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告急

馬謖和馬良是兄弟兩個,兩個人從小到大聰明好學,長大以後更是顯露出才華橫溢。

自從來到劉備的麾下,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建樹,但也可以在排兵佈陣的時候起到參謀策劃的作用,馬良生性謙虛、謹慎,因此非常受劉備的賞識。

而馬謖一直跟隨在諸葛亮的身邊,劉備一見他就覺得這個人言過其實,過於自負。於是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一再叮囑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以委以大任!”

然而諸葛亮卻一直都比較看好這個“言過其實”的馬謖,原因很簡單,就因爲馬謖能夠比別人先一步猜測出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其實,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小聰明吧,小聰明怎麼能夠成的了大事呢?

這次諸葛亮本來是很看好馬謖的,然而他沒有想到馬謖會用過激的言語來說服羌王,羌王本來就是個有頭沒有腦子的人,完全靠一股蠻力來指揮行軍打仗。這一激不僅沒有起到緩和的作用,而是惹惱了羌王,結果馬謖竟然被羌王給捆了起來,這是諸葛亮是萬萬沒有想到的。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一直看好的馬謖,竟然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來。

諸葛亮這纔想起了先帝劉備臨死前給他說的那些話,他心想先帝早就看出了馬謖言過其實的本質,而自己竟然被矇蔽了這麼久?

馬謖見諸葛亮問他此去感想如何,竟然仍然大言不慚的對諸葛亮說:“丞相,並不是幼常沒有說服的了那個羌王,實在是羌王蠻橫不講理所致,我只不過是想讓羌王知道,如果繼續與我蜀漢爲敵,後果將不堪設想,沒想到那個羌王如此的不通情理。”

諸葛亮聽完馬謖的話,長嘆一聲說:“馬謖阿,馬謖,虧你從小就熟讀兵書,難道你不知道兩軍交戰,不戰而讓對方退兵,這纔是上策嗎?你的任務就是讓羌王退兵,而不是去顯示我西蜀的神威,難道我西蜀真的是無往不勝嗎?如果是的話,魏延還至於兵困驚魂澗嗎?還至於讓幾千名蜀軍將士的性命葬送在鐵釘車和飛錘之下嗎?如果是的話,你還至於讓羌王給捆綁了嗎?如果是的話我西蜀不早就滅了魏國,吞了東吳,天下大定了嗎?”

馬謖被諸葛亮這一番話說的面色難堪,羞愧難當,心裡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孤傲與自負而自責了,他沒有了先前的大言不慚,跪在諸葛亮面前說:“丞相教訓的是,幼長知錯了,請丞相責罰吧!”

諸葛亮仍然微有餘怒說:“幼常阿,難道責罰你就能挽回你已經犯下的過錯嗎?責罰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想讓你懂得行軍打仗,敵我交鋒,一定要謙虛謹慎,三思而行,絕對不可以侍才自傲,我一生行事謹慎,惜才愛民,不打沒有把握的仗,這幾次屢屢受挫,心裡也再自己悔過,你只要理解我對你的一片苦心就行了,興復我大漢的路還很長!”

他又轉過頭對其他人說:“衆位將軍今後一定要以魏延被困、馬謖被擒兩件事引以爲戒,莫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謹遵丞相教誨!”衆將回答道。

接着諸葛亮又對他擺擺手說:“都下去吧,我累了,要休息一下!”

於是衆將見諸葛亮這次真的是動怒了,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一一退出到營帳之外!

曹子丹識破了孔明的計策催促大軍迅速撤退,等到羌王趕到魏軍大營的時候,曹子丹的大軍已經撤退了上百里了。

曹子丹見蜀軍暫時已經對他夠不成什麼威脅,於是在渭水之濱的一個小城裡駐紮了下來,他知道孔明隨時都可能來襲擊他,於是趕緊給京城寫信把蜀軍如何打敗自己,又如何收服了羌王的事都寫的清清楚楚。

不久魏國的皇帝就收到了曹子丹的這封請求援兵的信。

曹丕死後他的兒子曹睿接替他當了皇上。

曹睿雖然沒有他的爺爺那樣雄才大略,也沒有他的父親那樣英明神武,但是他也絕對不象劉備的兒子那樣懦弱無能,曹睿正如他的名字一樣還是比較睿智的。曹丕死後,曹睿繼續選賢任能幫助他治理國家,因此魏國仍然在不斷的壯大之中,正如焦周夜觀天象所言:“魏國眼下蒸蒸日上!”

曹睿接到曹子丹的書信於是就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量退敵的計策。

無論在哪個國家只要發生了戰爭,文武百官裡邊肯定會自然而然的分成兩派,即主戰派和主和派。

於是有的大臣就奏到:“陛下,眼下蜀兵犯我邊境,以諸葛亮的本事,打敗了曹子丹,說服了羌王,依照這個速度恐怕用不了多少時日就會直逼長安了,爲了免遭生靈塗炭,爲了國家能夠長治久安。不如暫時與蜀兵議和,這樣的話兩國都會有好處的!”

接着又有一個大臣反駁道:“陛下,我大魏現在兵強馬壯,國勢正旺,現在正是痛擊諸葛亮,兼併蜀國的大好時機。絕對不可以和西蜀議和!”

曹睿心裡明白,議和是下策,現在必須逼退諸葛亮退兵。於是他問道:“朕欲迎擊諸葛亮,但是不知道哪位將軍敢去與諸葛亮對陣?”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

“陛下,臣保奏一人,一定能擊退諸葛亮!”突然有一名大臣奏道.

說話的人就是鍾繇,鍾繇很早的時候就跟隨曹操東討西征,雖然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但是行事卻從來都是小心謹慎,很受曹操的賞識,現在他也是自曹操始三朝元老之一,所以對於他說的話,曹睿還是比較聽從的。

當下,曹睿便問鍾繇:“鐘太傅保舉何人阿?”

鍾繇說:“司馬懿。當初諸葛亮兵犯我國懼怕此人,因此用了反間計,被陛下免了大都督的職務,如果此人復出,則諸葛亮即日可破!”

曹睿聽完,頗有悔意說:“朕當初也是誤聽人言,中了諸葛亮之計,速速傳旨司馬懿恢復大都督之職,統領三軍,即刻啓程,抵禦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