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林大炮第一炮,小皇帝思南巡!

時隔數日,當錢寧再次在黃瓦東門內的司禮監衙門見到劉瑾的時候,赫然發現這位在人前一直都架子大大的司禮監掌印劉公公,竟有幾分強顏歡笑的意味。他雖不是宮裡行走的閹宦,可惜薪司內廠就在西安門內,再加上除卻他和外頭行走的那些底層番子,其他人都是宦官,所以他也算得上是消息靈通人士了,當然知道近來小皇帝對劉瑾彷彿有些意見,而這簡直是最要命的!

要知道,儘管劉瑾看似從朱厚照登基之後就一直榮寵不衰,如今更是執掌司禮監爲內相之首,可實則一應權力全都來自於天子。萬一聖眷有失,那下場從前的王嶽等人簡直就是榜樣!相形之下,徐勳那侯爵終究是憑藉正兒八經的戰功來的,而且和那幾位赫赫有名的清流交情甚篤,在內在外頭還有數位總兵將軍,卻是比劉瑾還站得穩當些,不是僅靠聖眷存身。

然而,這種話他自然不會提醒劉瑾,此時此刻只是恭恭敬敬地將對魏三的查問結果一一稟報上來:“公公,魏三已經全都招了,他只是看中了羅教信徒供奉上去的大筆財產,實則根本沒有羅清妖言惑衆的證據,只是藉着公公的名義自己私底下發大財而已。送給公公的那張清單只是他特意刪減過的,卑職在他家裡抄沒的家產整整有數萬,須知從年初三四月間丘公公去南京,他到東廠幫着管些事到現在,短短不到半年就積攢了這麼多,足可見其心。”

“混賬,狗東西,混賬王八蛋!”

劉瑾脫口而出罵了幾句髒話,旋即便厲聲吩咐道,“好啊,一個個就知道中飽私囊,卻讓咱家給他們背黑鍋。沒這麼便宜!從太祖爺開始,對宮中人定下的規矩便是從嚴從緊,想當初乾清宮答應劉山便是因鄭旺一案被凌遲於市,那時候還下旨上上下下全都必須觀刑。眼下這樁案子,看來也得照此辦理纔是!哼,你把人好好看押,別讓人死了,回頭咱家就去請旨,非得殺一儆百,讓那些欺上瞞下的知道厲害不可!”

錢寧已經聽說了此前張西麓進諫劉瑾肅貪肅賄的事。就知道劉瑾對於這種底下拿大頭向他奉獻小頭,卻讓其承擔壞名聲的做法深惡痛絕。然而,起頭也很想整死魏三的他,此時此刻卻殊無半點勝利的成就感,因爲他還只是想着整人的時候,徐勳就已經把刀柄送到他手中了。此時此刻,他張了張嘴打算稍稍提醒一二,但話到嘴邊。最後還是吞了回去。

劉瑾又不是不知道徐勳的厲害,他既然打算左右逢源,就別涉入太深的好!

然而。正當錢寧答應一聲打算退下,公廳之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喧譁。緊跟着,就只見一箇中年太監捧着一份奏摺快步衝了進來,那模樣彷彿是手中拿着一個燙手山芋似的。到了近前,他跪下小心翼翼地將奏摺送上,瞥了一眼錢寧纔開口說道:“公公,右副都御史林俊上書,劾奏寧王……貪橫濫殺!”

此話一出,劉瑾頓時意識到,自己前幾天纔剛見過羅迪克。收了寧藩的大筆錢財,於是有意淡化錢寧回來的事,至今不曾讓錢寧面聖稟報去江西查探的結果,指望着小皇帝能夠自己忘了這麼一檔子事,然後讓錢寧輕描淡寫帶過去。然而,現如今這檔子事竟然又被人如此輕易地捅破了!

他又氣又惱地接過奏摺。也不像往日那般裝模作樣讓人念給自己聽,而是直接展開掃了一眼。好在林俊不是那些喜歡修飾辭藻的翰林院文人,這一份奏摺寫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簡直就如同指着寧王的鼻子痛斥其非似的,不愁看不懂,只愁從頭到尾全都看得分明,因而一時劉瑾氣得面色發白,忍不住直接拿起奏摺就往錢寧身上扔去。

“你特意跑到江西去一趟,還說寧王就那麼幾樁小小的罪名,看看這上頭寫了些什麼!”

儘管那奏摺丟在身上的力道以錢寧的身體來說只算得上微乎其微,但劉瑾這種頤指氣使的態度卻讓錢寧一時腹中憋火。然而,這會兒他只能忍氣吞聲地將奏摺撿了起來,翻看了之後,見林俊所言那些赫然是他在江西時都聽說過的,他頓時心中一跳,旋即就意識到林俊畢是江西本地人,而且是纔剛奉詔復出的,對江西情形可謂是瞭若指掌。

想到前幾日聽說徐勳曾親自去通州碼頭去接林俊,把人送到林瀚府上卻自己回去了,一連數日都沒再見過人,他原本還暗笑是徐勳用了人卻不能真正節制此人,簡直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這回就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了。這究竟是林俊自己的意思,還是徐勳的意思?

捏着奏摺好一會兒,錢寧才竭力用平穩的語調說道:“不少事情都是以訛傳訛,並不足爲信……公公,再說林俊此人在江西便有林大炮之名,這嘴上功夫一直都是不饒人的。”

“你是說林大炮第一炮沒衝着咱家來,咱家就該燒高香了是不是?”

劉瑾惱火地一拍扶手,隨即咬牙切齒地說道:“都是徐勳那小子盡會挑些這種人入朝,沒事找事!咱家好容易纔打發走了楊廷和,他就給咱家找了個林俊來!”

說到楊廷和,錢寧心中一動,頓時有了挑動劉瑾心緒的主意,當即便低聲說道:“說到楊廷和,卑職剛得了消息,楊廷和長子楊慎,在此次四川鄉試中得了頭名解元。”

砰——

這一次劉瑾的反應更是激烈,竟直接摔了起頭拿在右手的筆。他怎麼都沒想到,把楊廷和調去了南京,而回鄉的楊慎竟然能考出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結果來,須知其一路趕回四川少說就得兩個月,根本沒時間備考,怎麼還能考出個解元,那些考官怎麼就敢給他考出一個解元?這不是分明和他作對嗎!

眼見劉瑾果然是氣急敗壞,錢寧方纔小心翼翼地解釋道:“公公忘了,楊慎臨行前可是得過皇上的賞賜,再說,他是李東陽的弟子。楊廷和的兒子,據說那一日在徐府大放厥詞之後,林瀚張敷華邀了他回林府,又相談甚歡。而此前督學四川的劉文煥又頗爲欣賞他的才學。再加上他那一帖指斥寧王名動天下,這個解元簡直是衆望所歸……”

“什麼衆望所歸,乳臭未乾的小子胡言亂語而已!”

劉瑾一想起寧王的事情原本早就被小皇帝丟到腦後去了,偏生楊慎提起,繼而這一攤子就捂也捂不住,現如今更是讓個林大炮直接給一炮轟了出來。想着想着,他便咬牙切齒地說道:“這奏摺先擱在咱家這兒。回頭咱家見機行事。倒是你,自己想好若有萬一,到御前如何稟報上奏!”

“是,卑職省得。”

倘若劉瑾真的成功截下林俊的這封奏摺,那麼,這位曾經譽滿南都的林大炮第一炮毫無疑問就放了個啞炮。然而,徐勳既是蓄意引起了這一遭,那他自然不會容許這一情況發生。儘管朱厚照這個小皇帝確實神出鬼沒。但隨行扈從的不是錦衣衛就是府軍前衛,他不過略施小計,就讓到閒園去看牡丹亭首演的朱厚照聽到了一些年輕官員的議論。於是。當這位小皇帝回宮之後,二話不說就找了劉瑾來,指名要看林俊的奏摺,又直截了當問了錢寧回來的事。面對這種狀況,劉瑾不得不硬着頭皮把林俊的奏摺呈上,而對錢寧則是少許拖延了時間。

“這幾日奴婢正在肅貪懲賄,錢寧一回來就在辦前山東巡按御史胡節的案子,剛出城去了通州,還請皇上少待一日。”

朱厚照嘴上不說,這一日去坤寧宮見皇后的時候。卻忍不住把袖中一份奏摺沒好氣地重重丟在桌子上,隨即沉着臉說道:“這寧王朱宸濠的祖父是當年英廟憲廟,還有朕的父皇全都深惡痛絕的人物,不過因爲是親藩纔給他留了面子,只奪了護衛不曾追奪王爵,可恨朕當初還真的以爲如今這寧王是賢明悔過的人。可這倒好,先有楊學士的兒子楊慎,緊跟着又有林俊先後指斥其貪暴殺人等各項大罪,早知道朕就不該聽劉瑾的還了他護衛!”

儘管前頭十幾年從未想過自己有正位中宮這種可能,但既然已經做了,周七娘自然不會像朱厚照這樣隨心所欲,無論是兩宮皇太后面前,還是在宮人內侍面前,她都必須打疊精神拿出應有的風儀來。此時此刻面對大發脾氣的朱厚照,哪怕她對劉瑾的擅權頗有微詞,對徐勳則是有些好感,對那些上書直言是非的大臣則更是欽敬,可她更知道這等個人喜惡絕非評判事情是非時必要的。因而想了想,她就拽住了朱厚照的袖子,把氣呼呼的小皇帝拉到了靠窗的貴妃榻上按着坐下。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皇上不是派了錢寧去江西嗎,不妨先聽他如何稟報。若是和楊慎林大人先後彈劾的這些事情有出入,那麼至少表明江西至少絕不像人說的那樣安定。否則就算是截然不同的人,也不至於看出大相徑庭的結果來。”

“對啊,誰對誰錯暫且不論,但事情出入這麼大,說明江西肯定有問題!”朱厚照猛地一拍大腿,隨即因爲用力過大而齜牙咧嘴了一陣子,繼而便認認真真地看着周七娘道,“那七姐覺着,若是真的兩邊出入極大,朕該再派誰去?”

“皇上,這種正事,應該詢問朝堂文武,不該和妾商量。”

不管朱厚照如何軟磨硬泡,周七娘接下來卻再也不接話茬,這一夜甚至把朱厚照攆出了坤寧宮。然而,想着前幾日母親進宮,小心翼翼在她面前提起的劉徐相爭,再想想朱厚照和劉瑾是在東宮多年的情分,和徐勳雖是時限短些,可君臣之間的厚誼更是她從前親眼看到親身體察過的,她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深深的憂色。

若劉瑾收斂些,徐勳謙讓些,兩邊和平相處,那樣朱厚照也不會有朝一日陷入二選一的困境!她也知道這事兒不可能,料想朱厚照也未必真的是缺心眼到一點都覺察不出來,興許只是潛意識中希望能夠永遠保持從前的現狀,僅此而已!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儘管錢寧知道朱厚照在楊慎和林俊的先後奏摺夾擊之下,恐怕已經覺得寧王有問題,可他在面聖之際,不得不硬着頭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稟報了一通。儘管他在劉宅逗留了整整一夜,就如何稟報的問題千推敲萬思量,可那一通比當初在徐勳面前更花功夫的稟報之後,他仍然沒有看到皇帝露出任何滿意的表情,心裡頓時暗自叫苦。然而下一刻,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曾經在徐勳面前提出過的主意,此時也顧不得這擅作主張會讓徐勳和劉瑾有什麼樣的反應,竟是把心一橫開了口。

“皇上,因爲時間緊急,臣其實也就是走馬觀花。臣也知道楊相公和林大人先後上書,這所奏和臣大相逕庭,所以,皇上若是真心存疑,臣倒有一條最好的計策。”

“嗯?你說!”

見朱厚照果然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錢寧便低着頭畢恭畢敬地說道:“百聞不如一見,皇上大可借南巡之機,親眼看個究竟!”

此話一出,侍立在皇帝身側的瑞生頓時勃然色變,可拿眼睛去看朱厚照的另一邊時,他纔想起今日劉瑾不知道是因爲避嫌還是生怕頂上小皇帝的怒火,竟是沒來。而這種事情不論他如何得寵信,也是不好在這時候勸諫的,只能暗地裡咬了咬牙。

而面對這個建議,朱厚照的臉上最初是驚愕,隨即是躊躇,最後便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然而,他沒說可也沒說不可,就這麼直接揮了揮手示意錢寧退下,隨即竟是託着腮幫子坐在寬大的椅子上沉思了起來。好一會兒,他才嘆了口氣道:“太祖爺打天下,太宗爺幾次北巡五次北征,就是宣廟也曾經親自帶兵巡邊,英廟即便有土木堡之敗,終究也看過大好河山,朕真不想憋在這京城裡頭……錢寧還真的是送了朕一個絕佳的藉口!”

第620章 威逼利誘惑劉瑾第565章 劉瑾吃癟第163章 雞飛狗跳,帝京第一案(上)第382章 妖言第184章 皇上聖明,太子英明第558章 強勢第646章 大隱隱於朝第339章 青樓證清白第571章 大刀闊斧,殺人抄家第41章 燈下黑第34章 投石非問路第376章 連環套(中)第167章 護犢愛妻,天子之怒(中)第579章 二桃殺三士第255章 大變(下)第410章 與民同樂第446章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第309章 奔襲和誘餌第241章 焦芳真的倒了……第339章 青樓證清白第150章 會揖吵架,小徐攤牌第402章 金陵夢第590章 十面埋伏,美人膽第358章 正德長大了第439章 神兵天降第97章 傻丫頭!呆頭鵝!第650章 首輔接次輔,侯府聞喜訊第577章 論天下英雄,見民生疾苦第136章 小太子的大脾氣第346章 殺手鐗第43章 昔日鷹犬今何在第304章 欺人太甚!第282章 議出兵,決鋤奸第114章 樹倒猢猻散第371章 劍走偏鋒第430章 老焦芳吃癟,小正德立志第306章 臨機處斷第171章 詔獄大刑無果,緹帥夜訪伯府第282章 議出兵,決鋤奸第125章 運河上的買路錢第186章 舌戰文華殿(下)第562章 坑蒙拐騙第367章 外戰不外行!第8章 出手豪闊,家底漸空第379章 獻殷勤,主公道第271章 少君奸臣第511章 王府借兵,矢志破虜第187章 立威第559章 夜深人靜處,恰是密議時第432章 人夫,人父第141章 天子召見第311章 志同道合第559章 夜深人靜處,恰是密議時第379章 獻殷勤,主公道第589章 破天下不公第187章 立威第335章 朕封你大官做!第590章 十面埋伏,美人膽第43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04章 賀壽借刀,再借刀!第370章 正德告狀,徐劉合謀第87章 佔盡上風第575章 旗開得勝,紅娘難爲第600章 脣齒相依第77章 請公公擔待!第159章 徐良封爵,徐勳升官第436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534章 天子之怒第162章 太子逃學,狗頭軍師(下)第249章 風雲陡變第597章 錢寧回京,巧言令色第237章 金榜題名,狂生風範第374章 圈套(下)第92章 金陵第一案(三)第272章 狼狽第156章 靈濟宮中遇貴人(下)第51章 貴客盈門(上)第440章 定局第585章 正德元年的最後一天第53章 碰撞(一)第158章 御札密揭定乾坤第353章 封爵(上)第33章 萬般皆下品第591章 鋒芒畢露世無雙!第305章 石破天驚第71章 耳光(上)第395章 投緣和倒臺第113章 執子之手,共許今生第565章 疑雲重重,嬌妻有喜第237章 金榜題名,狂生風範第109章 送你上路!第56章 碰撞(四)第67章 珠聯璧合(上)第614章 假冒兄弟第630章 請君入甕第438章 伏闕(上)第63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320章 文武兼通屬楊公!第568章 驟然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