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3章 延康元年

羣臣商議,尊大行皇帝爲毅宗孝憲皇帝,入廟供,改元延康。

是爲延康元年。

所謂延康,正是有延續安康之意,又有延續康憲盛世之意。

不過,新的一年,卻是伴隨着不幸的消息而開始的。

延康元年,元月

陳留郡圉,井現黃龍

同月,天子外公,一代大儒,太學祭酒,御史中丞蔡邕逝世。

蔡公想來強硬,在建寧時期,他是唯一敢與天子頂撞的大臣,這並不是因他的名分,只是因他身上所遺留下來的建寧風骨所造成的,當孝憲皇帝想要建設皇宮的時候,當孝憲皇帝怠慢朝政的時候,這位建寧老人總是破口大罵,完全不在意自身的安危,也正是這樣的秉性,終熹平一朝,他都未曾受到重用。

始終沒能進入廟堂的核心,資歷僅次與邢子昂的他,甚至連九卿之位都未曾擔任,他並不是一個熱衷權力的人,每日最大的享受,也不過跪坐在太學的講臺邊,坐在暖和的陽光下,手持一本論語,美滋滋的看着下方的學子們進學治經,能夠看着這大漢江山愈發的強盛,看着學子們越來越多,他就已經非常的開心了。

長女的逝世,給與了這位老者沉重的痛擊,從那之後,他一直躺在病榻上,毫無知覺,至於延康元年,他終於閉上了雙眼,與愛女相見,蔡邕逝世的消息,再一次震驚了整個大漢,正在厚德殿裡處理諸事的劉熙得知了這個消息,險些摔在了地面上,痛哭不止,至於暈厥。

而在雒陽內,平日裡最爲活躍的學子們沉默了下來,在這數十年的時日裡,若是說誰爲儒學經典立功最大,那自然是何子,何子的地位是他人所無法媲美的,可若是要說,是誰對學府,對學子們最爲照顧,爲之奉獻了一生,那便是蔡邕了,蔡邕從擔任太學祭酒開始,將一個只有數百人,幾個名士,形同虛設的學府建造成了如今的模樣。

如今的太學,乃是雒陽內佔地最爲龐大的建築羣之一,內有學子一萬六千多人,天下官吏,八成出自與太學,這裡的書籍絕對是大漢最爲衆多的書籍,蔡邕將自己家族的藏書全部放在了太學,任由學子們觀看,也使得祭酒名士們紛紛效仿,將太學締造成了文化聖地,太學門口有建寧石經,太學之內有萬卷藏書。

蔡邕省吃儉用,爲了太學的建設,幾乎將自己的家產都投了進去,這就是建寧大臣的風範,他們爲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宏偉藍圖,什麼艱辛都能咬着牙堅持下來,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也不會放棄,何子如此,聞人公如此,王公如此,邢公如此,蔡公亦如此,建寧初期,國庫空虛,一毛不拔,是蔡邕咬着牙,一點一點將太學建設成了如今的模樣。

在他逝世的時候,整個雒陽的士子們,大漢地方上的無數官吏們,親自來爲他送行,甚至,就連門子學,包括南北兩大學府,也有人爲他送行,他代表的不只是太學,他是天下學子的恩師,是他們的老父,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雙親一般,隆重而又肅穆的送別了蔡公。

當天子趕到了蔡公府邸的時候,他聽到了熟悉的啼哭聲,這讓他不由得哆嗦了起來,急忙加快了步伐,走進了院落,他看到了阿母,阿母正在哭泣着,低着頭,劉熙呆愣了許久,等到婦女擡起了頭,他纔看出不同來,這是他的姨母,並非是阿母,蔡貞姬早在得知阿父的病情之後,就要前來看望。

她的夫君羊衜,乃是上黨太守,正是冬日,上黨要防備雪災,他也極爲的忙碌,在安排好了郡縣裡的事情之後,他才帶着髮妻,急匆匆的趕到了雒陽,可惜,當他們趕來的時候,蔡公已經逝世了,若是提早兩日,或許還能見到阿父生前最後一面,羊衜心裡有些自責,有些愧疚,他有些無法面對自己的髮妻。

若是他早些趕路,想來也不會這樣罷。

他無奈的長嘆了一聲,正在此時,他看到了那些匆忙進入這裡的黃門,他心裡明白,天子來了,當今天子雖與他有親,可兩人還是沒有太多相見,蔡貞姬在嫁給他之後,先是在泰山郡,後來又去了上黨郡,根本沒有機會返回家裡,他也是如此,連自己的老丈人,他都沒有見過多少次。

蔡貞姬擡起頭,看着面前的少年,少年酷似其母,那眉宇之間,隱約能看出蔡公早年的模樣來,蔡公兩位女兒都類父,蔡貞姬有些吃驚,問道:“獒兒??獒兒??”

自從父母逝世之後,很少有人如此呼喚劉熙,劉熙點了點頭,拜道:“拜見姨母。”

蔡貞姬大哭,走上前,將劉熙拉到自己面前,認真的看着他的臉,劉熙開口勸慰着,一旁的羊衜有些不安,站在一旁,也不敢開口,劉熙勸慰了很久,這才讓黃門帶她去休息,當她離開之後,羊衜方纔急忙行禮,說道:“臣拜見陛下!”,劉熙看着他,搖着頭,說道:“都是家人,不必如此,敢問姨父,上黨之情況如何?”

羊衜漲紅了臉,說起來,他真的沒有想到,天子對他竟然還是知曉的,也知道他擔任上黨太守,要知道,天子登基也不到半年,對於地方上的諸官,他肯定還是有些不相熟的,羊衜說道:“陛下,情況還好...還不錯...”,天子點了點頭,說道:“多有勞煩。”

“不敢。”

兩人又聊了片刻,天子這纔去使黃門進行下葬諸事。

......

同年二月,天子下令,以司徒曹操爲首,繼續完成官學大策,他定下了目標,要在三年裡,印刷至少五萬本書籍,要讓半數以上郡縣的官學裡擁有足夠的祭酒,要讓中原四州的幼童基本都能進入官學,能夠讀得起書籍,官學之事,羣臣也沒有什麼好反對的,唯獨荀彧有些不滿,他認爲,不該對天下各地區別對待。

可是,這也沒有辦法,若是要讓全天下的幼童都能進入官學,那需要的時間就不只是三年了。

同時,東宮一脈的羣臣開始忙碌了起來,首先是司馬懿上奏,請求建立專門負責印刷書籍的機構,名爲印刷臺,卻遭受到了諸葛亮爲首的臣子們的反對,諸葛亮要求設立以官學爲主的機構,將印刷事務包含其中,他認爲,官學的規模龐大,不能再以司農來主持此事,必須要專門設立相對的機構。

此法得到司徒曹操的認可,同月,廟堂內設立新的機構,喚作官學臺,設令,比兩千石,這也能看出廟堂對官學的重視,負責門子學的大祭酒管寧擔任官學令,以東海人王朗擔任中丞,華歆擔任太學主祭酒,邴原擔任門子學主祭酒,這些人,都是博學的大儒,治理經典,傳名天下。

在設立機構後,官學臺的職責就變得十分巨大,要負責地方官學的一切問題,例如入學,畢業,乃至印刷啓蒙書籍,制定考覈內容,甚至能夠插手考覈之事,這樣龐大的職權,三公都有些心動,想將這機構成爲自家的下屬,可是天子並沒有這樣的打算,官學只對天子負責,亦三公不可干涉。

大司農劉備也並沒有對此表現出自己的不滿來,雖然這麼做是從他手裡奪走了一塊很大的權力。

正式的機構出現之後,一切都好辦了許久,印刷書籍,鼓勵學子們前往各地擔任祭酒,同時又從地方上選拔了一羣士子們,由廟堂給與俸祿,教導幼童啓蒙,同時又開放了南北學府的限制,允許他人旁聽,增設數算,刑法,農桑等課程之類,尚書令郭嘉頭一次覺得沒有那麼疲憊。

只因剛剛上任的年輕人們都想要表現自己,他們四處奔波,不斷的督促着各地官學,有的甚至直接動用了家族的實力,如司馬懿,他就從宗族裡拿出了自家的藏書,進行印刷,並且無償送到了兩大學府之內,天子對他的行爲很是讚賞,並且給與了賞賜,於是乎,曹丕,孫權,龐統,盧毓這些人也紛紛效仿了起來。

唯獨諸葛亮,沒有學他。

諸葛亮直接上奏天子,請陛下應允,與廟堂考覈之內,新增一項爲道德分,只有曾在地方上教導過幼童的,或者做過善事的,爲國立功的,可以加以此分,而未曾有任何德行的學子,不予錄用,天子聽聞,大喜,立刻施行,此政一出,太學與門子學裡正在專心致志的準備考覈的學子們坐不住了。

他們紛紛前往給的,有些人是教導幼童,有些人是救濟貧苦百姓,學子們之中竟興起一股行善之風來,而行善之後,有地方官吏記錄,上奏與廟堂,諸葛亮心裡知道,這制度還是有漏洞,定會出現弄虛作假者,不過,即使有一萬個弄虛作假的,只要有一個做實事的,那也值得了。

此政令施行之後,地方官學的祭酒數量大規模的上漲,祭酒不足的情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天子又賞賜了諸葛亮。

隱隱約約之間,兩位年輕人的戰爭打響了,兩人都想要證明,

在延康之年,拉着大車飛馳的,應該是自己。

第0610章 如此美景第0776章 初次朝議第0314章 朕想靜靜第0769章 白馬已逝第0017章 黑白孰分第0341章 公羊太子第0617章 聞人之才第0775章 郭侍中令第0239章 勿辱公羊第0115章 宋氏有喜第0076章 刺殺劉利第0572章 教子無方第0604章 徐福徐庶第0874章 冊立太子第0938章 天下聖人第0127章 張郃張屠第0503章 先鋒華雄第0314章 朕想靜靜第0748章 能省多少第0396章 你這昏君第0144章 三部鮮卑第0370章 西涼三儒第0461章 華雄盜馬第0062章 南軍重設第0729章 老漢日常第0852章 冷酷心境第0763章 先禮後兵第0452章 路中悍鬼第0746章 何人聲大第0046章 猛士董卓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508章 張公兵法第0568章 皇甫義真第0052章 劉宏之怒第0100章 就寢掖庭第0329章 猛士投效第0562章 三臺分立第0167章 援軍前來第0661章 司馬之謀第0016章 何休論宦第0313章 能臣賈詡第0012章 天書得覽第0567章 苦哉華雄第0262章 進軍策略第0577章 非我不可第0539章 取我棍來第0547章 老賊盧植第0531章 比之孝康第0764章 溫侯無雙第0516章 鬼才華雄第0738章 能馭黃龍第0680章 司馬三傑第0127章 張郃張屠第0556章 袁術贈書第0806章 戰略武器第0172章 董卓暴虐第0351章 黃忠兇猛第0128章 猛將驍勇第0582章 莫惹天子第0590章 我奸賊也第0542章 天子腳下第0583章 最強嚮導第0386章 劍指夷國第0675章 皇弟劉懿第0774章 諸葛離去第0111章 掌控廟堂第0396章 你這昏君第0987章 粉身碎骨第0533章 太子屬官第0682章 華雄之策第0241章 大航海家第0217章 解瀆詭事第0167章 援軍前來第0361章 二子頑劣第0213章 冀州太平第0568章 皇甫義真第0333章 哀哉聞人第0162章 慘烈戰況第0344章 南北之爭第0573章 吳下阿雄第0382章 呂布出使(大章)第0670章 荊北荊南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212章 名臣周昌第0985章 新尚書令第0473章 司馬仲達第0278章 再考科律第0646章 神童相遇第0264章 出謀劃策第0873章 刑府定奪第0096章 清廉巴祗第0229章 他治公羊第0353章 大儒之威第0176章 和連之死第0918章 貴霜之殤第0812章 太史將軍第0975章 酷似其父第0551章 將才張遼第0479章 臥龍冢虎第0354章 忠僕逆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