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七章 古錢幣倉庫

張天元也吃了一驚,這個門面房裡頭,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較便宜的文玩。

當然其中最多的就是古錢幣了,有方孔兄,還有曾經在歷史上出現過的刀幣、布幣、貝幣等等。

可謂是種類繁多啊。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古錢幣大部分包漿都不錯,有些更是留有明顯的銅鏽,基本上可以確認是從墓裡頭弄出來的。

古錢幣很多其實並不值錢,所以王寶寶能收到這麼多古錢幣,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老闆,我給你說句實話吧,我對文玩並不是很精通,所以這些古錢幣裡頭,可能有真貨,也可能有贗品。”

王寶寶大概是做生意心灰意冷了,所以說話非常實在,一般的古玩商,可不會這麼說自己的商品的。

張天元笑了笑,沒說什麼,東西好不好,他自己當然會看,不是誰說好就好,說壞就壞的。

說起來,古錢幣收藏在國內也算是非常火的一種收藏門類了。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

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貨幣是實物貨幣。

一般來說遊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

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爲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豬頭和下顎骨,表明豬和陶器在原始社會後期曾起過貨幣財富的職能。

但衆所周知,流通較廣的古代實物貨幣爲“貝”。

因爲充當實物貨幣,牛、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穀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笨重,故最後集中到海貝這一實物貨幣。

海貝可作頸飾,有使用價值,便於攜帶與計數,因此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被選爲主要貨幣。

在考古發掘中,夏代,商代遺址出土過大量天然貝,貝作爲實物貨幣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

因此中國漢字中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貝”字有關。如:貴、資、貪、貧、財、購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

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無文銅貝”,爲最原始的金屬貨幣。

至西周晚期除貝幣外還流通一些無一定形狀的散銅塊、銅錠等金屬稱量貨幣,這在考古發掘中也有出土。

正因爲如此,所以古錢幣收藏在收藏界那也是非常火爆的一種收藏品,尤其是造型獨特的古錢幣,可是深得收藏者們的喜愛的。

張天元隨手拿起了一枚古錢幣。

這個古錢幣造型就很獨特,非常像是古代用來勞作的農具的縮小版。

這就是古代的布幣,它造型非常精美奇特,表層附着了一層很漂亮的銅鏽,保存也非常完整。

如果只是憑第一印象的話,那這絕對是一枚非常出色的布幣了,多半應該是真貨。

布幣起源於農具“錢”。

《詩經·周頌·臣工》雲:“命我衆人,序乃錢鑄,奄觀錘艾。”

孔穎達引《說文》注曰:“錢,銚,古田器。”

而《說文》對鑄的解釋也是“一日田器”。

錢和鑄都是用來耨草的農具。

錢形狀如鏟,上端有銎,可垂直安裝木柄。

鑄類上部有孔,用於橫向安裝木柄。

最早的原始布幣與農具錢十分相似,形體較大,上部厚,刃部薄;上端有銎,中空;銎延伸到錢身中上部,背部有加強承受力的隆起的脊。

早年的金屬農具爲數不多,從金屬冶煉到農具製作,凝結了較多的勞動,因而具有較高的價值.

它同時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能夠在社會成員中相互讓渡,較之牲畜、穀物,便於攜帶和保存。

於是,它從普通交換物品中分離出來,成爲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然後逐步演變,成爲形制穩定的金屬鑄幣。

他手裡頭這件布幣,應該是平肩弧足空首布。

這種布幣有大、中、小三型。

斜肩弧足空首布。

布身兩肩下斜,因稱斜肩弧足空首布,或稱“削肩空首布”、“垂肩空首布”。

當然,這類異稱,以不用爲妥。

亦有大小二型。

大型者,1980年3月,在洛州省宜陽柳泉鄉花莊村出土一千七百八十九枚,通長78~88毫米,足距45—51毫米,重18.6~27.2克(包括範芯)。

小型者,面文多爲地名。

通長約70毫米,足寬約40毫米,重13克左右。

常見面文有“武”、“盧氏”、“三川祈”等。

一般認爲始鑄時間亦不晚於春秋晚期。

洛州洛城一座戰國中期墓曾出土大型者一枚,知其可能沿用至戰國中期。

從張天元腦海中的資料跟這枚布幣的對比來看,這布幣多半應該是真品了。

屬於小型布幣,店裡頭類似這樣的布幣還有很多,看得人眼花繚亂的。

除了布幣之外,還有大量的刀幣。

他又隨手拿起一枚刀幣。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

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

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

張天元以前也見過刀幣,神羅博物館裡頭就有類似的藏品。

根據他們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

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爲18釐米左右,這幾乎是人手的長度。

有意思的是,如果將六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

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

張天元拿起六枚規格一樣的刀幣測試了以下,果然如此。

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

當然與此同時,也是判斷刀幣真僞的關鍵點。

古人的科技或許不如現代人發達,不過製造攻擊和精妙的構思,倒也不遜色於現代人的。

“王老闆這刀幣數量可不少啊。”

張天元實在有些驚訝,這裡的古錢幣,其中將近一半都是刀幣,各式各樣的,大小也不盡相同,有十公分左右的,也有十六七公分左右的,還有十三四公分左右的。

不過最長的大概也就是十八公分左右,以張天元目測的情況來看,超過十八公分的暫時是沒找到。

(未完待續。)

第三四二三章 低調的陳老闆第一一三四章 爽!第八一九章 寄名鎖第三三二三章 逆天騙局第八三九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三零六八章 有人要收購傑裡的作品第三八九零章 魯妙的邀請第二四二一章 天啓通寶第三六六八章 木葉盞(二)第三九六二章 生命歸還第一四九七章 百獸送行第四一三九章 胡攪蠻纏,最後一賭第二一八九章 速效救心丸第三零六七章 大幅上漲的油畫價格第四二一四章 收穫不小第一零八九章 奢侈的會客室第一三二六章 衆星捧月第五八八章 老鄉老鄉,未必一槍第三零五七章 血玉卵第四二八六章 銀幣:飄逸長髮第三七八六章 贈物第三十四章 造假的毛料第一六零八章 大腿和胳膊較勁第三五七九章 破碎的吸塵器(一)第二七七零章 千古之謎第四五九五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一二六章 我不要當英雄第二七一二章 半顆谷釘第三三六九章 天元鑑寶,旁有惡狼第三二一四章 潛在的棒槌土豪第五七零章 貧民窟第一九四二章 殘次品玉扳指第二一一五章 天價帶來的恐懼第二七八章 就是找茬第四二三六章 輪迴第三九六四章 可怕的事實第二六九章 天元玉皇第一八二六章 好奇心的利用第四零九九章 又因爲年齡被瞧不起了第二九五一章 一百億僱傭金第五八一章 仰光大金塔第一四六七章 兩敗俱傷第四一七二章 筆仙附體(一)第二零五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六三八章 文化牆第四三九九章 左竹真雄的邀戰!第四二二四章 死不瞑目第二七六六章 隨緣收藏第一三零一章 詭異的雕刻第四一零七章 夏日山居圖第二六二零章 拿生命當賭注第四一九一章 懸案第四七二五章 被外行人訓教第四四一四章 跳蚤市場之瘋狂石頭 2第三九六六章 十萬火急第二九一章 認親第四零零五章 無意撿漏最有成就感第一零六五章 人渣和大師第一零七九章 以物易物第一五七一章 身份暴露第四一三六章 張天元錯了?第九十五章 土豪的世界第十章 菩薩顯靈?第六七三章 瘋子的遊戲第三六一一章 假銅元事件(一)第一八九九章 東京拍賣行第八四五章 大年夜第三九零零章 賴賬第二九一七章 選玉第四零零一章 協會的邀請第二零二章 福祿壽翡翠第三九八零章 劉紅月的去向第四二七五章 合作第三九六七章 金陵周處臺第一九六二章 國禮茶第三五五章 貼心老闆第二六七四章 鐵龍生第三一八六章 賊贓第六一三章 混淆視聽第一六九四章 逃離南非第一六五六章 疑心病第二六三四章 香席第四二八六章 銀幣:飄逸長髮第三零六五章 人爲掀起的競拍狂潮第四五零七章 熱帶雨林裡的可怕傳說第四六八三章 童子尿第一一九二章 曲線購買第二零七一章 問題好像大條了第四五四六章 暴熊第二五零四章 互惠互利第三零零四章 翎管三寶第三一零一章 美國鬼市兒 2第一三六三章 爲科研而犧牲的人第九章 關於地氣的大膽嘗試第三六七零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三九九三章 眼見爲實第九章 關於地氣的大膽嘗試第一八九五章 只有我知道的贗品第四八四五章 巨大的棺材第三六八零章 糊塗的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