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細作女兒

567 細作女兒

花氏稍停片刻,暗自觀察着新皇的神色,見他似有了興趣,方繼續道:“這位罪臣之女乃是早年聞其貴的嫡女,聞家出事後被降爲“昭訓”,倍受欺凌,便是奉侍也能欺她。臣婦覺着,她倒是個有情義的,聽說拿了自己的嫁妝給庶妹,還對庶妹多有關照。瞧着也知書達理,這位庶妹明年十四,模樣倒生得俊俏,掛着王府末等侍妾的名分,還未與十一王爺圓房……”

新皇聽到聞其貴的名字,微微皺眉。

老天,這安西郡主也太神了,一早就猜到皇上會皺眉。

花氏憶起素妍的話,“若是皇上皺眉,說明有所顧慮,你便要講出自己的道理。”咬了咬辰,道:“聞家敗亡,她們姐妹從未怨過朝廷,也說是她父親愧對皇上隆恩,倒不是故意說的,而是真心愧疚。瞧着是真懂是非善惡的,臣婦覺着這二位女子倒也可用。”

新皇覺得有些意外,好好的,花氏怎地想到用女子爲細作,讓她們以姬妾身份潛伏在十王、十一王的身邊。

這等手段,原是靜王使用過的,那是靜王將美女暗人派往各親王府,就是他的府裡也有靜王的人,目的就是盯着各親王的舉動。

新皇問:“這……是你想的?”

花氏連連點頭,擡起頭來,大膽而肯定地答:“是。”

新皇面露疑色。

花氏忙道:“皇上行事太過端方磊落,臣婦夫婦不放心各位王爺,這法子倒也可用。就算不能探到得用的消息,至少也要把他們的王府攪個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十王、十一王的後宅都太安靜了,越安靜的後宅,越能讓男人在外面謀劃前程,得給他們鬧些事出來。”

這是臨場發揮。自己有感而發。

這些話,也是花氏去了江家後知曉的,要去江家拜訪自然得先了解一番江家的事。

新皇若有所思地表示贊同。看看滿朝後宅不寧的官員,在前朝也無甚大用。真正能得用的朝廷棟樑,如楊雲簡、江書鯤這些人,哪個不是後宅安寧,平靜無波。

新皇想到深處,朗笑起來。

花氏膽顫心驚,生怕被他識破。

不想新皇卻大爲讚賞,“嬤嬤若是願意。多認幾個可用的義女、養女也無妨。回頭也讓其他吳王府出去的嬤嬤、太太們多認幾個。到時候,朕挑個合適的地方,秘密訓練,會神不知。鬼不覺派上大用。”

花氏見他同意,鬆了口氣。

新皇點頭,覺得這攪亂後宅安寧的法子可比盯着他們強多了,要是後宅不安寧,他哪有心思辦外面的事兒。“嬤嬤既然覺得她們可行。只管認下做你女兒。”

“謝皇上!”

新皇品着茶,“朕派你的差事都明白了?”

花氏腦子轉了一圈,“定讓沒女兒的都認幾個好女兒。皇上放心,我們的命是皇上的,所有的一切也都是皇上賞賜的。”

“去辦吧!這事要做得越隱秘越好。”

新皇心情大好。賞了花氏五匹宮緞,其中兩匹鮮豔的,說是讓她賞給養女、義女的。

臘月初五是沐休日。

聞家姐妹一早打扮得如同仙女似的,又將孩子送到了賢太妃那邊。

賢太妃每日無事,最喜歡的就是每日與孩子玩耍,偶爾也留唯一的孫兒在自己院裡住下。她雖然煩聞雅雲與十一王爺和幾個妻妾,卻不煩自己的孫子,一看到孩子就樂。

待姐妹倆到江家後花園時,雖是冬天,幾樹種植在大花盆裡的梅花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在人羣裡,一襲盛裝的素妍也成爲全場注目的重點,她如同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被一干小姐、太太們圍着,她的身邊是笑容滿面的虞氏,虞氏正在與大家講笑話呢。

聞氏姐妹一到,張雙雙就領了她們去一邊的圍棚裡,因冬天冷,又有些女客在圍棚裡品果子酒,烤火閒聊。

花氏穿着誥命夫人服,身側坐着長媳,這石大奶奶原是吳王黨一名六品官員的嫡女,舉止得體、落落大方。

花氏一見到聞雅霧那眼睛立時放出光芒,只一早聽素妍模樣俊俏,這何止是俊俏,再過兩年,還不得長成風華絕代的美人,條件也合,無父無母,只得一個相依爲命的姐姐,要是姐妹倆都認下,正好被她一用。

她笑拉着雅霧的手,“瞧瞧這小姐生得跟畫裡出來似的,今年多大了?”

故作什麼也不知道的問了一通。

聞雅雲見花氏相中雅霧,心裡暗暗失落。

雅霧含羞低頭,一幅嬌巧女兒家的模樣,越發引得花氏喜歡。

來的路上,花氏也與兒媳石大奶奶講過,要認義女、養女的事,沒想今兒到了沒多久,就有一對花一般的姐妹過來。

聞雅雲口齒伶俐,卻不讓人生厭的一一答了。

花氏指着聞雅雲,“你倒生了一張巧嘴。”拉着聞雅霧不撒手,讓她在一邊坐下,又問她還有什麼親人,當聽了只一個姐姐,臉上就笑得越發燦爛。

張雙雙故裝聞氏姐妹不知道般地介紹了這位鎮江候夫人。

花氏很是得意地揚着頭。

一旁不知底細的多是首次見到花氏,此刻聽說是皇城新貴,江南都督的夫人,人人都露出些驚訝,雖是吳王府的家奴,卻也不大像,這花氏本是出生小吏之家,產下長子後,就被舒太后選爲新皇的乳母。

皇家皇子、公主的乳母,多是出身清白,尤其是高貴皇子的乳母,多是官宦人家的太太、奶奶。

石大奶奶藉機笑道:“我婆母最喜歡女兒,偏膝下只得兩個兒子。秋天時去廟裡燒香,居士解籤說今年得收兩個女兒,方算圓滿。如今已是臘月了,瞧來瞧去都沒合適的。瞧着你們兩個一個嘴巧,一個可愛,難得看入了她的眼。”

張雙雙見這是成了。伸手推了推聞雅雲。

聞雅雲回過神來,人家剛提她就拜,未必顯得太急切。怎麼也先遲疑,猶豫一番。

張雙雙笑着催促道:“瞧這是多好的機會。聞昭訓快拜啊。”

若再拖着不拜,反顯得她有些不樂意了。

石大奶奶催促道:“聞昭訓,這便是你們的緣份,快拜吧。”

再不拜,或許就錯失了機會。

聞雅雲提起裙子,當即跪拜:“母親在上,請受女兒一拜!”

聞雅霧學着聞雅雲的樣。一臉虔誠,跪下拜禮。

姐妹二人彷彿在拜廟裡的菩薩,深深地叩了三個響頭,凝重中又帶着歡喜。敬仰裡又流露出兩分孺慕之情。

花氏摘了一對翡翠鐲子,“這鐲子是今年我過壽太后娘娘賞賜的,給你們一人一隻。我們石家收養女,這也是要講緣分的,今兒本是來參加賞梅會的。也沒準備旁的禮物,且當個見面禮。回頭,我們石家舉行一場認親儀式!瞧你年紀大些,我就認作義女。這個小的就是養女了。”

“謝義母(母親)!”

聞雅雲患得患失的心方有了點安全感,認了義母。也算是個依靠,況且還有兩位義兄,有了兄長,就有孃家。她也是沒孃家的人,有了義母,好歹也多信依傍。

ωωω ✿тTk án ✿¢〇

姐妹二人都拿了身上最值錢的孝敬給花氏。

雖是初識,竟似真成一家人了,姐妹二人都只配着花氏婆媳倆說話。

很快,消息就傳出去了。

說鎮江候夫人花氏在江家賞梅宴上認了一對女兒,還是姐妹倆。

幾個坐了一陣子,張雙雙打趣着說,應該早辦認親儀式。

兩家就約了下午就辦,花氏回請了張雙雙爲賓客,又請了幾個自己能說上話的太太、奶奶一併去。

聞雅雲別了江家,就回家裡去準備了。

這事訂了,連見面禮也交換了,只剩下午的認親儀式,看來這花氏倒是認真的。

十一王妃得到消息,一臉驚詫,“鎮江候夫人收聞昭訓爲義女,還收聞雅霧做養女?”

大丫頭稟道:“都傳遍整個王府了。石家下午挑了吉日要舉行認親儀式,鎮江候府的婆子跟着回來了,幫着準備下午的認親儀式。聞雅霧做了養女,石家已經請了欽天監定名。”

也有的養女,還是用原來的名字。

難不成這鎮江候夫人很喜歡聞雅霧,否則瞧這動靜,似要連聞雅霧的姓氏也要改了。

十一王妃回想前後這幾日的變幻,“莫不是她們一早就得了消息。”

“聽鎮江候府的婆子說,今年八月時,算命先生就說鎮江候夫人是命裡有女的,而且還得成雙,一直都沒瞧上合適的,今兒一瞧見她們姐妹就喜歡得緊,就收爲女兒了。”

這一回,聞雅霧的靠山可不就有了。

還是太后和新皇跟前的紅人。

十一王妃心頭有些羨慕,聞雅雲依上了鎮江候府,可不就是有後臺了,她又與江家交好,可比她這個遠嫁皇城的江南女子強。早前,安家是有根底,可是安家已經落敗了,失了尊崇的官宦身份,而今是一介罪臣。

十一王妃雖還是正室王妃,卻是一個沒了孃家可依仗的人。她能不羨慕麼?

聞氏姐妹忙着歡喜的時候,素妍聽說男客們逐一離了清音塢去圍棚裡烤火喝酒,領了舒秀麗與幾個投緣的小姐去清音塢賞字畫。

幾個人正瞧着,點評着才子們各自的詩詞佳作,只聽一個恭謹的聲音傳來“唐觀拜見江先生”,人卻站在院門外,只看到的一抹藍黑色的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