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鏟地皮

折騰了半天,結果搞了一個大烏龍,李逸羞得幾乎無地自容,他飛快的將胡志遠請下車,然後招呼都沒打就直接逃了,丟人啊,丟人丟到家了啊!丟人都丟到別人家了啊!

回到家,李逸狼吞虎嚥的飽餐了一頓,然後一覺睡到了第二天被老媽叫醒,醒來後看着房間裡那塊黑色的玉料,心中發狠,等從老家回來就把你給切了!讓你俏色!

看到老爸已經收拾好漁具,李逸知道他準備幹什麼。老家那個水潭很多年都沒幹過了,裡邊雖然被人來回折騰,但絕對還有不少漏網之魚,往年他們回去的時候也去釣過。

李逸的老家並不遠,一個小時的車程而已,只是家裡已經沒什麼人了,所以他們回去的並不多。他爺爺奶奶去世的早,現在只剩下一個嫁到隔壁村子的姑姑,時不時的過去照看一下老宅。李逸他們每次說是回老家,也都是去姑姑家。

李爸的車開的又快又穩,不到一個小時,就停到了姑姑家門口,照例先去老宅轉了一圈,去墳上燒了紙,回到姑姑家聊了會兒天,爺倆沒事幹,就準備去釣魚。

一直忙裡忙外沒怎麼說話的姑父忽然插話了,

“小逸學的是珠寶玉石鑑定,那古玩懂不懂?”

“懂一點。”

“哦?聽說周莊那邊蓋房子挖出了古墳,這幾天不少販子都在那邊收東西,想不想過去看看?”

李逸一下來了精神,早就聽說鏟地皮如何的神奇好玩,居然沒想到回趟老家竟然也能遇到,怎麼可能會沒興趣?

姑父笑了笑,

“要是想去,我給你找個人,你跟他一起去。不過盯不真可不要亂收,現在的莊戶人家也賊着呢!”

李逸連連點頭,姑父打了個電話,然後告訴他,

“那些下來收東西的一般都給中間人一成的提成,你要是真遇上好東西,別忘了這個。”

李逸再次點頭,不一會兒,姑父給他叫的人到了,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一看他也認識,年紀大輩分小的龍哥,小時候還跟他屁股後邊跑過。

“小逸回來了啊,大學生還能懂這個?你要是真懂我就多帶你跑兩家,好東西現在人家都憋着價呢,那些外鄉人別看折騰的兇,他們不中!”

不中是土話,就是不行的意思。龍哥的意思李逸也聽明白了,那就是他們並不信任那些前來收古董的文物販子,好東西都還沒出手呢!

開上車,二十分鐘就到了周莊,龍哥讓李逸把車停在村頭,然後領着李逸敲開了一戶人家的大門。

“三叔沒上地吧?我帶人過來看東西來了,這是我們莊上四嬸家的侄子,自己人。”

龍哥跟一個過來開門的大娘介紹李逸。

“木上地,木上地,現在地裡也木啥活,快進來吧。”

大娘熱情的將兩人迎進院子,一個腰背有點駝的老人正好自廂房出來,見到龍哥也熱情的打了個招呼,幾個人一塊來到堂屋,聊了幾句,老人讓他們稍等,他轉身進了隔壁房間。不一會兒,拿了一個十幾釐米高的小瓶子出來,看了李逸一眼,小心的擺在桌子上。

李逸先沒有上手,而是趴在一邊仔細的打量。

瓶子上沿是一個喇叭口,自然收頸後鼓腹,一道道凹下去的天地筋將中腹鼓起的部分等分成了八份,整個瓶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先拉長後放大的大蒜瓣。

瓶子的顏色也很古怪,整體淺綠,頸部泛白,肚腹部位還有幾大片橙黃色,不過開片看起來很自然,不像是作假。

瓶子的樣式李逸不認識,這種混色他有一個猜測,但不確定對不對,不過看到這個瓶子他就本能的不喜歡,太醜!

小心的將瓶子拿起來,看了一下瓶底,胎足寬而且沾染着一些仿似爐渣一樣的東西,無款,但有兩個凹陷下去的數字,“87”。

將瓶子放回桌上,琢磨了一陣,先用自己極爲有限的知識做了一番判斷,然後用左手握住瓶子。

“綠釉窯變開片紋瓷花瓶,共和國,1954年”

窯變猜對了,大年代也對,不過差了33年,李逸以爲瓶底那個87是年代,現在看來應該是編號。

建國初期的東西也很有收藏價值,不過,和其他種類的古玩一樣,價值的高低最終還是要落腳在東西本身的質量上。

在李逸看來,這件東西沒有什麼價值。雖然有年頭了,但是東西太差,連賞玩的心情都沒有,還收藏個什麼勁?

他搖搖頭,說了句看不準,就坐到一旁去了。龍哥也見過幾個古董販子,知道看不準的意思是不看好,就示意老人將東西收起來,然後領着李逸出門朝村裡走去。

“怎麼樣?”

“建國初期成批量燒製的東西,要麼是這老人家沒拿真東西出來,要麼那墓根本就不是古墓。”

龍哥點點頭,沒有說話,不一會兒,兩人又站在了另一家的門口。

這家東西比較多,有三個白瓷碗,還有一件青花的盤子和一個筆架山。

李逸先看筆架山,確實是山字造型,三個凸起彷彿短粗的手指,看起來有點古拙的感覺。釉色呈青白色,和他看過的龍泉窯粉青瓷器圖片有點像,而且釉色很明豔,足底無款。

用左手輕輕一碰,李逸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注漿做舊的東西。

再看白瓷碗,白瓷是中國傳統瓷器分類,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中的一種。華夏曆代均有白瓷,最早可追溯到東漢。其中最出名的爲宋代定窯的白瓷。

三個白瓷碗形狀差不多,應該是同批燒製的,但其中兩個碗口都不太圓,即便是古董也屬殘次品。李逸隨便看了兩眼後就用鑑靈牌直接鑑定,果然,做假手法一樣,注漿。

這幾件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剩下的青花盤李逸已經沒了興趣,但出於謹慎還是用左手碰了一下,果然,一路貨色。

出門龍哥照例問了一句,李逸懶得多說,直接就是兩個字,假的!

“說挖出古墓的就是剛纔那家,村頭我三叔是他家親大爺,所以有一件,還有就是他的父母家,我領人去看過,一個大青花的瓶子。如果這幾件都是假的,那件估計也是,你還看不看?”

李逸琢磨着既然來都來了,還是看看吧,看假貨也是一種學習手段,而且這家注漿做舊的手藝都還不錯,每件瓷器的釉面顏色都比較鮮亮,又沒有明顯的火光,看來應該是老手。

這家的父母家距離的也不遠,李逸他們走了沒兩分鐘就來到了一家稍顯破落的院子門前。

這家拿出來的東西果真和龍哥說的一樣,是一件青花梅瓶,不過這次還多了一件東西,一個黑不溜秋的比雞蛋稍大點的石塊。

梅瓶李逸沒過多注意,只是過了一下手,那個黑不溜秋的東西他倒是多問了兩句。

“這個是什麼?”

“一個老朋友送的,說是老蜜蠟,沒保養好,你要是看上的話隨便給點就行。”

“老蜜蠟?”

李逸這一段時間都在苦記歷年的拍賣年鑑,因爲有鑑靈牌在手,他不愁認不出東西,但是東西認出來了也依然有可能上當,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就是不瞭解市場價格了,所以他在惡補這一課。

他記得,大概是三年前,香港曾拍出一件清朝的老蜜蠟吊墜,十幾克的重量,價格卻達到了二十多萬港幣,而且一些如伊朗、阿富汗、緬甸等地出產的珍貴蜜蠟,價格甚至能達到等重黃金的數十倍之多!

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鬥第六百一十二章 《萬壑松風圖》第七百五十七章 全面提升第七百五十七章 全面提升第七十二章 跟我學吧第八百一十七章 民俗文化第四百三十九章 律師來了第一百零九章 心理陰影的面積第六十四章 讓人擔心的財富第四百二十七章 又是一件意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白花崖豆木第八百五十六章 險死還生第三百九十章 可能的麻煩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的相逢第七百四十一章 賭礦?第二百六十五章 又一株何首烏第五百二十章 玄而又玄第三百五十五章 傳言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礦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歌古堡第三百七十二章 維多利亞的首飾盒第六百一十三章 意外第二百一十八章 巨頭齊聚第五百五十五章 便宜大發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忽悠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六十八章 虎卣第三百七十二章 維多利亞的首飾盒第八十四章 花火第二百零七章 強勢(630票加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101大樓第四百三十章 迴歸第二百零五章 混戰開篇第二百六十一章 神秘強大的13第四百四十五章 古董黑市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價金魚第二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大.麻煩第五百零七章 還有一個旅行箱第七百八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七十二章 跟我學吧第五百零五章 土裡長出來的菩薩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還是當海盜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怎麼在這兒第三百零九章 拿梧桐做實驗第三十八章 李爸賭氣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明至極第三百四十四章 咦?第一百九十七章 面試第七百一十章 《富春山居圖》摹本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烈的營銷手段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輪之說第四百一十七章 危機爆發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殊師利菩薩第五百二十四章 有點意思了第十六章 得而復失第一百七十七章 詐騙(330票加更)第六百六十六章 搞不懂第五百二十章 玄而又玄第五百七十章 曾星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極致誘.惑第三百七十一章 含光劍結賬!求訂閱,月票,打賞!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絲鐵線第七百零二章 博物館館長的人選第三百四十章 大騙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瓜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七百九十四章 讓我成爲賣國賊吧第八百二十四章 梔子花綠茶杯第二百八十二章 另一個世界第七百九十一章 和教皇的溝通第二十九章 神粥第六百九十六章 賭珍珠第一百七十五章 忽悠還是專家?第七十一章 養魚和審美第六百二十二章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八百五十二章 獎勵第六十九章 佔小便宜第三百二十六章 十檀九空第三百四十八章 幹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講良心的老闆娘(月票加更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詭異鬧劇第六十九章 佔小便宜第二百二十八章 小母牛倒立第六百九十四章 包場第八百零八章 酒井家的收藏(5000字)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活來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高古玉器第一百五十五章 奇葩玉器(月票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倒黴孩子(求訂閱,求月票)第七百四十六章 對賭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機(蒼天盟主加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獎金第二十六章 買個麪包第四百八十章 登峰造極的機關盒第二百七十五章 妖睛第六百二十九章 《肚痛貼》第六百二十九章 《肚痛貼》無題第七百零三章 館長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