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三章 善惡終有報,有些人別惹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多謝指點。 .”

魯妙知道,張天元這個事兒雖然說的是那忘年交老友,實際上卻是在提醒她。

她心中有幾分感激,對張天元的印象,自然也就更好了幾分。

今天既然已經上當,她就不願意去想太多了,正如張天元所說,以後注意就是。

她嘆了口氣道:“今天出來看起來不算是好日子啊,哥,咱們上山去吧,還有些事情沒忙完呢。”

魯雄臨走的時候,惡狠狠地瞪了張天元一眼,顯然是把今天這上當受騙的氣兒都撒在了張天元身上了。

出了門,魯妙突然頓住道:“哥,咱們出身風水師家族,你應該明白,風水師是招惹不得的。

那個故事,你還記得吧?爺爺給咱們講的!”

魯雄愣了一下,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那段故事的內容。

很久以前,有一個姓王名恩的農戶,不安心種地,一心想發大財,但苦無門無路。

有一天,他聽說有位風水先生給人看風水,讓許多人都富起來了。

於是,王恩找到風水先生,要他給自己看一處能發大財的風水。

風水先生卻很爲難地說:“好風水不能隨便亂看,天機不可泄漏,如若不然,我會瞎雙眼的。”

王恩跪在風水先生面前,對他發誓說:“如果因爲給我看到好風水,而讓您瞎了雙眼,我一定會把您當成我的父親一樣,贍養您一輩子!”

風水先生看到對方態度這麼誠懇,於是就答應了。

風水先生找遍了許多地方,最後來到石壁處對誓恩說:“這石壁的河對岸就是一個好地方,若在這裡住,定能發大財的。”

於是,王恩照風水先生指定的地方建起了房屋。

幾年後,果然發了大財,風水先生的雙眼也就果然瞎了。

王恩想:我白白地供一個廢人,太不划算了。

於是,他每天強迫風水先生推磨,稍有怠慢,不是打就是罵。

風水先生後悔莫及,嘆到:“我雖能看風水,卻怎麼看不透人的心呢?”

幾年過去了,風水先生的徒弟來看望師傅,當他看見師傅如此悲慘的遭遇,雙手緊緊摟着師傅痛哭起來:

“師傅呀,師傅!你一輩子做好事,怎麼好人沒有好報哇?”

師傅安慰道:“徒弟莫傷心,師傅現在傳你一計,可讓善惡有報。”

有一天,徒弟來到王恩家,見到王恩,故意驚歎到:“唉呀,這兒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呀!”

王恩得意洋洋地說:“你也懂風水?”

徒弟說:“如果在對面的石巖上打三個洞,就如同給龍安上了眼睛和嘴巴,那更要發大財,子孫要當大官!”

只見王恩信以爲真,高興極了。

立即找來石匠,按徒弟說的形式鑿了三個洞,只見一對白鶴從石巖蹦飛而走。

從此,王恩家做什麼事都不是那麼順利。

又過了幾年,王恩終於一貧如洗,風水先生的眼睛卻重見了光明。

至今,路過川省南部縣大橋至升鍾水庫的公路旁,還能看見這三個石洞。

他在提醒世人:知恩圖報君子心,過河撤橋是小人。善惡到頭終於報,頂上三尺有神靈。

“小妹,你提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難道還怕那小子報復不成?就他真有那種本事?”

魯雄雖然嘴上這麼說,可心裡頭卻還是有點怕的。

畢竟科南克議員能請張天元幫忙堪輿風水,那就說明張天元這傢伙肯定不太一般啊。

“他是不是厲害,或許咱們很快就會知道了,但我奉勸你一句,咱們與他並沒有太大的仇怨,真沒必要非得把他得罪死了,明白嗎?”

魯妙看着自己這個不懂事的哥哥,嘆了口氣道。

“好吧,我暫且聽你的。”

魯雄是個怕事兒的人,他最怕的自然就是莫名其妙被人害死了。

風水師是絕對有這個本事的。

左右那麼一想,他覺得自己還真是沒有必要去招惹那個人啊。

所以自然就答應了。

“哥哥你明白了就好,咱們先上山去吧,說不定今天會有好事兒看到呢。”

魯妙上了車,載着魯雄往托爾比山上駛去。

不說他們,就說張天元在古玩店裡幫那店長說了幾句話,店長對他的態度,那是相當的不錯。

張天元呢,倒也不客氣,一雙銳利的目光在古玩店內逡巡,尋找自己剛剛進門的時候感受到的那種屬於大漏兒的氣息。

很快,他的目光就鎖定了店內的一件看起來很不起眼的瓷盤。

“沒想到在這裡,居然能發現元青花,當真是奇遇啊。”

青花瓷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繼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之後,盛開的一朵奇葩,結束了元以前以單色釉爲主的局面。

元青花瓷器出現許多新的器型,裝飾上更是展現一派新工藝。

從迄今出土的考古資料來看,青花瓷器創始於唐宋時代,至元代景德鎮窯燒製成熟,元青花瓷器的突出特點,造型古樸端莊,地釉青白堅實,花紋遒勁有力,給人一種壯美之感。

這一優秀瓷種在當時除供國內社會上層使用外,大量產品作爲外銷瓷出口。

張天元上前仔細鑑定一番之後,確認了,這應該是一件元代青花“滿池嬌”圖菱花口折沿盤。

此物目測約高1.6釐米,口徑14.8釐米。

盤口爲菱花口,折沿,淺腹,平底。

內底繪兩隻鴛鴦戲水於蓮池中,顧盼生情。

口沿一週爲捲雲紋。

這種池塘小景稱爲滿池嬌,元代畫家柯九思《宮詞十五首》中有一首:“觀蓮太液泛蘭橈,翡翠鴛鴦戲碧苕。說與小娃牢記取,御衫繡作滿池嬌。”

柯氏自注雲:“天曆間,御衣多爲池塘小景。名曰‘滿池嬌’。”

可見“滿池嬌”是宮廷服飾上的一種圖案名稱,描繪的是池塘中的小景。

元代青花平底盤,其造型在宋金金銀平底盤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其用途當爲托盤,與盞(盅、杯)、青花執壺或青花玉壺春瓶爲組合。

如帝都昌平縣元代墓出土一副青白釉盤和把杯,出土時把杯置於盤上,爲我們瞭解兩者的關係提供了實證。

盞放於盤內,爲盤盞一副,加上執壺或玉壺春瓶,這是考古發現中最常見的元代酒器組合,是酒筵中的主要用具。

第一二七二章 二十六門大炮的價值第三六七五章 佔個小便宜第一一九六章 勞心費錢,無怨無悔第一五八二章 桐樹第二零九九章 太上熔爐第二二零九章 餘火和安娜第二三九六章 誰忽悠誰?第三二二七章 搶了查爾斯的生意第一一一六章 收藏的寶庫第二七一零章 鬥寶第二七七五章 古董村第三九五六章 搜刮第三零一七章 晴子上門第九六九章 反轉戲第一三四九章 開門大吉第六七五章 翡翠馬王爺第六八四章 奢侈享受第一一四四章 建立拍賣行第六二四章 神秘之地第一四零九章 被遺忘的村落第二七九六章 二鬼子賣畫第三零九九章 丁胖子廣場第四七六八章 符水害人第一二二六章 闊別一個月的電話第六九五章 佛氣第三八一零章 琉璃鴛鴦擺件第三五五零章 天子玉圭第四一七零章 高古瓷第一六四九章 我來試試你的手段第三零四八章 和氣老店第一五三八章 倒騰私貨的也要名聲第四零一八章 我要價很高的!第四七五八章 唐陵第六三三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三一零章 退位讓賢第六零八章 翡翠的裂綹第三五六七章 孤本第四五八六章 萬年樹墩第二零八六章 山中妖洞?第七七七章 借一架直升飛機第一六五二章 糟粕還是精華?第三一三六章 演技第三七二四章 奉旨養老第三八六零章 噩夢第二零三五章 黃金牛,旺生意第二一五零章 官盜第二五四零章 造島開始第四二一零章 秘聞(四)第一七零三章 空中危機第一一零四章 超級博物館第二七四章 椅子的玄機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二九二五章 不能白忙活第二零九零章 李淳風的傳人?第二九一四章 古董是嚴謹的事情第二二零四章 瞞天王的特殊能力?第一七八二章 不離不棄第二七七五章 古董村第三八八四章 國外淘貨商第二三三七章 不服老也不服輸第一四一零章 鷹鬥第二三八三章 職業特種兵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第三二四八章 十三魔神罐第一零四二章 放錯的影片第二零八章 破天荒的天價第四八三四章 珍貴遺址,一夜被盜第一五一零章 受歡迎的阿智第二七一零章 鬥寶第一七八六章 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第二一六五章 青銅棺槨第四八零六章 還是前輩高明!第三七五章 現代與古代之間穿梭第一一九三章 銅柱縣的團伙第四四二零章 一代硯師第三二五二章 收藏價值很大啊第三九三六章 漢畫像磚第一一一七章 好戲開鑼第八四九章 春聯第一九二一章 沒錢了?第二九八四章 最喜歡瑕疵的收藏家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第四五八五章 迷第二五零零章 無恥到一定境界了第七六四章 蛇麟的秘密第一二七五章 挖個大墓第四四九六章 百年寸檀,寸檀寸金第四三一五章 天珠 1第二三二二章 眼界太高第二三零七章 糉子男第二六一七章 可憐又可恨第四零一零章 奇寶燒第一二三一章 神秘旅遊團第四六七一章 這個外國人是棒槌第二二七八章 圓雕第三八八零章 安魂第一四八章 有貓膩的玉雕第三三四九章 德國客人第四三九一章 馬上報復第二七八八章 破書也能賣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