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

清明時節雨紛紛。

隨着時間的流逝,長安城真的平靜下來,那些逝去的人們,沒有被忘記,只是被放在了內心深處,看似熱鬧喜樂的街巷間,有一股肉眼看不到的力量,正在平靜地積蓄,隨時準備着暴發出來。

朝會上官員們激烈地爭論着政事,軍方有些將領不耐煩再提,上前提出一個新的方案,於是又引發新的一輪爭論,月前由長安府尹升任英華殿大學士的上官揚羽大人,眯着猥瑣的三角眼,揪着稀疏的山羊鬍,與戶部官員再次開始戰鬥。

一名稚氣十足的男孩,坐在皇位上聽着大臣們的辯論。很明顯,有很多事情他聽不明白,但神情卻很專注沉穩,只有被兩隻小手攥地有些發皺的明黃衣衫,才顯露出他的緊張和惘然。

新登基的皇帝陛下,如果在民間想必還是個貪玩的孩子,能夠有這樣沉穩的表現,已經讓朝堂上的大臣們非常滿意,每每想及此點,他們望向皇位側方那張輪椅時的目光,便顯得更爲敬慕。

那張輪椅很普通,放在肅穆華美的皇宮大殿裡,便顯得有些刺眼,只不過因爲輪椅上坐着的那位書生,卻又不再刺眼。

那名書生穿着件舊棉襖,手裡拿着卷舊書,並沒有聽朝堂議事,只是像往常那樣安靜地看着書,然而殿上很多人的注意力,實際上一直都放在他的身上,書生哪怕只是看書累了皺皺眉,都會引發很多猜測。

小皇帝同樣如此,他能夠規規矩矩坐在皇位上,忍受着枯燥的政務,還至少能表現的專注沉穩,自然是因爲老師就在他的身旁。

那名書生便是他的老師。

書院大師兄。

…………朝會散後,相關的奏摺和卷宗,沒有被送進御書房,而是被送到皇宮深處的一座偏殿,同時到來的還有小皇帝本人。

李漁便居住在這座偏殿裡,如今的大唐隨着皇后娘娘去世,再也沒有什麼兩派紛爭,所有官員都把自已的精神用在了政務和戰備上,書院對於處理國事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她身爲皇姐,自然是最適合的人選。

現在她每天要批改奏章,查看卷宗,最重要的是要教會陛下如何處理政務。皇后娘娘臨去前說的對,她現在只有這麼一個弟弟了。

書院對她的行動沒有任何限制,但基於某些原因,李漁搬進皇宮之後,便極少走出自已的宮殿,至於原先那些忠於她的朝臣,更是從來沒有見過。

春雨灑落在皇宮裡,官員們走出大殿後,有些忍不住望向皇宮深處,露出感慨的神情,更多的人則是向着不遠處的御書房點頭致意,然後纔出宮。

過了很長時間,御書房的門緩緩開啓,寧缺在宮女端着的銅水盆裡淨了淨手,道了聲謝,取起門旁的雨傘,走進了春雨中。

…………此時的春雨已經不再有星點寒意,只是一味的纏綿,而且今天的雨特別小,不需要撐傘,走在溼漉的街上,別有一番意味。

寧缺現在無法出城,便習慣用雙腳踏遍這座城,他去了老筆齋,發現院牆修好了,但那隻老貓卻不知去了何處,然後他回到了雁鳴湖畔的宅院,看着湖畔的細柳和承着露珠的荷葉,像往日一樣沉默不語很長時間。

大師兄在皇宮,二師兄守書院,三師姐飄然離去,黃楊大師被觀主重傷之後一直沒有痊癒,前日離開了長安城,他說想再去懸空寺一趟,只不過這一次不是爲了參佛,而是要去問那些佛宗弟子一些,解決自已心中的一些疑問。

很多人死去或者離開,總有人牽掛或是眷戀,然而就像寧缺曾經想到過的那樣,除了老筆齋的貓和雁鳴湖裡的荷花,沒有多少人還記得桑桑。

黃頭髮的桑桑,黑黑的桑桑,勤快的桑桑,夏天可以抱着的桑桑,其貌不揚的桑桑,都是容易被人遺忘的桑桑,她太不起眼,無論她是冥王的女兒還是光明的傳人或者是昊天的分身,消失了便這樣消失了。

婢女送來一封信,寧缺撕開信封看了看,發現是書信局的回執,裡面夾着一張被打回來的銀票。他看着那張銀票,想起很多事情,閉上眼睛,又想起很多事情,他愈發覺得自已真的很像長安城裡的一個囚徒,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他想了很長時間,終於走出了院子,看着黑色馬車前那名車伕說道:“要你給我當車伕,怎麼看都有些委屈。”

那名車伕便是王景略。

許世大將軍戰死後,他星夜兼程趕回長安報信,然後便一直留在軍部,不知爲何,現在卻成了寧缺的車伕。

王景略漠然說道:“只要你能完成承諾,我做什麼都行。”

寧缺說道:“一定能。”

王景略問道:“去哪兒?”

寧缺說道:“南城門。”

…………黑色馬車行走在春雨裡的街巷上,悄然無聲。

不多時,便來到了南城門。

馬車在城門洞裡停了很長時間,車壁上的雨水漸漸幹了,始終沒有動靜,不知道車裡的人究竟是想進城還是想出城。

城門司的士兵和四周的攤販,現在都認識這輛黑色馬車,因爲最近這些天,這輛馬車經常在城門處停很長時間。

很多人的目光都落在這輛黑色馬車上,想看看今天究竟會不會出城。

時間漸漸地流逝。

王景略說道:“城裡其實也有很多逛的地方。”

寧缺在車裡沒有說話,手裡緊緊握着那封信,卻彷彿看到皇后娘娘在自已的眼前跳下去,他再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了那種心情。

“走吧。”他說道。

王景略提起繮繩,準備讓馬車掉頭,問道:“去哪兒?”

寧缺說道:“出城。”

王景略握着繮繩的手微微一僵,說道:“你確定?”

寧缺說道:“如果連城外十里都不敢去,以後我怎麼萬里殺人?”

…………長安城南十里處,有離亭,有大片荒草,有很多墓地。

寧缺先去了陛下與皇后的合葬墓,又去了軍部的公墓,這裡埋葬着很多戰死的士兵,然後他撥開荒草,來到了師傅顏瑟和衛光明的墓前。

“你們離開的時候,應該已經看到了很多將來,只是爲什麼人總要到死的時候,才能看到呢?那對我們活着的人又有什麼意義?”

說完這番話後,他走向左側,來到那座新砌的墳墓前。

這座石墓很小,就像桑桑那麼小。

因爲墓裡只有幾件婢女衣服,半盒銀票以及兩匣子陳錦記脂粉。

曾靜夫婦在墓前攙扶而站,曾靜夫人的眼睛很是紅腫,想來在墓前已經哭了很長時間,學士府的僕役們正在清理四周的香燭。

寧缺上前恭敬說道:“岳父大人,還是帶岳母先回吧。”

曾靜大學士沒有想到會在城外看見他,先是震驚,然後想明白了其中緣由,頓時老淚縱橫,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頭。

學士府的人回城了。

寧缺一個人孤伶伶地站在桑桑的墓前。

他從懷中取出那封信,把那張銀票撕成兩半,其中半張和回執一道在墓前燒了,另外半張則仔細地放回懷中。

然後他離開。

黑色馬車近了長安城。

他坐在車廂裡,聽着敲打窗戶的春雨,沉默不語。

忽然有風自北方來。

這春深時的風裡,有太多北方的黃土,被雨水一淋,便成了黃色的泥漿。

雨越下越大,在城牆上不停向地面淌流,就像是一道黃色的幕布垂落。

他想起了渭城的土牆。

那張銀票是寄往渭城的。

來到長安的這些年,桑桑每個月都會給渭城寄銀票。

這張回執上卻寫着:查無此人。

是啊,渭城早就沒有人了。

桑桑也不在了。

寧缺痛哭。

他跳下馬車,走進雨裡。

雨水落在他的臉上,濁了淚水。

黑色馬車在後面跟着他。

有匆匆避雨的行人,看着這幕怪異的畫面,不解問道:“爲啥不坐車?賞雨也不是這等時候,這多髒啊?”

寧缺擦掉臉上的水,指着官道畔縱被泥雨敲打,依然青綠喜人的柳樹,說道:“可是,這是春天啊,不是麼?”

…………(第四卷垂幕之年終)

第61章 從天而降的億萬滴雨第29章 重逢七年間第80章 桃山雪亂第117章 書院依然第113章 楊二喜和他的同伴們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96章 戰鬥,勝佛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88章 入魔(十三)第120章 癡第4章 又一個夢第31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下)第32章 昊天的影子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101章 關於天地之簫的留言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165章 饅頭第237章 斬草第18章 青山寂寞待人來第6章 父子第4章 碧藍如腰(下)第29章 入王庭第106章 在潭邊(上)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275章 掌間有血,橋上有人第222章 小樓傳說(下)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78章 同赴深淵第78章 溪邊的人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2章 碧藍如腰(上)第109章 歸去來兮第151章 修佛(上)第57章 黃金龍首,且射之第180章 吃的是米,流出來的是蛋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122章 看破第291章 本命,桑桑唱歌給冬湖聽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49章 光明的藥(下)第172章 幾年之後神符師?第78章 同赴深淵第84章 一場盛會第142章 登場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5章 桑桑的病第122章 看破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79章 第一堂課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88章 一道鈴聲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23章 我以爲你知道我的異稟……第270章 解惑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61章 從天而降的億萬滴雨第79章 入魔(四)第149章 開樓第78章 入魔(三)第118章 影隨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133章 西陵來信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76章 有求必應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58章 天人交戰第128章 土陽城中,黑毫如血第130章 結尾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65章 盤中窺天第85章 一杯花茶開頭第184 放聲而笑(上)第112章 農夫的反擊第55章 黑夢(上)第156章 紅牆白雪,要你喜歡第132章 那道氣醒了過來第17章 不殺第170章 剪燭第39章 秋雨殺人,秋風笑人第7章 斬雪(下)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56章 墓上青痕第133章 何人第126章 感知,感動知交也第121章 天書現世,日後之事第38章 桃花雨裡等人來第38章 然後,沒有第88章 入魔(十三)第11章 何必說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