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驅逐

那布爾達眼看就要成爲刀下之鬼,不想被諸葛亮這一番厲害關係的陳述給暫時救下!

滿朝文武紛紛議論諸葛亮之言甚有道理,只見長史董允出班奏道:“陛下,臣等均以爲丞相所言甚有道理,請陛下三思而後行,爲我蜀國大計着想纔是!”

劉禪正在思慮間,又有一人出班奏道:“陛下,諒他區區小邦,何足道哉,這布爾達實在囂張無禮,理應斬首以平民憤,以捍衛我大漢之神威啊!”

“住口,不懂軍務,不觀天下大勢而信口開河,我今日將三軍大權盡交給你,如若有兵來犯時,我看你如何禦敵?”諸葛亮聽此人之言,驟然間怒火中燒,眼下形勢對蜀國甚是不利,竟然有人添油加醋,慫恿劉禪殺掉布爾達,全不顧後果如何,當下大怒呵之。

其人見諸葛亮怒目而視,心下膽顫,再無話可說,悻悻的退回班中!

諸葛亮復又奏道:“請陛下聽從老臣的意見,可保我國無優,否則,羌部一旦興兵,北魏、東吳便會羣起而攻伐我國,到那時,三面受敵,我蜀國又怎麼能應付的了呢?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沒想到殺個人也如此的犯難,竟然牽扯到如此多的問題,也罷,不管此人行徑如何,但畢竟也是異族王子,暫且聽相父之言,饒過他吧.

劉禪遂擺手道:“既然此事事關東吳、北魏,暫且饒過他性命,即刻命人將他遣送回羌部!”

諸葛亮見劉禪將此事處理的還算妥當,心下歡喜,遂復又奏道:“陛下聖明,如此既可以顯示我大漢皇恩浩蕩,又可穩定北魏東吳,也是社稷幸甚,百姓幸甚!不過,陛下還須親自修書一封,將羌王子布爾達所爲之事呈送羌王,既可以不動刀兵,又可以讓羌王知道是非曲直,望陛下准奏!”

劉禪聽罷諸葛亮所奏,心中以爲十分妥當,遂道:“如此就依相父所奏!朕即刻御筆親書其事!呈送羌王!”

於是劉禪當堂宣佈將羌王布爾達及其侍從部下即刻驅逐出蜀國,又當堂御筆親書,命人即刻日夜兼程在布爾達回到羌部之前,先將文書送與羌王。

議事已罷,姜維無心他事,心中記掛阿華的傷勢,遂向孔明辭行道:“丞相,今日布爾達之事已然了結,我也可以回去探視兄長。救他之時,尚且昏迷未醒,也不知現在怎麼樣了?”

孔明急忙答道:“如此,你趕緊回去吧,只是……”

“只是什麼?丞相爲何欲言又止?”姜維見孔明面露擔憂之色,遂急忙問道。

孔明沉思片刻,並未答話,只是說道:“恩,沒什麼!你趕緊回去吧,若有事時,我即刻派人去找你,不用擔心!”

“也罷,如此,姜維去也!”說完,姜維轉身上馬而去!

“哎!”諸葛亮看着姜維遠去,卻長嘆一聲,不知爲何?

且說姜維快馬加鞭,不多時已然迴轉夢柳閣,進的大廳只見一個小廝在那裡,卻不見他人,見姜維回來,小廝趕緊迎上前躬身說道:“公子,小姐與老夫人公主正在我們家公子房內探視!”

“好的,我知道了!”姜維知是他們都在看護阿華,於是急忙來到阿華屋內探視。

且說,姜維命人將阿華送回家中,如煙見哥哥遍體鱗傷,而且昏迷未醒,不禁大哭一場暈厥過去。

當下錦華也是心急,有人送上姜維的書信,錦華拆信視之,得知阿華只是皮肉之傷,並未傷及筋骨,眼下昏迷未醒,只因身體虛弱。遂將如煙呼喚醒來,以姜維書信視之,如煙這才稍微放下心來,錦華早已命人將阿華送回房中,並有母親在那裡看護,於是,如煙錦華二人齊來探視阿華。

不多時,阿華醒來,見母親妹妹在旁守護,只是多了一人,自己卻不認得,只因身體虛弱,尚不能言,以手指公主,意思是說:“此是何人,爲何在我們家中?”

如煙明白了他的意思,急忙輕聲對他說:“哥哥,她是漢壽亭侯關王之女錦華公主!昨日至今一直爲哥哥的事出謀劃策,哥哥今日才得以脫身迴轉家中!”

阿華聽如煙說她是公主,於是想要硬撐起身體拜見公主,只是身體虛弱,掙扎不起來,錦華見狀,慌忙安慰道:“哥哥不必多禮,無論如何回來就好,你先好自保養身體,等身體好了再言其他,既然來到這裡,我既與如煙一樣都是你的妹妹!”

阿華經歷了此一劫,以爲自己已經沒有了生還的機會。不想今日還能迴轉家中,雖然是遍體鱗傷,頗爲疼痛,但心中卻是高興。

於是忍不住,竟然流下淚來,更有昨日與那不知名的人相爭手鍊,自己更無反擊之力,心中愁苦萬千,滿腹委屈,淚水止不住的往外流個不停。

後來竟然慢慢的抽泣起來,其狀淒涼無比,讓人不忍視之,錦華三人皆爲婦人,見阿華落淚,竟然也勾起了她們的心事,突然間都在那裡抹起了眼淚!

姜維正好推門進來,見她們三人都在那裡哭哭啼啼,不禁大叫一聲:“啊!”

她們三人到被嚇了一跳,不禁也跟着叫出聲來,姜維並未知道阿華已然醒來,只是見她們哭哭啼啼,以爲阿華已經不能得救,遂當場匍匐於地,一會兒工夫,淚水止不住的流下來.邊哭邊說:“兄長,我還是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