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人心鬼域

像莊苑一樣去“試探”龔獠的人很多,特別是最近姜姬跑到蓮花臺外來住了,這難道不是告狀的最好時機?

姜旦那裡也遇上了企圖“撥亂反正”的正義之士。

但這些正義之士太年輕了。去找龔獠的至少都知道事不秘則君*,沒有把人真的告倒之前最好都夾着尾巴,就算真告倒了也要表現的跟自己完全無關。什麼?你說我告狀了?純屬胡扯!跟我無關!這事是某某某(對頭)乾的!

因爲姜武不是死了,他只是不在樂城而已。

最重要的是,姜旦姓姜,她也姓姜,傳說中還是她護了姜旦一把才助他繼位,她是有功之人。

今日告她的人,姜旦就不會猜忌嗎?人總要爲日後考慮。

但少年人有個習慣,喜歡壯聲勢,似乎喊的聲音越大,身邊的從者越多,他們就更有道理。而且當着所有人的面說出來更能顯得他們心底無私,大王也不會怪罪他們——大王要顧忌名聲嘛。

所以他們是在姜旦的宴會上說的。

天漸漸暖和起來了,姜旦也與常來參加宴會的人熟悉起來了,偶爾,他也會跟他們其中的幾個說說話,畢竟相伴數月,這些人對他太好了,好的讓他都想不到這些人會突然發難。

但這些人應該已經準備了很久了,也在私底下串連了一番。他們確實炮製了一篇檄文,寫得慷慨激昂!

顯然,他們爲此很得意,也認爲這件事不可能失敗!

因爲他們選在大庭廣衆上這麼做,對姜旦不無“逼迫”之意。

姜姬在事後聽說時,不由得好笑。這些少年縱使年少,行事幼稚,但其中的思想卻很老道。他們習慣了家中長輩的做法,在還不懂這樣做的好處之前就已經學會了該怎麼做。

對弱主,以威逼,以勢凌,是最簡單有效、也最沒有後顧之憂的做法。

縱觀歷史,權臣欺壓弱主,能被反-攻的了了,成功的卻是一大把,一般都能保證家族數代的好處,其中也不乏翻身爲主的人。

姜旦的弱,就像一塊鮮肉,吸引着獵食者的目光。

總之,當時宴會上的幾個少年公推出來一人,當殿唱了這篇檄文。

有些激進。

意思大概是她只能一死以謝天下,姜旦爲了姜氏,爲了魯國,甚至是爲了她好——能有個好名聲去死,現在死還是不會死得太難聽的,就該親手除了她,雖是送她去死,也是救了她的。

他們唱完感動了自己,只覺渾身熱血沸騰!

殿上的姜旦沒聽懂。

……

語言不通是個大問題。

姜姬聽到姜智木然的說大王當時端坐其上,神態端肅時就想到是爲什麼了。

不合時宜的,她想笑。

然後她忍住了。

畢竟姜智很嚴肅,蟠兒也很嚴肅,兩人都一臉嚴肅的要去除奸除惡的神情,她也不好笑出來。

姜旦聽不懂就悄悄問姜智,姜智已經氣得眼冒兇光了,卻不敢告訴姜旦太多,免得嚇着他,就跟他說這些人是反對公主的。

姜旦還是嚇着了,嚇得他猛得站起來往前一撞,撞到了榻前的案几,姜智趁機把案几掀翻,姜旦已經衝回後殿了。

宴上的其他少年仍處在激情之中,還有人呼喊着“大王”“大王”要去追姜旦,被姜智攔下。

姜智冰冷的說:“大王怒極,請諸位迴避。”

姜旦在宴上一“怒”之下掀翻案几,丟下同殿的賓客一走了之的事很快就被驚慌、憤怒的少年們傳揚了出去。

然後他們更加驚慌的發現,大王不見人了。他緊閉蓮花臺,不管這段時間與他多麼“要好”的人去求見都不見。

另一邊,姜智來向姜姬“請罪”了。

“什麼請罪?”她道,“大王與我是血緣之親,同心同德,大王這是爲我不平,是來提醒我外面有多少心懷不軌的人。替我謝謝大王。”

她這麼說是爲了安慰姜旦。

姜智暗中鬆了口氣,他小聲說:“大王絕無此意。”

姜姬能想像得到姜旦現在有多害怕,她笑道:“這些人是想利用他,我還能看不出來嗎?”

姜智點頭,看了一眼蟠大兄,率先開口:“公主,此風不能漲。”他來之前已經有了腹案,就算不必告訴姜旦,他也知道現在該做什麼對姜旦才最好,“可由大王開口責斥幾人。”

姜姬看姜智,“既然你這麼說,那就做吧。”

於是姜仁就以司甫的名義出蓮花臺罵人去了。

不過他罵完之後,竟然還有人跑到蓮花臺前痛哭跪地,反而罵姜旦小兒無知。

這個做法也對。

分析一下就知道現在他們要麼跪下認慫,要麼死硬到底。

跪下認慫是下下策,因爲他們當時的發言是“正確”的,又是在大王身邊,算是很正式的了。

這種話如果吞回去,如果是錯的,還只是耽誤他一個人的前途,但如果是對的,那就是連家族都一起葬送了——不能堅持正義,還有什麼臉面立足於世?

所以這個時候不能認慫,只能死撐到底,必要時以他一人之命也要換取家族的清白,更能把家族送上神壇。

而這個時候罵姜旦的人死的可能很小。

因爲他們的那篇文立足點是大義,雖然過分了,但也只過分在不該請姜旦殺了她,換一個方式處置,比如趕到什麼小城去就沒問題了。

哪怕今天換魏王、鄭王在這裡,他們也不敢真逼死這些人,得罪世家是小,換回來個昏君的名聲麻煩就大了。

今天他能逼死這些人,明天他發什麼樣的王令都能被質疑,他身爲大王,天然正義,天然公道的形象已經被打破了。

這跟魏王顧惜王太后還不一樣,那是親媽。

姜姬只是姜旦的姐姐。

姜旦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認錯:知錯能改還是好大王。

然後把她關起來或先送走,過個十年八年再接回來也行。

姜姬想了一通後,覺得這幾家還真不錯,背後當有高人指點。

不然這些小城公子失心瘋了,來一趟樂城別的不幹,惹怒大王他們是有好處嗎?

不過這樣一來倒比她原先設計的更好,只需順水一推——

龔獠剛把莊苑賣給公主就發現樂城情勢急轉直下,似乎公主已經岌岌可危了。

阿黑問他:“後悔嗎?”

龔獠搖頭:“爲何要後悔?龔氏沒有稱王的可能,那換一個大王,會比現在的公主更好嗎?”

他立刻進蓮花臺,問姜姬:“公主,可有良策?”

姜姬做痛苦狀:“沒有良策,我怕的都睡不着覺,還望大夫救我性命!”

她靠到龔獠身上,覺得這身板靠起來真厚實!摸一摸,軟綿綿,手感很好。

龔獠被她拉着手,心都快跳出來了。

從白天坐到黑夜,龔獠見公主死活不說她的後招是什麼,只好真的陪着公主,替她唱了一晚的情詩,唱到嗓子都啞了。

第二天他想走,公主不放人,“大夫留下,大夫不在,我與大王都害怕。大夫在,他們纔不敢進來害我們。”

龔獠啞着嗓子說:“公主莫怕,他們不敢。”

真闖進來,姜義帶的那天天練靶子的三千多人能把那些人射成刺蝟。

不過,他還是不懂公主到底想怎麼解這個局。

龔大夫留在了蓮花臺,外面圍着的人越來越多。

以前只是觀望的也都出來了,加入那些人,一起在宮門外呼喊大王。

因爲龔大夫明顯是進宮去勸大王的嘛。

龔大夫肯定是他們一邊的嘛。

對於王權,這些人哪怕只是個少年也知道對大王要限制,要從一開始就佔上風,臣子天生就是要幹這個的,要保證大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合乎規範,可爲表率。

眼前,勝利在望。

數十日後,龔大夫命人召他們進去。

大王高座其上,殿前司甫唱名,將前日在殿上高歌的人都給叫了出來。

事到臨頭,不慌不懼是不可能的。於有那麼幾個面露驚懼之色。

都覺得大王不會殺他們,大王會給他們道歉,會自陳有錯。

可說得再多……當刀斧臨頭時,恐懼仍然先一步佔領了他們。

姜仁看着遠處的殿門,不看這些人,唸完他們的名字後,開始念龔獠操筆替姜旦寫的“認錯書”,相當誠懇。唸完後,這些人都激動起來了!

他們完成了一件大事!

他們可以青史留名了!

甚至有人熱淚盈眶!

姜仁又再念了一遍他們的名字,然後,給他們封了公乘之爵。

這回姜姬沒有生造爵位,因爲這些人的爵位要一說出去都能讓人聽得懂,讓人能一眼認出他們都是什麼人。

而且爵位生造的話,服飾什麼的也要新想,太麻煩了。

公乘是最小的一個爵位。

如果大王以高爵賞之,他們還要擔心,看到這個封爵,他們反倒放心了。大王心中還是有小怨氣的,但被龔大夫給壓下來了。

可見,龔大夫還是能“教訓”大王的。

可惜的是這樣一來,他們這些人就得罪了大王,只能轉投龔大夫門下了。

給了爵位後,姜仁又說大王會給他們年俸六百石。

這個就是真正的獎勵了。雖然他們用不着這些東西,但這是榮耀!以後出門可以被稱爲公乘,可能也會有人稱他們爲六百石!

一想起來就叫這些少年激動啊!

但姜仁最後說的話就叫他們不開心了。

顯然大王還是討厭他們了,因爲大王讓他們立刻回去。

“離家日久,父母掛念”“不是爲人子的孝道”“爾等忠心,孤已盡知”“但顧念爾等父母,只能忍痛揮別”

話裡的意思就是“都給孤滾!”。

少年們只好帶着新鮮滾燙的公乘之爵,大王賜下的金銀與車駕,風風光光的從樂城離開了。

龔獠回到家中,坐下想了很久,對阿黑說:“黑叔,我覺得公主讓他們回去是有目的的,但我想不出來……”

明顯這一切都是公主算好的啊。

阿黑道:“……如果你弟弟來了一趟樂城,帶着大王的賞賜、爵位和勸諫大王的好名聲回到合陵,你怎麼看?”

龔獠恍然大悟,擊掌道:“我弄死他。”

阿黑:“……你爹會願意嗎?族中其他人會願意嗎?合陵的人會願意嗎?你幹了,能保證沒人知道嗎?被人知道後,你還有好日子過嗎?”

他爹……肯定不願意啊,多一個能幹的兒子,名聲還這麼好,還能跟大王有關係,怎麼能死呢?

族中其他人……多一個可以投靠的人有什麼不好?總有人看他龔獠不順眼的,就算看他順眼的人,也要防着有朝一日就不再看他順眼了,是龔獠自己受委屈,其他人都有好處好吧?

等他和弟弟鬥到激烈的時候,公主那時可以做的不就更多了?

龔獠在屋中疾走,邊走邊嘆:“高,高明,高明啊!”

阿黑道:“只是小道而已。”

龔獠道:“黑叔,我之前不懂是因爲公主此舉無益於樂城。”因爲鬧事的、送走的都是別的城的人,“現在我懂了,因爲公主看的是魯國。”她謀的不是一城,而是一國。

而且,公主的膽子太大了!謀國不是不行,而是她的招數……太險了!

他明白後,越想越怕!如果是他絕不會這麼做!謀國也是一戰一城的來,有一鍋燴的嗎!

摘星樓內,龔香嘆道:“公主,人心如鬼域,常行此道,對公主不利啊。”

姜姬驚訝的看龔香,“……叔叔竟會真心爲我?”這真是金玉良言了。

龔香柔聲道:“爲何不爲公主?爲公主與爲魯國,又有何不同?”他面容一肅,“公主曾命身邊人與太子一同讀書,某看,公主纔是最該讀書的人!明日起,某爲公主講書!”

姜姬目瞪口呆。

這話用白話就說是“教你點正派的東西!省得天天不學好!”

第381章 有辣椒了!可以吃涮鍋了!第785章 權-力第782章 昭儀第255章 負心人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289章 候君已久第124章 香魂第98章 漆鉤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696章 將相和第471章 自取其禍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800章^ 論壇體現代番外重修版第440章 鳳凰臺第12章 佳人第650章 魯人魯事第726章 救星到了第209章 雅逸公子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347章 挖牆角第482章 給予與索取第431章 不要臉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546章 德不配位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798章 聲聲聲……第23章 吾兒長成第317章 幼苗^第800章^ 論壇體現代番外重修版第377章 衛始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388章 不講理第509章 趙姬明珠第31章 荒野第738章 更好的選擇第706章 董城第408章 黑色幽默第394章 新人舊人,舊人新人第693章 養寇自重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531章 □□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598章 無人知曉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第362章 白清園第767章 將與相第559章 溫柔鄉第138章 麗妝第77章 告狀第1章 開始第351章 賺錢第278章 斷情第365章 招贅第82章 爲王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296章 妙人第52章 有美一人第280章 “珍愛”第527章 要官第577章 姜儉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481章 自盡第155章 藥第560章 養兵千日第797章 聲聲……第732章 給你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第357章 商城第775章 故國中事第328章 福禍相依第505章 私奔第434章 豚鹿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714章 何年何月才相見第663章 新鳳凰臺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376章 天堂之景第641章 不動即死第174章 歸第648章 以糧設局第499章 束手無策第635章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第138章 麗妝第138章 麗妝第699章 逆來順受第769章 祭祀與新年第716章 送間第589章 怨婦花萬里第733章 送他一程第636章 鳳凰臺雲氏與河谷雲重第710章 皇帝在哪裡?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304章 心服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607章 哄到下輩子第212章 取第423章 喜上加“喜”第259章 生長的野心第717章 儲君第558章 見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