不缺辦實事的官員,缺的是如卿這般,站在封口浪尖之上不迷失、不動搖,時刻謹記身份,不忘忠君報國的純臣、爲國舉賢的伯樂。”

能得萬歲這麼高的讚賞,姜二爺又忍不住發飄,他兩眼放光,真心實意道,“臣不是伯樂,萬歲纔是伯樂。是萬歲選中了臣,臣是千里馬。”

正自我感動的景和帝聞言微愣,隨又哈哈大笑。

第472章 平妻第180章 舊案第1061章 殺了一個,又來一個第540章 有一點點動心第698章 醉話點醒夢中人第1135章 伯樂和裡馬第467章 做妾第1062章 雙倍壓歲錢第1049章 設計抓姜六娘第398章 卿,愛卿第790章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第562章 哥哥的叛逆期第958章 姐姐中意誰第933章 染缸第911章 苦肉計?第165章 去柳家莊第一百零八章 王家壽宴第1038章 何退永昌兵第1035章 糧食危機解決第707章 青鳳髓第217章 倒黴的會元第610章 忍着!第321章 爹爹在手,天下我有第710章 少年心思第五十五章 學琴第459章 高攀第381章 相處第764章 臭魚爛蝦第四十三章 去王家要牛第588章 淨域寺第317章 論理第1183章 論道會第369章 天下人管天下事第695章 不必受那樣的委屈第1146章 廖青漠求見姜留第1155章 真兇第194章 催命鬼第574章 姜六郎第391章 祖孫見面第724章 親上結親第四十六章 惡魔姜二爺第338章 風雪第314章 和至入京第179章 二爺出街第1034章 藏糧第601章 什麼都不必做第487章 別君亭中別元君第621章 聽書樓內論經會第854章 還有誰比二爺更合適第633章 移菊第953章 先帝遺詔第524章 往事第873章 賜字第1033章 時移世易第499章 大功德第837章 鏡面糕第一百一十四章 討嫁衣第七十二章 國子監教導主任第326章 新婚燕爾第280章 姜二爺對萬歲的好第1125章 議事第547章 收拾他第653章 拼紅了眼第402章 心機第980章 樂陽夜見秦天野第1202章 番外之三郎(二)第1124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1019章 吃牛還是吃羊第803章 你笑起來真好看第562章 哥哥的叛逆期第805章 好像有啥大毛病第491章 “巧遇”蔣書爭第705章 八子入羽林衛第501章 進入孟家的黑影第二十七章 滴翠堂第662章 給黃家留條活路第884章 殺裘淨第1172章 婚前恐懼症第1111章 守株待兔的呼延圖第136章 將計就計第431章 刨了第689章 吃甜水第655章 孟庭晚現身第257章 好奇寶寶第902章 送回康安的二封信第845章 鄭夫人再進京第171章 心術不正的孟庭晚第775章 拜堂成親第1111章 守株待兔的呼延圖第338章 風雪第168章 都是弓的錯第604章 女人的事女人辦第639章 算不上一門好親事第四十五章 對我的牛幹了啥第201章定親第984章 鄭韭第807章 莊家通吃第三十一章 大老鼠第897章 通濟坊西北區第318章 人無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