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鳥籠(求收藏推薦)

康伯是地地道道的羊城人,年輕時拼搏過,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福利,讓他家的日子過得很好。

到了他這把歲數,早就退了下來。平日裡,除了帶帶孫子什麼的,就是養養花草、玩玩鳥蟲。

每天早上,跟老朋友到這家茶樓吃早茶,是他的習慣。

老樑的情況,和他差不多,每天就是遛遛狗,打打太極,有空就和一些老太太去唱唱粵劇。

禿頭最嚴重的老周,身家不比他們差,畢竟都是這附近的居民,能差到什麼地方?就算躺着不做事,也餓不死。

不過,老周還沒退下來,依舊在報社工作。

用他的話來說,他那種人,一旦閒下來就會死的。

今天,難得老周給自己放假,吃了早茶之後,他們打算周圍逛逛,散散步什麼的。

康伯忽然發現有人和他說話,轉頭望去,是鄰桌的一個年輕人。

“後生仔!有眼光呀!這是金絲雀。”康伯得意笑道。

說到鳥蟲花草,他現在比較有心得,很樂意跟大家聊。

“原來金絲雀長這樣。”直播間有觀衆說道。

這主播也有點奇葩,別的主播一般都是去搭訕美女,他卻跑去搭訕老頭,跟人家聊寵物鳥,看樣子挺感興趣。

金絲雀的名字,很多人都聽過,可真正見過的人並不多。哪怕是華仔,也是頭一回知道,金絲雀長那樣的。

一旁的樑伯也喜歡和年輕人說話,感覺人都會變得有活力。

“後生哥,老康這隻金絲雀,說起來還是野生的……”

他沒說完,就被另一個老頭扯了一下:“老樑,注意點。”

樑伯鬱悶:“怕什麼?又不是老康捉的,並不犯法。”

胡楊奇怪,詢問:“你們怎麼知道它是野生的?”

康伯講解道:“野生金絲雀通常是綠色或橄欖色,寵物金絲雀通常是嫩黃色。”

這時,胡楊忍不住伸出手指,靠近金絲雀,想要逗一逗。

而接下來一幕,不僅讓在場的人驚訝,直播間的觀衆也驚呆。

只見那金絲雀啄了胡楊伸過去的手指一下,然後歪着小腦袋,望着胡楊,嘴上時不時叫幾聲,似乎遇到老熟人打招呼一樣。

“咦!我這金絲雀,還是第一次跟人這麼親近。”康伯驚訝道。

此刻,連他這個飼養的主人都有點吃味了。

別說其他人,就是胡楊也吃驚,沒想到這隻鳥會跟他親近。

“好玩,這隻金絲雀跟我有緣。老人家,能否割愛?”胡楊連忙開口。

康伯還沒反應過來,一旁的樑伯卻勸道:“老康,看得出這金絲雀確實和人家靚仔有點緣分,你家蟲鳥也不少,就讓一個出去吧!”

野生的鳥禽,本身就比較難養熟,有些比較倔強的鳥類,甚至會選擇絕食。老康這段日子都帶這隻鳥出來溜,無非就是爲了增進感情,但好像沒什麼效果。

所以,樑伯纔會這麼勸說他,既然養不熟,還遇到了有緣人,乾脆放手吧!

康伯沉吟了一會,最後嘆了口氣:“也罷!”

“多少錢?”胡楊提着鳥籠,逗了一下金絲雀,又問道。

康伯擺擺手:“送你好了,好好養。”

這下子,反倒胡楊很爲難。人家越是大方,自己就越慚愧。因爲一開始,他看上的並非鳥,而是籠子。原本,他是打算撿漏的。

國人玩鳥至少已有上千年曆史。春秋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籠養鳥兒的現象,時至唐朝,國人玩鳥兒已經逐漸形成氣候,歷經宋元明清,養鳥兒玩籠已經成爲很常見的大衆休閒文化活動。

明清之後,鳥籠逐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品,稱爲遛鳥玩家們炫耀的資本。

今天,鳥籠作爲傳統的實用性藝術品,具有使用和觀賞兩種功能。隨着藝術品市場的火熱,它們逐漸從花鳥市場走進了古玩市場。

古董鳥籠通常存世量比較小,又多出自當時著名的鳥籠藝人之手,工藝比較精良,有較強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因爲時間久遠,鳥籠的部分結構可能會出現老化現象,如果單純用來養鳥,難免會對鳥籠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因而這種鳥籠已經失去養鳥的功用,成爲觀賞性很強的藝術品。

面對老人的一片誠心,胡楊不好意思。

能用錢解決的,他不怎麼願意心存這份愧意。

“老人家,金絲雀送給我,不過,籠子還是出錢買吧!”胡楊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不撿這個漏。

老實說,以他現在的能力,沒必要賺這份虧心錢。如果是個人品不好的老頭,他自然沒有心理負擔,問題是眼前這位老人家不一樣。

康伯不開心了:“一箇舊籠子,值什麼錢?”

胡楊十分汗顏,連忙說道:“別,這籠子還真挺值錢。說來慚愧,一開始,我看中的只是鳥籠,打算撿漏來的。對了,還爲自我介紹,有點失禮了。胡楊,目前玩一玩古董鑑賞。”

此話一出,康伯等三個老頭子相視一眼,又是震驚,又有些欣慰。

直播間則是再次炸屏,觀衆已經回升到三千多,除去一千多的虛擬數據,有差不多兩千的真實觀衆。

剛纔,他們還真以爲主播看上了人家的寵物鳥,尤其是看到那金絲雀對主播親近,就更沒有懷疑了。

可沒想到,主播一早就惦記人家的鳥籠,想要套路來的。

“玩這行的人,有點心臟呀!”

“還好吧!相比某些人,主播算不錯的了。”

“有點蠢,幹嘛說出去?悶聲發財不好嗎?”

“什麼悶聲發財?人家主播壓根不在乎賺這點錢,富二代來的。”

……

“古董嗎?”康伯很意外。

“不錯!”

胡楊解釋,眼前這籠子,是清朝留下來的物件。

清宮造辦處組織全國的能工巧匠專門爲宮中製作鳥籠,其藝術品質達到了很高水平,在清乾隆帝時即已達鼎盛時期。

“真正值錢的,是這個底座,檀木做的,您看這雕琢,非常精緻,不是一般的工匠能雕出來的。況且,這裡還鑲嵌了幾塊玉石。這麼說吧!僅僅是這個籠子的底座,就值十萬。”

饒是康伯他們富裕,也略帶驚喜。

昨天看過胡楊直播的觀衆已經見怪不怪,畢竟昨日一個還沒巴掌大的瓷盒,就賣了二十多萬。

“後生哥,沒看錯吧?”樑伯忍不住問道。

實在是胡楊這個年紀,給人不靠譜的感覺。古董他們雖然不玩,但多少還是瞭解,就他們這個區,便有不少的古董店,那好像都是老頭子玩的。

“是呀!真要十萬買走,可就虧大了。”禿頭的老周也說道。

得!都是厚道人。

見胡楊那篤定的表情,似乎認定他這個鳥籠是個寶物,康伯問道:“十萬,你真要?”

要是那樣的話,他可不介意,以後和老友記們吹牛,也有吹牛的資本呀!那十萬八萬的,反倒不是太看重。

“那您可是要吃虧的……”

沒等胡楊說完,康伯就拍板道:“既然這樣,那就十萬給你了。”

胡楊怔了怔,他還有些話沒說完呢!不過,人家都說到這份上,胡楊也就不再多言。大家很快完成了交易,皆大歡喜。

老人家埋單的時候,還順便將胡楊這一桌也結了賬。

目送三位老人離開,胡楊看了眼直播間,見很多人詢問:到底賺沒賺,賺多少?

華仔也望過來。

胡楊點頭:“賺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傳第六十五章 被修復過的瓷器(補)第五百三十章 大收藏家的底蘊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氏相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墨跡還很新鮮第二百四十六章 拍賣伊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葛平均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朝的奴役政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牛通達第八十一章 石眼第四百二十章 南亞兵器之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就是再也不見第五十九章 嫦娥圖(補)第一百零二章 奇楠第四百九十九章 轟動一時的造假案第七十章 南盆北罐第五百一十四章 陽羨茶第一百八十章 人性的差距第三百零七章 死摳的老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恢復顏色第三百二十五章 令人不爽的辦案方式第二百零三章 舔狗,舔狗,一無所有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氏相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被自己人截胡?第一百二十章 女人的話不能信第三百七十四章 圓明園舊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石叟第四百六十一章 古代丹藥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泉第三百九十三章 鎏金器第二百八十二章 貝雕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正的唐三彩?第五百七十七章 明朝書架第二十九章 延遲真厲害第四百四十二章 爆料第三百八十章 古銅錢也申遺?第三百六十六章 錯版第四百七十五章 成心作對?第一百五十一章 藏寶室失竊?第二百四十九章 莫名其妙做了漁翁第一百三十一章 磨牀第二百八十四章 高仿品也有分類第二十三章 打假第三百二十五章 令人不爽的辦案方式第四百五十九章 桂花杯第六十七章 單親媽媽第一百二十章 女人的話不能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靠譜”的馮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雞油黃第三章 一片譁然(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星堆文物第四百六十章 玉琀第二百四十三章 事故真相第二百章 標王帶來的震撼第一百九十七章 垮了?第二十七章 小丑第一百九十二章 好賭沒有好下場第四百三十八章 弄虛作假第九十二章 心態要崩的老李第九十四章 林建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下舒服了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巫馬川(求訂閱、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 圓明園舊物第二百零八章 就差十萬元呀!第一百零四章 江老闆的煩惱第四百五十六章 踢足球是沒前途的第一百零三章 還有更好的?第四百一十九章 胡楊的提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老相爭第二百九十章 承包第六十八章 專屬玩家(補)第七十二章 買房第六十四章 讓我說完可以嗎?第一百六十五章 畫風不對呀!第二百零七章 你和宋氏珠寶有仇?第四百六十章 玉琀第四百章 你們城裡人會玩第五百六十五章 虛擬主播第二百六十八章 鬥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像租借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動的方館長第十四章 糾正(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四十七章 印度的神第四百六十六章 再遇明星徐宏第三百七十四章 圓明園舊物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萬倍的利潤第五百八十五章 口碑不一的首都小吃第四百九十九章 轟動一時的造假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乾隆四大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頒獎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眷通寶第一百四十七章 冤家發小第五百三十二章 榮譽館長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軟木畫(加更,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五章 佔大便宜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老程的獨特眼光第三百七十四章 圓明園舊物關於228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有寶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