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

樓緩很慌。

他在這裡並沒有看到一個能夠擊敗白起的名將,他只是看到了一個不學無術,紙上談兵的貴公子,在樓緩到來之後的幾天裡,這位貴公子是每天都要召集廉頗,魏無忌等人,給他們下達一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例如藏着牛渡河,等敵人準備進攻的時候就在牛尾巴上點燃火焰,發動火牛陣。

就連傳聞裡那幾個年輕的趙國將領,如李牧,田約等人,對趙括也非常的不滿,樓緩曾聽到李牧咬牙切齒的抱怨道:趙括讓他帶領騎兵們斷白起的糧道。

樓緩並不愚蠢,面對與傳聞截然相反的畫面,他想要找一些秦國所佈置的暗卒進行詢問,可是,他沒有想到,幾次大戰,秦國那些安插在趙軍內的奸細都死的差不多了,那些爲數不多還活下來的,都是負責後勤,他們打探到的消息非常的誇張,趙括單車衝營,險些一矛刺死白起之類。

這樣誇張的傳聞,反而是讓樓緩更加的不信。

他不瞭解趙括,可是他很瞭解白起,白起向來就不是個以身犯險的人,他時刻都不能失去對軍隊的控制,故而,他是不會衝鋒的,什麼兩人對戰,趙括刺白起之類的,顯然都是謊話,樓緩經過仔細的探查,發現這些傳聞都是來自於趙括的一位門客,那位門客喚作狄。

樓緩想了辦法,以想要結交趙括的名義,邀請了這位狄。

說實話,當得知樓緩召見狄的時候,趙括心裡還是有些慌的,畢竟,狄是不知道自己的這些安排的,就怕他會露餡啊。

坐在營帳內,樓緩看着面前這魁梧粗壯的大漢,笑着問道:“我在秦國,就已聽聞馬服君的威名,有心與他結交,得知您是他最爲信任的門客,故而想要與您詢問關於他的事情。”,狄看着他,笑了起來,“那您可是找對人了。”

“當初啊,我家少君借糧運往戰場,在太行遇到秦人的伏擊...我家少君身先士卒,連殺四十多位秦人,使得秦人望風而逃啊....”

“在伯仁啊,我家少君衝鋒在前,無人能擋,斬將奪旗,他一人,可敵十萬人!”

“在長平,我家少君遇到白起,正要擒他,白起這廝害怕,急忙放箭,我還爲少君擋了箭矢呢....”

樓緩目瞪口呆,看着狄滔滔不絕的說着,狄就這樣不間斷的說了一整晚,樓緩只覺得雙耳轟鳴,自己就不該找這廝,可是無論他怎麼說,這位勇士就是不願意離去,繼續說着馬服君的那些英勇往事,可憐的樓緩又推不動他,當廉頗走進了營帳的時候,狄意猶未盡的看了樓緩一眼,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樓緩激動的握着廉頗的手:謝謝您啊,老將軍。

廉頗看起來非常的不悅:趙括讓不懂得運用兵法,竟是要臨時重新編制軍隊,撤回了駐守丹水防線的士卒,使得防線完全空虛,他是來跟樓緩告辭的,他要帶着親兵去防守,以免白起襲擊。

樓緩與廉頗告別,廉頗離開之後,他方纔有個時間可以認真的思考,可是狄的那些言語彷彿還回響在耳邊,讓他頭暈目眩,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健談的人。趙括別的不說,這門客裡倒是人才濟濟啊,樓緩能判斷出來,狄所說的都是假話,他也見過趙括,趙括的確高大強壯,可是他堂堂一個主將,怎麼也不可能在十萬人陣中斬將奪旗!

看來,廉頗與魏無忌,說的並不是謊話,這位將軍非常的追求名望,故而任命狄這樣的人來爲他造勢,其實,他並沒有什麼才能,不然,連他的父親,母親,藺相如那樣的人,都會那樣嚴厲的指責他嗎?

樓緩認真的坐在營帳內,他在等着,在等待着丹水方面的消息。

如此等了兩天,趙括的編制已經完成,可是白起並沒有發動進攻,就是在這樣空虛的時候,白起都沒有發動進攻,樓緩眯着雙眼,武安君爲什麼要詐敗呢?爲什麼要故意敗給這位趙括呢?

讓趙王用趙括,是應侯的計策,而武安君與應侯不和,他該不會是...

樓緩搖了搖頭,武安君不可能爲了陷害應侯就付出這麼大的犧牲啊。

忽然,他想起了秦王談及白起的軍功時那爲難的臉,他猛地驚醒,封無可封!

樓緩做好了離開的準備,想要趕往邯鄲,因爲他發現,趙括根本就不配來當自己的對手,面對這樣稚嫩的貴公子,樓緩原先的一切謀劃,都失去了作用。

想要下棋,您得找個會下棋的對手,面對一個連棋盤都看不懂的人,無法形成一個棋局。

樓緩還是向趙括告辭,趙括高傲的看着他,聽着樓緩的奉承,忍不住的笑着,樓緩心裡格外的鄙夷,卻依舊是一副尊崇他的模樣,趙括大手一揮,給與了他賞賜,又說道:“我聽聞,我的門客狄與您一見如故,不如,就派他來護送您趕往邯鄲罷。”

“不用,不用,多謝馬服君,不必如此。”,樓緩驚恐的搖着頭。

終於,狄還是沒有跟着樓緩一同前往,樓緩鬆了一口氣,坐在馬車上,朝着邯鄲走去。他是想要過路城,到涉,到武安,再到邯鄲,如今這幾個城池,還是不會輕易開門的,樓緩也就只能住在城外,邯鄲郡的道路,遠比他離開趙國時要更加的破舊,長滿了野草,坎坷不平。

同行的秦人抱怨着這道路,眼裡滿是憤怒。

樓緩坐在馬車上,放眼望去,處處都是廢墟,從前的那些小城邑,此刻都變成了死城,空無一人,而在城邑之外,則是墳堆,也不知這裡埋葬了多少人,看着這些墳堆,就是那些秦人,也覺得有些不安,彷彿有人正在死死的盯着他們,咬牙切齒,每次從墳堆周圍經過的時候,他們總是被嚇出一身冷汗。

坐在篝火前,樓緩變得有些沉默,他看着周圍的廢墟,腦海裡卻是不斷的閃過從前的回憶。

英俊的貴公子,乘坐馬車狩獵遊玩,城邑的百姓們笑着前來迎接,美麗的女孩嬌羞的看着他....而從前那招待過貴公子的城邑,都化作了廢墟,而那些熱情的人,只怕早已逝世,他們的後人,被埋葬在這裡。

樓緩伸出手來,裝作撓頭的模樣,偷偷擦了擦眼眶。

馬車接近邯鄲的時候,他們終於看到了趙人的蹤影,即使是敵對的趙人,也讓他們安心了不少,起碼,這些趙人還是活着的。奇怪的是,趙人並沒有表現出對他們的仇恨,在得知他們前來議和的時候,甚至還有人想要請他們留宿。此處的趙人對趙括都有種狂熱的崇拜,談及趙括的時候,顯得格外激動。

樓緩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終於,來到了邯鄲城外,邯鄲城,倒是與他離開時候,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冷清了一些,馬車剛剛來到了城外,就有武士走了上來,帶着他們趕往王宮。聽着熟悉的鄉音,樓緩心裡百感交集,看着邯鄲城內的變化,只是,這裡的人並不熱情,那些剛剛從戰場回來的男人們,憤怒的眼神幾乎要淹沒這些秦人。

若不是周圍的武士,只怕他們早已撲上來,將這些秦人撕碎。

“砰~~”,一塊石頭狠狠砸中了樓緩身邊的一個秦卒身上,秦卒的額頭頓時冒出血來,丟石塊的是一位老婦人,老人哭着叫道:“還我的兒子!”,武士們急忙上前,拉住了老人,圍聚的趙人越來越多,悄悄拿起了農具,從四面八方趕來,樓緩的臉上並沒有半點的慌亂,只是冷酷的看着這些趙人。

守護王宮的精銳們出動,精銳們用戈矛勇武的將這些百姓們逼退,面對數量遠超自己的百姓們,精銳士卒拿出了自己的勇氣,勇敢的面對,打傷了數個不願離去的百姓,很好的展現了這支自身的勇武,打的百姓節節敗退。在他們的簇擁下,秦人有驚無險的走進了王宮。

樓緩走進了王宮的時候,趙王親自前來迎接。

趙王看起來非常的熱情,拉着樓緩的手,認真的說道:“寡人多次派人去秦國請您,可是都沒有能見到您,今日您能前來,寡人是非常的開心啊。”,樓緩笑着,他知道這位趙王的性格,也並沒有吃驚,與他聊着,終於坐了下來,樓緩看了看周圍,趙王只請了自己的幾位心腹,樓昌並不在這裡。

宴席開始,樓緩這才說道:“范雎不願停戰,是我上奏秦王,請他派我來議和,秦國與趙國,是兄弟之國,本就不該互相殘殺,我願意代替秦國,與趙國簽訂盟約,結束戰爭。”,趙王笑着,說道:“好啊,您能因爲趙國的事情向秦王上奏,就說明您還是在意趙國的,寡人想讓您留在趙國,您覺得怎麼樣呢?”

樓緩忽然覺得有些頭痛。

我說的是這個意思麼?我跟您說要結束戰爭,您跟我說我心向趙國?

他看了看周圍的幾個趙臣,發現他們都沒有要開口的想法,這才無奈的說道:“上君,去留的事情,我們可以稍後再談,現在秦國與趙國的幾十萬大軍對峙在丹水,若是不能及時議和,只怕他們又交手,造成極大的傷亡啊,秦國與趙國受損,這是其他國家都樂意看到的事情,兩國止戈,友好相處,這是兩國百姓都樂意接受的事情。”

趙王誠懇的說道:“此事不急,寡人早已聽聞您的才能,若是您能留在趙國,寡人定將大事託付於您,您離開趙國已經很久了,寡人聽聞,不能休眠在自己的故土上,這是先祖也不會原諒的事情,請您留下來罷...”

樓緩“感動”的渾身都顫抖了起來。

御史趙暉忽然開口詢問道:“我聽聞,您去了丹水,面見馬服君,難道馬服君沒有同意議和的事情麼?”,樓緩看了他一眼,眯着雙眼,看着面前的趙王,有些困惑的說道:“我先前的確是去拜見馬服君,因爲我聽聞,馬服君可以決定趙國的戰事。”,聽到他的言語,趙王漸漸皺起了眉頭。

樓緩又說道:“可是,馬服君他不願意議和啊,他說,他要生擒武安君。”

聽到樓緩的話,趙王一驚,急忙問道:“他真是如此說的?”

樓緩眯着雙眼,點了點頭,呵呵,趙王就是再信任趙括,聽到趙括這樣狂妄的言語,心裡也會憤怒罷。

突然,趙王放聲大笑,他有些感動的對樓緩說道:“這是他答應寡人的事情啊,在出徵之前,他就答應寡人,要生擒白起,馬服君是個信守承諾的人啊,是趙國的賢人啊...”,趙王感動的說不出話來,而樓緩卻是張大了嘴,原來趙括還真的不是在糊弄自己,他這個傻子是真的想要活捉武安君???

在這一刻,他對趙括的懷疑,頓時消散,確定了,這就是個六穀長的愣頭青,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子!

別說是樓緩,就是虞卿,此刻也是懵了,一臉茫然的看着面前的趙王與樓緩。

趙王繼續拉攏樓緩,面對這樣的盛情拉攏,樓緩無奈,只能說是會考慮,這才讓趙王稍微收斂了一些,兩人這才正式的談論起了議和的事情,樓緩剛剛開口,虞卿便站起身來,他傲然的說道:“秦國退出上黨,趙國纔會同意與秦國議和。”

隨後就是脣槍舌劍,樓緩與虞卿爭論了起來,兩人寸步不讓,吵得面紅耳赤。

“若是您這麼說,我就回去稟告秦王,給武安君增派更多的士卒!繼續這場戰爭!!”

“好啊,我們也會給馬服君更多的支援,讓馬服君與楚國合兵,進攻函谷關!”

“秦國還能召集三十萬士卒!五百萬石糧草!善戰者更是數不勝數!”

“趙國還能召集二十萬士卒!四百萬石糧草!有馬服君一人,您所謂的善戰者不值一提!”

虞卿正在吵着,趙王忽然示意他走上前來,虞卿困惑的走到了趙王的身邊,趙王爲難的看着他,說道:“趙國可不能召集二十萬士卒啊..糧食也不足....”,虞卿看着面前的趙王,嘴脣抖了抖,大聲的說道:“上君,臣是假相,當然知道趙國能召集多少人,能運送多少糧草。”

“哦~~”,趙王恍然大悟,點點頭再也沒有開口。

樓緩似笑非笑的看着面前的虞卿。

趙王還在想着辦法要招募自己。

他的羣臣都在大口吃着羊肉,只是爲了表現自己的勇猛。

只有一個虞卿,憤怒的與自己繼續爭論,想盡了辦法,想要爲趙國獲取利益。

樓緩竟有些心疼面前的虞卿。

若他在秦國,應該是個很受大王寵愛的大臣吧。

樓緩雖是這麼想的,可是在議和的事情上,還是沒有半點的退讓,他與虞卿吵了三天,始終沒有辦法讓虞卿改口,樓緩是個聰明的人,他沒有再纏着虞卿,反而是拜見了趙王,他告訴趙王,自己因爲秦王的命令趕到趙國,若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就能留在趙國,可若是無法完成,他還留在趙國,世人定會覺得他是畏罪潛逃。

他樓緩不願意承擔這樣的罪名,故而,若是事情沒有成功,他必須要回去。

果然,趙王大喜,大手一揮,答應雙方的議和。

而作爲議和的條件,樓緩暫且留在了王宮內。

趙王在王宮內設立宴會,熱情的款待樓緩。

虞卿也坐在這宴席內,他不斷的飲着酒,爛醉如泥,放聲大笑。

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五章 請斬我首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三十八章 舌戰羣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十章 初戰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四百八十九章 趙括家的親戚趙高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