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上帝死了,那麼昊天呢?

人間的局勢異常緊張,在唐國的邊境線上,在宋國的都城內,在幽暗的天坑底,到處都在對峙,戰爭一觸即發,有些地方已經發生,有些地方則是根本就沒有停止過。

世間的民衆們,他們把最末的希望寄託在唐國派出的使臣身上,希望他們能夠與西陵神殿達成親的和議。

那兩名使臣只是普通人,不懂修行,更不可能是什麼知命境的強者,但在此時此刻,他們卻是世間最重要的人。

熱愛和平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恐懼戰爭的人,還有一種人只是擔心打不贏,所以暫時熱愛和平,禇由賢和陳七自然就是這種人,他們不知道自己二人已經身負天下重負,但他們的想法與天下其實相同,他們也很想與西陵神殿達成和約。

然而問題在於,他們想要見到、也必須見到的兩個人,根本沒有辦法見到,更令他們感到身心俱寒的是,如果那兩個人有心相見,即便現在是在西陵神殿,也一定能夠相見,如今相見不能,似乎代表着某種不好的徵兆,難道沒有人想知道寧缺準備說些什麼?

求不得是所有焦慮的來源,禇由賢和陳七非常焦慮,他們在天諭院裡沉默思考,卻始終想不到完成任務的方法。

今日前來天諭院與他們見面的是一名身着褐袍的普通神官,看服色和排場,這名神官在桃山上的地位明顯非常低下——事實上這些天,神殿方面的態度越來越冷淡,禇由賢和陳七拒絕與趙南海談話之後,與他們對談的神官級別便越來越低。

“我這個小人物,自然不是二位使臣想要見到的對象。”那名褐衣神官看着二人說道:“那麼你們到底想要見誰呢?”

從這句問話來看,西陵神殿方面的耐心越來越少,或者說好奇心越來越少,竟有了撕掉窗戶紙的意思。

到了此時,遮掩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不如真的嘗試下,雖然那或者是徒勞的——禇由賢想了想,望向那名褐衣神官,神情十分認真地說道:“我們十分想見葉紅魚。”

那位褐衣神官不覺意外,微笑說道:“爲何?”

在清河郡曾經險遭暗殺,禇由賢和陳七便已經猜到對方猜到了些什麼,那麼這時候自然也不會意外於對方的不意外。

“道門無信。我們……準確來說,十三先生只相信裁決神座。”

“好吧。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褐衣神官平靜說道:“我會把你們的想法彙報上去,至於會不會做安排,那便不是我所負責的事情。”

說完這句話後,神殿方面的人便退出了天諭院。正如這句話一樣,禇由賢和陳七再次被很不負責任地遺忘,直到暮時。

站在天諭院前的石階上,看着上方山坳裡凋落的桃花,想象着隱藏在山道和桃叢裡的那三座大陣,陳七說道:“就算神殿能夠抵抗住我大軍,大陣外的所有人也都會被大先生殺死。”

禇由賢說道:“所以神殿的反應讓你有些不解?”

“不。我不解的是書院的態度。”陳七搖頭說道:“寧缺爲什麼急着要與道門談判?他究竟在害怕什麼?”

夕陽漸沉,暮色如血,二人沉默不語,心情有些沉重,便在這時。他們終於等到了神殿的答覆,那是一句恭喜。

明天清晨,掌教大人會親自召見他們,神殿爲了此次談判安排了一場極爲盛大的儀式,他們十分想見的裁決神座,其時也會在場。

參加完晚宴後,禇由賢和陳七回到房間,相看無言,正如先前在暮色裡看桃花時那樣,因爲他們的心情依然沉重。

明日神殿裡會有掌教大人,會有數千神官執事,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他們怎麼與葉紅魚私下交談?

“或者,不一定要私下交談。”陳七忽然說道。

禇由賢有些不理解,問道:“什麼意思?”

陳七沉默片刻,然後說道:“我們只負責把寧缺的話說給她聽,無論什麼場合,只要她聽到就行。”

聽着這話,禇由賢沉默了更長一段時間,臉色變得有些蒼白,喃喃自言自語說道:“相見爭如不見。”

在千萬人前相見,還要說出那番話,那麼便是覓死。

他擡起頭來,看着陳七嘆息說道:“你真夠狠的。”

寧缺選擇他二人來神殿傳話,取的是陳七的謀劃,禇由賢的行事無忌,此時看來,陳七或者更擅長狠辣的手段。

正如禇由賢說的那樣,他對人對己都極狠。

陳七說道:“千萬人都聽到那段話,效果或者更好。”

禇由賢的情緒有些複雜,眼看着自己在尋死覓活的道路上狂奔,有誰心情能好起來,只是離開長安城的時候,他便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自覺,所以臉色雖然蒼白些,還算鎮定。

“既然說了那番話便要死,或者我們應該先試試能不能見到那人。”

禇由賢走到窗邊,看着桃山腰那道如刀斧劈出來的崖坪,看着夜色籠罩着的幾間不起眼的小石屋說道。

陳七走到他身旁,皺眉說道:“很難走到那裡。”

禇由賢看了他一眼,幽怨說道:“比死還難?”

一夜無話,各自沉默壓抑,對過往做告別,於是清晨醒來時,二人精神都不是太好,尤其禇由賢頂着兩個極深的黑眼圈,看着頗爲喜感,又透着股喪氣的味道。

“是喜喪。”禇由賢自我安慰道。

在神殿執事的引領下,二人離開天諭院,順着石階向桃山上走去,青翠的山坡上落着桃花,積着前些天落下的雪,看着很是清淨美麗,青石階被露水打溼,顏色顯得有些深,在香雪裡愈發醒目。

沒有走多長時間,峰頂那座白色的神殿便撞進了他們的眼眸,晨光灑落在彼處。聖潔光明,自有神聖氣息播散。

禇由賢和陳七對視一眼,忽然一轉身體,向着崖坪上某處跑去!

靴底踩着堅硬的石階,呼吸急促地像是山風,他們根本沒有理會神殿執事驚慌的呼喊,完全無視那些追過來的神殿騎兵。甩着胳膊,張着嘴巴。向着崖坪深處拼命地奔跑。

真的是一路狂奔,燃燒生命的狂奔,已經做好去死的準備的兩個人,在這個清晨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就像是兩隻奪路而逃的兔子,在草叢間穿行,嗖嗖的連身影都變得模糊起來。

神殿方面的反應有些慢,直到他們跑到了崖坪中段,執事和騎兵才追到,但不知道爲什麼。他們卻不敢再向前一步。

趙南海從桃山峰頂飄然而至,看着崖坪上那兩道身影,他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心情卻有些怪異。

如果崖坪盡頭石屋裡的那人不想見,那麼這兩名唐人不要用燃燒生命。就算真的燃燒起來,也不可能跑到這裡。

他爲什麼想見?

……

……

跑到崖坪盡頭那幾間石屋前,禇由賢和陳七氣喘吁吁,扶着腰,險些直不起身來,覺得肺彷彿快要炸開。

神殿方面或者是因爲畏怯,或者是因爲別的什麼原因,沒有派人追到這裡,這其實是他們事先推算的結果,所以並不意外。

石屋裡的那人果然願意見自己,因爲即便是他,也很想知道寧缺要說些什麼,禇由賢擦着額上的汗,有些得意地想着。

一聲輕響,石屋的門被推開,一名中年道人從裡面走了出來。

中年道人穿着身普通道袍,形容也極普通,無論形容還是氣息,都找不到任何突出的地方——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名道人都不應該、也不可能是普通人,但他偏偏普通了一輩子,這很不普通。

禇由賢知道這不是自己要找的人,但他的神情依然恭順到了極點,整理衣着的雙手甚至恰到好處的有些微微顫抖。

中年道人看着他刻意的做派,溫和微笑說道:“非要過來見見,你們想說些什麼,或者說想做些什麼呢?”

禇由賢想做些什麼?

他對着中年道人,更是對着石屋裡那人,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謙卑說道:“禇由賢想跪請天師聽一個故事。”

中年道人靜靜看着他,似是沒有想到他跪的如此自然,如此決絕,如此不像個唐人,竟是沒有給自己阻止的機會。

禇由賢神情平靜,跪的理所當然,寧缺選擇他二人來道門談判,取的是陳七的謀與勇,至於他,取的便是無底線。

中年道人微笑問道:“什麼故事?”

既然禇由賢和陳七能夠來到石屋前,便代表着得到了允許,石屋裡的人想聽聽,不管是故事還是寓言。

禇由賢恭敬說道:“那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和我們世界很相似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上,有一個和道門很相似的宗教,那個宗教的神被稱爲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

……

晨光漸移,時間隨之而移,禇由賢的嘴變得越來越幹,聲音變得越來越沙啞,終於把那個漫長的故事簡要地講述了一遍。

中年道人靜靜看着他,然後又回頭看了石屋一眼,最終望向崖坪外的天空與流雲,說道:“果然是個很長的故事。”

基督教的前世今生,新教的崛起,歷史的重述再如何簡約,也必然漫長,把兩千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個故事裡,在故事的結尾回頭望去,當初那些血腥的宗教戰爭,確實有些可笑。

禇由賢恭敬地低着頭。

中年道人想着那個故事的起承轉合,那些王室與教徒之間的合作爭執,那些利益的分配,越來越覺得這個故事很精彩。

“聽聞十三先生當年給昊天講過很多故事,不知道這個故事他有沒有講過,不過至少證明了他是個很擅長講故事的人。”

中年道人說道,他自然清楚,這是寧缺講的故事。然後他向旁讓開,石屋的門便直接出現在禇由賢和陳七的身前。

這個故事只是談話的開端,寧缺用如此宏大的一個故事來做引子,便是他,也開始好奇他最終想說些什麼。

看着石屋緊閉的門,禇由賢的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陳七也變得呼吸急促起來。屋裡那人,對於世間的昊天信徒們來說,擁有太不一樣的地位與意味,即便是他們,也有些承受不住。

中年道人說道:“想說什麼,便開始說吧。”

禇由賢神態更加謙恭,額頭彷彿要壓進崖坪的地面裡去,然而接下來,他顫聲說出的這句話,卻是那樣的大逆不道。

“上帝死了,昊天也會死的。”

“所以,請觀主還是多想想人間的事情。”

……

……

(宗教改革的故事,無論是寧缺講的,還是葉蘇在做的,如果要細寫,那必然是數萬字搞不定的,所以只能從簡,大家自我催眠已經看到那個故事就好,實在想看,那就看些相關書籍亦足夠,將夜不是宗教小說,總要讓開道路,另外,將夜後面的故事,我必然是要靠精氣神強突,因爲精神氣質對結尾最重要,現在身體精神都不好,那就越發要硬幹,狹路相逢,拿刀子的才能必勝!那麼辭句結構組織之類的,我會理會的少些,因爲思慮過密,真的會影響氣質,哪怕是像我這麼有氣質的人,也做不到啊!)

第122章 明月當空(下)第75章 重回渭城當年道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37章 無題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238章 破甲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73章 晨光與風,野花與草,還有箭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6章 父子第161章 苦孩子第219章 走吧,走吧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今天還是沒有更新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55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上)第149章 開樓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62章 殺人鋤田別樣累第49章 帝國道門兩相厭第170章 三元里的少年(下)第124章 在荒原的北方呼喚愛第126章 王子與乞丐第41章 彼之道,好久不見第84章 入魔(九)第279章 雪落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109章 少年背後生着黑色的花第163章 不喜歡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29章 霧散現紅衣第89章 行走在佛光裡第153章 修佛第172章 松鶴樓紀事(下)第175章 訪親、回京、凳上的小姑娘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99章 盛宴(上)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119章 朝陽城並不朝陽第79章 出淵見觀第37章 光明祭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143章 辯難始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31章 七進知守觀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179章 盛夏的一場雨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155章 花落第33章 筆落臨四十七巷第254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上)第45章 小停頓第40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上)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160章 我們都是小孩子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105章 不殺第5章 桑桑的病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129章 闢地(下)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18章 月缺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61章 從天而降的億萬滴雨第68章 這種感覺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65章 饅頭第155章 袖捲風雪入城去第20章 上馬爲賊(四)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229章 你又在哪裡?第112章 到此一遊,攔路者死第123章 少年愛財,取之無道第229章 你又在哪裡?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117章 雲現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63章 鴉雀無聲第39章 秋雨殺人,秋風笑人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68章 這種感覺第87章 入魔(十二)第293章 雪牆同門,冬林死敵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112章 世間對寧缺的歡迎是……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119章 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