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奇書

“維兒,你去哪裡了?這麼晚了纔回來!”

陳氏頗爲擔心。

“娘,您放心吧,我現在都七歲了,不用總爲我擔心,白天在學堂裡我有很多問題沒有弄明白,我便在下學之後去了子文先生那裡向他求教!”

姜維的聲音很稚嫩,畢竟他還只是個孩子,不過雖然只有七歲,但是他卻已表現出了與同齡人不一般的心智。

陳氏見兒子如此上進,心裡很是高興。

可外面畢竟很亂,尤其是晚上,作爲母親,陳氏依然頗爲擔心,只是一再叮囑姜維晚上早點回來。

“知道了,娘,孩兒記下了!”姜維一邊吃飯一邊應道。

此時姜維已經開始懂事,時不時就會向母親打聽關於父親的事情,陳氏卻不知該如何回答,父親雖然也是軍中將領,卻已經多日沒有消息傳入家中,陳氏便總是支支吾吾的告訴姜維,父親去戍邊還沒有回來。

陳氏嘴上對兒子這麼說,心中卻是萬分擔心,許久沒有消息,怕不是早在混戰之中丟了性命,每每生出此種念頭,陳氏便不敢再想下去,然而回來的人很少,即使偶爾有回來的也都說不知道。

……

子文先生是這個村子裡唯一一位讀書識字,又頗有學問的先生!

雖然飽讀詩書,學問也還算說的過去,子文先生卻也對姜維有幾分“懼怕”,因爲他發現小小的姜維竟然比一個大人都難應付,他的問題經常讓子文先生無言以對?

這一天,夕陽還掛在遠山,姜維又來向他請教問題。

姜維很有禮貌的對先生施禮道:“先生,您好!”然後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孩子,你找先生我有什麼事情?”子文先生笑着問道,心中卻有幾分說不上來的怯意。

“先生,姜維有個問題不明白,您能幫我解答一下嗎?”姜維回答道。

“你說吧!看先生我能不能給你講講?”子文先生捋着鬍鬚,心裡早就泛起了嘀咕,他擔心自己又會無言以對,而這種無言以對他似乎也已經習以爲常了。

姜維心中略有所思,繼而開口發問道:先生,孔夫子言:‘逝者如斯’,是何意思呢?”

聞聽此問,子文先生一顆懸着的心算是歸了位,心想還好這個聞聽不是很麻煩!他笑着輕輕的摸着姜維的頭。

“夫子說‘逝者如斯’就是說,時間向流水一樣一去不返,正因如此,世人都應當珍惜時間,尤其是你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光耀門楣,報效國家。”

姜維似有所悟,點了點頭,心想,我今年已經七歲,天下學問有多少,有多大,自己全然不知!

姜維只覺得‘報效國家’四個字似乎變得非常的沉重,自己小小的年紀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子文先生見姜維若有所思,知他悟性極高,便摸着他的頭慈祥的教導他:“孩子,當今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所以你要從現在開始就得學很多東西,尤其是兵法,將來若有機會統帥大軍,平定戰亂,豈不是立下蓋世功業?”

“先生說的是,學生記下了!”姜維躬身向子文先生施禮打些,轉身便欲離去。

子文先生暗暗驚歎:此子虛心好學,將來必成大事。

然而子文先生忽然想起什麼一樣,遂急忙叫住姜維。

“孩子,你且慢走,先生我給你取個表字吧!”

姜維一聽,心想:“是啊,自己到現在連表字都還沒有呢?”

轉過身,向子文先生施禮道:“如此,多謝先生,請賜字吧!”

“我送你‘伯約’二字,一來你母親現在只有你一個孩子,二來望你將來信守承諾,做一個言必行,信必果,信守諾言的真丈夫,你意下如何?”

姜維一聽,心中自然是非常歡喜,當即雙膝跪地,拜謝先生而去。

迴轉家中,姜維若有所思。陳氏見兒子悶悶不樂,似有心事,關切的問道:“維兒,你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

望着眼前這個因爲撫養自己而日漸憔悴的母親,姜維心中覺得幸福而沉重!

姜維見母親詢問,便把子文先生給他賜表字的事情告訴了母親,自己的兒子自此後有了表字,作母親的自然替兒子高興。

姜維稚氣的眼神裡充滿了渴望和疑問,將心中所思所想向母親稟道:“娘,孩兒想出外遊學,咱們這個地方書籍又少,又沒有人指點孩兒好好學習,孩兒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學什麼?天天看些聖人語錄,雖可學會做人,可是還是不能學到真本事。”

陳氏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上進,心中自然高興,可是他太小了,怎麼可以一個人出去呢?

正在躊躇之時,陳氏忽然想起丈夫臨行時再三向他叮囑的事情,便急於向姜維小聲道:“孩子,跟娘來!”

姜維跟着自己的母親來到後院,母親對姜維說道:“孩子,你父親臨行之時告訴我在井壁上有一個洞,洞裡的東西也許對你有用,爲娘在上面等着,你去把它取上來吧!”

姜維一聽此話,心中的興奮抑制不住的往上來,他下得井去,爬入洞中,發現裡面有一個檀木的盒子,他沒有擅自打開,將盒子取了回來。

在燭光的照射下,母親輕輕的打開了盒子,盒子裡的東西被一塊黃布包着,雖然不知道被掩埋在地下多少年,但是黃布看上去依然光亮如鮮,像是新的一樣!

打開看時裡面是兩本書:一本是《姜尚兵法》,另一本是《玄天槍法》。

姜維看到這兩本書,抑制不住激動地心情,大叫一聲:“天助我也!”

原來,這兩本書都是姜家的祖先傳下來的,當年姜尚輔佐武王完成伐紂大業後,一邊治理自己的封地齊國,一邊悉心整理自己多年來的兵法佈陣,編撰成書,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因姜維有報國宏願,且聰明好學,也是天機巧合,使得此兩本奇書得以重見天日。

有姜尚兵法在手,姜維自然是興奮不已。

而另一本《玄天槍法》則是當年和姜尚並肩作戰的玄天大將贈與姜尚,如遇有緣人自當奉送,這也是姜維命中註定遇着這兩本奇書。

自那日始,姜維便打消了出外遊學闖蕩的念頭。

白天跟着子文先生學習聖人論語哲學,晚上便在燈下苦研姜尚兵法,每日五更時分便早早的起牀,練習玄天槍法,只是苦與沒有找到合適的兵器,只能用木棍做成長槍狀,每日苦練,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