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計較

忽忽五日就過去了,皇太子敕封禮,秦獠去了。;

趙雩依然是和平常一樣,因爲有身孕不方便參加這些,便沒有去,只是秦獠帶去了她給太子妃的禮物。

誰知道到了下午申時許,太子府來了車專門的接她,太子妃請過去一聚。並請她放心,大部分的客人已經是走了的。

趙雩猜測大約是說養蠶的事情,忙收拾換了衣裳,坐車而來。

太子妃三十多歲了,面色白皙,微微的有些圓潤,臉上帶着寧靜的笑。趙雩聽人說過,太子妃和太子夫妻倆最是仁厚,從臉上就能看出來,這麼一看果然是能看出來,兩人都圓潤富態。

皇太孫妃果然在這邊,陪在她婆婆身邊,神情小心謹慎。

同樣在這邊的,還有定遠侯府的三奶奶,趙雩的三嫂。趙雩來的時候就知道,皇太子留下的是秦獠和李赫,自然,三嫂也不會提前走。

趙雩給太子妃行禮之後,給皇太孫妃行禮,之後又見過自己的三嫂,三奶奶笑着起身扶了她一下,和她一起坐下。

“忠靖侯爺是國家的棟樑,這一次爲社稷立下了汗馬功勞,有這樣的將軍爲國效力,國之幸甚。”

太子妃很客氣的開口,是客套,也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

趙雩忙謙虛:“爲國效力是應該的,是兒夫的光榮。”

太子妃笑着點頭,這才問了問趙雩懷孕多長時間了?平常都注意什麼?又問帶沒帶大兒子過來,聽趙雩說沒帶着,出門的時候正好睡覺着,就沒叫。

太子妃還有些可惜,笑着道:“你是個有福氣的,忠靖侯爺也是有福氣的人。”說着扭頭看了太孫妃一眼,太孫妃臉嫩,馬上就通紅。

在座的幾個婦人全都無聲的笑了,趙雩和三奶奶自然不敢太過,低着頭笑。

太子妃也笑了,感覺氣氛輕鬆了一些,就笑着道:“剛剛和鎮邊候夫人說起來養蠶的事情了,原來兩位夫人已經張羅着在這邊養蠶織布呢?這倒是和朝廷想到了一塊兒去。”

三奶奶轉頭看了趙雩一眼,對她笑了笑,趙雩就明白了,這是問自己,爲什麼不說呢,如果和她說了皇太孫之前的意思,她也能幫着解釋解釋。

當然現在是完全不需要了。

三奶奶道:“是啊,剛剛我已經和太子妃詳細說了說咱們的事,還有去年織出來的布。”

太子妃道:“若是能讓周圍百姓學着也養蠶織布,倒是能將絲織業帶起來,不過是不是不太容易?生意這方面,還是忠靖侯夫人懂,你跟我們說說?”

這是給自己機會談談自己的意思。太子妃既然說了不太容易,那麼她想的必定比皇太孫長遠。

趙雩於是點頭道:“是不太容易,一個產業要興盛,必定是要叫百姓看到它能掙錢,百姓圖的是什麼?不就是能吃飽飯穿暖和衣?老百姓嘴裡常說的,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就是這麼簡單。”

太子妃一下笑了,點點頭,想了一下卻又臉色凝重了起來,轉頭對太孫妃道:“別覺着膚淺,大道理聽着都這麼簡單,膚淺。老百姓們想的就是這麼簡單。”

太孫妃忙點頭:“是。”

太子妃看向了趙雩,示意她說下去。

趙雩便道:“如果百姓人家看到鄰居養蠶了,織布了,過了幾年原本和自己差不多的日子卻過得比自己紅火了,那麼自然的,就有跟着養蠶的,那個時候叫他們學,必定是非常願意的。但是,百姓還沒有看到這個的時候,就叫他們別種地了,去養蠶……那未必能樂意……”

太子妃點頭:“不但不樂意,怕是還要鬧呢。”

趙雩點頭:“想要在百姓中間推行什麼,一來是需要有十足的把握,這種產業一定能掙錢,二來,我覺着若是用鼓勵的措施推行,比強行的叫百姓改行好的多,比方說,改田種桑,朝廷給減免幾年的賦稅……當然這都是我瞎琢磨了,也是覺着前朝有這樣做的,效果比較好。”

“不過最重要的到底還是能保證這個行業是賺錢的,不然百姓改了行了,卻比以前的日子過得還苦,那百姓自然不樂意,這一行也興盛不起來。所以,我們這邊先試行,看看是不是賺錢的,場面能做到多大,能養活多少人……如果真的能做的和江南的絲織業那麼大,自然是最好的。”

太子妃道:“這樣想是對的,前朝多少的例子擺着,牽扯百姓的事情,真的就是不能着急,也不能硬來。”

太孫妃忙點點頭道:“是啊,這件事……越琢磨才能越周到,想的越周到,辦起來纔會越少錯誤。”

三奶奶忙點頭:“是啊,之前考慮的越周到越好,我們去年也是半路開始的,很多事情都匆匆忙忙的,因此年底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收穫,要說有,也是去年跟着做這些事的人,學到了一點點的手藝。手藝慢慢的學才能精進。”

趙雩聽出來了,這就算是將前面皇長孫說的事情揭過去了,皇長孫通過他母親和他妻子,說明白這件事不着急了,慢慢來。也是委婉的承認,他之前確實想的不周到。

太子妃見趙雩頻頻點頭,知道是明白了,笑着道:“倒是鎮邊候夫人一說,我有點奇怪的地方問問忠靖侯夫人……這絲綢若是織出來了,你打算怎麼辦?我知道夫人手裡有幾間鋪子,難道是單單的那幾間就能把所有的絲綢賣出去?”

趙雩笑着道:“當然不是,開始想的是先做些厚一點的棉布料子,雙層甚至三層的那種,這種料子在江南那邊很少,但其實西南東南都有這種料子的需求,做出來了通過我在常州和松江府的鋪子往南方銷售……當然,如果市面能打開,別的鋪子也進貨,那自然是更好。”

太子妃頻頻點頭。

趙雩接着道:“沒想到去年上得織機,倒是織出來了一匹坯綢,就是說這邊並不是織不出來絲綢,還是和手藝精不精有關係,今年自然是希望在這方面多做些事,如果說織出來的絲綢品質不比江南的差,那自然是更好。”

太子妃和太孫妃全都點頭,太孫妃現在基本已經不說什麼了。

“這樣說,真的還是要慢慢來,先私人試試,如果不錯公家再來做這事,到時候百姓也不會認爲是強加給他們什麼,或者……”

趙雩點頭:“或者,我們這三個坊做的大了,需要的人多,自然會請周圍的百姓,百姓們口口相傳,更容易讓他們相信。”

太子妃點頭:“不過既然現在說了,你們今年還是儘量的織絲綢,朝廷如今外埠生意多,大船經常的出海,需要的絲綢多,加上遷了都之後,以前不去的最北邊,如今也有人去,有人來,知道我們大明朝的東西,就是茶葉、瓷器、絲綢,所以,這些已經不僅僅是我們一些婦人們織布貼補家用的,關乎的國運,不可輕視。”

說着對趙雩笑了笑:“當然侯爺夫人也不用太大壓力,咱們江南的幾個織造局暫時還夠用,只是要擴大,太子的意思,也是南北均衡,不能一個產業只在一個地方發達,別的地方就產不出來,那樣南邊就越來越富,北邊越來越窮……那成什麼了?”

趙雩笑着忙道:“還是太子有遠見。”

皇太孫妃就點頭笑着道:“是啊,皇太孫也是因爲想到了這方面,纔會注重這個的。”

在座的全都點了點頭附和,不過趙雩和三奶奶心裡頭清楚,這位皇太孫妃未免也聰明的過了頭了,不管什麼事情,全都是他皇太孫已經想到了前面,做在了頭裡,沒做好也是因爲各種不可抗拒的原因……

不知道皇太孫是不是這樣的人,但是這位皇太孫妃,卻是真有點……太過計較了。

太子妃請趙雩來,就是將這件事說透徹了,也不希望趙雩有什麼誤會。然後能將她和三奶奶之前已經做得事情認真的做下去。

又說了說別的,在這邊吃了頓飯,這才起身告辭。

果然,從太子府出來,趙雩上了車,三奶奶跟着也上來,頭一句就是埋怨她:“你怎麼不跟我說呢?之前皇太孫的意思是想要咱們把養蠶這事交出去?那就交給他好了!看他能不能擺弄開,要是折騰的都沒人願意養蠶了,纔好呢!”

趙雩笑:“那又何必,咱們正經做事情的,不負那個氣。”

外面李赫看到自己娘子怎麼又跟着趙雩上車了,還奇怪,過來掀開車簾子笑着問:“你這是要幹什麼?在裡面沒說夠還要跟着回家說去?”

三奶奶‘噗嗤’笑了道:“我是今天才知道了件事,問問七妹。”

趙雩笑着拍着她的手背道:“放心吧,如果沒辦法了我當然會找你商量,只不過你也看到了,沒等我說太多,皇太孫那邊自己就想通了,這就好了。”

三奶奶點頭。

秦獠也過來了,奇怪的道:“怎麼了?”

趙雩笑道:“沒事。”

李赫失笑,看到三奶奶要下車,便伸手扶了自己的娘子一下。

第126章 來狠的第147章 波折(上)第19章 毛病真多第79章 鐵了心第171章 雪崩第84章 興師問罪第145章 經營家宅第80章 偷出門?第133章 亂通州(上)第20章 關於高貴的人第55章 技窮第53章 對策第5章 上門踢館的第60章 門口拌嘴第15章 擠兌生意第13章 大太太要做生意第48章 設圈套第76章 順水推舟第90章 起波瀾第152章 奉旨抄家(下)第89章 新掌櫃第60章 門口拌嘴第163章 賣人第47章 最後的談話第14章 急事第83章 婆婆駕到第52章 姨娘第164章 不負所托第20章 關於高貴的人第105章 石出第125章 你不仁休怪我不義第6章 兵來將擋第11章 橋頭亂鬥第70章 心計第174章 埋伏第46章 降罪第187章 生女(上)第32章 落水第126章 來狠的第86章 想當家第37章 能言善辯第175章 還朝第77章 落空第163章 賣人第88章 買宅子的人第36章 可怖的秦母第50章 皇上指婚第85章 後臺來撐腰第44章 殿中爭執第66章 北平府第12章 賠不是第71章 丫鬟第72章 高明的收攏第152章 奉旨抄家(下)第172章 雪中送炭第84章 興師問罪第67章 選下人第121章 母女設計第116章 處置第54章 教調第80章 偷出門?第65章 累不?第172章 雪中送炭第179章 奇聞第186章 紡織娘第63章 離別第130章 結案第1章 秦將軍回來了第31章 意外的客人第163章 賣人第128章 軟語溫存第93章 挑刺第162章 楮國公被查第17章 沒成親呢第32章 落水第129章 最後一審第112章 詳情第142章 突如其來的消息第47章 最後的談話第100章 求和?第154章 回蘇州第49章 突襲第179章 奇聞第6章 兵來將擋第37章 能言善辯第173章 似有不滿?第157章 堂伯父第21章 大生意第18章 奇怪的客人第23章 驚第176章 回府第44章 殿中爭執第1章 秦將軍回來了第62章 最後一鬧第163章 賣人第100章 求和?第27章 回家商議第186章 紡織娘第178章 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