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相的心聲

鄭靖業生來就是要驚掉人眼珠子的。

鄭琰驚詫於她爹的奇思妙想,就穿越者來說,以科舉選官來打破世家的政治壟斷基本上就是常識了。但是對於一個生長在崇尚世家、崇拜世家,恨不得成其門下走狗的年代的人來說,能有這等開闊思維,也只有用天才二字才能形容了。

鄭靖業看着女兒眼珠子都要凸出來的樣子非常擔心,很怕她又辦出什麼違反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的事情出來,小孩子是大凶器啊。頗爲認真地向女兒解釋了他這個考試選拔與時下推薦做官的不同。

“都是闢爲僚屬,便是有人推薦,也要考考來者的學問的,不過推薦的是認識的,考試是大家都不認識的而已。人品確是不知根知底,學問還是有的……”

經過鄭靖業的解釋,鄭琰終於明白了,這個考試不是國家組織的,純屬他爹的個人行爲。不過因爲他爹的行政級別基本上等於國務院總理,所以這件事情的影響也就比較大一點。

這樣的考試並不是年年都有,也沒有一個特定的頻率,只有在宰相府缺員比較多的情況下才開考。考試者於每年春天入京,要持本人身份證明,必須有當地官府開具保函,證明沒有犯罪前科。然後就是過來考試,報考人數不限,招收名額有限。

由於宰相府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報考的人士裡,京城及附近地區的人比較多。

鄭靖業自己出題,主要是考實務,滿意了就先招進來,向皇帝報告、從吏部備案。從小官做起,有潛力的他會栽培。鑑於他本人就兼管着人事工作,合了他心意的人升遷會很快,每逢相府招人,總是有很多寒門士子打破了頭想擠進來。

不爲別的,就因爲如果是想從地方基層做起,除非你是世家子弟,又或者是名師弟子,否則就要像袁曼道那樣人品好得所有人都知道,不然是沒有太多機會出仕的——家裡有錢也不行!

其時通行舉薦征辟制,每個地方都有一些人,他們的特長就是品評人物。誰有才華啦、誰人品好啦、誰是壞人啦……都由他們說了算,不用說,這些人與世家的關係非同一般。尋常(出身的)人入不了他們的法眼。而這些人的眼睛有時候乾脆就是瘸的,看人先看姓氏郡望,如果是名門望族,就要先高看一眼。如果不是,再有錢、書讀得再多也是個土包子,人家看不上你。

顧益純沒入這個體系,但是因爲其獨到的眼光也爲世人所推崇,只是他已經很少開尊口了。

皇帝也喜歡自己的人事任免權被人間接操控,所以他讓鄭靖業兼着吏部尚書,所以他下令,每郡每年都要給皇帝進貢兩名人才,稱爲“貢士”。如果貢士水平不過關,該郡守的年終考覈就要打折扣。

見女兒兩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鄭靖業不放心地道:“你有什麼想說的就跟阿爹說,有什麼不明白的就問,你正是學東西的時候,不問,我怎麼給你講解,你又怎麼明白呢?”

鄭琰猶豫了半天,才問他爹:“這樣招來的,都是能幹的人吧?”

鄭靖業理所當然地點頭:“難道要招一羣吃白飯的?”

“阿爹上回還說,最恨朝中有尸位素饗者,爲什麼不請聖上也這樣考一考才情再授官?” 爲什麼不推廣?以後天下以科舉晉身的人都要念着鄭靖業的一份功勞,有這份勞在,奸臣的名頭可以洗去大半了。

鄭靖業扶額,果然,給這丫頭科普是對的!不然不定她要惹下什麼禍事來呢!又慶幸,之前鄭琰沒有闖禍。鄭琰的思考方向是對的,要鄭靖業來說,用這樣的方法最好,能者上、庸者下,別TMD仗着有個好祖宗就覺得高人一等。

可是,政治上的事情不可以用這樣的簡單思維來思考,不然就是利國利民坑己坑爹。比如魏靜淵,他所有的改革舉措,在鄭靖業看來都是利國利民的,結果呢?身敗名裂!

科舉的好處鄭靖業知道,他的相府可以說是天下最有效率的機構了。但是,能由他一個丞相提出這樣的改革建議嗎?不行!這是市恩於天下也是結仇於世家,死期可待。

這事得皇帝自己“想”到,鄭靖業提都不能提,與他有關係的所有人都不能提。不然就等於告訴所有人:老子瞧你們把持着選官不順眼,我自己來,你們都滾蛋!等於告訴幾乎一半以上的高官:你們家孩子以後不是一到年齡就能當官了,得考試。

鄭靖業沒有捨身成仁的覺悟,他老人家如此努力的初衷絕不是爲國爲民,而是爲了一家人吃飽穿暖不受欺負。既然天下是皇帝的,這事兒就交給皇帝好了。鄭靖業對皇帝也沒啥感激之心,主要是因爲魏靜淵的下場太慘了,魏某人爲皇帝幹了多少得罪的人事兒啊,到了最後,皇帝愣是把他推出去給世家出氣,連人家子女都不肯保上一保。

更讓鄭靖業不高興的是,皇帝讓他當宰相,既是看中了他的能力,也是想讓他接着魏靜淵的棒子幹下去。鄭靖業傻了纔會答應!要不是季繁進京,要不是被太子惦記上了,他到現在還不想一氣解決了關於爵位承襲的討論呢。

你丫想當千古明君、撈萬世美名、歷實子孫基業,黑鍋我來背、賬單我來付?做夢!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實是鄭相的心裡話。

老子纔不是魏靜淵那個傻貨!

“以後入宮,不要說政事!”鄭靖業以從未有過的嚴厲語氣提醒女兒。

鄭琰哪裡敢不答應呢?差點坑了全家啊!

————————————————————————————————————————

從居家過日子到朝政改革,鄭琰被兩記悶棍打下來,徹底老實了。認認真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老老實實接受本土化教育改造。鄭靖業舒了一大口氣,鄭琰也格外關注了許多以前忽略的知識。

鄭靖業主持的國務院公務員考試也有了結果,他挑了幾個看着不錯的人上表闢爲不同的官職,同時也接受了幾份薦書,接納了李俊的侄子李湛之入相府——推薦人,顧益純。

顧益純的本意,乃是爲了彌補鄭靖業的形象,同時也是因爲李湛之爲人比較務實。通過世家內部渠道,顧益純瞭解到李湛之是不喜歡李俊這個樣子的。在推薦的時候,顧益純也提醒鄭靖業:“他畢竟是李家的人,你用的時候,也有個分寸。”

鄭靖業聽了最後這句話,笑得眉眼一彎:“這還用說?”又問顧益純,“七郎(指顧鼐)今已十五,春天正是各府召闢人手的時候,要不要我寫一封薦書?”以顧家的背景,相信沒有人會以爲顧鼐是他的人而防範。

顧益純也沒客氣:“你要薦他到哪裡?”

他問到了點子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一定適應每一個崗位,如果放對了位置就能發出光彩,如果放錯了位置,後果不堪設想。鄭靖業低頭一想,方道:“衛王府上如何?”衛王是皇帝的兄弟,是個比較安全的人。

顧益純一點頭:“也好。”

顧鼐的生母是他父親的元配正室,也是世家女,也就是說,顧鼐的外祖家也是世家。光看這兩個世家的面子,衛王就不能不接受這個人。再說了,衛王正在爲他庶出的第五子謀一個外地郡守,正是要求鄭靖業的時候。

每年年初都是各個部門補進新人的時候,顧鼐也好、李湛之也罷,都在這一波的招聘活動中領到了官銜兒。都不高,入仕都由從八品幹起,倒也算是個出身。

以上,都是鄭琰不知道的。她只知道,她又要頭疼了。

鄭靖業生日在三月十四,巧的是顧益純的生日也是這一天,一下子要準備兩份壽禮,讓鄭琰有些忙不過來。不能總是送張屏啊、送雙襪子什麼的,得有點兒心意才行吧?做碗壽麪?橋斷有點兒老啊!而且吧,那麼多兄姊,人家也不是不孝,自己這樣有搶鏡頭的嫌疑,也不夠厚道。

想了想,還是換了一身男裝,帶着四個婢女,揣上錢,又跟杜氏報備了一下,這天下午的家政課就先不上了,去東市逛逛買東西去。杜氏心頭一跳:“你要出去做什麼?”

鄭琰臉皮抽了兩下,看來自己的不良記錄挺讓人吐血的,乖乖解釋:“阿爹和先生的生日到了,找不到壽禮。我的東西都是爹孃給的,拿出來也不算我的心意,去看一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

杜氏這才道:“路上小心,”又囑咐阿崔,“看好七娘,寸步不許離!”

鄭琰低頭作懺悔狀,看來要讓她爹孃忘掉她辦過的荒唐事,還是需要時間和靠譜的事情來證明的。

騎馬到東市,行得並不快,馬也跑不起來,杜氏令兩個家丁給鄭琰牽着馬“走”過去的。到了東市大門口,鄭琰下了馬,一個家丁把馬在旁邊的栓馬石上繫好,守在那裡,另一個就陪着鄭琰進東市。

東市裡東西特別多,有貴有賤,鄭琰一路走一路搖頭,很少有比得上家裡用的東西。看來還是要在“新”這字上下功夫,正這麼想着,擡頭看到一家文具店。鄭靖業與顧益純都是書法大家,對於文具的消耗是比較重視的。這其中鄭靖業還好些,顧益純一直都是用的好東西。尋找兩件難得的大家制作的筆硯送去,倒是比較符合他們的身份。

受顧益純的影響,鄭琰挑筆墨也是有一套的。店主人非常有眼色,笑着上前:“小娘子要看點兒什麼?”

鄭琰掃向毛筆,店主人道:“小娘子好眼力,這是芒山筆。”

“假的。”制筆大師高素,在芒山開場子,他制的筆世稱芒山筆。顧益純只用高素做的筆,一次要弄個十幾匣,鄭琰自從跟了這位老師學書法,也跟着改用這種筆。高某人做筆,從用料到工藝都與衆不同,聞起來的味兒都不一樣,可不是在筆管上刻上芒山二字就能冒充的。

店主人不樂意了,辯道:“小娘子,老朽這店開了二十年了,從不賣假貨。”

“老吳你就不要再犟了,連個娃娃都騙不過去。”帶着磁性的男聲從店鋪深處傳來,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慢條斯理地踱到了店主人身邊。

鄭琰想,她當時的樣子一定很蠢,仰着個頭、微張着嘴、瞪大了眼。實是因爲眼前這一枚帥絕人寰的大帥哥啊!

大帥哥俯□,笑得顛倒衆生:“小娘子好眼力啊,這確不是高素親制的,卻是他的徒弟做的,師徒都在芒山住,說是芒山筆,倒不算太騙人。”

店主人不再和藹可親,黑着臉推着四處放電的傢伙往外趕:“去去去,郎君無事不要閒逛,夫人怪罪下來,老奴擔待不起。”

大帥哥對這滿臉褶子的店家比對鄭琰親切多了:“阿爹正要收拾我呢,他想不到我在這裡的,就讓我躲一會兒,等阿孃回家了,我就回去。老吳你大人有大量,從小看着我長大的,不能見死不救啊!”

官員不好意思經商,倒是會讓家僕、門客出面,看這眼前的一對兒,正是躲避父親的雞毛撣子的少爺與忠心耿耿的老僕之間的對話。

鄭琰收回了口水,調整了表情,然後翻了個白眼。反正也沒有正品,逛下一家吧,雖然她對東市不太抱希望了。沒想到大帥哥看了過來,認真地道:“你長得挺好看,不要作怪樣子啊,一作怪樣子就不好看了,怪可惜的。”

“……”繼續給他一個白眼。

店主人又來拉他家小主人:“小娘子別生氣,大郎就是口無遮攔。大郎不要再惹事,上回打人還沒吃到教訓麼?”

帥人兩眼望天:“害怕了我就不是袁守誠。”

原來這家店是仇人家開的!她記得這貨,因爲這傢伙,她大哥還捱了板子。

鄭琰落荒而逃,最後還是去合了幾樣香料、做了幾個香囊湊數,心裡直想哭,走個親戚能遇到仇人,逛個街進了仇人開的店。這日子沒法兒過了!

————————————————————————————————————————

鄭靖業與杜氏這一對無良夫婦很快就知道了女兒的逛街奇遇,兩人笑得直打跌。鄭靖業還說:“阿琰不要生氣嘛,他爲人輕佻了些,眼光還是不錯的。他既說你生得好看,你必是好看的。”

鄭琰:“……”

鄭靖業過生日,皇帝都給賜點生日禮物,反正場面很是盛大。有皇帝牽頭,其他人不管樂意不樂意,多少都要有點表示,鄭家這一天熱鬧非常,連東宮都派了人來。

鄭家五子悉往前廳迎客,鄭琰與杜氏則接待女眷們。鄭琰就看到了姜氏,她的氣色不是特別好,想來有於明朗那樣一個兒子,做母親的多少都會有些不順。鄭琰也只作不知道,舅母長舅母短地跟姜氏說話。

由於是鄭靖業做生日,女眷們到得就不是特別多,都是些關係比較親密又或者是家裡想與鄭家交好的,氣氛頗爲不錯。出嫁的鄭瑜也回來了,兒子還不滿週歲,就沒有帶過來。

鄭琰把她仔仔細細看了八圈,認真地道:“阿姊,胖了。”周圍人都笑。

鄭瑜嘴角一抽,忍住了下手的衝動:“你給我記着。”

鄭家頗爲和樂,宣德府顧宅就有些氣悶了。齊王的郎中令顧宣算起來是顧益純的族侄,來給叔父拜壽,連同顧鼐等顧家親眷,也是開了一次宴。比起鄭家的鮮花着錦、烈火烹油,顧宅的壽宴就低調、雅緻得多。

器用名窯、菜是佳饌,菜譜都是祖上傳下來、經過時間考驗的。並無百戲,卻是衆人詩文相和、高歌曼舞,很有古風。饒是顧益純對家族不太親近,心裡也是暖洋洋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該道賀的也都賀過了,衆人紛紛告辭。顧宣似有未盡之語,特意留了下來。顧益純皺了一下眉,對仍住在這裡的顧鼐道:“你明日還要去王府應卯,又飲了酒,先去歇息。”

顧鼐看了看顧宣,低頭應了一聲是,輕輕走了開去。

顧益純在前面走,顧宣跟在後面,一路跟到了書房。顧宣還待繞兩句客套話,顧益純已經不客氣地在榻上一歪:“你有話說。”

顧宣怔了一下,馬上適應了這種‘酒後名士’的談話狀態:“是有一事,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說來看看。”接過小僮上的熱茶,深深吸了口氣,嗅那一般清香。

直到茶涼了,顧益純還沒有喝上一口,腦子裡還在迴盪着顧宣的話:“齊王殿下有一子,王妃愛逾性命,欲早日爲其擇一良緣,看遍淑女皆不如意。齊王殿下想嗣王恰與鄭相愛女同庚,不知可結兩姓之好否?”

爲難的婚姻137女人的世界205玻璃的用處245意料外的人楔子107姑娘的反省68快化來得快142霸道的公主79女人很可怕233坑爹的暗戀長大了就好長大了就好好人不好當女人惹不起173寶寶的名字師兄是殺器243爭吵與提親鄭五郎娶妻146今天就一更合作很愉快161打蛇打七寸196有學生登門132一件大好事146今天就一更142霸道的公主213親戚串門兒131可憐的丈夫76訂婚的後續97這是個誤會96又被科普了71神棍的劇透256池修之拜相辣椒的奇緣第87章隱藏的家教生在富貴鄉171聖誕節更新209辯論與戰爭145鄭琰的社交飄雪的冬天170週一第二更148各自生思量185、誰棋高一籌221戰爭進行時;77神秘的少女250吹皺一池水114詭異的轉折75渣攻與賤受175又一個難題坑爹的兒子探親的遭遇送禮險被揍192鄭琰被忽悠161打蛇打七寸第87章隱藏的家教202挖到寶貝了71神棍的劇透100圍觀遇奇景204女王的教室170週一第二更130、婚禮進行曲137女人的世界243爭吵與提親223苦逼的刺史68快化來得快172狄人來救命慘痛的家史239消暑好去處79女人很可怕156鄭琰做好事153週六第二更第90章美貌的好處124今天更得早4184、廢立進行中稱奸自有因136被老公訓了123今天第二更81衆人挖坑忙屏風換燉肉158一力降十會第 198 章 日。團圓節。95沒能見上面194恐怖的校服107姑娘的反省鄭相的心聲失控的局勢255好幾個盒飯203一堂公開課229拉鋸磨牙事152週六第一更207天朝的挫敗93、回京被圍觀78男人的擔當失控的局勢144違法的財路141生活很無奈113反覆的岳父慘痛的家史75渣攻與賤受228一件爭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