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寸田黃一寸金(第四更求月票)

大家望過去,好多地方都是被挖過的,放佛一片工地。

曹老給大家介紹:“這一片,以前都是農田,現在因爲田黃石,已經被挖得千瘡百孔。不過,現在政府有規定,以後必須恢復農田的模樣,倒也不擔心。”

而農田的擁有者,每被挖一平方米的農田,都是有補貼的。就算沒挖出什麼石頭,一樣的價錢,所以大家也配合。

這比種田的收入無疑要高不少,現在大米價格不高。

大米作爲主糧,國家調控得很好,不會讓它飆升,影響到人民生活質量的,這也是我們國家那麼安定的原因之一。

壽山石自古就受到重視,被視爲珍寶,所以催生了石農這個職業,就是專門開採壽山石的農民。

此時,他們正在勞作中,上層的泥土挖出來,需要運到指定地點堆放,等那一塊區域搜尋過,再把泥土運回來填上去,恢復農田的樣貌。

對於這種土地保護性的挖掘,直播間的觀衆都表示政府有遠見。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和土地的保護了。

“走,我們到十三號田坑看看。昨天,那兒就挖出有石凍的田黃,品質不差。”曹老招呼大家說道。

胡楊帶着直播間的觀衆,一起前往,鏡頭將整個場地拍下來,雖然不是太清晰,但大致情況,觀衆們都能看到。

“這塊石頭就這麼扔在這?”祝福在路上撿起一塊黃色的石頭。

現在,大家對黃色的石頭都比較敏感,以爲是田黃石,那可是寶物呀!

胡楊見他們一副小財迷的樣子,啼笑皆非:“這不是田黃石,只是一塊黃蠟石,而是品質太差了,跟普通的石頭沒什麼區別,沒什麼用。”

玉化良好的黃蠟石,足以稱作玉,也叫龍王玉。

“其實,黃蠟石現在也有人玩,兩個方向,六種玩法。”華世雄跟大家說。

兩個方向,是指料石方向,以及觀賞石方向。

至於六種玩法,料石方向的寶石玩法、玉石玩法、印石玩法3種,觀賞石方向的象形石玩法、畫面石玩法、天然手玩石玩法3種。

每一種玩法都有精品和極品出現,華夏兒女以黃蠟石爲載體,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中華文明。

我國古代雖有黃蠟石的歷史記載,但僅限於少部分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狹小範圍的原石賞玩,黃蠟石真正興起、被大衆逐漸認知,還是近十幾年的事,黃蠟石被熱炒主要因素是它玉石質地的發現。

黃蠟石,作爲一種廣泛被收藏的寶石,有很多方面要注意,一時半會說不清。

胡楊只好跟大家說:“下次遇到好的黃蠟石,我們再做介紹,現在就不多講了。”

“哦!這樣嗎?那就算了。”說完,祝福將那塊極差的黃蠟石丟到一邊。

大家來到十三號田坑,這裡被挖的面積大約有五六千平方米,大概挖了三四米深,有些地方甚至挖出了積水。

這裡以前畢竟是農田,加上這屬於溫帶季雨的地方,平時降水也多,所以並不用挖很深,就能挖出地下水來。

一些被挖上來的石頭,搬到一邊,有專門的鑑定師傅做鑑定,有用的收起來,沒有用的隨着泥土運走。

“老宋,今天有什麼收穫?”曹老詢問道。

一個比曹老年輕的人擡起頭,將頭上的草帽摘下,對這位經常來打鞦韆的人,似乎不是很歡迎,沒好氣地說道:“有什麼好東西,你會不知道?假惺惺給誰看?”

“帶幾個小朋友來長長見識。”曹老笑道。

這話,潛意思就是:現在有後輩在場,給點面子吧!能不拆我臺?

華世雄:“我也算小朋友?”

曹老鬱悶:“你是第一次來?”

說完,就介紹胡楊幾個人。

見胡楊幾個年輕人打招呼,宋先生哈哈一笑:“都好,都好!來,看看這幾塊石頭,剛挖出來的。”

這些都是田坑料,跟和田玉的籽料一樣,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不像山料,需要從岩石裡面開採出來,而且還要經過解石的程序,才能把壽山石拿出來。

“這是裂痕嗎?”華仔忍不住問。

只見這幾塊,似乎表面都有一些裂痕,應該是品質不好吧?

至少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品質不好,纔會這樣的。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有裂痕,應該都不是很值錢吧?

“這是紅筋,我們經常說‘無格不成田’,就是指這種現象。

田黃由於在河水中長期不斷地運移,與基岩或其他各種礫石相互碰撞,普遍會形成一些裂縫,經三價鐵離子滲透充填,則形成或深或淺的紅色脈絡即紅格。

當然若山料暴露到地表,受地殼運動影響也可形成一些裂縫以及三價鐵離子的充填,但數量較少。”胡楊跟大家說道。

宋先生驚訝:“咦!行家呀!”

華世雄和宋先生說道:“他可是我們古玩行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別要說田黃石,很多東西他都能給你說個所以然出來。”

這不是華世雄第一次在別人面前讚揚胡楊,胡楊都差不多習慣了。

“哦?可以,可以!年輕人多學點東西,沒有錯的。剛纔,小胡說得不錯。有時候,裂痕也不一定都是壞的。

不說我們的田黃石,據我所知,有一種瓷器,也因爲裂痕反而大受歡迎,叫什麼來的?”宋先生思考道。

胡楊回答道:“那是哥窯瓷器,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也就是宋前輩說得裂痕。”

宋先生舉起拇指,他只對田黃石有研究,其他的只是略有耳聞而已。

他從這個年輕人的談吐中,就能初窺這個人的能力,很不簡單,難怪華老都對他讚譽有加。

“來,品鑑一下這一塊。”宋先生從身後拿出來一塊,差不多拳頭大小的田黃石。

曹老和華老前輩一看,都眼睛微微一凝。

“好你個老宋,跟我說沒有好東西。”曹老氣道。

胡楊小心翼翼地接過來,觀賞了一會,說道:“這是一塊田黃凍石,皮、格、絲都表現極佳。”

“哦?皮、格、絲如何,都說一說。”

胡楊解說,主要是給直播間的觀衆聽的。

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層石皮,格是田黃在遷徙中留下的裂痕,呈紅色或者黃色,絲就是一種天然的貌似切開的新鮮蘿蔔的紋路。

“質地緻密、細膩、溫潤、光潔。尤爲引人注目的是其肌裡隱藥可見蘿蔔紋狀細紋,顏色外濃而向內逐漸變淡,表面時而裹有黃色或灰黑色石皮,間有紅色格紋。

這種田黃石,不說是極品,但也絕對算是田黃石裡面的高檔貨,一克都要超過十萬元。”胡楊說道。

直播間的觀衆,以及華仔等人聽了大爲振動。

一克就超過十萬元?十克就是一百萬,一百克就是千萬,是這麼算嗎?

一百克是多少?

五百克才一斤重,也就是說,只要一斤這樣的東西,就五千萬?

“我的天!一斤就是五千萬呀!”

“奶奶的!真離譜。”

“真的假的呀?我也要去挖田黃石。”

“樓上的醒醒,要搬磚了。田黃石不是你想挖就挖的,現在嚴格把控,是需要開採資格的。”

……

其實,胡楊還沒說,頂級的田黃石,一克就超過十五萬元。

在古代,田黃石就很珍貴,有“一寸田黃一寸金”的說法。

眼前的這一塊,是田黃凍石,田黃石中最上品,全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也正是這樣,看到這塊料子的時候,華世雄和曹老都那種表情。

“事實上,這種品質的田黃石,基本上都絕種了的,所以價格貴是理所當然。”胡楊又說道。

另外,通常情況下,這種品質的田黃凍石,大多數產自壽山村那不到一千里範圍的土地下面,經過一千幾百年的開採,什麼都挖乾淨了呀!

“不錯,能在這裡發現田黃凍石,我也很吃驚。”宋先生高興道。

這塊料子,是昨天就挖出來的。目前知道的人還不多,否則,早就有絡繹不絕的收藏家趕過來。

每次發現這樣的田黃凍石,都能吸引一大波的田黃石愛好者,有時候甚至會爲一塊上好的田黃石大打出手。

曹老看了眼已經挖了三四米深的坑,問道:“還繼續挖?”

通常來說,都是挖個兩三米,有時候甚至一兩米。現在都挖到四米深,嚴重超標了吧?

“繼續呀!這塊料子,就是挖到這個深度出來的。我懷疑,這片地方,田黃石的埋藏深度大一點。”

“注意安全呀!出了事,很嚴重的。”曹老提醒。

“這不用你提醒,安全問題,我每天都要跟大家說兩遍。”

不要以爲,這是露天的挖坑,就沒有危險。這個深度,一旦周邊產生類似山體滑坡的現象,身處坑壁周圍的人,就又被活埋的危險。

胡楊看了眼周邊,不遠處,是一堆廢棄的石頭,被挑過的,有價值的通常都已經拿走。這種,就丟在土堆的邊上,到時候,隨着泥土運走。

這時,胡楊尋寶眼掃到了其中一塊,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石頭。

第一百二十一章 恢復顏色第三百三十五章 揮金如土的猴子第二十二章 不對勁身體不舒服,欠四章第八十八章 露兩手第十五章 這樣都能撿到寶?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價求購第五百六十七章 運河清淤文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價求購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開門物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氏相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畫風不對呀!第四百二十七章 吸杯第三百二十章 被遺忘的書法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朝漢奸第四百零八章 蘿莉的心都是黑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明吹?第五十六章 公會的邀請第一百七十八章 保姆陳姨第二十二章 不對勁第四百三十二章 日本的是假的第四百一十九章 胡楊的提議第九十七章 平臺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癭木第十四章 糾正(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八十九章 全網爆紅第十五章 這樣都能撿到寶?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位女收藏家(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二章 可憐的小丫頭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三十一章 齊齊翻車(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努力,做好事的資格都沒有第五百五十三章 隱藏在倒影中的魚第五百四十九章 舔狗漢奸第三百四十八章 翻車現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剔紅寶盒第二百四十三章 事故真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泉第五百七十三章 哪個皇帝不能罵?第四百六十一章 古代丹藥第三百三十六章 私銀第四百零六章 再見科瑟第五十五章 張奕華的猶豫第二百六十六章 第一次簽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爲什麼不說呢?第三百六十一章 道歉第二百二十九章 壕氣的老趙第三百五十八章 翠榴石第五百七十七章 明朝書架第五百零九章 盜墓賊都不碰的東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不懂,但胡哥懂第五百二十三章 銅元十大珍第二百四十三章 事故真相第三十一章 齊齊翻車(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章 可憐的老闆第三十四章 關注大漲第四百四十六章 萬年蜜蠟第三百八十一章 互相傷害呀!第四百七十五章 成心作對?第二百五十九章 贗品第五百六十五章 虛擬主播第一百一十七章 該不會是沙井蓋吧?第三百一十五章 重禮第二十一章 爭執(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串珠子改動過吧?第三百八十八章 排隊結識第五百八十三章 徐宏接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鎏金器第五百七十一章 被誤認的“炸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徹大悟第四百三十一章 五馬圖第二百四十七章 世家的影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私銀第五百八十章 崖柏第三百一十三章 和印度有什麼關係?第七十三章 高中生也看直播第三百二十章 被遺忘的書法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別第八十二章 靈璧石假山第三百六十七章 麻沸散藥方第六十四章 讓我說完可以嗎?第二百九十四章 清三彩第二十章 宋朝魚缸(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四十九章 造假工坊?第四百五十六章 踢足球是沒前途的第九十五章 專屬禮物第五百零三章 一塊破玉第五百六十四章 印規第七十四章 任甫第二百三十六章 遇到同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瓷中貴族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緻的機關盒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相信趙兄弟的眼光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五十二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常舉動第五百七十章 從左到右的款識第一百一十四章 盜墓傳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馬某第二百五十一章 幸運的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