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

桐柏山裡,即便是從靖勝軍出來的老卒,習得大架開弓法的都不多,更不要說是在馬背上,純粹雙臂的力量用大架法開硬弓了。

徐懷從容不迫的在馬背上,間不容髮的連射三箭,箭箭都奔唐天德面門而去,有武藝在身的莊客,當然能看得出這箭術是何等的脫凡超羣。

這憨貨,竟然有如此乾淨利落的超羣箭術?!

更難得是徐懷天生神力,能在馬背上用長弓射箭。

這在整個桐柏山裡,能找出十幾二十人來吧?

衆人都禁不住替唐天德捏一把汗,心想要不是唐天德身手還算敏捷,今日就得橫死在寨門前了。

感受到徐懷手中長弓的威脅,聽得徐武富厲聲喝斥,他身邊便有兩人下意識取下長弓,朝徐懷對準過去。

徐武坤連刀帶鞘,就朝那兩個取下長弓要對準徐懷的莊客抽打過去,罵道:“蠢貨,你他娘拿弓對準誰?”

這兩名莊客才省得,這時候不管怎麼說,都要一致對外。

見徐武坤到底還是袒護徐懷的,徐武良便耐着性子站在人羣裡。

徐懷將長弓橫在身前,坦然面對氣急敗壞的徐武富,問道:“家主還有什麼吩咐!”

徐武富跳腳要吐血,趕在憋出內傷之前,硬生生的轉頭跟唐天德說道:

“唐都頭你今日請回,徐武江之事,我自會找鄧郎君去說。到底要如何處置,徐武江是否真投匪,都要上稟州縣,非鄧郎君及我能斷。我好話說到這裡,聽或不聽,今日都由唐都頭你。”

徐懷那四箭就是奔他的面門射來,唐天德哪裡還敢作勢唬人?

真帶着身後二十多名武卒衝進去抓人,這些兵油子會聽他的?

他恨恨的瞪了徐武富一眼,說道:“徐武富,你知好歹的,今日你自己便去軍寨找鄧郎君分說……”

怕徐懷那憨貨沒頭沒腦在背後再射他冷箭,唐天德都不敢轉身離去,而是面對着寨門徐徐後退,待拉開距離後,才重新上馬,狼狽不堪的帶着人馬往淮源鎮方向奔去。

待唐天德離開一段距離,徐武磧才從身後莊客手裡接過一把長弓,取出四支羽箭扣在手裡,盯住徐懷說道:“混帳東西,你將長弓交出來,不要逼我出手!”

“老五,你跟徐懷一般見識作甚?”徐武坤不滿的叫道。

“你從這混帳東西手裡奪下長弓交給家主!”徐武磧不留情面的朝徐武坤厲聲喝斥道。

徐武坤被徐武磧逼不過,苦笑着朝徐懷走來,說道:“徐懷,你五叔是怕你闖禍,你可不要拿箭射我啊!”

徐懷將手中長弓朝徐武坤摔去,恨叫道:“瘋狗都跑了,要這長弓何用?給你!”

徐懷此時還真沒有自信能勝過徐武磧。

更何況沒有唐天德的威脅,徐武富真要下令將他拿下,徐懷相信諸多莊客還是會聽命令行事的,他這時候不能再僵持下去。

徐武坤抄手將長弓接住,說道:“你這混小子,別再闖禍了!”轉身走回到徐武富,將長弓交過去。

“我們走!”徐武富將長弓拿在手裡,臉色陰沉的便朝北寨走去。

“爹!”徐恆不甘的追上去,叫道。

徐武富大步流星,卻不理會長子徐恆。

…………

…………

“徐武江出青溪寨不見一人、不見一屍,而蘇荻又與那憨貨趕巧回玉皇嶺辦壽——我覺得唐天德剛纔說的沒錯,所謂辦壽只是他們逃出軍寨的幌子,而徐武江即便沒有投匪,也必然藏匿在桐柏山的某處,”

徐恆氣喘吁吁的追出二三十步,壓低聲音說道,

“說起來,這事要驗證也容易,只要有人知道徐武江他爹的生辰時日,問一聲便知,看她如何抵賴?”

“你想做什麼?”徐武富狠狠瞪了兒子,壓低聲音質問道。

數百年之前,中原門閥盛行之時,爲維持門第傳承,士族極其重視編修家譜,子弟生卒年、婚喪嫁娶、任官等事都會有詳細的記載。

門閥盛行之時,編修家譜又是舉薦任官的主要依據,官方自然要參與進來防止弄虛作假,又稱官修譜諜。

然而這些卻跟庶族沒有關係,更不要說平民百姓了。

前朝覆滅之後,歷經百年戰亂,官修譜牒差不多都毀於戰火,門閥制度也遭受徹底的摧毀。

大越立朝以來,門閥不興,實行的是科舉取士,但那些自視清高的士大夫們,依舊以士族自居,還是喜歡編修家譜,僅僅官方不再會參與進來。

徐氏遷入桐柏山之前,就不是什麼名門大族,而到桐柏山繁衍棲息,到徐懷、徐心庵、徐恆這一輩,已經是第九代人了,還沒有一人躋身士大夫之列,也就沒有編修家譜的傳統。

宗族之內,論嫡支旁宗,也只是往前推溯五代世祖。

誰的生辰時日,除了父母兄弟姐妹等近親屬或能記住外,關係疏遠一些的族人,大概連丁點印象都不會有。

當然,族中也許有人對徐武江他爹的生辰時日有些印象,但能不能經得起對質,還有質證之後,他們能做什麼,真將諸武卒的家小都交出去?

徐武富罕有如此嚴厲的眼神,叫徐恆一怔。

“你們跟在唐天德他們後面,看他們是否老實退到青柳溪北岸去。”

徐武富看徐武磧、徐武坤等人走近來後,將徐懷那張長弓交給徐武磧,吩咐他們跟在唐天德等人身後,看他們是不是老實退出青柳溪去。

待徐武坤、徐武磧帶着莊客走後,徐武富才痛心疾首的盯着長子徐恆說道:

“你現在找到人確認徐武江他爹生辰非是今日,又能怎樣,真要將徐武江他爹及蘇荻揪送去巡檢司交給鄧珪處置?就算這事能叫族人信服,你難道也不擔心金蟬脫殼的徐武江,哪天埋伏在道側驟起殺心,爲他爹及蘇荻報仇雪恨?”

要是到這時候徐武富還看不出這一切都是徐武江安排,他就眼瞎了,哪裡需要長子徐恆提醒?

關鍵問題是徐武江他們藏起來了。

“爹爹是說徐武江看透一切了,知道我們與鄧珪都有心想害他?”

“要不是看透這些,你以爲金蟬脫殼,背上臨陣逃軍的罪名是好玩的?”徐武富瞪了徐恆一眼問道。

臨陣脫逃、逃軍投匪都是大罪,要不是走投無路,誰會選?

“徐懷那狗東西,爹爹爲何放過他,不將他捆到宗祠狠狠的收拾一頓?”徐恆想着徐懷那一腳,心裡猶恨。

徐武富撿起來一根樹枝,往路里的一坨牛屎裡攪了攪,扔到長子徐恆身上,說道:

“蠢東西,你將這棍子綁到宗祠解恨去!你還不明白嗎?徐懷那憨貨就是徐武江手裡攪屎的棍子。說不定徐武江昨天夜裡就潛回到南寨附近,就等着我們出昏招,好對我們發難!”

“他要怎麼發難?”徐恆憋氣的將沾了牛屎的樹枝扔掉,不服氣的問道。

“刺客之事不能說,我們受陳桐遊說之事不能說,你要族人怎麼相信徐武江不是被賊匪殺死,而是好端端沒事去投了匪?”徐武富問道,“你以爲我下令將徐懷那憨貨綁去宗祠,徐武坤他們都會不管不顧的聽我的話去做?三軍之中,還要防備將卒鬧事譁呢,你以爲我這個家主,真就能叫別人赴湯蹈火都不眨一眼嗎?你不要太高看了自己,這事麻煩着呢!”

“那要怎麼辦?”徐恆聽過這些話,才意識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要棘手得多。

“徐武江他們玩金蟬脫殼這一出,輕易不敢背上‘臨陣脫逃’的罪名,那他們不到萬不得已之事就不敢露面,”徐武富沉吟說道,“所以這事還得靜觀其變,宗族這邊也只能先咬定他們是爲剿匪而死這一說法,看後續有什麼變化再說……”

“那鄧珪那裡,派誰去說?”徐恆問道。

“不需要派人去找鄧珪。鄧珪沒有將手令交給唐天德,就說明他不傻,他只是將啥都不懂的唐天德推出來試探我們的態度而已。”徐武富說道。

“……”徐恆有些傻,哪裡想到有這麼多的心機?

…………

…………

唐天德、徐武富等人相繼離開南寨,但南寨的混亂並沒有就此停息。

徐武江他娘這時候才知道兒子率部去剿匪,卻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還被巡檢司污爲投匪,當下就哭暈過去了;其他武卒家小也是全無主意,哭哭鬧鬧圍着蘇荻說話。

蘇荻在南寨當姑娘時,性情就潑辣幹練,但那時沒有人將她當回事。

這會兒武卒家小都沒有主心骨,而蘇荻作爲徐武江的妻子,剛纔又在寨門口強勁阻擋巡檢司捉人,大家自然都拿她當主心人。

蘇荻讓大家都先去徐武江家商議事情,大家也都聽話。

當然,也有人記得徐仲榆是南寨的耆戶長,招呼他道:“徐老伯,這事你老也得幫我們拿個主意啊!”

徐仲榆被徐懷一腳踹得還沒有緩過勁來,看到徐懷一臉蠻橫的站一旁,眼睛似豹子似的瞪過來,喘氣恨道:“這事我管不着,你們莫要拉上我!”

…………

…………

“家主什麼態度,大家都看到了——家主在州衙當吏,怕得罪鄧郎君以及州縣的官員,會有礙他的前程,恨不得將我們交出去;最後要不是徐懷出手,他看實在鬧不過去,纔不會假惺惺的站出來說那些話。而徐仲榆諸事都看徐武富的臉色,也不足依靠……”

衆人到徐武江他家院子裡,照着既定計劃,徐武良這時候站出來煽動衆人。

對尋常族人而言,此時主要不敢相信徐武江他們會投匪,才顯得氣憤,但要是巡檢司及州縣能證實這點,又或者態度更爲強硬,直接派大股兵馬過來捉拿諸武卒家小,他們也不可能真撕破臉跟官府對抗。

在官府面前,舉族鬧事,絕不是什麼小事?

不過,對諸武卒家小是沒有選擇的,就算徐武江等人投匪,至少人還在,也比死不見屍更讓他們容易接受一些。

這些家小,是徐懷他們第一時間要擰成一股繩的對象。

諸武卒隨徐武江藏匿起來,但不意味着家小眷屬裡就沒有青壯了。

像蘇荻他爹蘇老常也才四十三四歲,身強力健,習過拳腳功夫;其他武卒家小眷屬裡,十五到五十歲之間的青壯年,還有四十多人可用。

無論是招募武卒,還是鄉里秋訓演練、編組鄉兵寨勇,都還是照“三丁抽一”的規矩進行;諸武卒作爲正丁加入巡檢司,家小裡餘丁還是不少的。

當世有“窮文富武”之說,言下之義乃是貧苦人家日常沒有葷肉可食,子弟習武,身體支撐住太大的消耗,很難有什麼大的成就。

不過,就實際而言,窮苦人家,對身體暴力有着更直觀、更迫切的渴求。

要是不想被捆綁在貧瘠的土地上,像瘦弱的牛馬一樣耕作一生卻一無所得,練武給富戶人家當護院打手,成爲寨勇鄉兵,以及做匪,或爲潑皮無賴橫行鄉里,卻是在底層有着更廣的出路。

至於當朝以文制武、崇文抑武,科舉取士纔是正途,這跟底層民衆有什麼關係?

就鹿臺諸寨而言,南寨子弟幾乎人人都會幾手拳腳功夫。

玉皇嶺鄉兵真要全面動員起來,南寨總人口雖少,鄉兵卻要佔到四成。

說到底就是窮,這是南寨補充糧食不足的絕少機會。

參加秋訓,除了少許補貼裡,更主要的是宗族供給吃食,發一身鄉兵服,家裡則能節省一大筆開銷。

所以南寨子弟看着多瘦弱,但習武者最衆。

徐懷他們當下要做的,就是將包括蘇荻他爹蘇老常在內,四十多名青壯都糾集起來,都集中到南寨居住、相互照應——除了防範巡檢司及州縣再來拿人,他們還要防備徐武富會暗中迫害……

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二章 屠城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八章 紹隆二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十二章 北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講武德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十四章 促降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十一章 襲寨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八章 紹隆二年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歸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