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八還

說到這裡,年輕人還擺出了一副不想再談的架勢,彷彿八千塊錢的價格,已經是他的底線了。

“這……”楚琛露出一副深思的模樣。

“大哥,您放心好了,東西絕對是我家裡祖傳下來的。”年輕人拍着胸脯保證道。

楚琛並沒有說話,而是裝作愛不釋手的不斷把玩着小攤上的東西,過了半響,纔開口說道:“小兄弟,這樣吧,我再加一千,您看看,這隻碗,還有這個盤子上面,都有一處衝口呢。”

說着,楚琛分別指了指碗和盤子的一處口沿處,還別說,真的有衝口。

“大哥你的眼力真好。”年輕人對着楚琛豎了個拇指,說道:“不過話說回來了,畢竟是好幾百年的東西了,磕磕碰碰也難免的嘛,,這樣吧,您如果真心要的話,咱們都退一步,這幾樣東西,五千五,怎麼樣?”

楚琛低下頭,猶豫了一陣,還是從包裡掏出錢,數了數,遞給年輕人道:“那好吧,不過可要幫我包好啦!”

“好咧!”年輕人接過錢,仔細數了數,而後壓下內心之中激動喜悅之情,麻利的用舊報紙把東西都包起來。

當他最後準備包起那把摺扇時,楚琛擺了擺手道:“這把扇子就放我包裡吧,不用包了。”

“行!……”

等楚琛拎着袋子走了之後,年輕人情不自禁的歡呼了一聲,急忙拿起手機來,給女朋友打了個電話。

“強子。什麼事兒啊!我正在吃飯呢!”

“大好事啊!我把昨天你給我的那些東西,都給賣掉了。賣了五千五呢!”

“不是吧,我爸買的那些破爛居然賣了這麼多?不過裡面真的有什麼寶貝吧?”

“得了吧。如果你爸眼力那麼好,還會把你家的錢都敗的差不多精光嗎?”

“這到也是!好了,不說這個了,咱們既然有了這麼多錢,我上次看中的那款首飾就可以買了,強子,你先到那裡去等我,我一會就過來……”

楚琛哼着小曲來到之前約好的飯店,隨着服務員來到包間。周文平和老五已經點了菜在等他了。

三人寒暄過後,周文平就笑着說道:“小琛,心情這麼好,不會是撿漏了吧?”

楚琛嘿嘿笑道:“周哥,您猜的真準,就剛纔我還真的撿了回漏。”

“不是吧?”周文平和老五非常驚訝,而後他們都把目光看向了楚琛手中提的那隻袋子。

“東西不在這裡面,這些都是贗品,具體的還是等咱們吃過飯再說吧。”楚琛笑道。

“對對對!先吃飯……”

吃飯的時候。楚琛把剛纔撿漏的因果說了一遍,聽的兩人都嘖嘖稱奇。

“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呀!”老五啞然失笑道:“不過我真的很好奇,小琛你到底搞到了什麼寶貝啊?”

楚琛神秘一笑道:“還是等咱們酒足飯飽再說吧,我相信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那好。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吃完飯,等服務員把桌子收拾乾淨,給每個人泡了杯茶之後。楚琛在桌子上鋪了張報紙後,就把那把摺扇從包裡拿出來放到了上面。

“咦!摺扇!”

“看上去應該是紫花蠟底!”

摺扇。想必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它是一種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摺疊的扇子。也是中國傳統文人雅士的最愛。用時須撒開,成半圓形,聚頭散尾。又名撒扇、掐扇、摺迭扇、摺疊扇、聚頭扇等等。

摺扇的起源衆說紛紜,不過以個人以爲,源於南齊還是比較靠譜的。

《蕉窗話扇》中有:“摺疊扇通稱摺扇,古名聚頭扇,又有稱爲聚骨扇者,始於北宋,其濫觴則遠在南齊。《南齊書》:“褚淵以腰扇鄣日”,《通鑑注》雲:“腰扇即摺疊扇”。不過那時還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摺疊扇……展之廣尺三四,合之止兩指許”,市井有制,說明它已不是少數人專用的了。”

不過不管摺扇的起源如何,統一的觀點是摺扇由原本某種扇形逐漸改進和革新,並賦予了新的民族傳統文化意義的一種器物,發現到現在,其中可謂包含着我國特有的文化內涵。

楚琛點頭道:“對!這確實是一把湘妃竹紫花蠟底的一把摺扇,我認爲製作的時間應該是明末清初時候。”

“湘妃竹”永遠是最吸摺扇骨藏家的字眼,不僅藏家們都以有一把品相上等的湘妃竹摺扇爲榮,而且藏有湘妃竹摺扇的藏家往往喜歡暗地裡比較一番,看誰的湘妃竹扇更美,品相更好。

爲何這種材質的摺扇有如此高的吸引力?

說起這個,還要先說一段關於湘妃竹的一個古老傳說:傳說,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面對蒼梧山哭吊舜帝,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血紅的,這便是“湘妃竹”。

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紋,傳說是二妃在竹子上抹眼淚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鮮紅鮮紅的血斑,便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湘妃竹扇收藏之所以不斷升溫,除了這個古老悽婉的傳說外,更多是因爲它美麗的花紋和稀少的數量,畢竟它的生長期只有兩個月。

據說在古代,上好的湘妃竹覈算其價值時,要在天平稱上稱,有一寸湘妃三兩金之說。而湘妃竹扇骨中以清中期之前的“紫花蠟底”爲極品,取料以紅紫色圓形花斑和蠟黃竹地爲基礎,反差效果明顯,是高官貴族所把玩上品,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擁有。

而且“紫花蠟底”扇骨由於材料的貴重,其扇骨做工極其考究,多爲當時制扇高手所爲。“紫花蠟底”自明代始風靡至今,但由於氣候變化等各方面原因,材料基本到清中期後處於瀕危品種,清晚期就已經取材乏術,因此在收藏界,一把上品的紫花蠟底摺扇,可謂是摺扇藏家夢寐以求的寶貝。

見此,周文平和老五都有些躍躍欲試,兩人對視了一眼,老五笑道:“周哥,還是你先看吧!”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周文平呵呵一笑,也沒有扭捏,小心的拿起摺扇就仔細觀察起來。

周文平拿起摺扇也不撒開,先是仔細地打量了一番扇骨,並且還拿出放大鏡仔細的觀察扇頭的包漿,過了半響,他點頭道:“不錯,這確實應該是明末清初的紫花蠟底。”

接着,周文平撒開摺扇,仔細觀察扇面,不過當他看到扇畫,特別是落款鈐印時,他頓時就愣住了。

“八還?!”

“什麼?真的是八還?”聽到“八還”兩字,老五也坐不住了,瞬間站起身來,衝到了周文平的身邊,湊上去看了起來。

不要說周文平和老五,之前楚琛看到“八還”這個鈐印時,也比他倆好不了多少。“八還”這個別號可能知名度不是很高,不過此人的另外一個別外“八大山人”,想必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八大山人,即朱耷,本名統,別號個山、人屋等,明寧王朱權後裔。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順治五年削髮爲僧,法名傳綮,字刃庵。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康熙十四年六十歲署款八大山人直到卒年,署款四字連草起來,似“哭之”、“笑之”。

八大山人擅畫山水、花鳥、竹木。花鳥學沈周、陳淳、徐渭,於靜悟中自成一格。山水取法黃公望,頗受董其昌影響。對清代花鳥畫影響極大,與原濟、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高僧”。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並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羣、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畫家鄭板橋在題八大山人畫時曾贊:“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簡潔”、“飄逸”、“孤寂”、“空靈”的意象,是八大繪畫的主要基調,也正是中國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虛靜”、“玄遠”、“淡泊”、“幽深”之境。

楚琛的這把摺扇上的扇畫,正是八大山人最擅長的花鳥《荷石棲禽圖》。

扇面中荷花造型洗練,一枝柔弱的荷杆,把花葉連接在一起,幾片墨點,蕭條淡泊,閒和嚴靜。

單足立於危石之上的無名小鳥,靜中有動,危中求靜,翹尾鼓腹、巍然屹立雄視下方,蔑視一切,真可謂圓眼傳神,頗具情態、惟妙惟肖、頗爲生動。

畫中所畫之石亦有反常態,上大下小,岌岌可危,險絕之勢油然而生。

畫中荷花、無名小鳥以及危石,可謂是完全從作者的精神狀態中走出,完全表現出了作者那倔強傲岸的性格,由此可知八大山人名滿天下,並不是偶然。(未完待續)

第90章 神蹟第604章 奇蹟第571章 鑑寶活動(八)第405章 黑市(一)第838章 不太湊巧第289章 末姜第631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二)第313章 交流會第13章 五十萬第743章 明標拍賣(四)第69章 一刀地獄,一刀天堂(上)第490章 街頭偶遇第431章 集市(五)第91章 獨具匠心第373章 坑你沒商量(下)第702章 九層博山爐(下)第52章 揭畫(下)第701章 九層博山爐(上)第30章 大漲第143章 驚聞第912章 徐渭手稿第915章 矚目第603章 出手治療第1093章 新的發現第791章 交易(上)第778章 巴黎第122章 溫馨第868章 老五的慶幸第942章 真是巧了第1049章 粉絲第397章 計劃第644章 交學費第923章 好辦法?第456章 因禍得福(二)第89章 代筆第432章 集市(六)第938章 人販子第135章 毛料到了第242章 卑鄙第1131章 其實是真品第478章 玉雕(續)第324章 地裡的寶貝第865章 都義樂也被騙了第54章 火車上(下)第1149章 談妥第963章 揭二層第1142章 爆炸第348章 比賽前夕第263章 常滿杯第272章 瘋狂(續)第685章 賭局(上)第101章 瘋狂的石頭(七)第1082章 黃玉剛卯第309章 又遇“地雷”第233章 春帶彩(續)第334章 藏寶樓“鬼市”(四)第671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續四)第397章 計劃第602章 羅漢錢(續)第1150章 卯丁?卯六?第1045章 高仿洋彩瓷第396章 兩重天(下)第465章 做客第714章 會同通寶第911章 箱子裡的東西第36章 吳叔一家第508章 影骨第321章 拍賣會(四)第15章 茶道(下)第931章 賠禮(中)第545章 砥柱銘(上)第143章 驚聞第756章 抵達第127章 買房也能撿漏第332章 藏寶樓“鬼市”(二)第665章 洛神賦(中)第1110章 鸞膠的線索第351章 賭局(中)第356章 運輸第547章 襲擊(上)第608章 原來如此第281章 劉志清的消息第740章 三人比試(六)第228章 好事成雙(續)第907章 法華瓷第641章 根雕第839章 小香爐第453章 獻禮第380章 怎麼又輸了第912章 徐渭手稿第914章 沙浦石第164章 傻眼第1062章 線索的指向第677章 看笑話(續)第925章 珍貴的梅瓶第209章 銀幣第394章 藍精靈第364章 以小博大(下)第48章 敗家子(上)第665章 洛神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