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送行

天氣變冷,街上的百姓就少了。士人們的文會反倒開得更多了,現在的天氣纔是正好啊!秋風如掃,天地間的頹氣、廢物應該被一掃而盡!

文會興盛也跟近幾年鳳凰臺上各種新聞層出不窮有關。

就是頭頂上的安樂公主都值得開上百十個文會,好好論一論這個“女人”。

特別是在她好像又有了一個孩子之後,文會上各種五花八門的議題就冒出來了。說的最多的都是在猜孩子的爹是誰。

因爲議這個既時興,又……沒有危險。

不然,別人都在議論安樂公主,他們這個文會不議,這就落後了。

可安樂公主身上的議題太多,議別的都危險,都不如說些風花雪月,提一提寢帳香濃,論一論枕畔齒間。又熱鬧,又吸引人,又安全。

可是有另一小部分人就看不上這些道貌岸然之輩。

時達就是其中之一。

時家沒錢,他也窮得很。以前還不算太窮,父母去後,他無妻無子,家裡還有僕人操持,日子還不是特別難過。

但鳳凰臺上幾番動亂,家裡的錢就一下子花乾淨了。

他當時不肯逃,一來是父母祖輩都葬在這裡,他這一走,日後祖先無人祭掃;二來,他認爲真到鳳凰臺都亂了的時候,大梁外面也早亂成一鍋粥了,逃去哪裡都一樣。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鳳凰臺裡是最安全的。

所以他當時把家裡的錢都換了糧食、鹽、箭、布等東西。

也真虧他的這份明智,鳳凰臺亂了幾年,時家硬是連個下人都沒死。

但窮也是真窮了,家中積蓄都沒有了,只剩下了糧食,還都藏在地下。

安樂公主來了以後,局勢一天比一天安穩。可時達卻越來越看不慣安樂公主!

他覺得此女從一開始就不安好心!

她市谷於民——邀攬民心!

她退士歸家——排除異已!

她頒佈魯律——其心可誅!

……

總之,在他眼裡,安樂公主的每一個舉動都有深意,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可叫他最疼心的是這上上下下的人竟然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他不厭其煩的在每一個文會上述說自己的想法,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但時達之名倒是傳出去了。漸漸的也有了三五好友與他唱和,也有一些人信服於他的見識和言談。

時達在家閉鎖多年,自成年後還未顯名聲,終於發現了自己的顯達之路,不由得更加振奮起來。

可他漸漸不再滿足於只是在文會上顯名。

他說安樂公主市谷於民是爲了民心,有人反駁他除了安樂公主,還有誰做到了讓鳳凰臺的百姓口中有食?

他說安樂公主排除異已,那麼多鳳凰臺的官員棄官歸家,她也不加阻攔;有人往外跑,她也不管。

有人反駁難道要她把人都殺了才行嗎?她不攔着人跑,已經是大仁了。

他說安樂公主推行魯律,就有人說魯律其實也沒那麼糟,大梁糟頹至此,人人心中無依,有魯律總比沒有好。

時達發現他指責安樂公主的話就像無根之木,無緣之水,難以取信更多的人了。

說到底就是除了現在的安樂公主之外,並沒有第二個良主能讓人可託負天下。

是不知死活的樑帝?

還是義軍中的李、包、伍三家?

這天下,總歸還是需要一個主人的。

一直這樣下去,安樂公主未必不能成爲天下之主。

何況此女野心昭昭!

手段城府都不缺,身邊還有一羣有才之人拱衛追隨。

時達思前想後,不由得萌生了要替這天下尋一個真正的英明之主的念頭來。

這個念頭一經生出,就難以磨滅。

但真的說要走又不是那麼容易的。

家裡只有一個老僕一家四口服侍他。他要是走了,老僕夫妻二人要留下來,兩人年紀都大了,不能再受顛簸之苦,他還要給他們留下一些錢,防着出什麼意外。

要走遠路,不知目的地,不知歸期,那就不能騎馬,至少需要一架結實的車,還要拉車的馬。

家裡的糧食倒是可以帶上幾袋,書也可以帶上,他也有劍。

但出行在外,衣服要備幾件結實的,鞋也不能少,還要備些藥材。

還有再帶些錢。如果能再求幾封薦書就更好了。

這樣一盤算,他這需要的東西可不少!

時達苦無良策,又沒有富有的親友可以借點錢,只好把這個念頭放在心底,時不時的想起來在心中盤算一番再無奈放下。

次數多了,都成心事了。

如果能有人願意資助他就好了……

這一天,他在文會中受了氣。

最近因爲安樂公主有子的事,黃公義助公主,文會中的許多人就倒轉風向了。

時達被人找上了門,問他對安樂公主有子一事到底是什麼看法。

時達當然認爲此乃安樂公主一大罪。她如果還要臉的話,就該羞愧自盡。

來人問時達,安樂公主罪在何處。

時達道她未婚有子,難道不是罪?

來人道凡獸草木無人許婚,無人成親,仍繁衍生息,子孫綿延,什麼時候成婚才能生孩子了?男女相親,雌雄相合,乃有子,乃天道自然。非婚則有罪?人道難道更勝天道?人間道理難道比天地間的道理更大嗎?

時達道,人有別於自然萬物!

來人就問他人道在他眼中是不是勝於天道?如果他這麼想,那他就太自大了!

席上的人不由得紛紛點頭。

時達:“……”

他當然不認爲人比天大。

而且順着這個話辯下去,就跑題了!

時達只好換一個,說安樂公主既然是公主,就應該爲世人做榜樣,替天下婦人爲榜樣。如果認爲公主未婚有子是應該的,那天下婦人是不是也可以照做?

他這話一說,席間的風氣就又轉回到他這裡來了。

來人就笑道安樂公主是帝裔,天下婦人難道可與帝裔比肩?

這麼說也有道理,公主能做的事,難道街上一個平凡婦人也能做嗎?能自認與公主一樣嗎?

時達只好跳過安樂公主的風流韻事,他已經有感覺自己是被人給陷害了。

他道內幃私事,與我等何干呢?

來人就逼他道,公不是以爲公主此舉有錯?既有錯,自然當論!

時達道,我雖不認同公主之行徑,但此乃私事,於國於家於民都無干,所以我並不在意,還請爾等也不要將公主的私事掛在嘴邊,此非丈夫行事。

時達說,這天下有那麼多事需要我等去關心去操持,怎麼可以把目光集中在旁人私情上呢?實在是太不大方了!

這下,那個人就拱手道還是時公說得有理!我服了!

這人就火速鑽出人羣,“敗退了”。

這人雖然退得奇怪,但時達還是鬆了一口氣。正準備告辭,不料另一個生人又冒出來了,坐在時達對面拱手:公慢行,某還有一惑待請教!

時達只好繼續坐着。

這回這個人是問魯律,時達怎麼看。

時達當然說魯國是小國律條,安樂公主包藏禍心,將小國律條放在鳳凰臺這樣的地方,是想將鳳凰臺也變成魯國,其心可誅啊!

這是他一貫的想法,他也一直都是在文會中這麼說的。可以說是他最有信心的辯論了。

見是自己熟悉的,他就不走了。

這個人就請時達說魯律哪裡不好?是,雖然是諸侯國的律條,但只憑這一點就說魯律不好,豈不是以衣觀人,流於表面?

時達就信心百倍的說第一,魯律見小民。

現在市面上的魯律大多是寫商人、匠人、田奴、流民等小民的。這種賤民的事,有什麼必要一定要用律條寫出來呢?只要派遣官員,讓官員去管理就行了,浪費筆墨寫出來,難道是連官員的能力都信不過了嗎?覺得他們連這等小民都管不好了嗎?

剩下還有第二第三第四,他洋洋灑灑,說得口乾舌燥,說完,等這個人反駁。

這個人就一條一條的駁,他說魯律寫小民不假,但小民也是百姓,你不能因爲小民操賤役就認爲他們低民一等,你這樣想就太自大了!

時達剛要反駁,這人說你剛纔說那麼多我都讓你說了,你總要讓我說完啊。

時達只好等這個人說完。

這個人就接着駁第二條、第三條……等他駁完,每一條最後都要綴上一句“你太自大了”。

前面那人也說時達自大,雖然是不同的議題,前後兩個不同的人,但兩人都認爲時達自大,最重要的是,他好像是很自大?

一時認爲凡人比天更有道理,一時又認爲小民微賤。

席上衆人看時達的眼神都不對了,彷彿第一天認識他。

時達此時才發現好像不對頭。

特別是這第二個人也是突然之間就認輸告辭。但他並沒有駁倒此人!

時達見人羣中好像還有人想擠過來,連忙匆匆告辭了。

回家之後,他越想越生氣,越想越覺得自己是被陷害了!

這時,時邁來了。

時邁強行認了親後就賴在時家不走了,他隨身只帶了一個下人,時達也不能把“親戚”趕走,最後只好留下他。

時邁身爲“親戚”,長驅直入,無人阻攔。

“兄爲何氣憤?”時邁問。

時達新恨舊愁一起涌上心頭,對時邁嘆道:“國無良主,使奸人在位,令我等蒙羞啊!”

嘆來嘆去把他想去外面尋找良主的念頭對時邁說了。

時邁說大哥,你說的都是對的,那就去!小弟追隨你一起去!

時達說哪裡能去?家裡沒錢!

他也是想隱晦的趕人走。

不料時邁說:“兄需路資何不對弟明言?”

說罷立刻回屋抱着行李跑回來,把箱子裡的錢全都倒出來,痛快地說:你讓我借住這麼久都沒收我的錢,我實在過意不去,就把這些錢全借給你吧!

時達嚇了一跳,見有金有銀有新新舊舊的銅錢,估計是時邁所有的積蓄,當然不肯要。

時邁說沒時,大哥你儘管拿着錢走!就是小弟沒錢了,也沒辦法回家,只要你能讓我繼續住……

時達覺得很不好意思,他想趕人走,結果人家卻把錢都借給他。

想一想,兄弟也有通財之誼,何況他現在也沒有別的路可走,繼續留在鳳凰臺,也只能在文會中一呈口舌,說到底於天下無宜。

倒不如出去走一趟!尋得良主,既一壯心志,又能解救天下萬民。

何況他把這房子借給時邁住,時邁也不必怕他借錢不還。

他就握着時邁的手說:“得弟相助,兄無憾矣!”

然後買了馬車就帶上下人出發了。

時邁一路送到城外,灑淚拜別時達,等到商隊走遠了,他一擦眼淚,沙啞的對身邊的從人說:“可算哄走一個。奶奶的,花了我兩個月!我以前談什麼生意也沒花兩個月啊!”

從人笑着說:“以前你是賺錢,這回你是送錢,這才花的時間長了。不熟練嘛。”

“時邁”呸道,“送錢還要熟練?我以前送錢送禮也沒這麼費勁過!走走走!戲還要再唱半年,先回時家。”走出兩步,“時邁”回頭看向遠方說,“他可別出去幾天就死了,白花我的功夫。”

第379章 好大王、壞大王第429章 變化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800章^ 論壇體現代番外重修版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370章 雁鳴第4章 舊事第31章 荒野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226章 鐵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637章 什麼是計第720章 好多爹第277章 改過第544章 君子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185章 惡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75章 回宮第360章 紙牘與蠟燭第788章 心想事成第294章 放火第501章 欲亂第624章 父疑子第575章 奇貨可居第60章第581章 好哥哥第507章 遇見愛情第360章 紙牘與蠟燭第384章 封賞第664章 幾個月換十年第751章 魯王之計謀第206章 天助第160章 認母第293章 姜奔第405章 野狼第19章 蔣淑第426章 運動有益第799章 全文完第456章 趣事第322章 包圍第678章 他的君王第190章 學習第212章 取第353章 質與問第463章 仁義?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595章 能者多勞第466章 悔恨第154章 騙第25章 龔氏第779章 終於當皇帝了第278章 斷情第30章 家族第110章 幸運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23章 吾兒長成第462章 仇恨(修錯)第371章 燕禍第792章 問君安好第781章 愛妻!第91章 八點半再更一章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765章 明年第241章 福禍總相依第37章第762章 我在這裡等你回來第139章 送人第733章 送他一程第473章 爲何,爲何第486章 放假快樂第547章 三寶第21章 間隙第138章 麗妝第679章 她要爲帝第614章 一人一個很公平吧第745章 奴兒第527章 要官第181章 淚第240章 在商言商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547章 三寶第84章 設伏第40章 棟樑第180章 難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432章 公道第395章 籠中鳥第43章 兒在此!第573章 傻還是不傻第108章 傷逝第631章 12點前!第567章 從母不從父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480章 巨人第72章 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