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

徐懷、王舉、朱沆、史軫等人在選鋒軍六百餘騎的簇擁下,踏冰跨過楊樓溝河,視野裡有好幾支敵軍斥侯隊伍在汝州城東南的河谷地區遊蕩,但並無大股敵騎穿插過來攔截——

徐懷他們半道遇到王憲遣回來的信使,得知河洛敵軍約有一萬四五千人衆,分作數隊正快速往庇山逼近,前部已經進入庇山南側的河谷正安營紮寨。

不過,第一批東進的河洛敵軍裡,騎兵數量有限,約兩三千人左右掩護側翼。

除此之外,從庇山往西到廣成澤附近,暫時都還沒有發現大股敵騎活動的蹤跡。

軍情監潛伏到河洛腹地刺探軍情的眼線,也早就確認河洛總管府麾下的精銳騎兵,在廣成驛一戰過後,就退回到萬安山左右的伊闕、大谷關營寨休整——目前種種跡象表現,曹師雄還沒有第一時間將騎兵主力再次調動進汝州。

如此情形也很正常。

廣成驛一戰之後,曹師雄先用重兵切斷汝陽與汝州治樑縣等城之間的聯絡,之後又將步卒主力都調到汝陽外圍,輪番強攻汝陽城,當時楚山右軍主力被京西敵軍牽制住,與京西之敵在襄城以北的蜈蚣河沿岸苦戰,汝州境內沒有精銳赤扈騎兵的用武之地。

謹慎起見,曹師雄也無意在拿下汝陽之前,就派大隊騎兵穿插到汝州以東地區去——入冬之後楚山與汝州都嚴格堅壁清野,防的就是敵騎大舉穿插、滲透作戰。

除了留下少量騎兵配合封鎖外,在沒有其他威脅的情況,河洛騎兵主力暫退到糧草儲備更充足的城寨休整,以節約糧秣的消耗,減輕後勤所承受的負擔,也是合理的安排。

曹師雄或許都沒有想到這麼快能攻陷汝陽,因此他想要再重新將騎兵主力調回到汝州,需要一個過程。

當然了,曹師雄雖然是河洛總管府都元帥,但隸屬於河洛總管府的萬餘赤扈騎兵,卻未必是他能如臂使指能隨意差遣的。

不管怎麼說,敵軍騎兵主力行動遲緩,沒有第一時間穿插到汝州以東地區來,在徐懷看來,這是當下難得令人稍感寬慰的好消息了。

這意味着葉縣、舞陽、烏桕等地的楚山軍,能較爲順利的進入汝州城以西進行增援。

要不然的話,以步卒爲主的楚山軍,在大股敵騎的迫前、窺視下,想要通過地勢開闊的北滍水上游河谷地區接近汝州城,也必然寸步難行。

…………

…………

徐懷率騎兵沿着北滍水北岸的驛道,在暮色下先往汝州城而去。

汝州城這邊非但沒有城門緊閉,此時大隊人馬正出城,於南城外臨近北滍水的河灘地前集結。

徐懷遣人過去通稟、詢問情況,片晌後數騎往這邊馳來。

一名疤臉武將滿眼血紅,眼角還殘留淚痕,馳馬到跟前,滾也似的下馬來,悲聲大叫:“徐侯、朱相公,要替我家侯爺報仇血恨啊!”

疤臉武將楊耀宗乃是楊麟族弟,原在鄜州爲將,建繼帝襄陽即位後,與楊照廷等楊氏武將調入左驍勝軍統兵,乃是左驍勝軍都指揮使、第六將。

雖說之前楊耀宗等將對蔡州納入楚山行營的防區,左驍勝軍只能守汝州一隅,滿腹意見,但他們此刻滿腦子只想着楚山精銳能替楊氏報仇血恨。

看楊耀宗悲痛交加、尋仇心切的樣子,徐懷心知汝州此時應該是確知楊麟死訊了,心裡悲嘆一聲,問道:“楊祁業何在,你們大舉在城外集結兵馬,要往哪裡殺去?”

“曹狗賊將我家侯爺遺體拖行馬後,少帥悲憤不已,已率騎兵趕往庇山搶奪我家侯爺遺體,”楊耀宗悲恨交集的叫道,“我等集結兵馬,這便趕去與敵死戰!”

“什麼?”徐懷難以置信楊麟傷重不治辭世不說,遺體竟然還落到敵軍手裡受到如此作賤!

出汝州城往庇山南側的河谷地,相距僅十二三裡,他們站在汝州城南,能看到大股敵軍在庇山與北滍水之間佈陣的情形。

此時八九里遠處有兩三百名騎兵,在暮色漸深的蒼穹之下,正以衝鋒陣形,沿着北滍水北岸的淺闊地帶,往庇山南側的河谷地打馬狂馳而去。

徐懷剛纔就注意到這一隊騎兵,但沒想到會是楊祁業帶這麼一點騎兵,就徑往敵陣殺去。

“此乃曹師雄激誘之計,快派人將楊少帥勸歸!”史軫驚道。

左驍勝軍在緊挨着庇山的南側建有營寨,但也僅有千餘駐軍,汝州城中左驍勝軍將卒不足五千人,其他都是戰鬥力很差的州軍,而抵達庇山南側以及正快速往庇山而來的敵軍,則高達一萬五千餘衆。

曹師雄此舉,顯然是想趕在楚山軍主力增援過來之前,將左驍勝軍殘餘主力從汝州城誘出殲滅。

現在就算徐懷第一時間趕到汝州,但算上王憲率領下已經抵達庇山的步騎,也就一千四五百人馬,雙方兵馬規模上差距太大。

再看汝州諸將激憤到難以自已,滿心想着奪回楊麟的屍身,楊祁業僅率二三百騎兵,就徑直往敵陣突擊衝鋒,這邊甲卒出城集結也是亂糟糟一團,諸將心緒激憤,看到將卒出城列陣散亂,沒有什麼勸告誡勉,急躁得直接甩鞭抽打,一切都亂無章法,這仗怎麼能打?

史軫投楚山專事政務,也沒有實際的統兵經驗,但他作爲《武經總要》的實際修訂者,論及對行軍作戰諸細節的熟悉程度,天下還真沒有幾人能及得上他。

當然,左驍勝軍及汝州州衙也並非所有將吏都失去理智。

只是沒有人能在這時候拗得過滿心悲憤,哪怕痛快戰死沙場也絕不願看楊麟屍身受凌辱的楊祁業、楊耀宗等將。

朱沆、朱芝心情同樣悲痛沉重,但也知道倉促出戰,必中敵軍奸計,朝徐懷看去:“徐侯,汝州不容有失啊!”

“換馬!”

徐懷何嘗不知道曹師雄陰狠險惡之心,但這時候又怎麼可能指望楊祁業及汝州諸將冷靜守在城寨之中,看着敵軍將楊麟的屍身繫於馬後,在冰天雪地裡拖行踐踏?

徐懷臉色陰沉如水,沒有理會史軫、朱沆等人勸誡。

楊麟不幸戰死,倘若沒有其他更高級別的將吏在,楊祁業作爲左驍勝軍第一廂都指揮使、第一將,將自動暫代統制,但徐懷在汝州,依朝廷規制,他更有資格暫領汝州及左驍勝軍,直到朝廷委派新的主將。

畢竟左驍勝軍是朝廷禁軍,不是楊氏私軍。

不過,徐懷沒有勒令楊耀宗等將冷靜,率兵馬撤回城中,也沒有派人去追趕楊祁業勒令歸來——。

在楊耀宗等將眥目欲裂的凝視下,徐懷乃是沉聲下令身後選鋒軍將士換騎戰馬,進行接戰前的最後準備,同時又簽署軍令,派人馳往楊樓河畔,着令徐忻等人急行軍趕來汝州,做好夜戰的準備。

片刻工夫,楊祁業所率騎兵就已經殺入敵陣——

看敵陣調兵遣將的架勢,除了用甲卒抵擋住楊祁業所部騎兵突擊,以數百騎兵夾攻側翼外,約兩千騎兵則直接踩踏河冰往東運動,顯然是要封擋汝州城這邊的增援,以便先將楊祁業所部騎兵吃掉,或重創有可能從庇山南麓軍寨出戰的兵馬!

汝州城距離庇山南側戰場,看似僅十二三四里,快馬縱馳也就是眨眼間的事情,但左驍勝軍五千步卒在大股敵騎的逼迫、封鎖下,想要結陣推進到庇山南側,沒有一兩個時辰,是絕不可能做到的。

倘若左驍勝軍以一字長蛇般的行軍列陣,往庇山南側急行推進,被大股敵騎從側翼狠狠的撲上來,被殺散、殺潰,可能也就是眨眼間的事情。

徐懷現在能做的,就是親率選鋒軍五百精銳爲前陣,將敵騎的封鎖、攔截撕開、撕碎,並盡一切可能將敵騎往西逐殺,爲左驍勝軍五千步卒急行進入戰場,蕩平通道。

曹師雄攜新勝之威,仗着兵力上的優勢,想着將左驍勝軍主力從汝州城誘出混戰、亂戰,那就混戰、亂戰吧!

徐懷坐回到披掛鏈鎧的戰馬之上,眉頭緊蹙,盯着庇山南側的戰場,沉喝下令:

“牛崖山,扛戰旗!隨我衝殺敵騎!”

牛二不擅御術,沒有辦法一邊馳御戰馬一邊陷陣殺敵。

不過,再凌厲鋒銳的利刃,也需要有堅韌刀身的支撐。

突擊騎陣有如戰刀,僅有擅長快速突擊作戰的鋒翼,那是遠遠不夠的。

牛二將戰旗捆綁在後背高高豎起來,周遭百餘健銳胯下戰馬皆披鏈鎧,緊挨着以徐懷、王舉爲首的前鋒線之後而行,他們就像一柄戰刃厚重無鋒的刀身,等着接敵時發揮摧鋒破堅的作用。

暗沉如水的暮色下,號角嗚咽般吹響。

史軫、朱沆、朱芝等人站在汝州城南的空地上,看着徐懷、王舉等人,在史琥所率選鋒軍五千精銳的簇擁下,以扇形衝鋒陣列,沿着北滍水北岸的空闊河谷地往西馳去,彷彿暗沉色的洪流。

距離稍遠,人馬就有些模糊起來,但牛二揹負白虎戰旗迎風獵獵作響,卻又是那樣的明亮。

有徐懷親率楚山選鋒軍騎兵開路,早被仇恨充滿內心、只恨不能戰死的楊耀宗等汝州武將,更是下令擂響戰鼓,催促左驍勝軍五千戰卒,直接以行軍陣列往庇山南側戰場突進;將卒稍有猶豫,楊耀宗等將手裡的馬鞭、槊杆、刀柄便如雷霆一般抽打下來……

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五十章 圍困第四章 景王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營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章 屠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十九章 鷸與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