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五座大橋

洛陽這塊地方,豪族是非常多的,畢竟是整個中原的中心,也是整個大隋的第二政治中心。

城內住着的人都非常富有,窮人很少,百業俱備,商道盛行,這是大隋商業化的一個雛形。

開皇年間,河南最大的幾個家族,在豫州地界,說話的份量差不多,別看獨孤家是獨孤伽羅的孃家,但是沒有扶持起來。

而眼下,鄭家在中樞的那幾個人,都是圓滑之輩,個性不夠鮮明,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

長孫家自從長孫晟、長孫熾過世之後,暫時處在一個低谷期,元家本來最爲強橫,但楊勇正妻元妃的死,對他們打擊太大,而楊堅當初爲了防止他們鬧事,也是無形當中排斥着洛陽元。

而獨孤家呢?通濟渠的生意在楊銘的幫助下,已經跟蘭陵蕭瓜分了,永濟渠兩崔一盧,也主要是跟獨孤家做生意,吃着兩條最大的商路,這兩條運河倒像是爲他們家修的了。

獨孤纂也順利和其他幾房和解,如今整個家族扭成了一股繩,而獨孤纂自打洛陽建成之後,便長期坐在洛陽尹的位置上,更是爲家族提供了很多便利。

也就是說,眼下的洛陽,獨孤家勢力最大。

洛陽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整座城池被洛水南北分割開來,北邊是皇宮和貴族的宅邸,南邊是普通世家,富商巨賈,以及普通商戶百姓。

因爲北小南大的緣故,北邊的駐軍比南邊的駐軍少。

獨孤纂在收到堂弟獨孤凌雲的消息後,只是與自己兄弟和兒子們商量一下,便開始先期部署。

首先第一步,就是控制洛水上面的五座橋。

紫微宮往南,並排着三座鐵索橋:天津橋、黃道橋、皇津橋,再往東,有兩座大型浮橋,中橋和東橋。

這五座橋非常寬,能並排行四輛馬車,而且非常穩固,每日清晨寅時開橋,晚上子時關橋,除了這段時間之外,想要過橋,需要有特殊的通關文牒。

其中天津三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寓意日月表勝,兩邊一共八座塔樓,駐兵總計六百餘人,把過橋的道路卡的嚴嚴實實,直屬門下省管轄。

另外兩橋則是直接設置有衛所,歸左右翊衛管轄。

五座橋的守將,都不是獨孤纂安排的,畢竟這個位置太重要,是要三省六部合議的,但是下面的人,可就有很多,是獨孤家的人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五座橋的主將,都是誰。

天津橋,開皇初年民部尚書,第一任宗團驃騎領袖,楊尚希之孫,楊進,楊進有個姐姐楊氏,嫁給了韋圓成,生了韋珪。

黃道橋,於仲文九子,於欽盛。

黃津橋,光祿寺少卿宇文穎的弟弟,宇文傑。

中橋,順陽郡公元雅的三子,元無忌。

東橋,將作寺左校署裴弘策的嫡長子裴行方,這小子本不該在這個位置,去年的時候,醉酒之後在洛陽天街,當衆撒了一泡尿,因爲作風問題,被從建城門監門將軍的位置給擼下來,成了一個看大橋的。

就跟杜淹當年被貶成守門小卒是一個道理,略施懲戒,以後還會上去。

老二獨孤薪,在父親的交代下,正忙着一對一的與駐守在五座大橋子弟,仔細囑咐。

他肯定是找那種能管事的,管不了事的在非常時刻,是沒有作用的。

性子還需要穩重,靠不住的話不能託付大事,這種事只能獨孤薪去交代,這小子是個做生意的,腦子好使,嘴巴會說,關鍵沒啥架子,別以爲自己人就好指派,那也得連哄帶騙才行。

這天傍晚,正在衛所賭錢的裴行方,聽到了外面的一聲吆喝。

吆喝聲說的是河東話,老裴家自己的暗語,於是他藉口撒尿,離開賭桌,出了衛所之後,遠遠便看到一個人影在給他使眼色,於是裴行方不動聲色的跟着那個人拐進了一條巷弄當中。

“忠叔,我就知道是你來找我,”裴行方在族內,這是行字輩的,跟裴行儼一輩,裴忠不過是個被賜姓的。

之所以這麼客氣,一來不是外人,再者,裴忠是裴矩的心腹。

裴忠小聲道:“這種事情只能隨機應變,記住,一旦出事,不是自己人,不能讓他過橋。”

裴行方點頭道:“放心,族內將我安排在這裡的時候,已經囑咐過了,我上下都換了一幫自己弟兄,非常時刻,我可以控制東橋。”

他在天街的那泡尿,不是白撒的,世家子弟出身,有着良好的修養,就算醉酒,也不會當街撒尿,還是楊廣親自命名的洛陽主幹道,相當於在京師朱雀大街上撒尿。

撒尿這種小事,一般不會對裴行方這種出身的造成影響,但是上面還是辦了他,誰辦的?自己人裴蘊,理由是無視皇城莊重之地,還有辱家風。

其實就是安排他控制東橋,因爲那時候的東橋主將,腿瘸了,兵部打算換個人,老裴家見縫插針,就給安排進去了。兩人只是簡短的幾句話,便分道揚鑣,裴行方其實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連他爹裴弘策都不知道,他心裡面最多會覺得,是太子要將齊王徹底搞垮。

做大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秦王府,宇文化及三兄弟,就坐在楊銘面前。

盤腿坐在牀榻上沉默很久的楊銘,終於開口道:

“我對你們兄弟三人的不滿,由來已久,從淑儀那裡聽過一些,還有坊間傳聞,以及當年長孫氏告夫一案,化及走私一案,士及侮辱宋國公屍身一案,我那時候覺得,許國公英雄一世,怎麼就生了這麼三個孬種?”

宇文三兄弟低垂下頭,不敢吭聲,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是啥德行嗎?

他們仨年輕時候乾的那些事,確實太丟人了,後來在宇文述慢慢的引導下,算是改了不少,比起以前那是強多了。

“後來淑儀常去你們府上,許公禮遇頗敬,淑儀也是個心軟的人,又時常在我這裡,幫着你們說話,”楊銘淡淡道:

“可是人的印象,想要一下子改變過來,並非易事,我與許公當年之爭,皆爲政見分歧,絕無私怨,但是對你們仨,呵呵.”

宇文化及趕忙道:“臣年輕時罪惡滔天,今父驟喪,方纔幡然悔悟,奈何遲矣。”

“一個人悔過,任何時候都不算晚,”楊銘道:“你是長子,以前許公在,有人護着你,如今呢?宇文家可以靠誰?你們二叔宇文歸死的早,三叔宇文靜,在巴蜀做太守,還沒你們官大,能指望嗎?”

“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宇文智及汗顏道:“臣兄弟三人,還望殿下收留照拂。”

宇文述是有臨終遺言的,就是讓楊銘罩着他這仨兒子,而且楊銘也答應了,對死人的承諾,是不能不作數的。

宇文化及級別可不低,因爲是楊廣千牛備身出身的緣故,是右翊衛將軍,何況還襲了許國公。

智及和士及,則是七上八下,幹一個位置沒多久,就會被擼下來,再幹一個再被擼,這當然是楊銘在背後搞鬼。

如今智及在將作寺,士及在鴻臚寺,因爲本部業務不熟練,也就是可有可無,有他沒他都一樣,所以經常會隨軍出征。

他動不了化及,但智及士及不是長子,身上的污點又太多,很好動。

比如士及,就衝着他侮辱賀若弼屍體,將來如果再有人提出來要給賀若弼平反,就必須先辦了他,以前宇文述在,他沒事,可是現在宇文述不在了。

這個污點,將會伴隨士及終生,直到他死。

楊銘淡淡道:“念在許公的情分上,我今後不會再爲難你們,不過照拂也談不上,化及是陛下近衛出身,自有陛下照拂。”

宇文化及愁苦道:“臣在宣城喪失主力,陛下現在對臣已經是非常不滿,要不是家父過世,陛下不會饒了我。”

“那是楊暕的事情,跟你有什麼關係?”楊銘皺眉道:“是他讓你南進,又不是你要去的。”

宇文化及苦着臉道:“可是齊王爲貴胄,怎能讓他獲罪?王世充被殺,衛公和韋雲起被貶,算上我們兄弟,都是在給齊王頂罪啊,如今江南戰事結束,兵部已經在覆盤了,怕是有人會繼續找我們的後賬啊。”

楊銘笑道:“不必擔心,兵部我會打招呼,沒人會再針對你們,不過你們近期也老實點,別惹事。”

“臣兄弟三人,必定和光同塵,”宇文化及趕忙道。

楊銘點了點頭:“好了,我得休息了,你們回去吧,今後遇事,可先找淑儀,能辦的,我會給你們辦了。”

三人大喜,趕忙告退。

等人走後,楊銘便叫來裴爽,囑咐了一番,後者去了衛王府。

衛王楊集,是兵部職方侍郎,楊銘早年間安排的,覆盤戰事,就是他管。

而楊銘的這個招呼,自然不是幫宇文三兄弟,而是反過來,一定要找他們的後賬。

屆時看看,楊暕會是什麼反應?幫忙?幫不了,給化及脫罪就是給他自己攬罪。

那麼就有可能促成三兄弟與楊暕徹底翻臉。

這對楊銘是有利的。

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六一二章 商君書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05章 宗室領袖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三九四章 三推讓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756章 兩全其美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88章 豪放派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598章 不懂政治第六章 女賊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643章 各就各位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743章 焉能背主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97章 木棉花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74章 平反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36章 徐景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639章 舉個例子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53章 江淮羣賊九十章 納吉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九三章 祖籍九江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543章 諡號第745章 諭齊王暕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二四零章 秦王嬪二二六章 進士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66章 天寒地凍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