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六章 粘起來的寶貝

張天元見過元青花,自然也知道元青花的珍貴,所以每次看到有元青花的時候,他都非常謹慎。

因爲這種東西,十件裡頭有九件都是贗品,最後那一件,看運氣吧,說不定是古仿。

畢竟元青花實在太稀少了。

“嗯?”

在更爲仔細地觀察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這青花壺應該之前是碎的,然後被人粘了了起來,連到了一塊兒。

雖然說這樣子會導致東西價值大大降低,可元青花就是元青花,因爲他存世極少,就算是隨便粘連在一起的,也是一件好東西啊。

“小哥真是好眼力,看出來那是什麼了?”

王麻子笑着問道。

“這是元青花吧?而且好像是用碎片黏合在一起的?”

張天元覺得,在王麻子面前就沒必要裝了,兩個人都是行家,誰都不傻。

“沒錯。”

王麻子點了點頭道:“元青花由於存世稀少,爲國際、國內博物館和藏家爭相收藏。然而,這件精美絕倫的元青花鳳首扁壺,卻曾歷盡磨難而重生。”

20世紀70年代初,爲配合帝都的城市改造,元大都遺址的探尋、勘察工作也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

十幾處不同類型的建築遺址,在考古工作者的精心清理下,逐漸顯露出真容。

隨着發掘深入,更爲不可思議的事出現了。

在六鋪炕地區元代居民遺址的清理中,一個神秘的地窖被發現,出土了16件瓷器,而最爲引人注目的就是這把造型奇特的青花扁壺。

“在舊鼓樓大街豁口以東有一處元代院落遺址,在清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在其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地窖,這個窖藏上面當時放着一個瓦盆,蓋着一個口,裡面發現了16件器物,其中10件是青花,6件青白釉瓷器,青花扁壺是其中的一件。”王麻子笑着說道。

然而這件器物出土時並非是完整器,而是48塊碎瓷片,最大的13x6釐米,最小的爲2釐米左右,僅如指甲般大小。

好在鳳首和扁壺的主體紋飾部分都在。這件器物出土後不久,文物部門就對其進行了搶救性修復。

“第一次修復的過程比較簡單,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拼對,鳳首和主體部門是完整的,部分缺失的地方,就用石膏進行修補,正面的青花紋飾用粉質顏色粗略接筆,背面的花紋則未作處理,呈現石膏原色。”王麻子說。

這件器物修復後就一直收藏於首都博物館,在隨後的30多年裡,元青花鳳首扁壺便以這殘缺的樣貌出現在《考古》雜誌裡、郵票上、展覽中,依然引來無數驚歎。

“此壺的資料在1972年《考古》第一期發表後,國外很多刊物都進行轉載和評論。我國郵政部門於1973年11月20日發行了一套‘特殊時期出土文物’郵票,編號爲66-77。其中編號66,面值4分的就是這件元青花鳳首扁壺。”王麻子告訴張天元說。

從明初帝都城牆的南移開始,元代瓷器精品“青花鳳首扁壺”,一直被埋藏於明代修建的北城牆之下,躲避了一次次城市改建、破土動工。

高大厚重的城牆,整整護佑了“青花鳳首扁壺”600年。

直到2003年,首都博物館新館籌建,首都博物館特邀上浦博物館古陶瓷修復專家蔣道銀先生對青花鳳首扁壺進行二次修復,業內稱其爲“展覽級”修復。

據蔣先生回憶,這件扁壺雖然造型優美奇特、紋飾生動、釉色瑩潤,然而破損卻相當嚴重,粘接後僅僅高18.7釐米的橢圓小壺,全身殘缺孔洞達17處。

蔣先生對其殘缺部位進行了重點“美容”,就是用現代高科技的無色無味環氧樹脂加填充料配製膩子補缺,最後再用高分子油漆顏料噴塗底色、繪畫紋飾等工序,歷經13個月,使這件鎮館之寶藉助於高科技手段得以重生。

鳳首扁壺不僅重獲完整之身,而且殘缺的青花紋飾、釉面蘇麻泥青下凹結晶斑點一一重現。

令蔣先生不解的是,在粘接完整後發現器物平放向前傾斜3至5度。

壺柄上方有一小環施釉不全,呈露胎狀,原來該件國寶出窯後就存在缺陷,也許正因此流散人間。

“根據已知的資料,青花鳳首扁壺存世僅兩件。另外一件藏於和疆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的鳳首扁壺,其器型與首都博物館藏鳳首扁壺相似,鳳尾不同,壺流、壺柄亦有殘損,與首博這件一鳳一鸞,從工藝水準看各有千秋。”王麻子似乎是在追憶過去的事情。

90年代之前,類似的器物只發現首博這一件。

然而,1998年8月,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蘆草溝鎮西寧莊村,回族農民馬忠,在自家農田裡,不經意挖出了一隻壺。

當時,馬忠不知道這隻壺有多大價值,隱隱地,只覺得壺的形狀和花紋都很漂亮,也很獨特,可能是個文物。

他想,如果自己把它一直放在家裡,根本用不上,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打歪主意,如果交給政府,說不定能研究出什麼來,於是,1999年6月,馬忠將這隻壺交給了當地文物部門。

從此,這隻元代青花鳳首扁壺得到文物部門的專業保護,並收藏於和疆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

這兩件器物在2009年3月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青花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首次聚首。

這對造型相同,紋飾對稱的青花重器唯鳳尾之紋飾不同,前者爲卷草紋,後者爲鋸齒紋,有學者認爲是“一鸞一鳳”。

只不過,“和疆籍”青花鳳首扁壺的壺柄斷了,壺柄究竟是什麼樣子、花紋不太清楚。

“之前,在帝都地區基本上還沒有出土過元青花,這次的發掘也是填補了這塊的空白,而且一次能出土十餘件青花器物,數量也是非常大的。我們一般看到的元青花都是體形比較龐大,元大都出土的基本上是小件器物爲主,而且青花髮色有豔麗的,也有髮色淺淡的。這也豐富了對元青花的一種認識。”

聽着王麻子的話,張天元心中一直都有個疑問,只是他沒有直接提出來,而是等着王麻子去解釋。

“小哥可能要問了,這東西是怎麼到我手裡的對吧?”

王麻子笑着問道。

第三九三五章 福禍難料第一七六五章 戰利品第三四七三章 黃花梨傳奇(二)第六六九章 新礦第二二五九章 來了好多“客人”第三四八四章 晦氣的東西第三零九零章 碰碎了唐三彩第四零七七章 從小處着眼第三五四八章 平南貼第三六二一章 老友慕容德第四六五九章 圖個刺激第二四八章 尋礦隊第三九零零章 賴賬第一九三七章 好戲開鑼了第三三七八章 甦醒第二八六一章 康熙琺琅彩碎了第四八零八章 有問題第二二一六章 超級潛艇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蘆瓶第一三一四章 答案就在石門之後第四四九六章 百年寸檀,寸檀寸金第八五二章 金溪方仲永,泯然衆人矣第二八二二章 天價銅像第三八五二章 西餐館傳來噩耗第四七九一章 下水道第八四五章 大年夜第三九一三章 以物易物第四四零三章 失魂落魄的左竹真雄第八九三章 悔之晚矣第三七八一章 不起眼的小店第一八八二章 封盤第七二六章 坐吃山空第四八二五章 王道士 1第三二五三章 要麼賺錢,要麼求古第二零一四章 魚缸雖小,事關重大第三六二五章 差點撞了人第一二零六章 大買主還是大坑?第七六九章 狐媚第一一九章 誰給誰挖坑?第一三三五章 隱形富豪第五八五章 涼蓆?第二九九六章 天工刀法第一一二七章 腰桿也要挺直了第二九三二章 喬老闆鑑寶第三七三五章 洋瓷第二一六六章 棺中棺第二零八八章 山中木屋第五一六章 大小姐的嫁妝第一四八八章 阿智第二八四六章 真品還是仿品?第四二五八章 索爾斯來找碴第二四六六章 真當爺們是傻子啊?第三三零四章 可能弄到好東西了第一四五一章 狼牛相爭,獵人得利第三九三三章 危險的暗河第七六三章 孫猴子第一零一八章 絕世好劍第三九二五章 墓事兒(二)第四零六六章 善良也不能包治百病第三四六三章 報應第三四六零章 把高仿做成了產業第三六九章 不愛紅裝愛武裝第四十九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九十九章 酒廠第一六四二章 地氣新用第四七五零章 石不可貌相第三二九章 “2014年上浦制”第四六七八章 慘劇第三八七七章 小土豆第一二一三章 一代梟雄第二一零三章 佈局第一五四零章 指紋鑑真第二六八九章 好玉難玩第三四一零章 湯普森家族第二六九六章 能人太多第二三三三章 翡翠王生氣了第三七七零章 自己把自己嚇壞了第一零七零章 有請大師第二九二八章 拜師學藝第一六八四章 鑽石拍賣第三二三七章 人渣的畫還是很好的第四零五六章 被古董外行小瞧了第二一七八章 找熟人幫忙第五八八章 老鄉老鄉,未必一槍第三四三九章 窯變花釉第三五零二章 古董通靈 2第三七六六章 珍妃之印第二四九四章 韓掌櫃說實話了第三八零三章 石濤的佳作成了小禮物第一零七四章 掌控拍賣第一四九六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第一三三章 以假亂真的雕刻第一四二八章 超越常人的體力第四零四一章 俊美男子的敵意第五零二章 炸彈第四零二一章 鬼皮影第四七六四章 墓葬第二二五零章 海上轟鳴聲第四三六七章 皇帝們的奢侈收藏(三)第一零七三章 富豪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