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敗在一時

李漁信任與自已相交相識相知多年的崇明太子,所以纔會有今夜燕國都城裡的背叛與殺戮,冼植朗則信任李漁,但他是以智謀見長的帝國大將,在按照李漁要求配合燕國行動之餘,沒有忘記做出自已的安排。

爲了保險起見,他爲潛入成京城的數千大唐玄甲重騎安排了一條後路,那條後路,便是在相對最不起眼的東城門處。

軍令通過煙花與死騎,從酒樓處傳到了成京城各處,大唐騎兵奮勇殺敵,拼命地向着東城門處殺去,漸漸要彙集起來。

如果任由唐騎合兵一處,再衝出城門進入原野,那麼死地便會變成生地,再想把數千重騎殲滅,便會變得非常困難。

用多年隱忍與僞裝,崇明和隆慶兄弟二人才獲得如此良機,怎麼可能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便在戰勢初起時,四處城門便已關閉。

燕人的手段非常狠,非常絕,城門不是像往日那般關閉,而是用萬斤石和沉重的鐵閘門直接封死,如此一來,戰後重開城門,都要動用很多的民夫勞役,這樣即便唐軍殺到城門處,也根本無法出城。

唯一的變數便在東城門,這裡是冼植朗爲唐軍留下的活路,自然在這裡作了安排,數名軍中強者帶着一百多名唐軍健兒,早已控制住了此間。

沉重的鐵閘門懸在半空中,萬斤石距離離開坑道滾落只有數尺的距離,城門處的地面上到處是鮮血,燕國守城軍的屍體躺在血泊裡。

可以相象先前的戰鬥是何等樣的驚險與血腥。

唐軍站在城牆腰間,遠望着夜色裡的城市,聽着遠處傳來的廝殺吶喊聲,聽着建築倒塌的聲音,臉上寫滿了焦慮的神情。

此時城中的燕軍,都被強大的唐騎吸引,就算有人注意到東城門的動靜,也沒有辦法調來足夠強大的軍隊。

但他們終究不可能一直撐下去。

他們只希望能夠儘快看到同袍們的身影。

蹄聲漸起。

唐軍們的臉上流露出驚喜的神情。

然而片刻後。他們臉上的驚喜變成了憤怒與失望。

很多穿着黑色神官服的人,騎兵來到了東城門。

最前面的那人,戴着銀色的面具。

來者正是隆慶皇子和他的墮落統領。

黑色的桃花盛開。

一名唐軍強者,拳出如雷,狠狠轟在那朵黑色的桃花上。

黑色桃花花瓣微微顫抖。

又一名唐軍強者,自城牆處掠下。

數名唐軍強者,極有默契地齊攻隆慶。

在他們的眼中,根本沒有那些墮落統領的存在。只有這個戴着銀色面具的人。

天地氣息驟然湍動不安。

堅厚的城牆表皮簌簌剝落。

古老的城磚都開始顫抖。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

只聽得轟然一聲巨響。

萬斤石落下。

鐵閘重重地砸到地面。

……

……

“東城門失守。”

有下屬望着東方升起的那道煙花示警。臉色鐵青。

冼植朗停下腳步,臉上的神情卻依然平靜。

他沉默片刻後說道:“既然走不了,那便不走了。”

“傳令所有營將。鋒營現在對上了西陵神殿的護教騎兵,告訴他們,如果不想錯過這麼好玩的事情。那便都去牌樓坊,事情完後再去皇宮一趟。”

“告訴他們,戰事目標已經改變,現在我們的目標只有兩個,第一件事情是全殲西陵神殿的騎兵,第二件事情便是燒了燕國皇宮,殺死燕皇。”

冼植朗沉默片刻,然後說道:“如果能夠達成這兩個目標,那麼就算我們如此白癡地死在這裡。對大唐父老也算有了個交待。”

……

……

整整一夜時間,成京城都在顫抖。

東城門落下的鐵閘也在不停顫抖,不時發出沉悶的撞擊聲,拳打腳踢刀砍之聲,過了很長時間,才漸漸沒有任何聲音響起。

天色漸明。

白天的成京城,終於變得安靜了很多。只有一些地方還偶爾傳出追逐和廝殺的聲音,官府開始組織民夫和衙役士兵清理街巷。

東城門處的鐵閘,到了正午的時候,終於被拉了起來。

鐵閘前到處都是死屍,有唐人的也有燕人的。還有好幾具屍體穿着奇怪的黑色的神官服,隨着鐵閘升起。尚未完全凝固的鮮血像溪水般淌出。

看着這幕慘烈的景象,燕國民夫和士兵的臉色都極爲蒼白,尤其是當他們看到鐵閘上那些深刻的掌印與刀痕時,更是心驚膽顫,暗自想着這些唐軍究竟是不是人,怎麼可能在如此絕境中還有如此可怕的決心?

燕國與唐國敵對多年,在戰場上卻從來沒有獲得過勝利,一直處於被羞辱被欺凌的一方,昨夜的這場戰爭,毫無疑問是有史以來,燕國在對唐戰爭中獲得的最大勝利,值得大書特書,大抒燕人多年來的怨氣。

面對這樣一場勝利,按道理本應該舉國歡慶,然而此時的成京城卻根本沒有這種氣氛,勝利的人根本高興不起來。

人們恐懼噁心地收拾着街道上殘破的屍身,用掃帚掃着零散的內臟,不知道有多少燕軍和草原騎兵,被唐人的重騎踩成了肉泥。

有些街巷裡還有零星的戰鬥,沒有燕人敢靠近,只有燕軍和草原蠻人拿着兵器,膽顫心驚地四處搜尋,在街道一角,有名年輕的燕軍發現了一個還沒有完全死去的大唐騎兵,揮刀不停砍落,顯得格外麻木機械。

那名唐軍早已不行了,此時身上被砍了這麼多刀,也不覺得多麼痛苦,漠然擡頭看着那名年輕的燕軍,眼眸裡滿是譏諷的意味。

他向那名燕軍吐了口唾沫,胸肺早已穿了無數個洞,呼吸將絕,唾沫帶血,根本吐不了多遠,便落在自已的胸上。然後死去。

那名年輕燕軍卻嚇了一跳,把刀扔掉,哭喊着逃開。

……

……

成京城東北方向。

隆慶皇子舊王府外。

數百名燕軍和草原騎兵,把這裡圍的水泄不通。

王府門前,倒臥了很多具唐軍的屍體,絕大部分的唐軍屍體上都佈滿了羽箭。有幾名唐軍已經攻到石階之上,卻未能再進一步。

還有幾名唐軍站在街上,站在重圍之中。

他們把冼植朗護在中間。

冼植朗的身上都是血。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片刻後。又有幾名唐軍不支倒地。

現在便只剩下冼植朗和近衛營的將領二人。

那名將領望向四周逼近的敵人,忽然問道:“大將軍,我們這時候死了。算不算是墮了大唐的威名?”

冼植朗說道:“所有的錯,都是殿下與我的錯,與你們無關。”

那名將領說道:“如此便好。還請大將軍送我一程。”

冼植朗笑的咳嗽起來,說道:“不是你送我?”

那名將領正色說道:“依唐律軍例,我必須死在將軍之前。”

冼植朗斂了笑容,抽出劍說道:“你知道我的劍法很糟糕,請原諒。”

將領說道:“大將軍來土陽城後,我們多有不敬,請原諒。”

冼植朗點點頭,一劍斬下。

然後他望向燕國皇宮方向,臉上的神情顯得有幾分遺憾。

……

……

王府正門開啓。崇明太子從府裡走了出來。

軍陣漸分,隆慶皇子從外圍走了過來。

二人看着提劍而立的冼植朗,明明是他們成功地算計了這位以智謀著稱的唐國大將,最終獲得了勝利,卻生不出多少欣喜的情緒。

看着那個文弱的將軍,隆慶甚至覺得有些寒冷。

在昨夜的戰鬥中,他的肩上受了一道極重的刀傷。

大唐騎兵的力量實在是太可怕了。最後暴烈而不講道理的反擊,竟是險些粗暴地破壞了他整個計劃。

便是戰到最後,唐軍大勢已去時,冼植朗在極短時間內組織了一次斬首,如果那時他身旁不是有兩名西陵神殿派來的武道強者。兩名武道強者以命保護,他只怕已經死在了那次暗殺裡。戰局必然會再生變化。

冼植朗看着崇明太子,問道:“做背叛者的感覺如何?”

崇明太子依然風度翩翩,說道:“誰都有資格說我背叛,但你們唐人沒有。無數年來,我燕國備受欺凌,至夏侯時,我燕國更是苦不堪言,不知多少無辜百姓死在唐人鐵騎之下,如果我與你們聯手,那纔是真正的背叛。”

隆慶走到崇明太子身旁,看着冼植朗問道:“唐軍的悍勇確實非同一般,我現在不明白的是,你還不自殺,是想等什麼?”

冼植朗說道:“我只是想問幾個問題。”

“什麼問題?”

“和剛開始一樣的問題,我不理解崇明太子爲什麼會和你聯手設這樣一個局,相信長安城裡的公主殿下得知真相後,也會不理解。”

“你們唐人總喜歡標榜天下大同,以爲接納了一下異國人在朝中爲官,在書院教書,便真可以無視國別,其實不過是因爲你們過往這些年足夠強大,所以纔會有這樣的心態,你們根本不知道別人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崇明太子說道:“我在長安城裡當了這麼多年的質子,我與李漁妹妹交好,甚至有唐臣勸我就留在長安爲官,但你們究竟有沒有想過,在長安城的歲月對我究竟意味着什麼?有沒有想過,我終究是燕人?”

冼植朗沉默片刻後說道:“之所以我會相信公主殿下的謀劃,願意信任你,是因爲我很清楚,你與隆慶皇子不可能共存,無論是爲了燕國皇位,還是爲了生存,你都應該很想他去死。”

崇明太子說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假象,我們兄弟二人其實小時候感情不錯,後來雙方母族對峙,卻與我們無關,因爲我們從小就很清楚地知道,彼此想要的是什麼,我要的世俗皇位,他的目光卻在世俗之上,而我們兄弟唯一都很想要的東西,便那便是滅掉你們唐國。”

冼植朗搖了搖頭,說道:“慾望是無止境的,目光在世俗之上也不見得願意拋棄紅塵裡的繁華,不然西陵神殿何必在人間搞三搞四?而且你們的族人已經結下血仇,根本無法寬恕,總有一天你會後悔今天的決定。”

隆慶一直沉默,直到此時才說道:“不愧是以智謀著稱的大唐智將,即便死到臨頭,也不忘在我兄弟二人心間留顆釘子。”

崇明太子說道:“就算真有刀兵相見的那一天,我也不會後悔如今的選擇,你們唐人千年以來都沒有敗過,不知道那種屈辱感是多麼的令人瘋狂,數百年來,你們施予我們燕人的屈辱感,到了今天便會變成毀滅你們的力量,爲了這個目的,無論是我還是隆慶,都願意付出所有的一切。”

“毀滅大唐?”

冼植朗笑了起來,看着這對燕國兄弟感慨說道:“你們終究還是太高估自已,西陵神殿支援你們的護教騎兵全部死了,相信你們積攢了很多年的力量,也全部投在了這一役中,最終你們也只能做到和我們同歸於盡。”

崇明太子的臉色變得有些暗沉,他知道冼植朗的判斷沒有錯誤,爲了把大唐東北邊軍的鐵騎盡數殲滅,燕國付出了極爲沉重的代價。

經過昨夜一戰,雖然那數千名恐怖的唐國玄甲重騎再也沒有可能重現人間,但燕軍和草原騎兵的傷亡竟已經快要十倍於敵人。

更震撼的是,被他和隆慶倚重爲勝負手的那一千餘騎西陵神殿護教騎兵,竟是在最後的決戰中,被已然久戰疲憊的唐騎全數殲滅!

這樣慘痛的勝利,真的能夠算是勝利嗎?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想說東北邊軍還有很多沒有進成京城,但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我也沒有把所有草原騎兵都帶進成京,現在那些草原騎兵正和宋陳諸國的聯軍攜手,在追殺你的部隊。”

“而且你現在也應該判斷出,西陵神殿的護教騎兵絕對不止千騎之數,不錯,護教騎兵的總數早在五年前便已經超過了一萬。”

“如今我燕國軍民一心,又有如此強援,如何不能滅唐?”

隆慶皇子看着冼植朗說道:“千年以來,你們唐人仗着兵強馬壯,四處欺凌弱小,享盡風光,有沒有想過也會有敗的如此慘的一天?”

“人總有一死,再強盛的帝國,也會有覆滅的那一日。大唐的歷史會在哪一天終結我不知道,但絕對不會是在現在,更不可能由你們燕人來終結,”

冼植朗說道:“世人皆稱唐軍爲不敗之師……其實這是錯的,我大唐軍隊也會吃失敗,即便與你燕國交戰也有輸的時候,我們從來不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永世不敗,只不過……我們總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第270章 解惑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147章 青峽論劍(上)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73章 晨光與風,野花與草,還有箭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127章 第一日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51章 神輦北行第255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下)第61章 兩次強硬的發言第121章 天書現世,日後之事第7章 斬雪(下)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47章 光明的藥(上)第170章 三元里的少年(下)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168章 冰封(下)第97章 誰人憑欄看?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94章 燃燒的黑眸第45章 找藥第28章 能當祭品的廢物都不是廢物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100章 神符師的傳人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73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中)第192章 想生想死想殺人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90章 冥王的女兒(上)第148章 殺菩薩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245章 舉傘第121章 燎原第97章 來相見第12章 魔宗斷指與邊軍閃箭第113章 一個無法停下的拳頭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63章 箭指人間第56章 聖賢從來不寂寞第152章 來自爛柯寺的邀請第122章 車廂裡的兩個字第71章 三件小事之一第13章 臨別惘然無窮的歡樂將夜後記上尋書吧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93章 誰動了朕的御書房?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123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59章 竹下見故人第100章 書院之二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28章 有閣無牆第84章 下陽州(上)第65章 立於冰者,言以殺之第195章 窮舉第29章 紅薯易冷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1章 何必說抱歉第82章 舊書樓第263章 黃葉與白棋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103章 書院有理,君子持方第244章 種荷第183章 曾欺天,須瞞地第2章 碧藍如腰(上)第22章 相看兩厭(中)第87章 書中有紙,不知何言第231章 藍花布包裹第44章 那些不值錢的事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229章 你又在哪裡?第111章 雲端之上,地面之下第236章 買湖第156章 紅牆白雪,要你喜歡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151章 入世之人(下)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116章 一碗麪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53章 劍起時,你我在橋的兩頭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282章 井裡井外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48章 這事,挺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