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一章 古董通靈 1

“君不見,宣紙無言,唯留石濤震耳,板橋流韻,悲鴻嘯林,苦禪驚秋,冠中吐秀;宣紙無色,卻叫白石紛呈,大千可染,美林抱石,海粟泛金,稚柳揚翠……

在涇縣中國宣紙博物館,我看到了古往今來無數書畫藝術大師在宣紙面前謙恭的身影,聽到了他們對宣紙無限崇敬的感言。

古代的大師就不說了,單說黃胄、李可染、李苦禪、白雪石、劉海粟、賴少其、劉大爲這些當代著名的書畫家,哪一位來到宣紙的故鄉,不是滿懷敬仰、心存感激?

李可染曾深情地對宣紙工人說:‘你們是我的衣食父母,是我的恩人。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趙樸初賦詩宣紙:‘看挽銀河照硯池,涇縣玉版啓遐思。澄心舊制知何似,贏得千秋絕妙詞。’

吳冠中曾撰《宣紙戀》一文,以形容宣紙之妙:‘宣紙誕生了,這滋潤、寬敞的處女地真誘人……黑白之相搏、相咬,淡濃之相競、相滲,偶然性和必然性在‘棉質’的差異中變幻……都是繪畫,都是宣紙這一特殊材料所引發的繪畫特色。’

妙味無窮的宣紙,完全般配得上如此詩意的描述和如此真誠的讚美!

結束短暫的烏溪採風,時逢‘沿溪紙碓無停息,一片舂聲撼夕陽’的黃昏。

驀然回首——

一襲藍底白花,兩袖烏溪清芬,她頭上戴青檀葉子編制的翠冠,翩然飄來,又向金輝斑斕處飄去……我知道,這是宣紙的精魂!”

聽到這裡,張天元和歐陽曉丹都用驚訝的目光看着柳憐。

只是兩人的想法卻是截然不同。

張天元是驚訝於柳憐如此的博學多識。

而歐陽曉丹則是驚訝於柳憐竟然可以將宣紙說的如此美好,彷彿那字天上飄然而至的仙女一般。

“咳咳。”

看到兩人目瞪口呆的表情,柳憐乾咳了兩聲笑道:“讓你們見笑了,我只是有感而發,曾經親眼目睹過宣紙的曼妙,這會兒有些情不自禁了。”

“正常,正常。”

張天元擺了擺手道。

歐陽曉丹此時還在那裡喃喃自語“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啊,區區的紙張,竟然也能收藏?”

“你是不是有生出了收藏的心思啊?”

張天元笑着問道。

“怎麼,不行啊?”

“倒不是不行,只是不懂行的情況下,我勸你還是不要輕易玩古董的,不然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而且古董可是鬧鬼的哦。”

“你少騙人了!”

歐陽曉丹叉着腰說道。

“我還真不騙你。

前一段日子我回了一趟中國,就出了一件新鮮事,紛紛傳言慈禧太后的一件寶貝面世。

我本閒散多日,冬日山高水冷,無心探得究竟,幾位朋友卻意味深長地說:‘越是無心尋覓,越是天隨人願。’

果然,不幾天,一個滿口唐城口音的老者就找上門來。

老者神秘兮兮,鬚髮皆白,尤其是兩道白眉,下垂過眼,宛如世外高人,又像得道高僧。

這還不稀奇,老者啜着我泡好的鐵觀音,一邊順嘴吹氣,一邊漫不經心地讓我猜他的年齡,我從60開始,以每次5歲的臺階向上猜,一直猜到100歲,老者都是閉目搖首,笑而不語。

說實話,那個時候我有些害怕,擔心自己遇到了陸地神仙,滿世界100歲仙風鶴骨的人可是鳳毛麟角。

於是,我索性不再努力,笑咪咪地喝茶,幾分鐘後,終於是老者開了口,託着一叢鬍鬚洪亮地說:‘老朽生得早些,鬧拳匪的庚子年冬天降生,如今已苟活人間105載。’

我頓時對老者刮目相看,我竟然得見1900年的人瑞,真是三生有幸。

幸福之下,剛要表達我的敬仰,老者從口袋取出一個尺把長的旱菸袋來,黃銅煙鍋、棗木煙管,菸嘴是一截兒白裡透黃的籽玉,晶瑩中微現幾絲血沁,絲絲透入肌裡,彷彿夾在歷史門縫裡的美人衣衫。

菸嘴尾部長年累月薰染成黃色,能想象出105歲的老先生,每天叼在上面的暗黃門牙。

老者把煙燃着,猛吸一口,對我招招手:‘慈禧老佛爺在清東陵下葬的那年,我8歲,就站在家門口看着儀杖人馬從官道上迤邐而來,幾百喇嘛前面引導,幾百尼姑後面唱經,文武百官哭哭啼啼,一直過了兩個時辰才走完,忒熱鬧。’

老者喝口茶接着說:‘聽人說你是行裡的這個?’

一舉大拇哥:‘我這裡有件寶貝,不知入不入得你法眼。’

老者從口袋掏出一個麂皮袋子,鬆開抽口,取出一個很小的木盒,小心翼翼遞給我。

盒子長四寸有奇,一寸寬,厚半寸,我託在手裡反覆打量,外觀暗紅衰敗,用手指敲敲,有鐵音,放在鼻下聞聞,有檀香,起碼是百年老檀木。

我舉着盒子對老者說:‘老人家,您這是百年前的雲貴老檀啊。’

老者微微頷首,表示嘉許:‘你把它打開。’

我取來手套,顛來倒去地看,卻沒有發現銅鈕螺鈿之類的開關。

茫茫然不知所措,老者太息一聲,像哀嘆世道之衰微,古業之不傳,淡淡地說了三個字:‘向上拔。’

吐出的濃煙繚繞徘徊,在頭頂回旋成一派舊日時光。

原來是一個套盒。

我敏捷地把盒子拉起來,行兒裡的規矩,入手知輕重,開關最費心。

是說開合古董的盒子不能一下完成,千百年來很多的教訓,尤其在打開古墓、棺槨時要萬加小心。

古人的生死觀和現在不同,他們認爲地下是一個樂園,一個國度,是不能打擾的,所說的‘入土爲安’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爲了防止有人盜墓,除擺放鎮墓獸外,往往在墓道和棺槨裡安裝很多機括。

諸如鋼絲飛箭、淬毒匕首之屬,在打開墓葬的同時,機關發作,取人性命。

基於這方面的教訓,古物成手是不會貿然開啓棺槨的,後來慢慢擴大到各種匣函。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陝州扶風法門寺的唐朝地宮,開啓佛骨舍利函時,發現一套完善的旋轉鋼錐連接在鎖孔上,幸虧是隔了一千多年,連通鐵筋早已鏽爛,否則,打開的剎那會從鐵函四角刺出來傷人。”

第一零九九章 胎位不正第三六一零章 不般配的婚姻第一五九一章 鬼麪人第二一八四章 千王之王第四五五九章 死亡之谷第一七五三章 深海漩渦第三六九三章 寶物到手第一零二四章 殷天子三劍第一九三零章 意外收穫第二四零三章 離了他地球就不轉了?第一八六一章 押上家底兒了第一九零七章 前田玉子第一三一四章 答案就在石門之後第一三八章 拜師第二九二章 迷失的子彈第一八零一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章 黑市的“信譽”第四零零四章 會長是華山真人第二八九一章 非常手段第一三七四章 智者第四六五四章 洋犬管家波特第五五零章 真假難辨第四六七四章 木料裡面有玄機第三五七六章 李老的收藏(一)第四六九八章 炒木團第一九九零章 一樁大買賣第三二一二章 難道打眼了?第二七九七章 女間諜第三二一一章 瘋狂的古董第一零四六章 遺失的歷史第一六五四章 這是中毒了啊第二五九四章 古代科技(二)第三二一六章 喪心病狂的走私古董第九零二章 服務意識第二一五七章 彩色陶俑第一一八八章 危險交易第三七五六章 騙相第八十章 砸錢的遊戲第一一三一章 成立一個組織第八一三章 簡直就是魔鬼第十三章 昭君第三四八零章 競爭者中東富婆第一六四八章 老爺子發飆了第四四七一章 有故事的三件寶第一二零八章 神秘司機第二八四一章 六大寶藏(一)第四二七六章 越看越心驚第二二六三章 重見天日的深海沉船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蘆瓶第八九三章 悔之晚矣第四八四五章 巨大的棺材第二四八二章 就是拆你臺!第一二九三章 聰明的怪物第一九四七章 死鴨子嘴硬第一零一六章 研磨第一千章 飛機夢第二五六四章 金山銀山第三三七一章 龍鈕大印(二)第一四五四章 禿頂大叔還是刮鬍子帥哥第三四二二章 備受爭議的畫作第三七六五章 鐵證第三九六七章 金陵周處臺第七三八章 槍王第二三一三章 天地交泰翡翠第三二七一章 撿漏的學問第一五五六章 莫名其妙當老師?第三四三二章 琺琅表第二六三章 開拓和疆市場第二一五七章 彩色陶俑第四二零零章 可怕的魯班術第一六四八章 老爺子發飆了第三零九零章 碰碎了唐三彩第四一一六章 水膽瑪瑙第一一五一章 登上展臺的母女第五八七章 象牙絲上的微雕第三七五三章 破財(二)第四二八四章 Car Boot Sale第一七五二章 甬道壁畫第一三九零章 地震般的衝擊第四七九八章 喪門和弔客第四七九三章 可怕的謊言第三零二四章 討厭至極第四零七一章 太歲(一)第八四七章 年的味道第五一一章 水晶宮第三九五七章 書房裡的青銅器第三三六三章 天珠第四三八九章 英格蘭人的法器第三二四六章 美式和解第二二五二章 忠誠第一九六四章 敲竹槓第四八二零章 追蹤北野新第二六八零章 大師也打過眼第二八四一章 六大寶藏(一)第一六六九章 搞定投資第二一九五章 瘋子還是智者?第四七五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七四章 回禮第一七七零章 年關第一九一零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