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

黎家議定後,卻一直冷落王姻。

黎河青第二天也不出現了,只叫兩個家中子侄陪伴王姻,任王姻百般詢問也不回答。後來子侄都不出來了,只有管家陪着。

王姻自然是先慌,再怒,再驚,最後對着管家懇求想走。

管家問你不是有事來求黎家的嗎?何不再等等。

王姻矢口否認。誰說我來求黎家?明明只是過年前來拜訪一下而已。

黎家觀察王姻,得出結論:這是一個無膽之人。有些學識,也有家傳,卻不足爲慮。

黎河青問:“那,我這就派人去鳳凰臺和公主城打探一二了。”

黎家派人出去,一來一回間,春天都到了。這段時間,王姻一直被強留在黎家,動彈不得,他做盡癡態,連絕食自盡的招都使出來了,最後被人按住灌食,黎家對他徹底放下了心,看他年輕,本也不覺得他有什麼城府,現在只是預防萬一而已。

黎家的人回來後,黎河青就得知了鳳凰臺上的消息。

鳳凰臺上倒是一切如常,沒人在意,也沒人關心什麼魯國公主。大家的心神都被朝陽公主和陶公的鬥法給牽住了。

從花家出征以來,已經過去大半年了,雖然沒有人給親眼看到花家打得怎麼樣,可各種消息是越傳越多的。

一說花家大敗。

因爲各地都冒出不少潰兵,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都是壯年男子,有兵器在手,他們遇人殺人,遇村搶村,遇鎮,若是鎮小無牆,也是照搶不誤的。

他們就像一羣惡狼,要糧食,要金銀,要女人,碰到男人不是被抓了就是被他們殺了,小兒、老人都保不住性命——怕他們逃出去了會給別的村鎮報信。

在這樣的**下,只有牆堅兵多的大城才能平安無恙。

他們把信送到鳳凰臺,被陶然拿住後,上殿質問。

殿上沒皇帝,朝陽公主也不可能坐在龍椅上被陶然質問啊。幸好,她現在籠絡了不少人,又都封了官,可以坐在龍椅周圍替“皇帝”說話。

陶然說花家大敗,其罪濤天,必要嚴懲。

替皇帝發言的人就說,你說花家敗了,這個沒有人證的。除非你把花家領兵的人帶上來,讓他們自己說打了敗仗,不然我們都不信,都當你是胡說。

陶然說花家如果沒有敗,外面的潰兵從何而來呢?

那些人道:流民啊。冬天嘛,百姓們沒吃的,不就變成流民了嘛。

陶然就在祭祀當日發難了。

一大堆不知怎麼冒出來的流民跪哭當場,說他們家鄉被毀,親人被殺,殺人的全是兵。

祭祀時文武百官都在,鳳凰臺下有點頭臉、來歷的全都跟着一塊祭,全都在下方跪着呢,突然聽到哭聲,看到這麼一堆人在這裡跪皇帝祖宗,哭皇帝祖宗,都伸頭去看。

場面當然非常難看。

陶然想邀請徐公一起出來“主持公道”,徐公卻早就氣“暈”過去了。

陶然就又邀請了別人。有的,學徐公躲了,有的,跟陶然站在了一起。

他們一起上前,請“皇帝”出來召見這些百姓,問一問他們的冤屈。

皇帝當然是出不來的。

他們就一再的請啊請啊,先站着請,見請不出來,跪下請,如果還請不出來,只怕就要泣血了。

當時的情形,黎河青只是聽都覺得背上汗毛直豎。

他問下人:“那最後怎麼辦了?陛下出來了嗎?”下人白着臉說:“沒有。陛下只是讓人把那些人都給殺了。”

陶然本以爲此事可成,不料突然從帝陵裡涌出許多御衛,把他們團團圍住,把那些哭告的百姓都給抓了,當即就都殺了。

這些御衛本想連陶然都揪出去,陶然被人團團圍住,抱腰拖腿,一羣公卿大臣手抓齒咬齊上陣,總算護住了陶然。

最後御衛只得放過他。

事後陶然回城後也“氣”病了,閉門不出。人說陶然在家仰天而哭,嘆天地無道,天地不公。街上的人聽說後,都生了同感。

唉,皇帝實在是太過分了,太讓人心寒了啊。

黎河青聽得直皺眉,這鳳凰臺的水真是越來越深了。皇帝和朝陽公主看起來是不打算讓步的,而陶公也步步逼近,兩邊都不肯退後,這要真鬥起來,勝負實在難料。

他的父親搖頭:“陶公這是心大了,他想當第二個徐公。可他也不看看,徐公當年可有逼得陛下如此失態?”

皇帝能在帝陵祭祀時殺人,這是已經被陶然逼得失了分寸了。

畢竟皇帝才十七歲,年輕,沉不住氣。

黎河青說:“陛下可能是想收回皇權。”

之前,鳳凰臺下的事一直都是由徐公爲首的大臣們代皇帝決斷的。

那時是皇帝年紀小啊。現在皇帝長大了,想自己當這個皇帝了,不想讓權臣替他拿主意了,這不是很正常嗎?

這樣看來,徐公退的恰到好處,這纔是爲人臣子該做的。

陶然跟徐公比真是差遠了。

黎父點頭:“陶然此人,唉……”

下人也去徐家拜訪,一面是表功,說已經把公主城的商路給截了。一面也是想試探一下,看徐公對魯國公主到底是什麼意思。

黎父問:“徐公有沒有說什麼?”黎河青說:“徐家只是說,這魯國公主品性不好,不能爲皇后。”

黎父:“看來徐公是真的不想支持魯國公主了。”

那就說明,魯國大夫說的話全是真的。

魯國公主是真的需要黎家的支持,和保護。

黎父和黎河青又商量了一番後,再次去見了王姻。

王姻這些日子十分辛苦。爲了作戲,他已經許久不肯沐浴、修面、梳頭了。

黎河青進來時,他就像個乞丐。

看到黎河青,他立刻撲上前去,大哭求饒,求黎河青放了他。

黎河青既嫌他軟弱無膽,又覺得這樣的人才好掌控。

於是王姻在終於盼來黎河青後,才終於答應去洗澡換衣服,重新打理的乾乾淨淨的,兩人才坐在一起說話。

黎河青說,爲了皇帝,爲了大梁,也爲了皇帝與魯王的友誼,經過慎重考慮,我們決定接受你提的條件:促成魯國公主與皇帝的結合。

王姻自然要感激涕零,並迅速撿回了身爲魯國大夫的自豪與自信,同時也帶着被黎家關了幾個月的怯弱和黎家就兩家的盟約進行了友好的磋商。

黎家仍舊打算搭上魯國公主這條船是因爲就算徐公不想讓魯國公主當皇帝,黎氏女也從來夠不上皇后的邊。

黎河青認爲,徐公想盡快送走魯國公主,原因應該是目前鳳凰臺上的爭鬥已經越演越烈了。他擔心魯國也插進來一腳,索性就先把魯國公主送走。

至於皇帝什麼時候娶老婆,這一次娶不成,下一次再選一次不就行了?反正皇帝過完年才十七,不是七老八十。

但下一次,黎家還能不能遇上一個鳳凰臺上下都在內-鬥,而魯國公主又恰好需要黎家相助的機會。

這對黎家來說,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

所以他們當機立斷,願意與魯國公主結盟。

但他們需要魯國公主表現出誠意來:比如,先證明一下魯國公主真的跟朝陽公主親如母女。過了徐公這一關後,朝陽公主真的會支持魯國公主當皇后。

他們也不是白乾的。

王姻就說,他願爲先行。

——只要黎家能把他送進鳳凰臺下,只憑他就能見到朝陽公主。

黎河青聽他說完,也不給他改口的機會,立刻就帶着王姻去鳳凰臺了。

在路上,王姻改了個容貌。他把髮際給剃禿了一點,再把眉頭拔乾淨,乍一看就與他本人不像了。

黎河青看他這番作態,笑道:“大夫果然高智。”

王姻羞愧低頭:“慚愧,某也只有這一點本事了。微末小技,難登大雅之堂。”

不過王姻的這一手並不是他想多了。

他們踏着春光進入鳳凰臺時,黎河青報上了身份後,仍要介紹王姻的來歷。

誰叫王姻看起來不像奴僕呢?

而一個人不管怎麼變,長相、口音、行止是變不了的。

王姻就算改了髮際線,仍看起來更像魯人。他面容修長,鼻直、脣豐,雙目較之趙人的,更加緊湊,眼尾下垂。

他改了眉頭,確實不怎麼像魯人了。

但城門口的人仍是問他:“可是魯商?”王姻搖頭,“家中不曾行商事。”

黎河青自稱是來拜訪徐公的,他是萬應黎家的人。

在城門口一番糾纏後,他還是成功把王姻給帶進城了。

這是上回黎家人來的時候沒有打聽到的。

那人過了城門就對黎河青請罪,這是他的錯。

黎河青也驚訝的很,說:“休要言錯!快去打聽魯商的情形。”

黎河青照舊帶着人去徐家拜訪,照舊在徐家住下,徐公照舊“病”着見不了人。

黎河青來了以後,前兩天與徐家人打交道,第三天就出門“訪友”。

這就見到了下人和王姻。下人說,魯商那裡確實也受到了影響——徐公開始讓人驅逐魯國商人。

但說鳳凰臺的商人雖然以前都愛自稱魯商,但他們的來歷卻並不都是魯人。而且多的是合夥做生意,合夥人中有魯人、有趙人、有鄭人的。

徐公讓人驅逐魯商,商人們見此就開始自稱:他不是魯人,乃是趙人/魏人/鄭人/晉人。

反正你說我是哪個都行,我就不是魯人。

有的人實在長得太魯國了,就說自己早年離家,後來在趙/鄭/魏/晉安家了,入贅了、被收養了。

反正我也不是魯人。什麼?你說我看起來很像魯人?天啊,我從小被拐,從來不知家鄉,原來我竟是魯人啊!可惜我還是不知父母親人,姓氏家傳,實在慚愧。啊?哦,我是在鄭/魏/晉/趙長大的,你說我魯國話說得很好?哦,做生意的嘛,四處跑,別的地方的話我也會說啊,我說的最好的是趙國話,不信你聽!

最後,雖然趕走了一些商人,但市場已經形成了,商人大半還是留下來了,而且大梁其他地方的商人也與魯商做生意做習慣了,魯商前腳被從鳳凰臺趕走,後腳就被請到別的城去了。

黎河青問:“那其他地方的魯人呢?”

魯國士子也有不少在鳳凰臺的。

那人說:“這個,好像沒有被趕走。商人被趕是沒有道理好講的,士子如果被趕走,影響的就大了。我看,徐公可能是想先把魯國公主送走,那時這些魯國士子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只能跟着一起走。”

黎河青點頭,徐公可能是不想打草驚蛇纔沒有動魯國士子。

黎河青問王姻,他要怎麼進鳳凰臺,面見朝陽公主呢?

王姻說,要進鳳凰臺需要一人相助,那人就在徐家。

黎河青問:“何人?”

王姻說:“乃是我國段大夫。”

徐家。

段小情近來發現他能見的人少了,陪在身邊的倒多是徐家弟子。

他心中不安,卻不敢表露出來,仍是一切如常。

這天,他仍在拿蓮花臺的八卦做開場白:“……那蔣家蔣淑,可是個風流人。”

一個年約三旬的男子在身邊人的引領下走進來,坐在不遠處,靜靜的聽他講。

他聽段小情講了一下午的蔣氏風雲後,晚飯時也留下來了。

段小情終於在晚飯時纔跟這個“知已”互通姓名來歷。

以他的記性,自然立刻想起來了,當即敬了黎河青一杯。

黎河青以杯就口,小聲問:“段大夫可願入鳳凰臺?”

段小情一聽鳳凰臺就汗毛直豎,呵呵笑,轉頭就裝酒力不勝,醉了。

黎河青:“……”

第347章 挖牆角第681章 女子當戶第727章 裙下之臣第87章 龔香第728章 殿試第84章 設伏第781章 愛妻!第155章 藥第56章 花顏第583章 嘴炮與刀第228章 就勢第550章 戰乎?第135章 鐵面第615章 誘人之物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204章 入甕第452章 召見第455章 吾欲爲皇第162章 愛第496章 相見第203章 陰錯陽差第39章 虎符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687章 虎王下山,百獸臣服第696章 將相和第252章 王后第161章 驚聞第689章 如日之君第679章 她要爲帝第239章 紅谷第362章 白清園第38章 暗戰第650章 魯人魯事第295章 調絃第668章 我想(修蟲第374章 誰是強盜第134章 哭第705章 鄉民悍勇第300章 虛實之間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89章 寶愛第318章 賞賜第226章 鐵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316章 成長第100章 忠厚之子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108章 傷逝第361章 豐收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75章 回宮第117章 兄弟第461章 治災與治人第362章 白清園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393章 佳話第535章 樑姬第456章 趣事第498章 離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216章 近親情怯第414章 衡量之物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184章 出城第269章 爲王第239章 紅谷第81章 交易第310章 冬日第43章 兒在此!第478章 佳人(修錯)第752章 盤中一域第719章 送行第536章 風起雲涌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646章 真心假意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150章 殺!!!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184章 出城第426章 運動有益第597章 爹!!第414章 衡量之物第57章 姐妹同夫第618章 棄暗投明第227章 大智若愚第128章 風聲第498章 離第538章 決定本章內容先保密,就不劇透了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27章 逝第782章 昭儀第402章 忠犬第217章 公主第234章 善與惡第313章 爭春第145章 惑第2章 新爹第158章 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