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議和

221 議和

皇帝憶起此事商議那麼久,竟亦沒個結果,不能再這樣久拖了,議和使臣就要到了,西北的戰事亦要平息,賞罰分明,這是不可缺少的。“韓愛卿、江舜卿,朕着你們協同吳王就左肩王所提的十二條治理的西北建議拿出細緻的章程。”

韓尚書第一次覺得自己與江舜誠亦能說到一塊,重要的是他和江舜誠都想爲西北將士贏得更多的利益,一心爲西北,爲朝廷,在這一點上他們是相同的。

“臣謹遵聖諭!”

皇帝捂額,“都退下吧。”

“臣告退!”

韓尚書與江舜誠退出御書房,立定之後,彼此相互對望,會意一笑。

江舜誠抱拳道:“韓大人,本相對於軍中事務多有不懂,還得勞韓尚書早擬章程。”

“江丞相一心爲西北將士,我替他們多謝丞相。”

“韓大人客氣了,我們都是爲皇上辦差、爲朝廷辦差,盡責盡心當是本分。”

二人又寒喧了幾句,這才各自回家。

韓尚書坐在駿馬上,看着江舜誠遠去的轎子,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媽的,居然有人說江丞相是奸相,他哪裡奸猾了?”

一邊的小廝笑道:“江丞相行事謹慎,態度隨和,便是如此,都察院的人,也是雞蛋裡挑骨頭,總能找到他的錯處來。”

御史們是做什麼用的,可不是就挑百官錯處的麼?

就算是聖人擱在他們前面前,他們也能挑出幾條來,何況是江舜誠這樣的世俗之人。

韓尚書看江舜誠,怎麼看怎麼都是個良臣、賢臣,人家能一心爲西北將士想到那麼多,這點就不錯了。

七月二十五,西歧翼城告破。

楊秉忠帶着近三十萬雄兵揮師西北。浩浩蕩蕩的將士意氣風發,士氣大振,如烏雲壓頂,似大山圍攻,令拓跋昭連連失利之下無力還擊,不得不撤退翼城,往鄯州撤離。

八月初三,西歧鄯州城告急,楊秉忠採用素妍圍而不攻,先斷其翼的建議。陸續攻下了鄯州左右的兩城。

八月初七,鄯州成爲一座孤城……

皇城,西歧議和使臣抵達。卻連連聽到北齊反攻告捷的消息,急得火燒眉毛,西歧皇帝令人八百里加急送來催促議和的文書。

再這樣打下去,於西歧極爲不利。拓跋昭的三十萬雄師,如今還不過只有十餘萬人。士兵和戰鬥力遠不及北齊。

使臣與周辰、韓尚書在驛館談了五日,也沒個結果,周辰更是漫天要價,說是這場戰爭本是西歧挑駁起來的,北齊損了四十萬將士,有近兩百萬餘百姓無家可歸。更有八十餘萬百姓死於戰火,這一百二十萬餘人的損失就該由西歧來補償。

談不攏,那就不談了。

西歧使臣與周辰、韓尚書磨着功夫。可幾日下來,周辰倒也些心軟,偏韓尚書就是半步也不敢讓。“你們不答應,不要緊,昨兒我們得到消息。楊元帥已攻下鄯州,正打算往西攻打西堡城……”

西堡城。西歧大都西南二百里的一座城區池,與大都毗鄰。

這不過是八月,怎的戰局就發生改變了,北齊居然揮兵大都方向,這不是要西歧亡國麼。

使臣令人打探了一番,知這消息是真的,近來在皇城都傳遍了,連百姓們都個個喜逐顏開,說是西北戰事好轉,給北齊長臉。使臣撫額,汗水淋漓。

韓尚書大着嗓門:“議是不議了?耶律大人,聽說阿保金將軍是你的妹夫?還有,貴國的四皇子殿下如今已至皇城,大人可要瞧瞧啊?”

北齊人手裡不僅有十幾萬被活俘的將士,還有四皇子、阿保金、瘸軍師這樣的人質啊,十幾萬將士與四皇子不容出現差錯。

使臣抱拳道:“二位大人請容我想想!”

韓尚書看了眼周辰,“周大人,我們走吧!讓他慢慢想,這一覺醒來,明兒說不準就傳來攻下西堡城的消息,再拖幾日,楊元帥、左肩王可就打到西歧大都了,哈哈……”

城下之盟,指的就是不公平的盟約,現下的西歧與北齊便是如此。

西歧使臣是想再拖,可他已經沒有拖延的資本了,越拖到後面,西歧敗得越慘。可他不能私自做下任何決定,腦子裡只有無數個“怎麼辦?”。

西歧資源貧乏,不如北齊富庶。北齊有糧食、絲綢、肥沃的土地、衆多的百姓。西歧多是遊牧民族,有大批的牛羊、草場,卻缺乏能種植糧食的土地,人口遠不如北齊多,百姓的生活也沒有北齊過得得富裕。

一萬萬六千萬兩白銀,這不是要絕了西歧的後路麼?

以韓尚書的話說“北齊因戰而亡一百二十萬人,賠償一萬萬六千萬兩白銀,很划算了!”可是,西歧每年國庫的收入也不過一千萬兩白銀,這不是平白要困死整個西歧。但若不答應,以北齊現在的兵力,滄州禁衛軍裡還囤積有二十萬將士,御林軍、羽林軍又是北齊最厲害的將士,要是他們揮軍西北,用不了半年,西歧就不存在了。

八月二十六日,西歧使臣再度收到西歧皇帝送來的秘函,催促他儘快結盟議和。

使臣對周辰、韓尚書道:“賠償白銀八千萬兩,每年進貢牛羊一千匹(只),另進獻駿馬一百匹,各式毛皮五千張……”

韓尚書近乎跳了起來,罵道:“你當這是做生意麼?一下子砍了多半都不止。不成,不成,一萬萬六千萬兩白銀,一下子變成八千萬兩,你讓我這臉怎麼擱,不行,不行!”

周辰笑道:“耶律大人,這太低了,不說是我,就是到朝堂上說,到時候北齊的文武羣臣還不得罵我與韓大人無能,連這麼點小事都辦不了。”

使臣想着再三催促的信件。按理,雙方議和,應停止戰爭,但自使臣踏上議和路,西北戰局突轉,西歧連連落敗,不過一月的時間,北齊就推進了九百里,這陣勢與昔日西歧發兵攻打北齊時一般模樣。

這幾日因爲議和,北齊不再攻城。可北齊的幾十萬將士都囤集在西堡城,百姓們嚇得紛紛逃往大都,生怕什麼時候就是一場血戰。

使臣道:“二位大人說。如何才成?”

戰場落敗,說話不牢,現在北齊大佔優勢,還不得狠狠地利用一把。

周辰笑道:“我看也別說一萬萬六千萬兩白銀,一萬萬兩千萬兩白銀。每年毛皮一萬張,牛羊各三千匹(只)……”

以耶律使臣所言加了一番,卻在賠償白銀上酌減。

北齊索要這麼多的東西,這不是生生要了西歧的將來麼,這樣賠償下去,未來二十年西歧都會民不裹腹。

見耶律使臣動了心。周、韓二人又回到驛館,細細地商談起來,拿着一份清單。彷彿是菜市上的商販,討價還價一翻。

周辰到底是文人,不願要得太狠。

韓尚書語氣強硬,依舊不肯退讓,文武官員爲議和大臣。兩人爭執之下,先大吵了一場。:“不服!兩國再來打過。”

周辰道:“韓大人。見好就收。”

“什麼叫見好就收?如果今兒得勝的是西歧,你看他們會見好就收麼?我說的那個價不能再少了,再拖下去,我這便上奏皇上,奪下的城池一律不予退還,瞧他西歧當如何?哼!”

韓尚書仗着北齊打了勝仗,固執地不肯有半分讓步。

拿什麼打,西歧傾國之力,現在已是民不聊生,百姓們苦不堪言,國庫銀子虧空。要糧食,沒有;要銀子,更沒有;要新充兵力,更是無能爲力。

戰爭,必須要結束!

拖得越久,於西歧越是無益。

這一夜,耶律使臣徹夜未眠,只得使出其他的手段,但凡能與北齊皇帝說上好的臣子,都派人走訪了一遍,尤其是左、右二丞相及幾位最是得寵的皇子、皇孫,好東西送出去不少,但亦有人同意替他們說話。

九月十二,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議和談判後,終於簽定了《皇城條約》。

九月的草原,是一年中最華美的時節,黃草蒼穹,滿目金黃,如夢如幻,草原上一片又一片的金黃,彷彿給大地鋪就了一層明麗的織錦,迤邐入夢來。這樣瑰麗富貴、仿若金緞的黃,刺眼如陽的黃,鋪滿大地的黃,映入眼目,鋪天蓋地,佔據所有目力與記憶,令人驚麗數日。流雲般的綿羊佔盡草原秋色,化成如雪的白奪人眼目,在漫天漫地的金黃之中,那抹白脆薄如霧,彷彿一陣風來就會消散,又似黃金世界裡鑲嵌的白玉。

廣垠金黃的天地間,北齊大營的營帳如一條色顏豔麗的蟠龍盤桓於藍天金原之間。旗幡飄飄,帳篷如白雲、似珍珠般撒落在草原上。

兩騎駿馬飛快地奔近大營,馬上的驛差高聲大呼:“報!八百里加急秘函!”

衛兵放行,打開營門,駿馬急馳如風。

得!得!得!

近乎就要衝入帥帳,卻在近帳門幾步之遙時,一名驛差翻身下馬,徑直跪在帳門前,又高聲重複了一遍。

帥帳內,坐着幾名大將軍,正笑聲朗朗地喝着茶,吃着草原上特有的奶酪,還有肥美的牛羊。這些東西,一半是大家買來的,一半是當地鄉紳爲了保護百姓,特意獻來的。說是買,卻是當地最便宜的價格。

停止攻城了,素妍與大家都閒了下來,但校場之上,依舊早晚都能聽到將士們操練的聲音。

素妍拿着筆,在桌上一遍遍地練着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