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早市(續二)

眼前的這本攤主所謂的宋刻本,確實有些太破爛了,連封面都已經不見了,因此,到底是什麼書籍,或者是不是真的宋刻本,也只有翻看過後才知道了。

楚琛把那看似就快掉下來的紙張給小心的翻開,只是讓他頗爲無語的是,前幾張因爲紙張泛潮嚴重,那字跡都已經模糊不清了。不過從書籍的紙張來看,到有很大的可能確實是宋刻本。

好不容易翻到可以看得清字跡的地方,楚琛一看之下,更是無語,只見上面寫着“大程先生名顥,字伯淳,以進士得官。正獻公爲中丞……”,後面又有“滎陽公年二十一,時正獻公使入太學,在胡先生席……”。

這明明就是《童蒙訓》嘛!

《童蒙訓》又稱《呂氏童蒙訓》,一共三卷,是宋代呂本中撰寫的一部側重倫理道德教化的童蒙課本。除了頌揚其祖輩長處的有關人物的點滴事件及言論之外,此書還保留了不少史書失傳的資料,因此還是很有一些研究價值的。

今天的《童蒙訓》源於南宋紹定二年刻本 ,已經不是原貌 ,原版既有大量詩文論說 ,又有更多的爲官之道,而今版《童蒙訓》主要講述了道德方面,缺失了原版的爲官之道。

要說如果是原版三卷的《童蒙訓》到也非常珍貴,但這本《童蒙訓》單單隻有上卷不說,本身又這麼破爛,書籍上的三分之一的字跡都因爲種種原因而看不到了,就這個模樣。讓楚琛如何提得起興趣來?

於是楚琛翻看過後,就直接搖頭道:“老闆,您的這本《童蒙訓》雖然確實是宋刻本,但上面我想要看的內容都已經看不清楚了。所以……”

如果真的是好東西,攤主早就送拍賣會出售了,也不會留到現在,因此,他看到楚琛的反應也沒覺得有什麼意外,於是他對楚琛說了一句“那您再看看別的!”後。就把那本書又小心的收起來。

楚琛點點頭,正打算看別的書籍,卻被剛纔那本《童蒙訓》下面的一冊書籍給引得愣了愣神,這本書不是別的,正是秦代以前就失傳了的《子貢易傳》。

雖然知道這書肯定是本贗品,不過楚琛好奇之餘,還是把書拿起來準備打開來看一看。

不過讓楚琛萬分驚訝的是,這本書籍居然還是手抄本,從字跡上判斷,那抄寫之人的書法應該頗有造詣。而且這書籍的紙張還是用的上好的麻紙,看起來好像已經歷經了風霜,頗有些年份的樣子,根本就不像現在製作的贗品。

這讓楚琛覺得有些奇怪,於是連忙不動聲色的仔細鑑別起來,最後從書籍的書寫方法。墨跡和紙張來看,他覺得這本《子貢易傳》應該是明晚期的抄寫的,而異能給出的年份也確實如此,具體的成書年份應該是明代的嘉靖年間。

又是《子貢易傳》又是嘉靖年間,這當即就讓他想到了當時一位比較奇葩的人物,豐道生。

豐道生本名豐坊,明朝的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他玩世不恭,不拘法理。性情孤僻,喜好藏書,自擁“萬卷樓”。

在他的藏書中尤以抄本爲多,本來這一點就已經很厲害了。可是他和前代的某些書畫家一個模樣,貪心不足。硬是要把自己說成無書不見,無書不藏,無書不讀,爲了要讓別人相信,他還親自動手添造些假貨出來。

令豐坊在藏書史上留下“惡名”的就是他曾僞造了不少“古書”。如在秦代以前就失傳了的《子貢易傳》《子夏詩傳》,晉《史乘》,楚《杌》,還有《河圖》石本、《魯詩》石本、《大學》石本。

別人問他這些書的由來時,豐坊就謊稱都是他的祖先清敏公於北宋間得之於秘府。另外還有朝鮮《尚書》和日本《尚書》,謊說是其曾祖豐慶得之於驛館。以致於清代學者全祖望在《天一閣藏書記》中譏他爲“貽笑儒林,欺罔後學”。

豐坊到了晚年更是“造假”造得起勁,不過也許是僞造得老天爺都看不過去了,結果“晚得心疾”窮困潦倒,一病而亡。

可憐的是,豐坊因爲性格原因,根本不會教育兒女,又不會理財,再加上他的子孫又不愛惜書,以致於“萬卷樓”藏書中的宋刻本和寫本,被他的門生竊去十之有六,後來又不幸遭遇大火,以致於到最後所存佳本寥寥無幾。

豐坊原與“天一閣”主人範欽交往頗深,早時範欽曾經從萬卷樓抄書,豐坊也曾爲範欽作《藏書記》,於是最後萬卷樓那些剩下來的書都出售給了“天一閣”,這才使得這些剩餘的藏書得“天一閣”保護,流傳後世。

說到這裡,想必各位應該也明白了,楚琛手中的這本《子貢易傳》,就是當年豐坊“造假”造出來的,而之所以保存的這麼完好,不用說這本書肯定就是被豐坊門生竊去的衆多書籍中的其中一本。

想到這裡,楚琛不禁暗自搖頭一笑,這書價值確實是有,但要說價值非常大,那也不可能,畢竟它只不過是豐坊精心“僞造”的一本先秦古籍,如果是真的《子貢易傳》的內容,那可就價值連城了。

不過有道是物以稀爲貴,這本《子貢易傳》雖然研究價值不多,但畢竟是豐坊精心僞造的,以古玩來說,還是一件非常不錯的東西,於是楚琛就打算問問攤主這本《子貢易傳》的價錢。

不過正在這時,楚琛卻發現在《子貢易傳》的原位置,還有六冊書,而且第一本就是《孝經》,這讓他即驚訝又激動,要知道《孝經》不同於《子貢易傳》,可是豐坊的正品藏書。

於是他連忙把《孝經》拿了起來,卻讓他意外的發現,下面的書籍居然是《錦江集》。

《錦江集》一共有五卷,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女詩人薛濤,她**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後終身未嫁。後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詩詞,創“薛濤箋”。

據稱《錦江集》總共有詩五百餘首,可惜這套書籍並沒有流傳下來。而後世所傳的明本《薛濤詩》一卷,是從《萬首唐人絕句》等選本中拼湊起來的。

根據豐坊的秉性,楚琛頓時就判斷這套《錦江集》肯定就是豐坊僞造出來的,於是也不去管它,直接就打開這本《孝經》看了起來。

這本《孝經》同樣也是手抄本,也同樣用的上好麻紙,筆跡也相差不大,不過內容方面卻讓楚琛有些驚喜。

《孝經》傳說是孔子自作,這本書以孝爲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這本書在我國古代的影響很大,歷代王朝無不標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親自爲《孝經》作注。

這本書分爲古今文二本,今文本爲鄭玄注,古文本爲孔安國注。自唐玄宗注本頒行天下,孔、鄭兩注就作廢了。而楚琛手裡的孝經,正是孔安國注的版本。

或許有朋友會說,既然豐坊這麼喜歡造假,那這本孔安國注的《孝經》,會不會就是豐坊僞造的?

這一點楚琛其實已經用異能證實了,如果真的僞造的,那它的價值肯定不可能會有異能給出的那麼高,而且就算不說異能,從書籍的字裡行間表現出來的意思也可以看得出來,這肯定是孔安國註疏的。

如果真的是豐坊僞造的,那憑藉他在這本書上表現出來的文學修養,他都可以成爲一代大儒了,又怎麼會窮困潦倒的結束他的一生?

“嘿嘿,意外之喜,真是意外之喜!”

這麼珍貴的書籍,楚琛猜想這攤主肯定是沒有仔細翻閱這本書,而且他肯定也沒有想到這些書是豐坊抄寫的,不然攤主也不會大大咧咧的把書這麼順便的放在這裡了。

雖然楚琛很想把這本《孝經》看完再說,不過未免引起攤主的懷疑,他也不敢多看,於是他裝作隨意的翻了一翻,就把書放在了剛纔那本《子貢易傳》一起。

接下來,楚琛就把注意力轉到了剩下的這五冊《錦江集》身上,既然也是豐坊僞造的,那肯定也要收起來才行,於是他很隨意的把書冊拿起來翻看了一番,這一看頓時把他驚得夠嗆。

這一切都是因爲那裡面的詩,楚琛都沒在現在的資料中看過,沒見過那可能是豐坊僞造的,但裡面那些詩完全是用女性的角度來詮釋的,而且用詞相當的精妙,還有詩的風格也和薛濤的如出一轍,這根本就不可能是豐坊模仿的出來的。

就像前文說的那樣,如果豐坊真的有這樣的文學修養,那他除了剛纔說的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之外,肯定還要再加一個明代著名詩人的光環。

那也就是說,這五冊《錦江集》和那冊《孝經》應該一樣,都是真品!

想到這裡,楚琛連忙裝作隨意的把剩下的四冊書籍給翻了一下,而結果也證明了他的判斷,那好幾百首詩,看起來全都從中表現出了非常深厚的文學修養,而且風格也和薛濤的詩如出一轍。

最後,楚琛又有些不敢置信的使用了異能,而其也同樣給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結果。

第988章 出土瓷器的做舊第197章 交待第95章 瘋狂的石頭(一)第937章 可疑人物第36章 吳叔一家第37章 吳可第856章 七巧桌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85章 古玩黑市(五)第1020章 偶遇喬慶泰第128章 倒黴事第773章 又有發現第1068章 拍賣會的撿漏?第849章 不見蹤影第91章 獨具匠心第578章 辦法第124章 更進一步第857章 絹花第697章 心痛的年大傻第689章 隊長(上)第526章 拍賣會上的國寶(上)第754章 去礦區第351章 賭局(中)第551章 訂婚(中)第120章 接二連三(四)第293章 莫名其妙第98章 瘋狂的石頭(四)第513章 意外相遇第806章 安排(上)第456章 因禍得福(二)第413章 禮物第895章 袖珍簋式爐第319章 拍賣會(二)第390章 大紅袍第830章 馬小強的邀請(續)第447章 玉雕師傅第563章 會發光的銅鏡(下)第663章 傢俱(下)第132章 房子算是白送了?第813章 司馬院長的激動和疑惑第61章 脫胎玉蟬第307章 土鏽和土沁第958章 下鄉尋寶不容易第289章 末姜第913章 徐渭手稿(續)第599章 香薰球第154章 問題妹妹第837章 不靠譜的齊保福第354章 落幕第866章 同一個人?第826章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下)第577章 有些不順第758章 徐有海的擔憂第759章 震驚的發現第829章 馬小強的邀請第540章 報復(下)第1135章 和闐紅玉第492章 家長見面第919章 真假(續)第1109章 幫人幫己第694章 松鶴延年第1118章 搞不明白第771章 父女倆的震驚第1119章 文浩洋第127章 買房也能撿漏第626章 投機取巧(下)第247章 考驗第720章 黃玉螃蟹(上)第310章 八還第126章 新居第672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續五)第321章 拍賣會(四)第484章 魚腸劍(上)第793章 古典傢俱第410章 黑市(六)第457章 因禍得福(三)第557章 通車第389章 白棋楠(下)第516章 照顧第978章 一面銅鏡(續)第674章 聚源閣的交易會(中)第833章 有些後悔第538章 謝禮(下)第542章 立業(下)第734章 明標拍賣(三)第582章 老才(續)第1033章 國寶的真僞第247章 考驗第524章 赤龍圖(上)第338章 大意(上)第1069章 “傳音入密”第446章 銅鏡(續)第866章 同一個人?第980章 西漢透光鏡第532章 競爭(續二)第1116章 悲劇(續)第315章 假作真第854章 鬱悶第249章 詐騙第737章 三人比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