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河東郡王

“河東?”獨孤後雖然不明白楊銘爲什麼咬着後槽牙指着地圖,但還是微笑道:“你可真會挑,阿樓,你給講講。”

“是,”

樓嬤嬤躬身來到楊銘身邊,蹲下來指着地圖上道:

“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是黃河,過了黃河的地方就叫河東,河東郡轄下十縣,分別是河東、桑泉、汾陰、龍門、芮城、安邑、夏、河北、猗氏、虞鄉,這個地方有兩個大氏族,河東柳氏和河東裴氏。”

“太子太保柳敏就是來自河東虞鄉縣(今山西運城鹽湖區解州鎮),開皇元年過世,他的兒子柳昂官拜潞州刺史,與至尊是好友,如今在上黨郡,殿下就封之後,得閒了可去拜謁。”

“河東郡歸屬冀州管轄,刺史名爲趙煚(jiong),治所在信都郡(今河北冀州市),此人出自天水趙氏,母親來自河東柳氏,有一個兒子叫趙義臣,如今正在東宮爲官,等殿下就藩時,宮裡會跟趙煚打個招呼。”

“世子殿下得了這塊封地,那麼整個河東十個縣的管理、稅收、土地則會從冀州剝離出來,歸您調配,那麼殿下的封號也就是河東郡王了。”

十個縣?都歸我?哈哈哈哈

楊銘在內心深處放浪形骸的大笑,我這豈不是相當於一個地級市的一把手?而且權力更大?

大隋立國沒多久,可勁的封王也不會影響到國家稅收,畢竟封地也是要繳稅的,

叫做定額稅。

一年上繳國庫多少,是固定的,剩下的可以都歸你。

那麼從現在開始,楊銘已經是實質性的藩王了。

想要成爲親王,也就是一字王,得等到他爹當了皇帝。

獨孤伽羅見楊銘似乎挺滿意,而她也很滿意,笑道:

“等吾兒成年便可就藩,不過眼下已經可以派人到河東修建府邸,劃分土地招募家奴。”

接着,獨孤伽羅看向阿樓道:“至尊仍在朝會,你現在過去送信,就說麒麟兒封地已經選好,王府修建的事宜,讓宇文愷(工部尚書)上點心。”

“是,”阿樓點頭道。

翌日,宗正寺開始雕刻印璽,定製冠帶,載入譜牒,然後交給禮部去張羅具體事宜。

沒有什麼封王大典,就是楊堅一道旨意的事,昭告天下即可。

至於就封,他不着急,十五歲成年了他纔可以去,現在只不過是先把地方佔下。

這樣一來從明年開始,河東十縣的稅收都會經過他的手,再將其中定額的那一部分上繳國庫。

他現在已經可以置王府屬官了,通俗點說,公司成立可以招兵買馬了

幾天後,宇文女賊,也就是陳淑儀回來了。

換了一身淡青色的女官服,長髮紮在一種叫做襆頭的帽子裡,露出雪白修長的脖頸,貼身的衣物導致胸前那抹景色特別亮眼。

看上去倒是挺像那麼回事。

楊銘上下打量了她一遍,笑道:“你的職責是做什麼呢?”

陳淑儀規規矩矩的站着,嘆氣道:“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該死的,伱真是個小天才,這絕對是我聽到過的最優秀的答案,”楊銘拍手笑道:“聖後曾說,你可以出宮拜見你的父母,我正好憋在宮裡好久了,正想出去透透氣,你給安排一下行程。”

陳淑儀做爲宇文述的義女,就住在大興城的宇文府,對大興還算熟悉,不過她對楊銘的這個提議,好像不太樂意。

“我不願與他們相見。”

楊銘愣道:“爲什麼?”

“不爲什麼,”陳淑儀直接道。

“咳咳,”楊銘輕咳一聲:“注意你的身份。”

陳淑儀心知不能過於頂撞楊銘,一臉無奈道:“他們當初將我送人,所以我不願再見到他們。”

楊銘點了點頭,確實是情理之中。

試問被親生父母送給別人,還差點成了別人的童養妾,擱誰心裡也不好受。

尤其是亡國後帶來的身份上的巨大落差感,一個小姑娘家怎麼能受得了?

據說那時候陳淑儀好像才七八歲的樣子。

楊銘道:“好了,下去安排吧,我們明天出發。”

陳淑儀猛地擡頭,一臉詫異的看着楊銘,那表情似乎在問:我都說了我不想見了,你怎麼還要去?

Wшw ◆t tkan ◆℃o

楊銘笑呵呵道:“我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

陳淑儀生無可戀揖手行禮,正打算離開,忽然又被楊銘叫住:“把屏風後的夜壺也拿走,賞給你了”。

陳淑儀氣的直咬牙,漲紅了臉去到屏風後,拎着夜壺氣鼓鼓的走了。

當天下午,月華殿來了一個客人,趙義臣。

也就是冀州刺史趙煚的小兒子,這小子靠着老爹的關係,如今在太子東宮做屬官。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趙煚這是給兒子鋪路呢,將來如果楊勇順利登基,那麼兒子作爲從龍之臣,官一定不小。

可惜,楊銘很清楚,楊勇是當不了皇帝的,論心智手段,完全跟老爹不在一個檔次。

趙義臣名義上是代表東宮來道賀楊銘封王,實際上卻是來傳楊勇口信。

“殿下,太子聽說陳淑儀做了月華殿的女官,想着殿下若是得閒了,可時常帶着陳女官前往東宮小聚。”

呵呵還對陳淑儀不死心?

膽兒是真肥啊,楊堅和獨孤伽羅都知道的事,你還敢來?

楊銘呵呵一笑,也不正面回答他,而是轉移話題道:

“令尊做爲冀州刺史,乃封疆大吏,本王就封之後,說不得要去拜會一下,不知令尊趙公,平日裡有什麼喜好?”

拜會個毛,河東距離刺史府所在的信都郡隔了一個山西省,我特麼才懶得去。

不過趙義臣對這句話卻頗爲受用,畢竟楊銘這是在捧他的爹。

“父親喜結交當地豪傑,常與友人聚酒,豪飲至天明,在冀州頗有威望,極得民心,有一次”

好了,姓趙的小子開始吹捧起自己老爹了。

楊銘裝作認真聽着。

事實上,趙煚確實是一個好官,最牛逼的時候,在大隋開國之初當過尚書右僕射,也就是楊素現在這個位置,但他這個人比較槓,還有點不識擡舉,他竟然跟楊堅擡槓,於是一貶再貶,做了冀州刺史。

不過這個人死的早,再過兩年就嗝屁了。

兒子們也不爭氣,眼前這位趙義臣,後來擠走李綱成爲太子洗馬,楊勇被廢之後又投奔了漢王楊諒。

最後楊廣登基,楊諒不服起兵造反,兵敗之後趙義臣做爲從犯被誅殺。

造反,在哪個王朝都是要誅九族的,但是趙義臣沒有,因爲他是豪閥出身,天水趙氏沒法誅九族,他們這一支在朝廷裡當官的太多了,楊廣這麼狠一個人都誅不動趙家。

所以後來給他定了個從犯的罪名,改了改族譜,把他這一支天水趙殺了個一乾二淨,趙煚自此絕後。

叨叨了半天,趙義臣似乎突然想起自己偏離了主題,繼續道:

“再過六日便是冬至,屆時滿朝文武都會到東宮朝賀,殿下去的時候記得帶上陳女官。”

話音裡,多少還帶着點警告意思。

“呵呵,一定一定,”楊銘笑呵呵的將人打發走了,佇立在門外冷笑。

這小子還以爲傍上楊勇,就可以不把自己放在眼裡,老爹再過兩年就支棱起來了,到時候有些王八蛋,自己得挨個的收拾掉。

尤其是宇文家那三條白眼狼,這三個在楊銘的必殺名單上,排名比世民小兒還靠前。

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七一章 朱雀大街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585章 你混蛋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二三三章 麥秋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五四章 大忌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一五六章 薨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743章 焉能背主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第685章 悍兵難管五九章 豪放名士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710章 蠻子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749章 君臣相合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二章 以後再說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七七章 孤魂野鬼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四二七章 捱打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七十章 一車美酒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483章 一代巨匠第763章 告狀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596章 關稅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六十章 兩難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552章 弒君者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531章 手起刀落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九章 香味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一一章 妾妃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十八章 關中盟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六六章 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