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9章 設學天下

建寧六年,元月。

皇長子出生,天子大喜,大赦天下,免多地稅賦,獨董寵亂賊不赦。

是月,又加宋貴人爲皇后,封其父宋酆爲不其鄉侯。

整個皇宮,都因爲皇長子的誕生,從而陷入了一片欣喜之中,只有小胖子有些鬱悶,他的孩子剛剛出生,就被阿母給抱走了,自己甚至都沒有能夠多抱幾下,他急匆匆的去見皇后,又被婢女們攔着,皇后剛剛臨盆,是不能見人的,還要天子等候數日,這麼一來,小胖子就只能去永寧宮,去看望自己的孩子了。

宗正劉陶此刻也已經前來,他是要將孩子列入宗室家譜,小胖子便要跟隨他一同進去,也算是有了藉口,進了宮殿,宮女黃門紛紛行禮,小胖子也並不理會,直接走到了孩子面前,笑嘻嘻的看着,董氏正在哄他,而身邊則是幾個乳母,也是董氏召集過來,準備餵養小皇子的。

劉陶先是恭喜天子,又是恭喜太后,方纔開始做起自己的事情來。

當事情辦妥,董氏便將小胖子趕了出去,孩子卻是留在了她那裡。

而朝議之中,諸多朝臣也是向天子表示恭賀,連遠在揚州的王符,也是上表奏章,恭賀天子,何休更是激動,他視小胖子這個徒兒爲親子,而小皇子,在他眼裡更是猶如親孫,格外喜愛。

王符初到揚州,彈劾他的奏章便猶如飛雪一般從揚州飛來,從各地太守到小吏,只要有資格上書,都沒有落下,他們列出王符的種種惡行,比如無故搶奪民田,抄家滅口,毀壞祭祀等等,整個揚州的官吏痛哭一片,他們是徹底體會到了爲什麼要請烹王節信,當然,在他的種種惡行之下,是早早安頓好的山民。

是倒下的無數豪強,甚至還有世家,有些江東世家,對於這位名聲在外的酷吏並不以爲然,在他統計揚州耕地,戶籍的時候,甚至是派家奴與揚州郡卒對抗,這些世家與中原世家不同,他們是有各自的門客家奴組成的私兵,當然,對外只是稱爲奴僕,只是,他們也是暗地裡操練過這些私兵。

沒有想到,這一點反而成爲了王符的藉口,他直接調集整個揚州的士卒,甚至還招來了投效的山越首領尤突,令他率山民,兩者一同血洗了揚州內的世家大族,一時間,遍地哀嚎,天下震驚,而王符十分開心,他將這些世家豪強的耕地分給了山民,乃至與揚州百姓!

隨後,他又從中原掉來善與耕作的農夫,以各地典農官爲本,推行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開墾了江東大規模的荒地,在親自經過了數次的考覈之後,他派遣餘杭縣令陳渾在縣南興建大型蓄水工程,名叫南湖,以攔蓄苕溪溪水,在揚州之內大開水利工程,便直接將多數無法安置的山民投入到了工程之中。

這是從修築道路之中學到的手段,讓揚州瞬間有了起色,百姓們歡呼不已。

原本的建寧馳道,乃是從雒陽,一路經過兗州到達豫州,再從汝南到達徐州,可是王符又上奏廟堂,請求再從汝南修築一條直達九江的馳道,人員可以從揚州山民之中調取,錢財必須要廟堂所支付,這樣強勢的地方官吏,聞人襲真的是前所未聞,當他怒氣衝衝的將王符的話語傳達天子的時候。

天子並沒有他想象之中的那般大怒,他反而大笑起來。

應允了王符這一極爲無禮的要求。

除此之外,王符又在揚州大建鹽場,開發鹽地,又準備接受山越的鍊鐵地,總之,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王符已經制定出了一個長達十年的計劃,可以看到,若是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只怕王符會給帶天子一個巨大的驚喜,而彈劾王符的奏文都被袁逢遞交到了天子手裡,當然,袁逢是向來不敢私自截留任何奏章的。

他辦事雖然不如王符,卻也是恪盡職守,讓天子極爲滿意,王符雖然不在廟堂,可是他當初爲天子所構想的那一副美好的畫卷,還是令小胖子不能忘懷,如今,天下也算是大治,對於各地私學的設立與改革也是時候該進行了,小胖子自然不會自己在廟堂之中提出這個設想,這樣的學術問題,他還是交給了崔寔與蔡邕來提議。

果然,在廟堂之中,蔡邕上前,向天子傾訴,天下百姓苦於學而無道久矣,子曰教而無類之類,諸多官吏皺起了眉頭,這不是想要繼續擴張太學院罷,要是論對於太學院的喜愛,當今天子絕對是其中的奇葩,他懷着任何一位大漢天子都不曾擁有的對太學院的熱情,不過,如今在太學院與門子學的再三擴張下,哪裡還有學子可以入太學呢?

蔡邕繼續說道:“還望與各地設立私學,教導幼童啓蒙,私學爲官,不收束脩,學制可與百官協商。”

這話一出,聞人襲便出聲反對,當然是因爲這樣的支出太大,朝廷剛剛經歷了一場南方大戰,而現在北方的鮮卑又有些不安,這個時候,這麼可以繼續耗費錢財,來做這些事情?而隨後與他一同反對的,竟然還有袁平,荀儉等人,他們的藉口也是如此,耗費大量錢財,而且百姓幼子向來都是學農桑,作農事。

若是都入太學,那麼將來我們吃什麼?農事誰來做呢?

當然,還有別的原因,他們不願意明提,若是天下幼童都識字了,日後太學院的學子更加多了,他們世家該怎麼辦?

小胖子皺着眉頭,沒有言語,還好有崔寔辯解道:“設立私學,乃爲宣化仁德,使衆人沐與聖恩,又如何會耽誤農事?可接受八九歲之幼童,教習一載,習得文書便可,若有聰慧者,可再攻讀...僅僅一載之間,想來也不會耽誤多少農時,何況官學不收束脩,其啓蒙讀物,我等可以編寫一冊,而諸君都可一同參與。”

崔寔就要聰明的多了,他先是以儒學大義來壓這些朝臣,後來纔是一一解釋,最後又給他們了利益,能夠修書,還是啓蒙教物,可見,若是此書修成,此制定下,所有修建此書之人都會留名青史,被後人所念。

崔寔又勸了衆人許久,說的不少朝臣都動了心,猶豫不決,小胖子也沒有出口,崔寔此人,才能一般,只是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所書寫的文賦更是出色,將此人留在身邊,看來是留對了,自從將此人留在宮中,半年多的時間裡,此人已經寫出了文賦數十,無一不是誇讚天子之賢明,國家之強盛。

今日,他又起到了大作用!

第0596章 家門不幸第0463章 周瑜除賊第0559章 辯才華雄第0966章 龍椅之上第0871章 敢辱吾師第0696章 孝康來了第0752章 國丈奉先第0809章 公羊復仇第0459章 劉默之恨第0535章 袁公劍法第0786章 城東肉粥第0886章 高山勿崩第0815章 舌戰開始第0006章 董氏族人第0279章 各科之冠第0878章 殿下不可第0826章 新任侍中第0969章 簡在帝心第0645章 烹郭奉孝第0460章 痛苦抉擇第0793章 錢莊設立第0014章 爲君之道第0457章 酷吏滿寵第0681章 葬在何處第0151章 何不棄之第0427章 劉默出使第0481章 劉備入朝第0776章 初次朝議第0417章 賈詡治州第0888章 朕之珍寶第0673章 四科全冠第0346章 奸賊曹操第0147章 張衡進書第0949章 交相通達第0546章 袁公有子第0280章 考察才俊第0344章 南北之爭第0933章 呂皇后薨第0217章 解瀆詭事第0555章 汝南黃龍第0598章 曹家五子第0752章 國丈奉先第0117章 陳太丘死第0075章 陛下仁慈第0282章 軍神逝世第0557章 袁公走好第0430章 袁術歸京第0710章 熹平六子第0064章 建寧二年第0656章 史書不說第0483章 公主大婚第0402章 哀哉王公第0232章 王符徵南第0337章 寬宏天子第0665章 仲達之計第0506章 河邊血戰第0107章 朕心不忍第0613章 劉獒搶奪第0953章 天子兇猛第0289章 天子北巡第0364章 荀彧之策第0554章 刺史沮授第0280章 考察才俊第0701章 三公鼎立第0265章 鐵騎逞威第0803章 誅神太守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789章 奢華溷藩第0514章 城中無糧第0402章 哀哉王公第0973章 師君欺我第0386章 劍指夷國第0667章 帥才關羽第0162章 慘烈戰況第0129章 段熲破敵第0322章 抄家滅門第0687章 黃龍勿至第0766章 井現黃龍第0276章 舞弊者誰第0931章 三代之治第0421章 諸葛孔明第0628章 終有一逝第0115章 宋氏有喜第0261章 如此文士第0244章 王符野望第0788章 庇佑之地第0417章 賈詡治州第0812章 太史將軍第0555章 汝南黃龍第0375章 賜予天書第0880章 臣何過錯第0582章 莫惹天子第0333章 哀哉聞人第0915章 貴霜長城第0337章 寬宏天子第0947章 大儒譙周第0048章 二竇之爭第0487章 治世英雄第0150章 張奐人頭第0905章 孝康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