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3章 哀哉聞人

建寧十六年,三月

聞人公卒。

天下震動,百官慟哭。

天子爲其發喪,賜五百金,取珠寶,玉石等貴重物,爲之厚葬。

聞人公其一生,多爲國庫之事操勞,鞠躬盡瘁,知人善用,深得天子厚愛,得知聞人公逝世,帝泣,謂諸公曰:失朕一臂。

隨後,又加封進爵,因聞人公並無男嗣,便取族中幼子,過繼聞人公,以奉其香火。

馬均親自爲聞人公守靈,整整兩日,不飲不食,暈厥與祀堂。

奴僕們在收拾聞人公遺物的時候,發現了一張書信,乃是聞人公先前所留,其面書“進天子”,奴僕們不敢有所保留,立刻將書信收好,遞交給了馬均,馬均又上奏了天子,議郎馬均,這是第二次入宮,初次入宮的時候,他穿着聞人公的衣裳,欣喜又是激動。

可是這一次,他心裡再無波瀾,將書信交給了天子,又聽着天子安慰了自己幾聲,便渾渾噩噩的離開了皇宮,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天子心裡也是有些刺痛,抓着這書信,遣退了衆人,緩緩讀了起來,上面遍佈着修改的痕跡,字寫的非常的細小,天子瞪大眼睛,才能看的清楚。

“臣聞人襲啓上...”

“今日,臣手足無力,有些持不住筆,心中惶恐,知時日到矣,故而寫下書信,以免不測...”

“外貿之事,乃是國中之重,先,鄭公上奏,恐百姓多爲錢,少耕作,害國本,以臣看來,此妄談也,國庫之中,糧草堆積如山,足我大漢百姓數十年之所用,繼續耕作,繼續儲糧,乃愚婦之所爲也,大漢多陶瓷,多紙張,多絲綢,此乃外人所不有。”

“大漢之棉陶絲紙等物,可運送與南邊諸國,東部島國,乃至遠至貴霜,令其民耕作產糧,大漢以此特有之物,不知能換取多少糧食,將諸國爲我大漢之耕地,令諸國爲我大漢耕作,以商品換之,當使大漢愈強,百姓富裕,國力大振,臣特言,製作之法,萬不可泄露與他國...”

“若有不通貿易者,可令南北軍擊之,兵之所用,乃爲國民也。”

“陛下當禁鑄錢,以大漢之錢幣,爲諸國通商之本,此法對大漢有大利....”

聞人公在這僅僅幾張的紙面上,寫滿了他的想法與建議,天子皺着眉頭,認真的翻閱,提到了幾乎全部的想法之後,聞人公頓了頓筆,有些感慨的寫道:

“陛下,臣幼時家貧,因先帝之獻禮,家中父母兄弟餓死,僅剩臣一人,得相鄰相助,故而習文認字,後得陛下厚愛,枉居三公,臣每每想念,無不感激陛下之厚恩,雙親之大德,臣因而吝嗇,勸陛下勤儉,乃是爲了減少國庫支出,國庫富裕,則百姓便不會再因重稅家破人亡...”

“陛下乃是仁慈之君,臣爲國庫留下百億錢財,陛下建宮殿可,造水池亦可,國庫之錢,足以陛下所用,臣不憂百姓爲王苦也。”

“若臣逝....陛下定會賜重金,爲臣厚葬,臣請陛下勿要如此,重金用以民,好於用以臣。”

“望陛下注重身體,勿要爲臣傷悲。”

“臣聽聞,國之大賢逝,當有黃龍迎送,不知,我聞人襲可爲賢也?”

“臣聞人襲,拜上。”

“噠~”,水珠落在紙張上,發出了清脆的聲音,天子默默的擡起了頭,望着天空,淚眼朦朧。

隨後,羣臣皆爲聞人公送喪,天下百姓,也自發的爲聞人公送行,不知有多少重臣,捶胸頓首,爲聞人公之事悲痛不絕,奴僕們收拾了聞人公的所有遺物,清點了他的錢財,全部留與聞人公之繼子,奴僕們爲此前前後後忙碌了七八日,最後,方纔公佈了一個震耳欲聾的消息。

聞人公最後所留的錢財,爲三十五錢。

這....在百官們的懷疑之下,奴僕們又四處尋找,詢問跟隨聞人公的老奴,詢問馬均,確定了,聞人公所留下的錢財,只有三十五錢,其餘的,也就是留下了些存糧,也並不多,他,或許是大漢最爲貧窮的三公了。

天子得知,默默回答道:“聞人公,你爲賢也。”

三月,大漢商賈從益州出發,趕到涼州,再經過鄭玄的同意,由將士們護送着,繞西域,前往貴霜,因爲嚐到了先前的甜頭,這次,商隊的規模空前巨大,爲了保護商隊,鄭玄也是史無前例的派出了六千餘的大漢士卒前往護送,沿路還有其餘士卒的保護。

完全的斷絕了想要劫掠商隊的盜賊之心,之所以派出如此衆多的士卒,是因爲最近,靠近西涼與益州地區的羌人有些蠢蠢欲動,與駐軍發生了多次的衝突,雖然屢屢遭受到了大漢的重創,可是他們從不與漢軍糾纏,稍有敗勢,便立刻遁去,這令鄭玄有了戒備心。

羌人,可是與西域也是連接着的,若是讓他們劫走了商隊貨物,鄭玄在百官面前,也是擡不起頭來的,他又派人通知了貴霜方面,得知商隊規模之後,貴霜也是極爲的上心,派出了不遜於大漢軍旅的精銳士卒前往迎接,要進行護送,另外,便是令人帶話。

大概的意思,就是聽聞大漢有重臣逝世,想要派出使者前來弔唁,說是弔唁,其實也是爲遣使找了個藉口罷了,貴霜一直都是希望能夠與大漢建立更爲親密的關係的,其中,當然也不乏有進入中原地區,看看大漢真正面目的打算,對於此事,鄭玄不敢自行處置,連忙稟告天子。

他只是一個地方刺史,國與國的交涉,他沒有私自處置的權利,當鄭玄的上奏到達雒陽之後,天子只是簡單的看了幾眼,便沒有在意,同意了貴霜方面的要求,作爲泱泱大漢,豈能因對方要遣使而猶豫?來便來,讓你看看,大漢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天子私自便答應了貴霜的要求,下令與鄭玄,好生接待貴霜使者,沿路各地護送,不可出現什麼失誤,鄭玄立刻遵命,原話回覆給了貴霜,貴霜爲此事,已經準備了數個月,得知大漢答應,立刻派出了使者團,前往大漢,天子下令之後,便沒有對此事上心,繼續爲國事忙碌起來。

聞人公逝世之後,袁逢拜爲司空,而遠在揚州磨礪了數年的邢子昂,終於被天子記起,令其返回雒陽,在聽聞了這道命令之後,百官心裡便知曉了邢子昂即將要拜爲尚書令的事實,邢子昂乃是天子之心腹,又得何師真傳,曾在雒陽,幷州,幽州,揚州等地任命,又有戰功。

他拜爲尚書令,百官也沒有理由去反對。

第0820章 人皆健忘第0769章 白馬已逝第0892章 虎兒監軍第0281章 張溫回朝第0441章 倭島之策第0132章 請治揚州第0141章 荀家子攸第0752章 國丈奉先第0556章 袁術贈書第0599章 曹劉聯姻第0298章 孤家寡人第0978章 告老還鄉第0402章 哀哉王公第0430章 袁術歸京第0913章 暗子發動第0362章 父子對弈第0452章 路中悍鬼第0762章 兩大辯才第0311章 東西貿易第0753章 南軍歸雒第0855章 仲長任職第0786章 城東肉粥第0920章 宗族之疾第0693章 子敬之智第0670章 荊北荊南第0744章 王朗諸葛第0808章 何子害國第0558章 公羊漸興第0506章 河邊血戰第0046章 猛士董卓第0376章 公主誕生第0422章 大才劉默第0704章 曹氏五虎第0555章 汝南黃龍帝0163章 大將鮑鴻第0746章 何人聲大第0527章 董卓驚懼第0975章 酷似其父第0722章 朕的宏願第0580章 陳留世子第0009章 公羊復仇第0191章 大漢使命第0073章 天子鷹犬第0614章 婚配之事第0381章 三韓海貿第0920章 宗族之疾第0425章 黃龍再出第0592章 司徒曹操第0150章 張奐人頭第0440章 荀攸蛻變第0716章 孝直無雙第0427章 劉默出使第0063章 劉老太尉第0468章 賈詡之孫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476章 九犬一獒第0509章 何子外孫第0535章 袁公劍法第0397章 天子聖明第0456章 袁公故事第0461章 華雄盜馬第0338章 羣星璀璨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645章 烹郭奉孝第0932章 朝議交鋒第0490章 劉默之信第0259章 設鴻門宴第0955章 另一張臉第0337章 寬宏天子第0665章 仲達之計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115章 宋氏有喜第0643章 延康元年第0023章 請治一亭第0864章 未來道路第0182章 烹聞人襲第0978章 告老還鄉第0172章 董卓暴虐第0259章 設鴻門宴第0284章 名師賈詡第0197章 建寧石經(五更)第0979章 退休制度第0250章 呂布之勇第0112章 牧牛大策第0198章 涿縣遊俠第0128章 猛將驍勇第0771章 文若之能第0660章 賢才逝兮第0121章 南越戰起第0524章 天子醒悟第0150章 張奐人頭第0747章 不殺之恩第0618章 劉巴面聖第0937章 王公書信第0306章 外貿事畢第0093章 徵辟王符第0568章 皇甫義真第0722章 朕的宏願第0363章 解瀆故事第0024章 忠誠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