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

“如今趙國遍地都在相傳,您將白起將軍的事情透露給趙括的事情,趙人多以您爲心善仁義,讚不絕口...”,家臣面色古怪的說道,范雎坐在木案前,正在處理着政務,聽聞家臣的彙報,忽擡起頭來,眯着雙眼,問道:“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趙人愛我,這有什麼不對麼?”

家臣聽聞,面色大變,急忙說道:“家主自然是這樣的人。”,而坐在他身邊的另一位老門客卻是不悅的說道:“您是秦國的國相,也不曾真的傳遞軍事情報給那趙括,趙人斷然是沒有愛您的道理的。”

范雎聽聞,勃然大怒,皺着眉頭質問道:“你是說,我范雎並非仁義之人,在天下只有惡名,是這樣的嘛?”,在他面前,坐在兩位門客,年輕一些的也就那位前來傳遞情報的,此刻是被嚇得臉色全白,看着自己那邊那位老門客,不斷眨着眼,老門客視若無睹,說道:“此之甘露,彼之砒霜。”

范雎冷哼了一聲,眯着雙眼,又說道:“我爲趙括揚名,趙括這是報答我的恩德啊。”,說完,他又看向了面前的門客,問道:“白起那裡可也聽聞了這個消息?”

年輕人點了點頭,“白起將軍得知了此事,認爲這定然是趙括的反間計,沒有加以理會。”

“那二三子覺得他真的不會理會這件事嗎?”

年輕人思索了片刻,急忙說道:“白起平日裡便不尊敬您,看似謙遜,實則張狂,目中無人,又很嫉恨您受到大王的寵愛,我認爲,他一定會利用這件事來向您發難。”,范雎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老門客,問道:“你覺得呢?”

老門客肅穆的說道:“應侯是秦國的手臂,武安君是秦國的長劍,豈有赤手或斷臂者能刺擊敵人的道理?”

“你覺得我沒有白起就不能成事嗎?!”,范雎憤怒的反問道。

年輕人急忙說道:“他老矣,神志不清,請您不要怪罪,以應侯您的才能,白起是不配與您相提並論的。”,老門客卻是不悅的說道:“將相和的道理,連趙國的藺相如都知道,您怎麼能不知道呢?我是因爲您的才名前來投效的,沒有想到您是這樣一個沒有見識的庸碌小人,請您殺了我罷,我是不會再跟隨您了。”

范雎沉默了片刻,忽然叫道:“來人啊!”,頓時,有士卒衝了進來,范雎指着那年輕人,說道:“將他帶下去殺死。”,那年輕人大驚失色,看到士卒撲了過來,大聲的叫道:“我有什麼罪過呢?”,范雎這才冷冷的說道:“身爲人臣,你不能指出我的不足,一味的恭維奉承,像你這樣不正直的人,要來有什麼用呢?”

年輕人再也說不出話來,哭嚎着被拖了下去,這個時候,范雎方纔站起身來,對老門客俯身一拜,說道:“請您寬恕我方纔的行爲,您是一個忠義的人,是值得我信任的人啊。”,老門客也是起身,朝着他回禮,連稱不敢,這纔有些不忍的說道:“他雖是不正直,可畢竟年輕,能否寬恕他的性命呢?”

范雎認真的說道:“我並不是濫殺的人,只是,我聽聞,落魄的人一旦擁有了富貴,就容易聽信那些奉承的話,漸漸忘記自己的志向,我之所以要殺了他,就是驚醒自己,不要因爲如今的富貴,就丟失了過去的志向。”

老門客也不好再勸什麼了。

范雎又笑着說道:“我這個人,做事從來都是追求最大的成果,若只是因爲這件事殺死他,還是有些不值,請您告訴別人,這個人是我的心腹家臣,他在我的面前詆譭武安君,想要讓我壓制武安君,我這才殺了他。”

.........

當騎劫...不對,當李牧過了丹水的之後,他的確是被面前的這一幕所震撼,他也曾打過仗,不過規模不大,也只是見過數千人的軍陣而已,像如今這樣幾十萬人的軍營,他是沒有見過的。這樣的場面是十分震撼的,一路上喋喋不休,弄得李牧懷疑人生的狄,沒有什麼文化,他只能茫然的眺望着遠處幾個軍陣,喃喃道:“真大。”

李牧就不同了,讀過些兵法的他,大概是能夠看出廉頗將軍的佈置的,在秦人的連連攻伐之下,趙人始終還是丟掉了上黨郡,軍隊撤退到了長平一帶,廉頗就在長平駐紮了軍隊,剛過丹水,就能看到有四處趙人的營寨,這四處營寨都是在高坡之上,背對着丹水,面朝長平。

李牧與狄路過這裡的時候,趙人士卒們顯得非常警惕,不斷的盤查覈實他們的身份,原來這四處營寨,都是存放着糧食,廉頗特意在這個位置上設立了四處營寨來存放糧食,這些營寨都在高坡之上,周圍的樹木也都被砍光,做到視野的最大化,這裡喚作支子嶺。

李牧一路上都在打量着這裡的情況,在得知了他們的身份之後,一位尉官派出了兩位士卒,帶着他們去廉頗將軍那裡,這一路上,李牧都沒有言語,反而是狄,與那位隨行的士卒聊着天,只是片刻之後,便與他們熟悉了,猶如故交,狄談論着趙括的那些事情,聽的那兩個士卒是熱血澎湃,恨不得立刻就去投在趙括的麾下,跟隨着他出生入死。

“我告訴二三子一件事,你們千萬不要告訴其他人啊。”,狄壓低了聲音。

“請您說吧,我們絕對不會告訴他人的!”

李牧倒是沒有想到,這狄還是很盡職的,這麼快就開始施行趙括所吩咐的事情了,李牧沒有理會他,只是專心的觀察着趙軍的營寨,趙軍並不只是據守在長平,也並不只是有着一個營寨,這一路上,李牧已經是看到了八座趙國的營寨,分別坐落於不同的地方,大的有鄉邑那般大小,容納了數千士卒,小的只是一處哨崗,只是站着七八個士卒,作爲傳遞消息的樞紐。

不斷的有騎兵從身旁呼嘯而過,看到他們這兩個不是士卒打扮的人,騎兵總是會停下來盤問。遠處又能聽到士卒的操練聲,呼嘯如雷鳴,鼓點陣陣,旌旗獵獵,處處都是士卒,幾乎見不到空蕩的地方,也見不到平民,趙王聽從虞卿的建議,轉移了不少上黨郡的韓國百姓,將他們帶回了趙國。

比起秦國,這些韓國百姓也是更傾向於趙國。

終於,李牧與狄來到了長平城,長平城是整個趙國整體防線裡的中心點,廉頗將軍也是駐守在這裡,直面秦人的主力,兩位士卒將他們帶到了東城門,又向據守城門的將領說出了自己的身份,以及李牧等人的來意,那位將領方纔打開了門,讓李牧等人進入,兩位士卒不能再繼續隨行,他們依依不捨的與狄告別,這才離去。

進了城,就能看到那些被拆除的民居,以及往來不停的士卒,從城牆上走下來了一位年輕的都尉,這都尉大抵只是比李牧要年長一點點,同樣也沒有蓄起鬍鬚,他傲然的看着面前的李牧,問道:“就是你要拜見廉頗將軍?”,李牧頓時不悅,可也沒有發作,點了點頭,說道:“我是按着馬服子的吩咐來拜見廉頗將軍的。”

“馬服子??”,年輕都尉一愣,急忙問道:“他要來長平了麼?”

“並沒有,只是要我帶幾句話給廉頗將軍而已。”

“哦...”,年輕人看起來有些失落,他點了點頭,示意他們跟上自己,這才朝着廉頗的主營走去,狄笑着走到了他的身邊,想要跟他說上幾句,這年輕人也不搭理,年輕人將他們帶到了長平原先的城守府邸前,方纔懶洋洋的說道:“廉頗將軍就在這裡,若還有別的事情,可以來東城門找我,我喚作司馬尚。”

說完,他直接轉身離去了。

李牧瞪着他,冷哼了一聲。

這麼年輕就當上都尉,一定又是個無知的貴族子弟。

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六十六章 魏有信陵君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六十六章 魏有信陵君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