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 天花粉紅票

家和月圓 833 天花(粉紅票+更)

謹妃偏又是一個不肯認輸的,整日想着法兒在太后面前討喜,在新皇面前要幫大皇子多得幾分聖寵。想着法兒地教大皇子背詩詞,讀書寫字,這才得了太后的誇讚,得了新皇的兩分矚目。

永和宮。

端妃跪坐在觀音像前,雙手合十,嘴裡唸唸有詞:“菩薩保佑,讓華嬪生個又笨又呆的公主!菩薩保佑,別讓這孩子在初三出生!”

良嬪能猜到的原因,端妃也一樣能猜到。

好好兒的,居然提前要生了,初二天未亮就打動了,叫着那聲音,遠遠都能聽見,好似生怕旁人不知道華嬪要生了。不過一個多時辰,整個後宮都知道華嬪要生孩子了。

端妃此刻憶起楊雲屏臨產,因爲腹大險些丟了性命,也算楊雲屏是個有福的,偏巧趕在素妍在宮裡給太后賀壽,又請了世外高人來坐鎮,這才平安無事地生下了二皇子恆。

新皇寵華嬪,她生大公主那會兒一切照舊,可這回竟因華嬪要生,免朝一日,他這是告訴所有人,他寵華嬪,視華嬪爲重。

端妃想到華嬪那張臉,又罵了句:“真是個狐媚子,也不知對皇上施了什麼媚術!”

身邊的服侍宮娥道:“娘娘,要是華嬪生了皇子,只怕就要晉封爲妃位了,到時候還不得跟娘娘平起平坐?”

端妃“呸”了一聲,“就憑她?她是秀女入的宮,本宮是皇上用轎子自西華門擡進來的。”

皇后楊雲屏是明媒正娶,謹妃是太后娶進門的。但她是除楊雲屏以外最尊崇的女人,華嬪這些日子佔盡春色。壓在她頭上,她要不是因爲懷着身孕。早就對付了。

楊雲屏在重華宮呆了半日,又問了穩婆,知一時半會兒生不了,領了宮人回鳳儀宮。

華嬪母女千算萬算,沒想三月初二亥時三刻,一聲孩子的啼哭,三皇子出生了。

彼此,端妃正在睡夢裡,聽宮人稟報完畢。先是一愣,然後大聲道:“重華宮那位生了個兒子?”

她只覺天都要塌了!

怎麼可以在她之前就生兒子。

差一點,只要再堅持半個時辰,就是三月初三,可這會兒,竟是亥時三刻。

有良嬪、端妃知曉三皇子出生的時辰,只能算在三月初二,一時間幾乎所有宮人都知道,華嬪於三月初二亥時三刻產下三皇子。

三月初三。新皇大喜,再免朝一日。

他是故意藉着華嬪產子的事,想讓羣臣猜不出他的用意。

剛下詔獄的幾位臣子,無論是什麼原因。從目前顧力行帶人抄沒家產來看,個個都不乾淨,或多或少涉有貪墨嫌疑。這幾家加起來還不如崔叢善一家收沒財寶多。這多少亦讓他有些失落。

但同時,朝廷國庫又多了一筆近千萬兩銀錢的收入。新皇既在背後怒罵,心下又暗自歡喜。

三月初四。新皇恢復早朝。

刑部會同大理寺爲崔叢善擬定了三十七條罪名,對罪名上更是謹之慎之,但凡隱有先帝不英明或新皇不夠聖明的一律去掉,原有的五十七條就變成了三十七條,條條都足夠將崔叢善千刀萬剮。

議政殿上,新皇看着顧力行遞來歷數崔叢善罪名的摺子,暴跳如雷:“這便是好丞相、好官員,家中貪墨之重,枉顧國法,處!得重處!顧愛卿,朕意已決,判崔叢善父子斬立決!其罪當誅九族,朕不忍牽涉無辜,改爲滿門抄斬,已是隆恩!”

顧力行拿着朝笏,稟問:“皇上,大長公主……”

新皇微眯雙眼,嫁入崔家的還有先帝的大公主,還有一半血脈源自皇家的崔珊。

滿朝之上一片靜寂,針落可聞。

江舜誠抱拳稟奏:“皇上,大長公主乃是先帝之女,又是皇上的姑母,不可殺。”

“崔叢善通敵判國,罪證確鑿,又有三十七條大罪,便是誅殺全族也不爲過。”

“大長公主乃是皇家公主,還請皇上從輕發落。”

江舜誠不想救大長公主,可是先帝待他恩重如山,便是瞧在先帝的情面上,他也得替大長公主求求情。

崔家確實該死!

想到當年,他要不是聽了素妍的勸,改變策略,今日遭遇滅門之災的便是江家。

險!好險!

新皇想到崔家的三十七條大罪,貪巨墨、與靜王狼狽爲奸、荼害百姓……條條款款,哪條都是大罪,他微闔雙眸,“着刑部押崔氏父子游街,着監天欽選斬首日期。崔氏父子於西菜市執行斬立決,崔家女眷稍後發落。着都察院左都御使監斬!顧愛卿、白愛卿爲副監斬官!”

都察院左都御使的女兒是崔叢善嫡次子媳婦,兩家原是姻親,新皇竟要他去監斬,用意明顯,也是告訴他,想要巴結崔家,小心他拿了此事做文章,也讓他來個滿門抄斬。

顧力行忙道:“微臣遵旨!”

新皇掃看羣臣,“無事退朝!”話沒落音,已經起身離去。

本想有事要奏的,都生生嚥下,生怕在這當口惹怒了他。

三月初六,新皇下旨:“奉天承運,新皇詔曰:重華宮華嬪溫文謙恭,德芳雙馨,育皇子有功,晉封爲妃,位同德妃,其子乃朕之第三子,賜名‘悌’。”

愷悌君子,大皇子爲愷,皇三子當名爲悌,有敬愛兄長之意,更是告誡華妃什麼時候都不能逾矩,妃便是妃,就算是皇三子也只是庶子,不得逾了皇后、嫡子去。

另,又對三妃:謹妃、華妃、端妃另定了先後位份,端妃位同淑妃位,華妃位同德妃位。謹妃位於衆妃之末,嬪位之前。

謹妃雖育有長子。可位份卻在後來的端妃、華妃之後,這也證實着後宮衆人的看法:謹妃並不得新皇之心。她能位列妃位。不過是因她生了位大皇子。

就在謹妃因位列衆妃之末感到發懊惱時,大皇子的乳母傳來消息,大皇子報喜了。

報喜則染了天花。一旦孩子染病,就要供痘娘娘,期望得痘娘娘關愛,早些順利出痘,早日痊癒。

謹妃立時嚇得三魂少了七魄,急急轉往偏殿,令宮人請了心腹太醫來。叮囑永仁宮上下人人禁語,休將大皇子染天花的事透露出去。

宮裡如今有二皇子、大公主,又添了三皇子,要是傳出大皇子染病,按照規矩就得送出皇宮養病。謹妃聽人說過,先帝五年時,便也曾發生過一回天花,但凡送出宮的皇子、公主,最後都夭折宮外。

她只是這一個孩子。再也賭不起,要是大皇子有個三長兩短,她只怕也活不成了。

宮裡的大皇子染了病,江家也因孩子染病。急得遣了下人去左肩王府請素妍。

素妍一臉驚色:“五房的九爺也染病了?”

五太太杜迎秋因有了身子,不敢來回奔波,留在鹽坪縣照顧江書麒。而今五房的小八、小九由虞氏和沈氏照料着。

田嬤嬤急得團團轉,“五小姐還未滿月呢。也染了病。三太太恐將病氣過給了七爺、月小姐、君小姐,早早令乳母帶了五小姐去鄉下莊子養着。”

說是養着。那麼小的孩子,只怕是九死一生。

素妍急道:“可抓了藥?”

田嬤嬤道:“請了義濟醫館的郎中瞧病抓藥,可三月初五一早,黃桑道長、瑤芳道長等人就離開皇城回山上了。醫館裡瞧病的人都排起了長龍,雖留下了方子吃着,說是極管用的,可做父母的,總得請郎中診過脈才放心。”

孃家遣了下人來請,她定是要回去瞧瞧的,小八、小九沒了親孃,杜迎秋雖是個好的,到底比不了親孃,即便他們的親孃聞雅霜是個不靠譜的,但孩子可憐。

素妍收拾了東西,正要帶耀東一起回去,喬嬤嬤就到了,“老敬妃聽說江家孩子有患病的,讓奴婢接世子去靜堂。老敬妃說,王妃放心回孃家照應,世子有老敬妃看着呢。”

凌薇不願讓素妍帶耀東去江家,就得這一個寶貝孫子,萬一有個好歹呢如如何是好。早早令人接了耀東與奶孃去靜堂。

素妍帶了白燕、紫鵲兩個回江家。

虞氏簡要地說了小九的病,又說大房的奇峻總算是發出痘來,體溫也算正常了,人也清醒過來,能吃些清淡的肉粥,爲恐痘好留疤,好些東西都不能吃,比如泡菜、生薑,還有醬油等東西。

芝蘭院內,小八坐在病榻前,看着昏迷不醒的小九,愁容不展。

素妍輕咳一聲,小八見是她,立時歡喜起來:“姑姑,快瞧瞧小九,昨兒天剛黑就說困,到現在都沒醒來。”

她進了內室,坐在榻前,給小九診了脈。

虞氏問:“怎樣?”

素妍道:“從脈相上看,確實染病了。”她頓了一下,坐在一邊,掏了瑤芳留下的藥方子,瞧了片刻,重新寫了張藥方子,拿在手裡左思右想一番,確實無礙,這才交給了田嬤嬤,“先揀兩副藥來。”

田嬤嬤正待離開,素妍說了句“且慢”,想了一陣,又開了一張方子,“在這當口,再揀一副藥,着人熬了,讓家裡上下照顧孩子的主子、下人每日早晚各喝一碗,免得染了病,若是早前患過天花的,不必喝了。”

這天花只會患一次,得過一次,下次就不會再得了。

素妍小時候便得過一回,聽說人昏迷了兩天三夜,嚇得虞氏丟了半條命,不眠不休地坐在榻前服侍她,後來還是宮裡的太醫下了方子,強灌藥汁後發了痘子出來,人也就清醒過來,她的病也就好了大半。天花最忌吹風,病人需得在屋子裡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