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賭瓷片 續

?由於瓷片的準備還要一會,孟子濤和大家打了聲招呼,先把保險庫裡現有的藏品鑑賞了一番。

要說,現在保險庫裡的藏品,確實不算太珍貴,但也不算普通,就以瓷器來說,官窯的器物雖然只佔五分之一,但剩下的民窯瓷器,卻基本都是民窯之中的精品,在市場上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價格也比較不錯。

另外,這裡的東西都是大開門的真品,估計負責徵集的人,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一般來說,目前新設立的拍賣公司因爲還沒建立起自身信譽,名氣較小,通常都是先聘兩三名在拍賣界工作時間較長,有一定客戶資源的人士來負責徵集拍品。

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如果拍賣委託圈內對這家拍賣公司口碑良好,這樣就會積累一定的自身信譽。

到這時候,除了對一些珍品,或者特殊的拍品,其它一般性拍品賣家就會自動上門,這個時候,就用不着再投入初期那樣大的人力去徵集拍品了。

而這個階段是所有新設立的拍賣公司的必經之路,除非燒錢,在業內挖一大批專業人才,否則只能老老實實一步一步來。

孟子濤他們商量過了,不做燒錢的事情,一來他們是真正想把拍賣公司做大做強,希望通過白手起家,積累相關的經驗。另外,有舒澤在,人脈方面不用擔心,甚至可以說,有些公司燒了不少錢,也比不上舒澤一個人帶來的效果。

由於公司草創,現在公司裡負責徵集的專業人士一共有兩位,都是張景強高薪挖來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的工作還是對的起他們的高薪。

“嗯?”

孟子濤拿到一枚“阜昌重寶”折三楷書大錢,表情有些驚疑。

“阜昌重寶”是南宋時期,僞齊鑄造的錢幣。

宋金交戰之際。劉豫叛宋降金,於建炎四年七月被金人封爲傀儡皇帝用年號阜昌,豫爲齊帝八年其間,通行遼錢、宋錢。後覺舊錢不足,乃仿大觀錢鑄行阜昌錢。

阜昌錢的鑄行結束了金代初期40餘年不鑄銅錢的歷史,可以將其視爲金代首次鑄錢。阜昌錢書法甚美,鑄造精整,錢文清秀美麗。不亞於北宋崇寧、大觀、宣和諸錢。

不過,由於劉豫僞政權存在時間不長,加之阜昌錢的流通區域基本上與僞齊政權區域相同,僅限於北方局部地區,故其錢幣鑄造發行數量不多,存世更是稀罕。

像“阜昌重寶”折三楷書錢,如果是現在孟子濤手中這樣品相的,最少也值四五萬左右,而大錢就更不得了了。

大錢是較普遍銅錢大,價值也比普通銅錢高的一種錢幣。這大錢如果在錢幣發生量多的年號,到也算不上什麼,但在“阜昌重寶”折三楷書錢上,那就由不得孟子濤驚疑。

因爲孟子濤先前根本沒見過,也沒聽說過,“阜昌重寶”折三楷書錢有大錢存在。

想想看,冷不寧出現一枚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錢幣,如果是真品,無論是市場價值還是研究價值,都是相當驚人的。

於是。孟子濤連忙仔細觀察,看字體,看材質,看工藝。發現製作都還算精良,而且文字深峻,就好像以前沒有使用過一樣。

“不對!”

孟子濤突然意識有問題,因爲這枚大錢,在穿孔的位置,還有用繩子穿錢時。長期磨損的現象,但文字的表現,又像以前沒使用過一樣,那不是自相矛盾嗎?

由於對錢幣並沒有多少的研究,孟子濤就使用了異能,而異能給出的結果正是他猜測的那樣,這枚大錢確實是贗品,而且是清末民初時期製作的。

得知了結果,孟子濤恍然大悟,難怪他看不出任何的作舊痕跡,原來時間已經把一些痕跡抹去了。

正當孟子濤在尋找這枚錢幣上的其它破綻時,其他人也注意到了,這是因爲先前孟子濤並沒有在一件東西面前,站過這麼長時間,這讓大家意識到其中的不太尋常。

於是,張景強連忙帶着大家走了過來,詢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現在這種環境,有些古玩界的規矩也就不需要了。

因此,孟子濤把手上的錢幣,放在面前的博古架上,很直接地對着慶強說道:“慶老師,這枚‘阜昌重寶’折三楷書大錢,您有沒有看過?”

慶強見孟子濤這麼問,心裡就有些忐忑,點頭道:“先前我已經看過了,不過暫時還沒有發現問題,不知道孟總監您是不是發現什麼了?”

張景強接過話道:“這枚‘阜昌重寶’折三楷書大錢,我前天也仔細看過,同樣也沒有發現問題,原本我還想把它當作重要拍品進行宣傳。”

孟子濤說道:“張總,這枚錢幣是從哪裡徵集來的?”

聽了孟宏昌先前的話,他也意識到,公是公,私是私,在公司還是最好使用正式的稱呼比較好。

張景強說道:“這枚錢幣是李經理從xx那的老鄉手裡徵集到的,老鄉說是出自以前的墓葬,後來經過調查,發現他說的是事實,確實有這麼回事,而且還從周圍的村民手裡,徵集了不少錢幣,你面前的這些古錢幣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從那徵集的。”

錢幣不同於青銅器,管理上並沒有那麼嚴格,而且事情已經過了幾年了,風險不高。另外,孟子濤相信張景強應該能夠處理好相關的問題,哪怕來歷確實是這樣,他也不想多說。

他想了想,說道:“一般來說,墓葬出土的錢幣,大部分都是真品,但如果墓主人正好是位古泉愛好者,那就不一定了,東西的真僞就要看墓主人的眼力而定。”

“打個比方,墓主人如果是民國時期的人,他殉葬的錢幣,無疑是他民國以前的,然而,民國的時候也有僞造錢幣。更別說以前了。如果這人生前水平高,那基本不太可能有假,但眼力不行,那就不好說了。”

“其實。這種例子也不少,比如,七十年代那會,發掘唐代邠王的住宅遺址,就發現了不少錢幣。一開始大家以爲都是真品,但後來有工作人員發現,其中一枚新莽錢,其實是後人仿製的。”

聽了孟子濤的這番話,大家都表示了贊同,接着,衆人的視線,又回到了眼前的這枚‘阜昌重寶’折三楷書大錢上。

慶強說道:“孟總監,您說的我都認同,不過在這之前。我們也拿它和其它折三錢做過對比,可是並沒有發現問題啊。”

孟子濤微微一笑:“這枚錢幣的做工,確實很逼真,不過,咱們先不說別的,你們不覺得這錢孔處的痕跡,畫蛇添足了嗎?”

慶強先是有些不明所以,接着臉色大變,後退了幾步,向大家深深的鞠了個躬。說道:“對不起,是我疏忽大意了,我會馬上提出辭呈!”

張景強連忙走上前,說道:“慶老師。你這樣就太過了,打眼嘛,這行裡誰沒打過啊,總不能大家都因噎廢食吧?”

慶強搖了搖頭,苦笑道:“我到不是因噎廢食,只是覺得我水平太差。居然連這樣的破綻都沒有看出來。我覺得,就我這樣,還需要多加學習,不應該在公司任職,免得讓公司因爲我造成損失。”

孟子濤說道:“慶老師,燈下黑嘛,許多人都會遇到,您鑑定的其它東西,我看過,都沒有任何問題,總不能因爲一件事情就否定您吧?”

說起來,孟子濤心裡一點都沒有讓慶強辭職的想法,先不說慶強的能力確實不錯,關鍵他第一天來公司,就有人因爲他的話而辭職,給人的感覺實在不太好。

接下來,張景強又勸了幾句,這才讓慶強暫時打消了走人的念頭。

對慶強來說,以公司開給他的工資,他也不想走,不過,今天孟子濤第一次來,就發現了他的疏漏,這讓他臉上無光,這才動了辭職的念頭。

張景強問道:“孟總監,現在你能說說你剛纔說的到底是什麼問題了吧?”

孟子濤笑道:“其實很簡單啊,你看錢幣的錢孔是磨損的,表面的字卻沒有磨損的痕跡,這不是自相矛盾嗎?當然,如果單單是這樣,也有人爲惡作劇的可能。”

“但像這些地方,就有些對不起阜昌重寶的名頭了,大家應該知道《永樂大典》裡有阜昌的記載,說,‘金史,天會八年,濟.南太守劉……當時所鑄錢,凡六,大重寶……製作頗精’……”

接下來,孟子濤接連指出了錢幣上的幾個小問題,但小問題積累起來,就成了大問題了。

看到大家對自己的見解都很認同,孟子濤心裡也鬆了口氣,幸虧旁邊還有一枚“阜昌重寶”楷書折二錢作對比,不然他還真沒有可能,找出幾個小問題來。

聽了孟子濤的講解,張景強不用說,一直對孟子濤抱有信心,而慶強和孔月東則在交流會上,看過孟子濤的出色的表現,現在這樣,只是讓他們更加佩服而已。

輪到劉寶元就對孟子濤的印象就大爲改觀了,畢竟,在古玩這行,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做到樣樣通,樣樣精,但孟子濤卻已經有了這麼一點意思,關鍵,他還只有二十多歲,仔細想想,就覺得挺驚人的。

也正因爲孟子濤出色的表現,讓劉寶元心裡也有了些許緊張,畢竟他這麼一大把年紀,如果輸給了孟子濤這個小年青,那就有些丟人了。

處理了錢幣的事情,孟子濤又把剩下的幾件東西鑑定了一遍,這回就沒有問題了,這讓張景強長舒了一口氣。

之後,大家一起來到公司的會客室,等待王之軒帶着瓷片到來,這一等,就一直等到了下午,王之軒才和程啓恆一起,拎着兩隻箱子一起走了進來。

孟子濤先是爲大家做了介紹,客氣了幾句,比試就正式開始。

兩隻箱子裡面,各有二十五塊瓷片,由於瓷片已經做好了編號,兩人之間的比試可以同時進行。

考慮到公平起見,兩人分別拿着瓷片到兩個房間裡進行鑑定,而且不能有任何人陪同。

臨走之前,孟子濤給了程啓恆他們一個放心的眼神,程啓恆也給了他一個加油的手勢。

打開箱子,只見裡面放着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瓷片,如果是普通人,光是看着,都會眼花。

雖然有異能的幫助,而且孟子濤也已經有了作弊的打算,但他並不想現在就使用異能,畢竟這種機會並不多,他可不想浪費學習的機會。

把瓷片一片片從箱子裡拿出來,放到桌子上,接着,孟子濤從左到右,開始鑑定起來。

不過,第一塊瓷片,就給了孟子濤一個下馬威,因爲這塊瓷片的表現,赫然就是元青花。

說起元青花,自2005年7月主體紋飾爲“鬼谷子下山圖”的元代青花瓷器在佳士得以約合2.3億的價格成交之後,就在古玩圈子變得家喻戶曉。之後,元青花市場就一路高歌猛進,不斷有藏品以高價在拍賣會成交。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元青花都值錢,真正值錢的,是那些使用蘇麻離青料的元青花。

其實,這也是由客觀因素造成的,要知道,蘇麻離青料是進口鈷料,在元代那時候由於交通不發達,從青料的生產地運送青花料到瓷都,是非常不容易。造成的結果是,蘇麻離青料比黃金還貴。

這麼一來就很好理解了,這麼貴重的東西,如果換成是你,你會隨便浪費在那些低檔的器物上嗎?

在那個時候也是這樣,一般都是請技術最好的畫師,畫那些高檔的器物的,所以,元青花無論是繪畫水平,還是製作水平都是相當高的,在當時就不可能生產很多,流傳到現在,當然就更少了。

言歸正傳,孟子濤看到手中的這片從色料表現來看,還非常像是真品的元青花瓷片,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第九百七十九章 有漏網之魚第四百零五章 見家長第八百四十章 一件瓷器引出的發現第七百八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希望之鄉(十二)第兩百八十八章 景區第五百五十章 長流匜和黑漆圓盤(36/60)第八百三十九章 偶遇元林第六百四十二章 油紙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找到黑手第八百九十九章 電腦上的視頻第七百零九章 鈞窯花盆(下)第八百章 抵帳第六百一十二章 上一課第七百五十四章 瓷片的問題第三百二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合作第七百九十三章 李思訓作品!第一千七十二章 進展(上)第七百零五章 雙鷹圖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蛟精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轉第九百七十六章 商定協議第八百六十八章 莫名的衝突第五百八十五章 詭異(三)(32/62)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賭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音瓶的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有問題的磚硯第五百七十五章 考校(23/62)第九百二十二章 王維的畫作?第兩百二十六章 澄心堂紙第四百三十七章 夜明珠(中)第四百八十一章 跳樓第兩百九十一章 失靈的機關第七百五十五章 離奇事第八百零六章 洗玉璧第兩百二十三章 茶盤第一千一十八章 拜訪龔老第一百二十九章 撞上槍口第一千八十一章 畫技(下)第三百一十章 假項鍊第五百一十六章 初賽第一第九百九十八章 炒作方法第三百一十章 假項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丹木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茶樹第六百六十一章 隋侯之珠第三百一十五章 牧越澤的意外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模一樣第一百二十一章 滿載而歸 下第一千零三章 發現蹤跡第六百五十六章 假扮(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茶樹第一千三十五章 轉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兵器比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木牘內容第八百八十八章 基座第一千零七章 綠定傳聞第五章 送上門的漏 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酒瓶(10/60)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發第七百六十章 香皂玉盒第八百四十章 一件瓷器引出的發現第一千一十章 節目錄制中(續)第九百三十六章 善者不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又跑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懷好意第四百八十一章 跳樓第十九章 堂名款第一千八十一章 畫技(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選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外第八百六十四章 海島第一百九十一章 又遇朱田華第三百八十六章 問題鑽戒第一百九十章 都是演員第一百二十五章 紫定?第五百五十三章 慈善拍賣交流會(上)(1/60)第四百一十六章 賭場(下)第一千二十五章 聽聞第四百七十五章 自殺第九十九章 原委第五十四章 響缸第三百三十九章 觀音瓶的來歷第九百九十八章 炒作方法第六百三十九章 園林式別墅第一百三十章 如願第三百零一章 預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古琴第八百九十二章 龍涎香第兩百六十六章 升級配方第兩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發現第一百零九章 紛至沓來第兩百六十一章 揭二層第七百三十九章 商榷第六百五十六章 假扮(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希望之鄉(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儘快解決第四百三十六章 夜明珠(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突破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