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南極的冰山

從林氏的角度來看,事情辦得不怎麼圓滿,最後還是讓祁氏與鄭琰之間留下了疙瘩。她也沒計劃着讓雙方能夠相親相愛,至少面子上得看得過去吧?本來就能達成目標的,叫祁二這倒黴孩子一攪和,連表面上的和平都很勉強。

“祁家二孃真是夠嗆,”林氏回來對丈夫報怨道,“本來好好的,她硬要鬧個不痛快,這樣的孩子真沒個眼色。家裡大人多不容易啊,低聲下氣的都差不多了,她非結個仇家不可,現在倒好了,我看她在鄢郡呆不下去了。”

李刺史嘆道:“世家傾頹啊!”

夫婦二人都有些無奈,他們都是世家出身,對祁氏是抱有同情心的,雖然池修之夫婦技高一籌,祁氏做的事兒也夠蠢的,自幼形成的士庶分野還是在起着作用。李刺史道:“罷了,咱們也盡力了,祁氏不過是罰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能化解了這一段恩怨,也是值的。”

林氏無奈地道:“說起來韓國夫人不像是個刁蠻的人,真不像是權相的女兒,跟傳說裡的也不太一樣。脾氣是有一些,道理也還是講的。祁家也是,光看今天這個樣子,是過於自傲了,一個黃毛丫頭都能賭氣成那樣,平日恐怕在郡裡也夠猖狂了。也是他們運氣不好,偏遇上了這兩個厲害的人。”

李刺史道:“以後就看他們自己的運氣了,只盼祁家從此老老實實的,別再讓你我爲難纔好。”李敬農還扣池修之手裡呢。就李刺史來說,他們李家跟池氏夫婦關係尚可,他同情祁氏的同時,更看好池修之一點。在李氏這樣的家族看來,京兆池氏,如果能夠復興,也是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兒。

“要不要再留兩天,看看事情辦得怎麼樣了?要是咱們一走,祁家又……”

“他們是不敢了,若是再胡來,只管告訴池修之,隨他怎麼辦罷!”

“行,那就明天走吧,哎呀,叫這事兒鬧的,頭疼。”

“累了就早些歇下,明天還要趕路呢。”

“哎。”

一對心情複雜的夫婦帶着複雜的心情入睡了。

對祁氏來說,鄭琰最後開出了條件,反而讓他們鬆了一口氣。有的時候,人就是會有這樣的一種心理,你得罪了一個人,或者自認爲讓一個人不開心了,如果對方大度地說:“米關係喲,親!”你反而會更不自在。如果人家提出補償要求了,你付了代價,晚上倒能睡得安穩了。大概除了天真到一定程度,又或者自我中心到家了的人,很少有人不會認爲——凡事必有代價。

先前再伏低做小,都是在潛規則之下進行的,頗有點驚弓之鳥的意思的祁氏,擔心自己默認的潛規則與鄭琰默認的潛規則不一樣。現在鄭琰明碼標價了,他們便少了這一份子擔心。

對於祁二娘子,祁家長輩也是氣得厲害。正在這節骨眼兒上,一個不小心讓人拿住了錯處借題發揮,那就是個雪上加霜的局面。你怎麼能這麼不顧大局呢?

祁耜夫婦把這個寵愛的女兒罵了個狗血淋頭:“當此危難之際,你怎麼這樣不識大體?又讓祖母難做?”

祁二孃哭道:“阿爹阿孃知道麼?那位夫人,她的廳上讓無知村婦與祖母平起平坐!我家幾時受過這樣的屈辱?這也能忍麼?”掩面伏案而泣,滿心的悲涼,“嗚嗚,幾時到了這個境地了?奇恥大辱!”

被她一說,家中上下也是惻然,祁耜本來還要狠狠訓斥她一番的,此時也只能說:“你心裡不好過,收拾收拾東西,到鄉下莊園裡住些時日去罷。”鄭琰的話讓人聽了非常的不舒服,不但直指他們家家教不好,還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對於世家來說,或者說,公開讓他們懲罰家裡人,比奪他們的田園還讓他們難以接受。事到如今,祁氏卻只能照做。

形勢比人強!祁氏鬱悶有之,痛恨有之,羞辱有之,卻只能把所有的情緒壓下,把祁二孃給送走。祁二孃臉上兩行清淚:“兒不孝,連累父母親長,卻也不想再受這等閒氣了。兒避禍而去,深居簡出便上,毋以兒爲念。”

說得家中又是一陣大哭。次日,王氏等去給林氏送行,這回來的都是官家娘子,鄭琰也出現了。王氏身邊果然沒有了祁二孃,只有一個祁三跟着。大家看在眼裡,互相使一眼色,也沒有一個人再提起那不開心的事情來。

林氏與鄭琰執手道別,互訴不捨之情,鄭琰可是幫了林氏一個大忙了,沒有鄭琰,林氏還收不到祁家送的厚禮呢。李氏是大世家不假,家族產業也多,但是分散到各房名下的,未必就是很均勻地同樣富有了,各房又各有兒孫,能多弄一點家業,世家口上不說,心裡也是非常樂意,不然他們弄個什麼隱田隱戶?只要名目起得好聽,那就行。

鄭琰還很關切地詢問了王氏的身體狀況,因爲王氏昨天是藉口酒有點多了,匆忙帶着闖了禍的孫女兒回家的。雙方的態度,落在有心人眼裡,這就是一個和解的信號,也好,省得咱們夾在中間難做。跟郡守夫婦做對吧,小細胳膊擰不過大粗腿,爲難祁家吧,鄉里鄉親的,彼此之間還有許多已經說不清了的親戚關係。

這樣最好了!

送別了李刺史夫婦,各人歸位。

鄭琰笑對池修之道:“爲客費了三升米,這林夫人沒少收祁家的好處罷。”

池修之道:“管他們有什麼交易呢,咱們只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就是了。總與他們扯個沒完,我都煩了。”

“好好好,做咱們要做的事去!”

————————————————————————————————————————

鄭琰與池修之現階段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學習、補課、摸索、培訓。要修路、挖渠,尤其是這樣比較大規矩的政府行爲,就需要有一個統籌規劃。路線基本上就照着原有的進行拓展,難的是做一個方案。

如果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工程,那麼,中央有戶部、工部一個出錢一個出技術人員,連將作都能出一部分工程人員給予支持,這個沒問題。此外中央還聚集了一大批的專業人才,從測繪到設計,再到計劃、預算,很多官員還是兼職的水利學工程師,有個別人甚至是頂尖的水利工程專家,又有國家力量做後盾,做這樣的事情當然簡單。

鄢郡不一樣,首先,基本上最好的人手都集中到了中央了,留給地方的就少。鄢郡的地方財政裡倒是有餘款,卻要省着用,這項工程計劃裡用料很貴,以往修渠、修路,大部分都用不到石料,現在主體幾乎全用石料,光運費就很愁人了。這個預算得他們自己來做,哪怕郡衙已經基本配齊了人員,也是一樣的。

鄢郡以往也有做過工程的人,這部分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小吏,很多都是憑經驗辦事,上回全讓池修之給踹一邊去了,現在送上門來都不敢用——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從中揩油?技術水平還不能保證過關不過關呢。

池氏夫婦可以憑關係向中央借人,問題是,中央不可能把最好的借給你,更不可能借得多。哪怕是鄭琇、鄭琦弟兄兩個做到了刺史,他們都借不到人。郡衙上下只好一面找些做過工程的老人當參謀,然後自己上陣。不會的,現學,不懂的請教!

鄭琰做計劃是一把好手,畢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凡事有規劃啊,要挖多少土方,路線幾何,可調動多少人手,一個勞動力一天能做多少工作,共能開工多久。國家無償徵發勞役一年有多少天,即,可以有多少白工,剩下的缺口要從哪裡補足,工程質量的標準是什麼,等等等等。做得似模似樣,池修之也挑不出毛病來。甚至鄭琰的計劃裡還有了些福利,比如給力役加餐什麼的,池修之還很兇殘地表示,不能給太多:“原是他們自備乾糧的,想着早些回家,自然做得快。你要是補貼得多了,可有得磨了。”明白了,吃大鍋飯的不幹活。

鄭琰很遺憾:“改成獎勵如何?一天一個工,挖多少方土石算合格,超過的,超多少有多少獎勵。”

池修之搖頭道:“難!”鄭琰一直呆在後衙,真沒怎麼接觸國計民生,池修之卻是四處跑,很知道內情,“怎麼能保證執行?縱使撥下了錢去,你怎麼知道這些錢給發到各人手裡?我分水也是召集鄉老,並不用小吏,小吏不可信。”

鄭琰啞然。

池修之安慰她道:“今年不行,到了明年、後年,咱們把威信立了起來,下面的人不敢亂動了,就能寬仁些了。”

鄭琰訕訕地道:“我總想着,大家都能過得好一點,就好了。明明,他們辛苦勞作了,我們才能過得好,可,看他們太辛苦,我也不忍心呢。真是,是不是太虛僞了點兒?可我真的……想天下太平呢。”有很多話說不出來,人就是這樣矛盾,作爲一個特權剝削階級,靠民脂民膏過活的人,居然貓哭耗子起來了。大概,曾經的平民生活、平民教育,還是在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吧。

池修之撫着她的背,輕聲道:“會好起來的。”池修之自己也想做出些政績來,同時,久在中樞混,多少知道一些□,如今世道實在稱不上好,讓百姓過得好一點,也算是一個有良心的政治家了。倒沒想到,自己妻子心憂萬民。這個,池修之略感慚愧。

鄭琰一捏拳頭:“一件一件地來吧!”

池修之一笑:“好!”

兩人又跟土木工程死磕上了,鄭琰尤其痛苦,畫圖神馬的,真不是人乾的差使。直到從被抓壯丁的湯恩那裡看到了鉛筆,鄭琰才一拍腦袋:“可以用這個呀!”以前用過的嘛!我以前畫的素描可比那個“發明”鉛筆的人好多了。

鉛筆做爲一個新興事物,出現沒多久就由於其發明人被推倒而流行不起來了,得到常弼畫技“真傳”的,一個也沒有,能臨摩其意的也沒幾個。大部人覺得,毛筆更好用,也就放棄了。倒是很多工匠覺得這東西比較好,尤其是木匠,畫個線什麼的,方便極了。常弼的鉛筆店,幾經轉折,被收到將作管轄了,由於鉛筆外面是包着木頭的,所以算是木匠。

湯恩小弟就是個木匠,鄭琰從他那裡弄來了鉛筆,結果悲劇地發現,由於放下硬筆的時間太長,她居然不!會!用!了!

一臉苦逼地適應鉛筆中……

重新適應了鉛筆之後,鄭琰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同時,土木常識突飛猛進!但是,整個工程還是要專業人士來做,鄭琰頂多算是聽得比較清楚明白,死活不敢自己下手了。水利工程神馬的,道路橋樑神馬的,一個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她還是不要亂指揮的好,知道些常識,幫着算個賬比較適合她。

正在進行田間管理的勞動人民不知道,他們的郡守和夫人,已經把他們接下來的工作給確定下來了。簡直就是周扒皮!

池修之還帶着人踩點,做簡單的測繪,同時微調方案。半個月臉就曬變了樣兒,就這樣,又來了新的問題。

時已入夏,今年天氣有些乾旱,鄢郡仗着水土好,目前還沒有什麼災情出現。池修之先前又罰了一大批人做苦役,疏浚了河道,挖深了溝渠,又整體調控了全郡的用水。使旱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即便如此,部分地區還是出現了因爲水資源緊張而悄悄侵佔別家用水的情況發生。個別的村子還發生了小規模的械鬥,這讓全郡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池修之的身上。池修之分水的時候說過,誰不按規定用水了,誰擅自械鬥了,就罰誰,一點情面也不講的。

械鬥雙方的身份略有微妙:受害者,祁家;施害者,土鱉吳家。

即使是社會主義新農村,也很難擺脫歷史遺留下來的格局——同姓聚居,就更不要提現在的鄢郡了。祁氏本是大族,土鱉吳家一大族人住在一起,就是一個村子,這村子就叫吳家村,與名字比較風雅的“祁園”相映成趣。

吳家看着祁氏不受府君待見,正好天又幹,貪心乃起,也是欺軟怕硬,偷偷開了渠,偷了正在按規定用水的祁氏的水。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爛船還有三斤釘,祁氏很快發現情況不對,派人去堵缺口,正遇上了吳家偷水的人,兩處一理論,祁氏難免帶着傲氣,被吳家那副“你們過時了”的小人嘴臉一派,說話也不客氣了起來,也分不清是誰先動的手,反正是鬧到池修之的案頭上來了。

怎麼判?大家都盯着呢!

斷案從來難不倒池修之,兩邊一拿到,公正合理地認爲:“事因吳氏偷水而起,先判偷水案!吳氏犯本府法,參與之人罰力役三日,銅十斤,從其用水時日裡,扣一日補與祁氏。本府說過,別人違法,苦主可上告,毋得私鬥,祁氏爲何不告?不告,等罪!——械鬥之事,兩家皆有過,本府一視同仁。兩家械鬥,本應即時治罪,國以農桑爲本,吾不誤農時,着兩家人犯,秋收之後每人加服十日力役。先前諸鄉老與吾立契,今不能約束村民,着戴罪立功,看管諸人犯,秋收之後,領他們來服役!曉諭全郡,兩家系初犯,故輕罰之!此後有再犯者,加倍懲罰!”

判完了,這麼個結果大家都能接受。祁氏本打算如果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就要鬧將起來,沒想到居然還算公平。吳氏本就膽虛,不意府君居然沒有爲難祁氏,也罵罵咧咧地走了。

只有池修之開心得不得了,這就又多了許多免費勞動力啊!

就這樣忙碌,還有鬧事兒的。

————————————————————————————————————————

無論是工程也好,械鬥也罷,都是公事的範疇,鄭琰沒想到的是,私事上也有來攪局的。

事情還是因爲祁二孃而起,祁氏雖然在全國勉強能掛號,到底勢衰,已是多與本郡之人聯姻了。郡內望族通婚,也是四通八達,祖祖輩輩的糾纏不清了。王、朱等四姓與祁家總有着奇奇怪怪的親戚關係,幾家小輩縱有禮法約束,也架不住姑母姨媽家的表哥表妹之間互相認識。

祁二孃在鄭琰看來討厭,但是在思想比較頑固的鄢郡人看來,那行爲絕對是可圈可點的!世家不能自降身價、自甘墮落!祁二有一表兄,是朱家的小公子,年方十六,生得脣紅齒白,骨子裡帶着一股傲氣,自以也算系出名門,才學又好,挺瞧不起土鱉們的。朱六公子心中素喜歡祁二表妹,兩家家長也有意結親,不想晴天霹靂,祁二被送鄉下去了,有不可靠消息講,可能要被遠嫁。

朱六哪裡受得了這個?求他父母幫忙,父母年輕時也是與他這樣的想法,後來他爹也做過幾任地方官,又到京中敘個職什麼的,幾次敘職棱角一磨,比較能認清現實了。聽兒子要犯渾,先把朱六給罵了一通。

朱六記得一個孝字,不敢與父親爭辯,跑到祁高大門口大哭不止:“鄭氏,冰山耳!日出即融,冰山難靠!竟爲冰山而拋骨肉!祁氏真要完了!”

祁高真想讓他現在就完蛋!派人拿繩子一捆,給扔回朱家去了:“你們家的孩子,自己看着辦吧,我是不敢再招惹了。”

朱六他爹差點沒被嚇死,朱六這孩子,還真是聰明,一眼就看穿了池修之這麼橫,乃是有個好岳父。你看出來了也別這麼直白着說啊!很多人都覺得他本是能憑本事拼出來,結果卻是裙帶上來的,卻覺可惜又有些鄙視,可爲什麼大家都不說?因爲鄭琰確實是個大殺器!

朱六倒好,隔山打牛,還隔了池修之、鄭琰兩重山,等於直接罵到鄭靖業頭上去了。親,你罵個池修之就算了,罵了他老婆,等於點名鄭靖業啊!

作爲本郡一直以來的地頭蛇,祁家的地理位置相當好!適合圍觀!適合狗仔盯梢!朱六他爹知道,跟池府君兩口子別玩花樣,你玩不過,還不如直接去請罪來得方便。這麼想着,腳下也沒停,繩子都沒解、朱六嘴巴里的手絹還是祁家提供的,就這麼拎到了郡衙請罪。

郡衙裡也有朱家的人做主簿,一聽了這事兒,魂都飛了!鄭琰穿越前的時空裡,有個成語叫“望洋興嘆”,朱主簿與李敬農等人處得久了,才知道自己的見識確實算是淺薄了,便是鄭德儉,那氣派也不比別人差。更不要提平日裡見識到了夫人規矩了。

朱主簿拉着朱六他爹一個勁兒地說:“千萬別犯犟!”又哭喪着臉去看鄭德儉。

鄭德儉很想抽朱六幾個大嘴巴,但是人家爹在這裡,自己的姑母姑父纔是這裡的主人,哆嗦了幾下,強忍着道:“府君在外奔波,此事晚輩不能作主,還請賢父子入內稍待,我找人進去通報夫人。”

言罷,也不找人,他親自奔到了後衙,臉憋得通紅:“姑母!”孩子受委屈了,要告狀!

鄭琰正喝着冰鎮酸梅湯,被他這一聲叫得,一口酸梅湯從鼻子裡噴了出來,手忙腳亂地擦鼻子:“你這是怎麼聲兒啊?”

“姑母~嗚嗚,他、他、那個小畜牲說、說,說咱們家是冰山。”

咦?鄭琰驚奇了:“我挺和氣的啊,怎麼冰山了?”不知道冰山邪魅攻已經成炮灰配角了嗎?冰山美人也pk不過解語花被扔到角落裡自己冷凍自己去了。現在早改路線了好嗎?

鄭德儉懵了,跟鄭琰對着眨了好一會兒眼,才一跺腳:“那個朱六,說、說、”咬牙切齒地道,“說咱們家是冰山、冰山難靠,日出即融!”

鄭琰張大了嘴巴,沒想到自家居然還能受到這樣的評價!這得是楊玉環她們家的待遇吧?她一點也不生氣,只想問朱六:“你丫穿來的吧?”又想,自己真是不夠稱職啊,一般奸臣的閨女都該給皇帝當個小老婆奸妃,然後威風八面地欺負着上自皇后下到宮女的衆皇宮,拉足了仇恨,之後與太師宰相爹一起裡通外國謀朝篡位,最後被忠義之士幹掉,爲人家的獎盃增光添彩的吸引衆人眼球的未來。作爲奸妃,她還要兼個職,當個皇帝的真愛的襯托……

鄭德儉催促道:“姑母,現在要怎麼辦?”

鄭琰道:“涼拌!什麼大事兒也值得你這樣!告訴朱家父子,自己家管好自己家的事兒,我鄭家的事情不用他們操心費力,我們也沒這麼小心眼兒!聖上尚不以言罪人,何況與我等,他們這是要爲我招怨嗎?告訴那個朱六,時間才能證明一切,讓他好好看着吧!”

這個小白,難道不知道南極冰山出現得比類人猿還早嗎?比起你們,那就是永恆!

“還有你,氣個p,別人說一句就要生氣,你就那麼聽他的話?你出息了,說什麼的都有,不招人妒是庸材!都散了罷。你去,把人給我客客氣氣,好模好樣地送出去。聽到沒有?!”

“是!”鄭德儉憋回了男兒的委屈淚,明明他們家很努力的,爲毛還有人說三道四?

回去之後,醞釀好情緒,擦擦眼睛,很淡定地轉達了他姑母的意思,想了一想,又讓人解了朱六的繩子,對他道:“咱們且看吧。”

朱六他爹放下心來,有這句話,就說明他兒子現在安全了,哪怕是爲了留着他當個苦逼的見證人,朱六都性命無憂了。這想法要是讓鄭琰知道,一準喊冤枉:她哪裡動不動就要人命啦?

等池修之回來,一切已經塵埃落定了。既是說到鄭氏,鄭琰又處理完了,池修之也不好多過問,只說:“也就只剩嘴皮子功夫了。”

鄭琰道:“卻是未必。”

池修之也無奈地道:“確實未必。雖是壓下了他們的勢頭,小民裡面,還是很尊敬他們。咱們還得努力呀!”

“好!”鄭琰心道,自己的努力,就是現階段別再鄢郡裡太出風頭,也是不必,也是會給池修之的工作增加難度。明明以池修之的能力,事事都能處理得很好,偏偏有人要拿她來說事兒,很讓小夫妻鬱悶呢。

“只要今年的收成好,這些溝渠啊、道路啊又建好了,到了明年、後年,他們自然該知道你的本事的。”鄭琰認真地給池修之打氣。

池修之笑道:“是啊是啊。”心中卻道,這樣大的工程,明年是完不了工的,後年能做完就是謝天謝地了。

別看不是建什麼水利樞紐,就是利用現在的溝渠拓寬再砌上石頭,對現在的勞動生產來說,也是做個兩三年是再正常也不過了。池修之希望自己能在這裡做上個五到八年,那樣鄢郡一定能大變樣的。

可惜,情勢不如人願。

七月裡,鄭琰迴應參加先帝週年祭的時候,蕭令先就流露出很想池修之的意思來了。鴻臚寺卿陳慶成,越看越礙眼!鴻臚寺不算太重要,卻是九卿之一,真要討論起問題來,跟太僕是一樣的。那個位子蕭令先是預留給池修之的,再者也找不出更多的傾向於他的人來做這個九卿。

鄭琰此番回京,也不開窯掙錢,只一心參加先帝的週年祭,蕭令先的話,她一點也不接,只說:“事情才做了一半還沒看到成效呢,這就丟開手去,怕他一回京,原先的好局面就又荒廢了。”

蕭令先只能忍了。

————————————————————————————————————————

到得九月秋收,鄢郡居然是一個豐年,稅減了,交給國家的錢糧一點也沒少。池修之減的都是本地地方官胡亂加的,這些稅加了,對國家財政也沒有增益,減了,同樣沒影響。還因爲減了稅,提高了勞動積極性,又有括隱、興修水利等因素在,反而繳的稅更多了。

蕭令先大喜,下令嘉獎池修之,恨不得把他立爲楷模——這個人是他親自發掘出來做地方官的!又下令讓池修之進京,池氏夫婦只得暫時把郡中事務交待一下,夫妻雙雙入京去。

蕭令先在大正宮裡接見了池修之,劈頭蓋臉一頓猛誇:“卿真棟樑材也!”

池修之謙虛地道:“盡職盡責而已。”

蕭令先道:“你的盡職盡責,可比別人做得好多啦!做一郡守,真是屈才了!你回來怎麼樣?”

池修之吐血,他的五年規劃纔剛開了個頭啊!“臣願爲天子牧民。”

“哎~什麼樣的人材就該用在什麼樣的地方嘛!”

池修之毫毛都豎了起來,你又要幹神馬?“臣請爲郡,有始有終,且,有許多事情纔剛剛起步,臣怕人走茶涼,良政不行。又或者,繼任者無力壓制,終遭反撲。”

蕭令先搓手道:“可這樣,鴻臚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我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接替,只好每每看着朝會上總有人缺席,站班站得,跟他那口豁牙似的,難看得緊。”

池修之忍不住笑了,蕭令先也會幽默啊!“朝中總有賢臣的。”

“不好,不好。”

池修之想了一想:“有一個人是很合適的,但是脾氣差了一點兒,不知道聖上能不能容忍?”

“誰?”

“鴻臚少卿,李神策。”

“他?”蕭令先的語氣不情不願的。

池修之連忙爲李神策做保:“臣在鴻臚時,跟着他學了不少東西,這個人通達敏練,看事清楚得很。至少做鴻臚是勝任的。就是性格不太好,不喜交際,與家族中人也是這兩年纔多走動了一點兒。”

蕭令先想一想:“就他了吧!”

池修之心道,你還真好忽悠!真是的,想忽悠蕭令先的人,只要記住幾個要訣就行了:一、他不喜歡世家,更不喜歡世家抱團;二、他不喜歡女人太強硬;三、他喜歡軟糯一點的人;四、他比較喜歡禮法,即比較喜歡尊君。

又一次,陳慶成告病的時候,蕭令先派去了醫生,同時還下了道命令,鴻臚寺卿年高德勳,爲國操勞,帶病工作,我不是黑心資本家,不能這樣壓榨剩餘勞動力。爲表明皇帝是個好人,特許陳慶成退休,按退休幹部待遇發養老金。轉眼又把李神策給提成了鴻臚寺卿。

等陳慶成回過神來,蕭令先把李神策的官服都給送到李神策家裡去了,陳慶成只好接受現實。

辦成了這件事情,讓蕭令先心裡得意了一把,也讓池修之對他的評價高了那麼一點點。行啊,小子,會下小黑爪了。

自從當了皇帝,蕭令先一開始大抽風,後來小抽風,但是,抽着抽着就平靜了。大家對他的評價也慢慢回升了起來。他是名正言順由東宮入主大正宮的人,不管二不二,道義上佔據着絕對的主動。只要不太過份,所有人都會慢慢習慣的,畢竟,聖主不是那麼容易能夠遇得到的。

到得春天之交,二十四郎周王一場大病,蕭令先數次親往探視,選派御醫,厚賜湯藥,端的是友愛手足。又有,前廢太子病死北宮,蕭令先以親王禮厚葬之,允許蕭綽接了生母陳氏回府奉送,又許蕭綽撫養年幼弟妹,升蕭綽爲郡王。蕭綽的幾個妹妹也封爲縣主,各發俸祿。只是蕭令媛他還是不肯放出來,這丫頭的戰鬥力讓他心有餘悸之餘,也怕她再生事端。

憑着這些事情,蕭令先也賺到了人望。鄭靖業與顧益純背後說起,也要說:“單看友愛手足這一條,先帝是沒有選錯人啊!”

現在看起來,一切都走上了正軌,蕭令先也不鬧着抽風了,從鄢郡的事情上,他認識到自己政治常識的不足,每每努力鑽研,遇有難題總向鄭靖業請教,秦越能教他的變得越來越少了。鄭靖業對蕭令先也是比較盡心的,除了不能告訴他的貓膩,其他的下情也都跟他說了。

蕭令先對於底層人民的生活形態尤其關注,鄭靖業也不由詫異:難道真是開了竅,知道什麼是根本了?

與此同時,蕭令先還與池修之頻頻書信往來,尋求第一手的資料。通過池修之的書信,他也知道了鄢郡有個阮縣令人比較不錯一類的事情。還知道,鄢郡的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設,頭一年只完成了一小半兒。這一年的冬天,鄭琰並沒有能夠回京過年,她陪着池修之在鄢郡宴請郡內屬官與士紳,忙得脫不開身。

郡內一切都安好,然而像朱六那樣的人依舊存在着,這是無法一時根除的。池修之能做的,就是用時間證明一切,努力地去工作,用第二年的豐收再安民心,逐漸樹立起威望來。

又一年過去了,京是鄭家倒是喜信不斷,齊氏亦產下一子,於薇、林蓉有孕,鄭氏不但沒有冰雪消融的樣子,反而更顯出枝繁葉茂來了。朱六小朋友的一顆小心臟,簡直進入了冰河時代!

池氏小夫妻在鄢郡的第三年上,秋收過後,池修之回京開始了三年一次的正式敘職。蕭令先再次提出了讓池修之回來:“三年已過,卿可不要食言啊!”

池修之比他狡猾多了:“臣回來做什麼呢?若說鴻臚,李鴻臚是臣所薦啊!豈不讓人說臣是薦人佔位,自己回來了,又趕人下臺?這樣對聖上也不利啊!倒像是我們合謀一般了。臣在鄢郡還有一截路沒修好,修完了,給聖上一個整整齊齊的鄢郡,豈不美哉!”

打動蕭令先的理由是:他確實沒準備好其他的位子,李神策雖然脾氣不好,但是,有藩國不恭敬的時候,他罵人確實給力,給蕭令先挽回了不少面子,蕭令先也不好意思撤換他。蕭令先想了想:“你先回去,把鄢郡打理好。我看朝中老朽者多矣,總有合適你位子給你。”

池修之心裡一抖,心說,你別亂來啊!回去就給鄭靖業打了個小報告,請岳父大人多盯着點兒。然後逃命似的回到了鄢郡,怕升官怕成這樣的,他也是頭一份兒了。加緊郡內的公共建設,水渠是重中之重,乾渠用條石壘砌,支渠用青磚。幹道用條石,小路還是土路。

也只能做到這個樣子了,因爲到了蕭令先的應天四天春天,京中發生了一件大事,也空出了太府寺卿的位子,蕭令先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召池修之回來,讓他做太府!理由便是池修之在郡三年,年年稅賦做得好,又在沒有加稅的情況下把鄢郡的公共工程整體改造了一遍,這樣的能人不來太府,你們是不是別有什麼目的?

這個時機並不太好,因爲搞掉上任太府的乃是大家並不喜聞樂見的老朋友——樑衡,他胡漢三又回來了。太府這個位子,葉廣學系剛推了個人上去,沒幹倆月,搞不定情勢,辭職了!蕭令先想讓他的山寨老丈人徐樑做太府卿,徐樑直接“病”了!

在這個情況之下,無論是蔣進賢系還是鄭靖業系,又或者是葉廣學系,一致認爲,必須讓池修之回來了!無論是蔣卓還是柳敏,他們都沒有能夠搞定蕭令先,或者說,蕭令先不肯爲了他們放棄掉樑橫。

池修之必須回來!蔣進賢還有個損念頭:池修之回來了,鄭琰也就回來了,樑橫要是跟池修之不對付,他就只好被鄭琰修理了。那個女人簡直就是個外掛!

135女人的友誼生在富貴鄉97這是個誤會201新店開張了157鄢郡不好守坑爹的兒子160減賦與括隱211找事的親戚217除夕的更新第一個馬仔201新店開張了153週六第二更185、誰棋高一籌98又將熙山行100圍觀遇奇景93、回京被圍觀行家一出手128追封很艱難2122今天第一更225後續及其他這就是命啊162站穩腳跟了第86章熱鬧開始了188孩子長大了第92章愁人的閨女鄭五郎娶妻120、這絕不可能224兇殘的刺史109世事難兩全209辯論與戰爭69鄭靖業鬆口177皇帝沒意思174一次小聚會72終於表白了125、繼續早135女人的友誼師兄是殺器女人惹不起112皇帝的執念136被老公訓了77神秘的少女77神秘的少女經典的橋段212池修之回京198二孃的剋星106意外的訪客68快化來得快220第一次考試154蕭令先被抽182、再添一仇人216孝期結束了130、婚禮進行曲195不同的老師相門是非多147皇帝的安排203一堂公開課186過繼與恢復97這是個誤會師兄是殺器110、高科技犯罪151無知真幸福179催命符出現家人與奸黨160減賦與括隱151無知真幸福171聖誕節更新113反覆的岳父242艱難的抉擇113反覆的岳父156鄭琰做好事這是緣分嗎83腹黑與呆萌73混亂的升級218科舉的建議219世家的分歧104穿越毀三觀212池修之回京195不同的老師楔子178下臺倒計時82蕭綽的悲哀222雙鷹王來了205玻璃的用處205玻璃的用處第92章愁人的閨女107姑娘的反省168朝上的羣毆192鄭琰被忽悠人心思變了78男人的擔當177皇帝沒意思113反覆的岳父106意外的訪客練好基本功219世家的分歧成熟的皇帝198二孃的剋星這就是命啊192鄭琰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