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 錦囊

917 錦囊

ps:鞠躬求粉紅票!(*^__^*)謝謝綠藍藍、coloryan1976、書友120519152455851投出的粉紅票!

白芷聽小安子說過,趙克爲了能上陣殺敵,臨離開皇城時,新擡了兩位通房,否則趙太太不許他離開,說是要歹要給趙家留下一條根。

趙克回過神來,抱拳道:“稟王爺,尚無回報。”

敵軍城池上分明減少了守衛,是因天氣炎熱之故亦或是因爲別的原因?

宇文琰微眯着雙眼,又回身側的其他守將,“楊元帥、程大將軍、陸將軍那兒可有回話?”

有守將答:“尚無任何消息。”

敵不動,我不動。

宇文琮這次又搞什麼鬼?

有守將道:“王爺,淮安候宇文轅此人詭計多端,我等鎮守此處,萬不能讓叛賊逃往江南。”

回想昔日,宇文琰曾與宇文轅幾番接觸,誰能想到如今宇文轅琰父子投入宇文琮麾下。皇帝雷厲風行,在淮陽王府迅速捉拿了淮陽王府的女眷,唯宇文轅一人逃脫。

宇文琰道:“派探子仔細打探!城牆上的把衛似減弱一半是什麼原因?”

越克應聲,派人傳話。

半個時辰後,宇文琰帳中的大半探子已經出動,打聽城中消息。

午後時分,方有消息回稟:“稟王爺,昨兒四更,城中有人出城,有人瞧見是尋常百姓。”

“尋常百姓?”宇文琰沉吟着。深更半夜的出城。只會是百姓。可今兒分明瞧見守衛鬆懈,大不如前,“大概有多少人?”

探子甲道:“屬下盯着西門,約有三千人,屬下問過,三更時從北、東、西門三處亦各有三千餘人。”

三門離去,卻統一扮成是百姓模樣。

很顯然這些離去的人並不是百姓,而是叛軍所扮。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他們想往何處?難道是逃離此地?南門之外三裡地就是宇文琰帶領的三萬人馬,他並沒有瞧見從城裡出來的百姓。“再探!”

守將甲抱拳道:“王爺,恐怕宇文轅要棄城而去。”

宇文轅要棄下此處,一旦宇文琰帶兵攻入,那將是一座空城,宇文轅帶人奔往何處?

許久沒有戰事,圍而不攻,此刻卻因宇文轅連夜帶兵消失令宇文琰不知所謂。

宇文琰睡得正香,帳外傳來一聲高呼:“八百里急報!”

他翻身坐起“稟!”

信差大聲道:“弘化將軍韓國樑報。七月初二三更時分叛賊突然襲擊,弘化將軍請求增援。”

他又不是元帥。他的任務就是守住通往江南的要道,不讓叛賊從自己的地方轉往江南。“本王知道了!楊元帥得到消息自有主意。”

這不是他能管的,如果防守自有楊元帥來部署。

帳外,又傳來一聲“報!”

有人奔入軍帳,“稟王爺,宇文轅的動靜已經打聽好了,他們是撤軍前往西邊。”

西邊,那是韓國樑駐守的地方。

信差道:“還請王爺速速派兵增援韓將軍!”

宇文琰微眯雙眼,宇文轅昨兒夜裡離開,一日之間就抵達西北,雖說不遠,若是快馬揚鞭一夜就能從他這兒抵達韓國樑的軍中。但這是一萬人,就算有馬車,他們是不是也太快了?

他坐起身來,心下盤桓:“來人!點兵攻城,既然宇文琮棄下此城,就是我們的。”信差驚疑。宇文琰高聲道:“攻下此城後再另做打算!”

四更一刻,宇文琰下令奪城!用攻城錐打開東、南、北三門,唯獨留下西北給敵軍逃離,戰事不如他預想的激烈。

天明之後,他站在城中,百姓們該怎樣生活的還怎樣生活,只有一小部分因早前投靠了宇文琮的人隨之離去。

山河壯美,即便這是小小的州城,這也是北齊的土地,住着北齊的子民。

宇文琰正瞧得入迷,一側傳來聲“報——”信差奔上城牆,半跪地上,“啓稟王爺,韓將軍已損五千兵馬,敗退八十餘里,請求增援!”

韓國樑求援,到荊州與抵徐州是差不多的距離,當他收到求援信,楊秉忠那兒應該也收到了。

真是奇了!

宇文琮若全心用在攻打韓國樑那邊,怎會只是一夜敗退八十里,只怕就是奪城已經做到了。

宇文琰越想越覺哪裡不對?

從未有過的凝重,這次不比過往,過往身邊有老王爺又有楊秉忠坐鎮,這會兒他是一方守將,出不得半分差錯,若是叛斷失誤,就會生靈荼炭。

“本王知道了,此事重大,本王得與其他將軍商議!”

宇文琰下了城牆,回到城中官衙,傳了各位守將來見。

待各位將軍到時,他已經備好了幾隻錦囊。

“本王決定點兩萬人馬前往西邊增援韓將軍,誰願駐守此城?”

武將功在沙場,又得想要去沙場建立功勳。

駐守當地的將領,更希望領兵一搏,可是駐守此地,等到別人建功立業,就只有乾着急的份。

趙克不語,其他諸將也未說話。

有將領抱拳道:“末將願帶兵增援韓將軍,將叛軍打回洛陽!”

宇文琰又重複了一句:“誰願駐守此城?”

還是無人應答。

“你們都不願留守,既是如此,本王留下,各位將軍各領五千人馬前往增援。”

趙克看着宇文琰身側的白芷,她留下了,自己也沒必要去,有幾人去了,少他一人也不少,“稟王爺。末將願意留下!”

衆將擦拳摩掌。“遵大將軍令!”

半個時辰後。趙克等將軍領兵離去。

宇文琰看着浩浩蕩蕩的人馬出城,往西邊離去,在盛夏直捲起塵沙飛揚。

天氣炎熱難耐,宇文琰調頭回到衙中,喚了幾名軍中百夫長、遊騎將說話,每人各給了兩個錦囊,先是黃色,再是紅色的。

在山野密林之間。宇文轅坐在一條溪流旁,靜靜地看着自己俊朗的倒影,信手拾了枚石子,擊落溪間,傳出一聲輕微的水響。

“報——”一名探子飛馬而近,高聲道:“稟將軍,兩刻鐘前有數萬人馬陸續出城,往西邊去了!”

宇文轅倏然起身,失聲喝聲“好!”宇文琰上當了,楊秉忠只遣了陸康、程大勇各領一萬五千人馬增援韓國樑。而楊秉忠鎮守的荊州卻是一人未動,堅守不出。宇文琰動了,徐州就並非難攻之地。

探子道:“不過……宇文琰攻佔我們棄下的城池!”

宇文轅脣角一揚,“數萬精兵還攻不下一萬人馬之地?”

不,他可不信!

“來人,稟報主帥!”

宇文轅藏於山林,等的就是這樣的機會,只要宇文琰派兵出城,就是他的機會,就能讓他打開通往江南的門路。

宇文琰,到底沒有其父的沉穩,也沒有他妻子的狡猾。

“來人,未時埋竈吃飯,酉時一到攻奪城池!”

宇文轅懸着的心復又放下,轉身回到早前歇息的林間,就地而臥,他得小憩片刻,也備酉時攻城。

棄城,只是爲了整個戰局的權宜之計。

只要宇文琰呆在城裡,他們便可以圍攻,令其他人奪下徐州,打通往江南的要道,從而攻佔江南富庶地。

江南失守,巴蜀失守也是早晚的事。

城內官衙裡,白芷瞪大眼睛,以爲聽見了最大的笑話。“王爺,你要帶人出城巡視,讓奴婢……鎮守……”

她只是一個丫頭啊,一個丫頭哪能帶兵。

宇文琰笑容溫和,“怎麼?不敢了?”

白芷搖頭。

“王妃不是常誇你是幾個丫頭最有膽識的麼,你不是喜歡帶兵打仗,本王就給你這個機會。”

白芷上過戰場,殺敵還行,可這種調兵遣將,帶兵打仗的事她從未做過。

宇文琰輕舒一口氣,“罷了!我這兒有錦囊一隻,還照老規矩,若遇危急,打開錦囊。”

白芷接過錦囊,正要探望,宇文琰止道:“待危急之時再打開。”

白芷很是好奇裡面裝的是什麼。宇文琰給趙克等幾名留下來的遊騎將、百夫長們也給了這樣的錦囊,每人都有兩個。

宇文琰還和往常一樣,領了幾十名侍衛、隨從出地巡視。

酉時一到,宇文轅翻身騎在馬背,領着萬餘人馬奔往前方城池。

白芷與趙克得報,白芷驚道:“叛兵回來了?這可如何是好?王爺纔出城巡視,他們就回來了……”

一邊的孫嬤嬤道:“王爺不是給了你一個錦囊麼,且打開看看。”

白芷啓開,裡面有一頁紙,卻見上面寫着兩行字:令人毀去南、北二門,讓該城變成無法堅守之城!領兵撤離城中,不可逗留!

白芷驚道:“難不成……王爺一早就猜到了?”

趙克忙道:“不可久留,照王爺的意思行事!你與孫嬤嬤趕緊收拾一下帶人出來,我帶人拆掉南北二門!”

白芷與孫嬤嬤簡單收拾了一番,上馬車出來時,只聽西邊傳來了震天的嘶殺聲,宇文轅坐在馬背上,帶着將士正攀雲梯登上城牆。

城牆上,一些士兵舉着弓箭,密密射向雲梯,有人從空中墜落,落到地上,立時化成一灘血醬,驚叫聲、吶喊聲不絕於耳。

趙克令人拆下南、北二門,又令士兵將幾道門擡着前行,行了五六裡,下令將門投入運河,便是用水淹沒棄掉也不留給叛軍。

趙克帶着從城裡撤出和幾千將士,與白芷離去,每至三岔路口,白芷就會發現熟悉的符號,一番辯認,道:“往那邊!”那是宇文琰爲她留下的記號,告訴他們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