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四章 珠寶攤位上的香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雖然所謂最大的珠寶展噱頭更大於實際。

但這地方,還真是不小的。

張天元一行三人隨着人潮涌入國際會展中心。

那一瞬,他們三個人的眼睛就被那密集而又整齊的攤位上的珠光寶氣給亮瞎眼了。

張天元見過不少的珠寶,可是像這麼多珠寶全部放在一起,閃耀出不同的光芒,還真不多。

倫敦國際會展中心的面積絕對不小。

好歹是歐洲最大城市,就算單純爲了面子,這會展中心也會整得十分高端大氣上檔次。

偌大的會展中心裡面,被來自於世界各地的珠寶商完全擠滿。

當然了,也少不了神羅珠寶。

事實上柳夢尋和牟瑩這一次來這裡,就是爲了藉着珠寶展做宣傳。

不過他們兩個都是老總,早就培養了一批能幹的手下。

那些小事兒,手下們就可以完成了。

也正因爲此,她們纔有機會跟着張天元在這裡閒逛。

看別人的珠寶,也能從中汲取經驗。

這裡的珠寶,有一個特殊的共性,那就是都有一定的歷史厚重感。

基本上都在四五十年以上。

現代化設計的珠寶不是沒有,但非常少。

所以這次珠寶展也被譽爲“最古老”的珠寶展。

就連神羅集團帶來的珠寶,也都是一些上了年頭的好東西。

展示嘛,也不是賣,所以就算把壓箱底的好東西拿出來,也沒什麼。

很多人可能沒到過會展中心,不理解這珠寶展是個怎麼回事兒。

簡單說吧,你就把它理解會規模更大,更上檔次,以珠寶爲核心的大市場也沒問題。

在每一個櫃檯或者展位前面,都有欣賞珠寶或者討價還價的客人。

這裡有些珠寶是隻提供觀賞的,有些則可以購買。

不過看起來客人之中年輕人比較少,大部分都在四十歲朝上。

有一定的社會閱歷,比較沉穩。

這些人挑選珠寶,不會太過浮誇,更喜歡選擇那些有歷史底蘊,比較淳樸的東西。

張天元雖然對珠寶不感興趣,可是對於上了年頭的珠寶,還是有興趣的。

有了一定的歷史底蘊,那可就算得上是古董了。

作爲一個對古董癡迷的人而言,這樣的好東西,那自然是不會放過的。

三個人一邊走,一邊看,各取所需,心情倒也都是不錯。

張天元以欣賞爲主。

而牟瑩和柳夢尋就不一樣了,看到這些亮晶晶的東西,簡直就像是飢餓的狼看到了美味的大肉,完全控制不住購買的慾望。

這一點,張天元實在非常納悶。

按理說,柳夢尋自己就是搞珠寶設計的,而且牟瑩見過的珠寶也非常多。

她們應該跟普通的女孩子不一樣啊,應該對珠寶有非常強大的抵抗能力纔對。

可實際上呢?

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這兩女人見到珠寶就簡直沒命了,不管是設計的好的還是不好的,都要拿起來看看,覺得差不多就直接買了。

反正都是有錢人,也不在乎那點錢,倒是看得旁邊的很多客人不住側目。

“咦?這裡不是賣珠寶嗎,怎麼還有香囊?”

三個人走了一會兒,一個特殊的攤位吸引了張天元的目光。

這個攤位上賣的不是珠寶,而是香囊。

各式各樣奇特的香囊,上面鑲嵌有翡翠、寶石,還有金絲和銀絲。

看起來非常漂亮。

張天元不由好奇問了一句。

那攤主笑道:“自古以來,珠寶就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

現代人給出了概念,但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珠寶單指玉石製品。

廣義的珠寶應包括金、銀以及天然材料(礦物、岩石、生物等)製成的,具有一定價值的首飾、工藝品或其他珍藏統稱爲珠寶,故古代有‘金銀珠寶’的說法,把金銀和珠寶區分出來。

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除了天然寶石和人工寶石外,珠寶的概念應該擴大包含到金、銀、首飾等。

經營這些物品的行業統稱爲‘珠寶行業’。

‘珠寶’的範圍要比廣義的‘寶石’的概念大很多。

廣義的寶石泛指那些適宜進行琢磨或雕刻加工爲首飾或工藝品的原料。”

聽着攤主的介紹,張天元不禁搖頭苦笑,他不過是發發感慨而已,這攤主倒是敬業,直接解釋了一大堆。

關於珠寶的概念,他當然清楚。

反正這位攤主說了那麼多,其實就一個意思,說這香囊也可以放在珠寶的範圍之內。

對於此,張天元不想爭辯。

因爲他對香囊,其實挺喜歡的,看到這些精緻的香囊,不僅沒有絲毫的反感,反而覺得挺幸運。

說起香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端午節。

家家飄糉香,孩童佩香囊。

這就是我國流傳千年的民間習俗。尤其是江南各地的鄉村,每逢五月初五,幾乎都給小孩子胸前掛上一個香囊,氣味芳香。

不僅美觀,還有爽身避穢,防蚊蟲叮咬,治療感冒、鼻炎、癤腫等功效。

當然,香囊並不限於端午節才用上,其用途極爲寬泛。

香囊是古人盛香的佩戴工具,內裝雄黃、香草、艾葉、秋蘭等中草藥香料,所以又稱香包、香袋、花囊、荷包、香球等。

在沙省馬王堆一號漢墓也出土過一個香囊。

香囊的材質有多種,而以絲棉織品佔絕大多數,但能流傳下來的當屬金屬製品居多了。

壽字香囊一爲銅質,一爲銀質。銅質香囊正中間的蓋子上鏤雕了一個壽字,四面各有一隻蝙蝠,意即福壽雙全,完全是一個吉祥的含義。

而銀質香囊由於表面氧化嚴重,漸趨發黑。

張天元也曾收藏過幾枚銀鎏金的香囊。

在他收藏的諸多香囊中,件件形狀不同,個個花式各異。

有圓形的,心形的,球形的,柱形的,還有扁桃形的等;其花紋有動物的,花卉的,還有人物的等等;大的重一百多克,小的重一二十克。

無論是何種紋飾,何種形狀,無論是大是小,件件製作精美,寓意吉祥,體現了匠人的高超工藝水平。

特別是香囊的主體部分,既要鏤空,又要在方寸之間雕刻出各種花紋,難度很大。

攤位上有一件銀鎏金鶴鹿同春香囊,一面主題紋飾是仙鶴,另一面是一頭昂首的鹿。

第二二三四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九六九章 反轉戲第四一零六章 擼串兒第四一三四章 作弊?第三四五一章 意外收穫第四零六四章 金口直斷十數年(一)第二一七章 榮歸故里第四二四六章 老爺車第二六零二章 消失的財物第二零七七章 山中野叟第五一四章 老闆來了第七二一章 魔鬼的藏寶之地第一零八三章 眼睛裡進了沙子第三一三九章 喝斥第三三一一章 拉米熱大師的作品第二四二九章 風險大,賺得也多第三零零七章 大忽悠第二二八六章 四千的一萬倍第四六二零章 情蠱(三)第九七五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三六五一章 再逛寶華街第二一零五章 陰陽龍捲第二零七九章 死乞白賴的跟屁蟲第五一一章 水晶宮第二五二八章 發光的珠子第三八七一章 遷墳(二)第三四一一章 曝光醜陋嘴臉第二四六章 羊脂美玉第三三三八章 救人得寶第三一八二章 幻術師羅公遠第三二六五章 大肆採購第二六六一章 收藏的人第四三九五章 不如貓第三四六零章 把高仿做成了產業第三八零一章 鵲華秋色圖第一八六九章 護心鏡第八四七章 年的味道第三五零四章 驢老闆第三二四六章 美式和解第二零三八章 別小看鞋子第四二八二章 辛普森夫人的珠寶套裝第四五六零章 椰殼椰蒂也有妙用第三二九五章 鬼市也出大件?第二八九三章 貨賣有緣人第二五二二章 圈套第四零一六章 丟了臉,未必是禍第四三一八章 用心良苦的屬下第六十六章 離開神羅谷第一八零五章 動靜太大了第二四五七章 就不告訴你第一五二七章 人在江湖漂,就是不挨刀第二五六一章 古玉手機?第三九四七章 密室第三六零七章 完美到令人懷疑第一一八七章 青銅鏡第二三六八章 流竄犯第三八一二章 老美也是看人下菜第四一六一章 分身有術第四一八三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四八四二章 殘忍的盜墓賊第三七五二章 破財(一)第三八七六章 送子觀音第一零六二章 奇畫第三三九四章 武則天的書法第三三六章 老建築的新生命第五十三章 月夜迷情第一二七八章 莫邪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第四三三七章 價值百萬歐元的檯燈第四四二三章 巨人之硯(一)第四六零零章 驅邪第九二零章 環遊世界第二二四二章 兩艘沉船第三二二六章 蛇鼠一窩第三一四七章 中華瑰寶第三二零四章 牙雕大師的辛酸第一四八二章 被雪豹嚇暈的可憐人第三零一七章 晴子上門第一零五八章 天堂的朋友也得哭活了第七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六三零章 大膽的設想第一三六零章 堅決不趟渾水第八四三章 從老闆到夥計第四五一零章 象墓傳說第二二五八章 幾天完成了二十年的事兒第一一八四章 生坑青銅器第二一七二章 兩塊玉璽第三七三九章 被熟人坑的蘭特第一三三一章 大師的畢生心血第三七五五章 合夥人第六六六章 最後的一場戰鬥第一一一八章 贗品大放送第四三八七章 鎖龍井第四三零三章 狠人第四一二三章 琴爐第四零二八章 與龍談判第四六零一章 奇門第四一四七章 針對美聯日化的行動開始第八十六章 王羲之的真跡?第一九六六章 長見識了第二九四九章 晚會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