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木雕

離成都西南二十里地有山名叫巧工山。

木匠張祖祖輩輩居住於此,家傳一套極爲詭異的斧鑿刀削之術,依靠專門爲人打造精美的木質器具等用於觀賞的玩物爲生,對於用來使用的器具,木匠張是從來不會接手的!

木匠張家有一條祖訓:我張家木匠工藝,乃世上少有之技藝,我後世子孫自當勤勉,不得爲賺取錢財,毀我精巧工藝之名,只可與人打造精品木器,使用者,一概不做,後世子孫共勉,瑾尊此訓!

由此一條祖訓,遂有多少豪門巨賈出資千萬,但凡作爲常物被拿來使用的活計,木匠張一概不接!

因此,木匠張活的倒也瀟灑自在,刀劈斧鑿的工藝到了他的手上已經變成了一種對藝術的追求!因此,對於接到手的每一件東西,都要精雕細刻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時間久了,自然功夫就有些爐火純青的感覺!

“一定要在五日以內完工,千萬按照丞相圖畫上的樣式,不可以有絲毫差錯!”

馬岱幾乎每日傍晚時分都要親自來查看一番,然後一再叮囑,生怕木匠張偏離了諸葛亮的圖紙要求。

一旦沒有按照諸葛亮嚴格的要求去做,便會失去功效,從而起不到他應有的作用。

木匠張似乎沒有注意到馬岱一再的叮囑,只是不停的用一把精緻的三寸有餘的小鐵鑿在一塊巨大的香樟木上飛快的鑿着。

在他的面前是諸葛亮的自畫像,諸葛亮輕搖羽扇,自信的坐於小車之上,自信而又戰無不勝的眼神遙望遠方,嘴角浮起一絲淡淡而又冷冷的笑。

木匠張初見此畫,爲之一振,竟似如見其人,心中驟然升起萬分敬意,木匠張的眼神觸及話中人的眼神時,竟然有一種不敢對視的感覺!

好一張傳神至極的佳作,爲木匠者凡開工前必先觀圖紙,方能根據圖紙打造物器,木匠張從小就跟隨父親精於此道,想來已經有三十餘年,而今對於圖紙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領悟能力,往往看過一遍之後就能將所造之物於心中成型,進而,一簇而就!

然而,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木匠張,這不是一幅普通的人物自畫像,諸葛亮在作此畫的時候一定是將自己的精神真髓以及凌厲的氣勢貫穿到筆端。

從而,讓人看去就好似面對一個真實的人一樣,所有的性格和氣質全部融入到畫的裡面,這幅畫實在是費盡心機,若非擁有深厚功力的人是絕難成此畫的!

然而,此種功力又絕非常人所言內力之深厚淺薄。木匠張卻對此種功力似曾相識,作畫好比是刀劈斧鑿,若非有奇異的方法加之對事物特有的觀察掌握能力是絕對不能夠刻畫的傳神至極的。

“呵呵……”木匠張多年來從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一絲如遇知己的笑意在他的嘴角輕輕的浮起。

多年來都是他爲了能夠把別人的要求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來費一番新機。而這次,木匠張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怎麼樣才能達到作畫人的要求,這是一次極富挑戰性的接手!

又或者說,這次如果成功不了,自己就是輸了,輸給了丞相諸葛亮,他是大漢丞相,輸給他也是一種榮幸。

“木匠張,你必須要成功!”

馬岱又一次叮囑道,對於木匠張對他剛纔的話沒有任何反應,馬岱並沒有惱火,但是它似乎從木匠張似乎有些遊離的眼神裡看出了什麼。

沒有十足的把握,臉上的表情明顯的帶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所以他必須要讓木匠張知道,這兩蹲香樟木雕的重要性!

“你可知道,每一蹲木雕都能抵擋十萬大軍!”馬岱其實是不想說的,因爲這關係到軍事機密,倘若讓他知道了這兩蹲木雕的用處,勢必會有泄漏消息的可能性。

然而,雖然事關重大,但是,木匠張如果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恐怕他仍然只是抱着只要能完成任務的心裡。

雖然馬岱絕難想到諸葛亮對這幅畫傾注了多少心血,更難想到要把這幅畫惟妙惟肖的完全雕鑿出來是一件近乎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但是,無論如何,木雕必須要保證質量的準時完成,因爲,必須要完成,絕對不能有任何差池!

“什麼?十萬大軍?”木匠張像是被晴空霹靂震了一下,正在雕鑿的手忽然像被點了穴道一樣,突然停留在半空中。

約摸有半分鐘的時間才又重新繼續雕鑿起來,左手舉起的小鐵錘準確而又恰到好處的落在三寸有餘的小鐵鑿上。

每一下都會有無數的木屑紛紛從香樟木上被輕輕的刻下,然後在半空中作短暫的上升後又飄飄灑灑的落在了香樟木的周遭,一會兒工夫已經落滿了厚厚的一層!

木匠張的臉色忽然變得凝重起來,臉部的肌肉甚至不停的抽動了幾下,遊離的眼神忽然被犀利和剛毅所代替。

“十萬大軍”的字眼在木匠張的腦海裡不停的翻飛旋轉着,小小的木雕人像竟然能抵禦十萬大軍的進攻,難道有什麼玄機嗎?

小鐵錘與小鐵鑿不停的碰撞發出丁丁當當的聲音,時而急促如瀑布飛下,時而輕緩如行雲流水,馬岱聽了只覺得比方纔不知舒爽多少,竟然忍不住讚歎道:“如此美妙佳音,恐宮廷樂師都不及也。”

“丁丁當當……”悅耳的聲音不停的傳來,用心聽時,更覺曼妙無比。

馬岱忍不住鼓起掌來,木匠張的心裡似乎已經被十萬大軍壓着了,根本沒有注意到馬岱的掌聲!

只是在木匠張的眉頭漸漸的凝結着豆粒大的汗珠,汗珠晃了幾晃極不情願的低落下來。

“馬將軍……”木匠張突然停下手裡的活,拿過一塊早已經被汗水溼透的毛巾擦了擦臉,然後又把毛巾用力的擰了擰。

接着說:“請回去替我老張稟明丞相,我老張從來沒有接過如此重似泰山壓頂的活,老張的壓力很大,但是老張看着這幅畫就覺得像見了老朋友。畫裡的每一筆都讓我老張自愧不如,老張平生閱畫無數,卻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氣勢的人物畫像,丞相筆端功利非凡,竟然將自己的形神具皆融入畫中,老張是粗人,不過老張自當盡心竭力完成雕刻,決不辜負丞相與將軍的厚望!”

說完,木匠張便又重新拿起工具,丁丁當當的聲音在巧工山上久久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