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太子賀壽

二月二十九的皇后千秋節,一如往年一般異常熱鬧。

打從數日前開始,御用監便把一樣樣早就制好的首飾衣物如流水一般地往坤寧宮送。儘管弘治皇帝自己簡樸,但既然沒有後宮嬪妃的那些開銷,對自己唯一的妻子,他就寬鬆多了。雖說他也曾經因爲有人挑唆張皇后花費巨資制裙子而發過火,但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幾乎無條件地滿足張皇后的一切要求。好在張皇后雖說愛使使小性子,胳膊肘往裡拐一個勁護着孃家人,看自己的皇帝丈夫看得死死的,喜歡些漂亮衣裳首飾,但也沒什麼其他的缺點。

這會兒命婦尚未進宮,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帶頭,一應太監先到坤寧宮來給她這個皇后磕頭,又逐一獻上賀禮,她便有些過意不去。一面親自一樣樣檢視,她就一面微微嗔道:“你們幾個也是的,一個個都是年紀一大把了,爲了我這小小的生日破費幹什麼,又不是什麼整壽。”

“皇后娘娘千秋壽辰,奴婢等人也只是聊表一片心意,並不是什麼珍貴物事。”蕭敬擡頭看了看,見張皇后的目光並未在那些壽禮上流連,便低下頭又說道,“不過巧得很,奴婢的這塊玉卻是前幾天無意間從一盆蘭草中得來的,而且紋樣竟是龍鳳呈祥,足可見娘娘得天獨厚,天公亦知娘娘千秋在即,降下奇物以賀。”

張皇后原本只是瞥了這些東西一眼就暫且擱下了,可聽到蕭敬如此說,她不禁大奇。挑出那塊玉仔細一瞧,見上頭的龍鳳紋樣清晰可辨,她頓時愛不釋手,好一會兒方纔擡起頭道:“真是從蘭草底泥之中得來此物?”

“奴婢怎敢有虛言?”

蕭敬口才極好,當下便將自己怎樣從蘭草之中取得這塊玉的經過如實道來。一旁李榮王嶽陳寬戴義等等全都是聽得大爲狐疑,尤其是當蕭敬說到去問送這盆蘭草的劉文泰,劉文泰先是大爲驚異,繼而捶胸頓足地說錯過了這樣的天生奇物作爲賀禮時,衆人方纔恍然大悟。果然,就只見張皇后鳳顏大悅,竟是笑出了聲來。

“這個劉文泰,分明是他有意在那盆蘭草中埋了東西,送了你一個人情,還做這樣子給人瞧!也罷,看在他這份心用得婉轉,我立時賞他一個枕頭,他總該高枕無憂了!”張皇后對劉文泰原就寵信,此刻吩咐了一句,見下頭一個女官立時應諾,她便有看着蕭敬道,“至於蕭伴伴你,我也沒什麼可賞的。我記得你最是愛書,回頭我請皇上在御製的新書裡頭蒐羅蒐羅,看有什麼剛刻的珍本,蓋印之後賞了給你!”

“多謝娘娘,多謝娘娘!”

橫豎是慷皇帝之慨,張皇后自是沒有什麼心疼的,見蕭敬連連磕頭拜謝,她也心情暢快得很,至於其他人的禮物就根本沒興致了。等到這些司禮監的頭子們告退離去,她就拿着那塊玉對一旁的女官吩咐道:“回頭讓御用監打個金項圈,再看看怎麼把這玉嵌上。”

因爲這龍鳳呈祥的吉兆,張皇后自然是異常高興,待到升座受命婦朝拜的時候,一貫就很享受這等風光時刻的她自然更是神清氣爽。只文武命婦實在是太多,此番也就是京官文官七品以上,武官五品以上方纔得以入宮,而除卻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一品以上和勳貴命婦,其他官眷不過是坤寧門外磕頭就算完了,否則這一日如同上朝一般幾千人涌進來,就是坤寧宮再大也別想容納得下。

官當得越大,往往年紀就越大,這會兒張皇后周遭環繞的命婦當中,一大堆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婦,就是年輕的也多半是續絃繼室,至少也三四十出頭了。如李東陽這等閣老深得皇帝信賴,爲人妻室的朱夫人自然便能在坤寧宮有個座位,其餘人大多侍立而已。當聽到張皇后開口說今日留人賜膳時,一概賀壽的命婦全都是意外的很。

心裡高興的張皇后自然沒留意到一衆命婦的顏色,哪怕連那些女官輪流誦讀各位大臣或敷衍炮製,或精心設計的賀壽之詞,她也沒放在心上,只想着之前承乾宮那送消息過來,說是朱厚照正在預備給自己的賀禮,一會兒就來。如是等了也不知道多久,她就聽到外間傳來了一個拖得長長的通報聲。

“太子殿下賀皇后娘娘千秋!”

“快傳!”

隨着張皇后這迫不及待的聲音,一應命婦也都好奇地往外看了過去。然而,須臾功夫,一行人就從外頭進了來,可出乎衆人意料的是,太子朱厚照卻根本不見蹤影,就只見隨着領頭那老太監,後頭四個太監肩上扛着一個木箱子步履沉重地上了大殿,旋即齊齊跪下磕頭。

“奴婢等奉太子殿下之命,賀皇后娘娘千秋!”

高鳳尖細着聲音說出了這麼一句,料想張皇后必然是臉色僵了,他趕緊頭也不擡地說道:“並獻祝壽詞一曲!”

張皇后還沒來得及問朱厚照怎的沒來,就只聽外頭傳來了一陣絲竹管絃之聲,繼而就是一個悠揚婉轉的女聲:“三星爍爍花滿堂,素腕盈盈出洞房。垂羅映縠耀明妝,皦若雲中開月光……”

一曲歌畢,張皇后面色稍霽,但心裡仍是狐疑難明,不知道朱厚照究竟搗的什麼鬼。然而,隨着那如同行雲流水一般悠然的歌聲漸長漸遠,須臾便有另一個聲音接了進來,卻是高亢明亮的男聲。

“中庭桃枝連理傾,瓊巵含霞玉醴盈。歌舞君前流目成,絲桐順耳感人情。持觴把袂君不違,願作樑間雙燕飛,旨酒千壺列東廂。”

此聲一止,前頭第一個女聲立時婉轉接上:“美人如花嬌北堂,齊歌合舞聖世昌,願得歡娛永未央……”

“炰瓊膏,潔素鮮,金弁峨峨賓四筵。趙瑟高張調蜀弦,長袖翩翩陵七盤。華歌妙舞及春妍,蘭苕參差桃欲然。上天明明降醴泉,皇帝陛下壽萬年。”

聽到最後這一句,張皇后終於掩不住愕然。現如今是她的千秋節,怎麼這卻是頌起了聖來?然而,就當她找不見朱厚照,耐心已經到了極限的時候,剛剛跪在高鳳之後的那四個太監卻又擡起了先頭那木箱子緩步上前。左右的女官正要呵斥,可見高鳳一擡頭衝她們搖了搖頭,想想這皇太子總不至於會害了皇后,她們只能姑且忍着。

“皇后娘娘,請親自檢視太子殿下的壽禮。”

見幾個太監就在面前的臺階下頭放下了那箱子,又說出了這樣一番話,性子素來急躁的張皇后終於忍不住了,一按扶手起身下了臺階,只掃了那箱子一眼就一把掀開了蓋子。然而,當裡頭那人一下子站起來的時候,她仍然嚇得後退了一步,繼而就瞪大了眼睛。

“兒臣恭祝母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朱厚照只一蹬腳,那箱子四面就穩穩當當全數落了下來攤平在地上,他順勢就跪了下來磕頭,隨即才直起腰笑嘻嘻地說,“兒臣思來想去,想着母后從來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只有父皇福壽安康,兒臣平安喜樂,母后纔是最高興的。所以,兒臣送上了這頌父皇的曲子,又把兒臣自個送來了給您當壽禮。”

張皇后原本是頗爲慍怒,可是,當聽到朱厚照直言說她最關切的是他父子二人,她那不高興立時丟到了九霄雲外,取而代之的是發自內心的欣悅,一時竟當着衆多命婦的面把朱厚照攬在了懷裡。好一陣子,她才自省失態,卻是面上微紅地把兒子推開少許,又佯作微怒地斥道:“好端端的千秋節,偏你花樣多!”

“兒臣冤枉,兒臣這不是想着母后千秋節年年都過,今年要是還是壽桃壽麪壽禮壽詞的老花樣,這實在是太過無趣了麼?”朱厚照無辜地眨了眨眼睛,繼而就扭頭看了一眼衆多瞠目結舌的命婦,昂首挺胸地說,“還是說,各位夫人覺得,我這個太子作爲壽禮,比不上那些金玉珠寶和詩詞文章之類的死物?”

“臣妾不敢!”

眼見話落到自己頭上,一大堆誥命夫人們自然行禮不迭。朱夫人見衆人誠惶誠恐不敢吭聲,她即是李東陽夫人,又是已故成國公之女,不得不笑着說道:“太子殿下聰慧天成,此番的壽禮更是別出心裁,一片純孝之心感動天地,今日之事傳揚出去,這天家情分也不知道要羨煞天下多少人。”

朱夫人這起了個頭,其他人自也恍然大悟。時隔數月再一次得以踏入坤寧宮的仁和長公主也連忙笑道:“正是正是,天底下兒孫祝壽往往只知道窮盡珍奇,卻不知道對於尊長來說,他們自個纔是最珍貴的。皇后賢明侍君,仁愛教子,正是天下婦人楷模。”

張皇后原本就被朱厚照撩撥得滿心歡喜,朱夫人和仁和長公主這先後送上了如是高帽子,接下來其他誥命又都打疊了一籮筐好話,她只覺得這個生辰是這些年所有生辰之中最滿意最高興的,看着朱厚照的目光裡頭不免更多了十分母親對兒子的慈愛。

知母莫若子,這孩子,他真能知曉她的心思!

坤寧宮後苑魚池,原本聽着那曲調的弘治皇帝便是面色微動,待聽到孫洪稟報了前殿朱厚照和諸多命婦的那些恭維,他不由得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滿是欣慰和得意。

能夠盛世太平,能夠被羣臣頌爲明君,他自然是高興的。能夠夫妻相伴長夜相守,他自然也是高興的。然而,兒子的孝順卻讓他更高興!人人都說天家無親情,可他雖然年少經歷過無數苦難,卻是古往今來那許多皇帝之中最幸運的一個!只希望他真的能長命百歲,伴着賢妻變老,伴着愛子成人!

“對了,那些樂府是誰做的?東宮須沒有人寫得出這種詞句。”

第593章 人各有志第620章 威逼利誘惑劉瑾第379章 獻殷勤,主公道第554章 老謀深算,如狼似虎第378章 虎口拔牙第579章 心中的刺第570章 人心不足可補足,罰米肅貪送大貪第430章 老焦芳吃癟,小正德立志關於奸臣實體書以及新書第157章 挾恩求報,東陽意決第391章 悔,謝第540章 天子急召見第133章 又出大事了!第160章 太子逃學,狗頭軍師(上)第99章 北鎮撫司之主(上)第22章 紛至沓來(上)第196章 錦衣之怒,皇后之怒,太子之怒第126章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上)第48章 演戲(下)第193章 天子愁名義,儲君變世子(下)第206章 舌戰諸大佬,破格授掌印關於奸臣實體書以及新書第58章 豪賭(中)第636章 天子之憫,徐勳之斷第191章 御前薦陽明,太子需師友第289章 文藝和宣傳第587章 兵事婚事,國事家事第277章 明棋暗子,兩手籌劃第605章 名臣嘆氣量,謀國不曾閒!第608章 人心何向第189章 優勝劣汰,能者有賞第570章 人心不足可補足,罰米肅貪送大貪第584章 朋黨已成(下)第597章 人傑地靈第261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51章 貴客盈門(上)第575章 朕信你不疑!第438章 紛紛亂亂衆生相第309章 奔襲和誘餌第612章 小皇帝翹家!第357章 太狡猾了,太奸詐了!第333章 小徐出馬,手到擒來第308章 刀鋒上賭一賭第572章 心憐其類,扶搖春色第192章 天子愁名義,儲君變世子(上)第403章 木已成舟第230章 一石三鳥(上)第540章 天子急召見第157章 挾恩求報,東陽意決第222章 權奸尤青嫩,權閹已露頭第130章 掌印秉筆,司禮監的老祖宗(上)第510章 刀鋒所指第246章 爹是別家的好第191章 御前薦陽明,太子需師友第51章 貴客盈門(上)第577章 論天下英雄,見民生疾苦第360章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379章 獻殷勤,主公道第71章 耳光(上)第565章 疑雲重重,嬌妻有喜第234章 太子賀壽第527章 安民逼王第22章 紛至沓來(上)第173章 殺雞儆猴,君臣異曲同工(中)第281章 軍功第638章 賞罰,殘局第533章 抉擇第453章 引蛇出洞(下)第419章 士爲知己者死(上)第121章 因禍得福第56章 碰撞(四)第167章 護犢愛妻,天子之怒(中)第170章 心術馭臣下,真情待至親第201章 手握殺人權,只求平韃虜(下)第338章 朕是正兒八經的男人!第531章 獨當一面第285章 病才子第43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427章 緩兵之計第589章 破天下不公第210章 兩不相欠,有子再還第327章 內閣生戒心,大璫起波瀾第305章 石破天驚第157章 挾恩求報,東陽意決第33章 萬般皆下品第65章 風雨欲來第28章 秦淮風月,貴人何方(下)第378章 虎口拔牙第358章 正德長大了第347章 寒心第416章 飄然而至第282章 議出兵,決鋤奸第177章 真正的世家豪富(上)第608章 小皇帝動心,劉瑾急跳腳第604章 哨探第396章 滅口餘波第560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383章 將門虎子,明察秋毫第183章 奸佞小人,決不能容!第100章 北鎮撫司之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